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旋转床.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319696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65.1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28356.5

    申请日:

    2008.10.28

    公开号:

    CN101721829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3/30申请日:20081028|||公开

    IPC分类号:

    B01D3/30

    主分类号:

    B01D3/3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彭德强; 王丽君; 刘杰; 李建军; 齐慧敏; 张艺辉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代理人:

    李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床,包括旋转床层、液相分布管、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外壳、复合叶轮、挡泥环和集泥箱,气相进出口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端,液相分布管为管壁上开设液体分布孔的圆筒结构,液相分布管同时做为旋转床层和复合叶轮的转轴,复合叶轮按装置在靠近气相进口的位置,挡泥环为环状结构,靠近外壳固定在旋转床层和复合叶轮之间,集泥箱设置在复合叶轮对应位置的外壳底部,液相进口通过旋转接头与液相分布管连接,液相出口设置在外壳底部。复合叶轮段去除气相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实现气相的预处理,防止旋转床层结垢;本发明适用于气液两相传质与反应,特别是含微小固体颗粒的气相与液相的传质与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旋转床,包括旋转床层、液相分布管、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旋转床还包括复合叶轮、挡泥环和集泥箱,气相进出口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端,液相分布管为管壁上开设液体分布孔的圆筒结构,液相分布管同时做为旋转床层和复合叶轮的转轴,复合叶轮按装置在靠近气相进口的位置,挡泥环为环状结构,靠近外壳固定在旋转床层和复合叶轮之间,集泥箱设置在复合叶轮对应位置的外壳底部,液相进口通过旋转接头与液相分布管连接,液相出口设置在外壳底部。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叶轮由轮毂和若干片复合叶片构成,轮毂将复合叶片固定在液相分布管上。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叶轮的复合叶片由钢板叶片附着若干层筛网制成,钢板叶片置于迎风面,筛网贴附于钢板背风面,钢板叶片开设舌型槽缝。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叶轮设置2~6片。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床层对应的外壳位置设置气封环组件,气封环组件由壳体和若干道圆环构成,气环组件壳体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圆环固定在壳体上。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宽度为1~20cm。
    7: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挡泥环固定在气环组件壳体上。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液相分布管内设置离心叶轮,离心叶轮由若干条叶片和端盖构成,离心叶轮用螺钉固定在液相分布管液体入口端。
    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液相分布管呈中空管状,安装旋转床层的液相分布管区域,和安装复合叶轮的液相分布管区域,其管壁上均匀开设液体分布孔。
    1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旋转床采用并联结构,设置气相出入口集合管,用于气相的分配与收集。

    说明书


    一种旋转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床,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床层,在超重力状态下,完成气液传质与反应、气固分离的设备。

        背景技术

        超重力场旋转床传质与反应设备,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化工单元设备。与传统技术相比,超重力场旋转床传质设备,具有传质强度高、设备尺寸小、物料停留时间短、持液量少、不液泛等特点。

        通常超重力场旋转床设备由外壳、转子(反应床层)和电机等部件构成,转子多采用多孔介质,物料在此进行传质和反应。气相需用风机输送,特别是气液逆流状态时由于液相利用离心场进行分散,气相尽管密度小、受离心场作用小,但旋转床层仍然会对气相产生较大阻力,所以必须配备风机、液泵才能实现物料输送。美国专利US4382900公开了一种典型的逆流旋转床结构;前苏联专利SU127408公开了一种典型的多层旋转床结构;中国专利CN1059105A、CN1062098A、CN1428189A、CN2523482Y、CN1415396A、CN2221437Y、CN2229833Y、CN2654194A等所公开的旋转床设备由外壳、转子和电机等部件构成;CN1608715A公开了一种脱除气相中杂质的方法,增加了除雾结构,同时使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填料,以减少固体物质对填料层的堵塞;CN1686591A、CN2768867Y公开了一种多层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装置,由多层折流圈构成,折流圈由动折流圈、静折流圈组成。CN1743064A公开了一种在超重力场中进行催化反应的方法。CN1611293A公开了一种超重力场旋转床传质与反应设备,转子分为逆流、顺流两个床层区域,设置了旋转除沫器。CN1060415A公开了一种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CN1062098A公开了一种带有抽吸装置的超重力场装置,CN1116125A公开了一种错流旋转床超重力装置,在转子轴上设置叶轮,抽吸气相,旋转床层呈微负压工况,不利于气相分子在液滴表面的附着溶解。CN2581060Y公开了一种旋转床超重力多相反应器,采用了螺旋通道型旋转床,螺旋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可获得较长的气液两相接触路径,但阻力大、无抽吸能力,特别是气相多含固体颗粒、因而易堵塞床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床层不易堵塞的旋转床,用于处理含有固体杂质的气相时,可有效防止旋转床层堵塞,适用于含固气体的气液传质与反应,不影响正常操作。

        本发明旋转床包括旋转床层、液相分布管、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外壳、复合叶轮、挡泥环和集泥箱等构成。气相进出口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端,液相分布管为管壁上开设液体分布孔的圆筒结构,液相分布管同时做为旋转床层和复合叶轮的转轴,复合叶轮按装置在靠近气相进口的位置,挡泥环为环状结构,靠近外壳固定在旋转床层和复合叶轮之间,集泥箱设置在复合叶轮对应位置的外壳底部,液相进口通过旋转接头与液相分布管连接,液相出口设置在外壳底部。

        复合叶轮由轮毂和若干片复合叶片构成,轮毂将复合叶片固定在液相分布管上,复合叶片由钢板叶片附着若干层筛网制成,钢板叶片置于迎风面,筛网贴附于钢板背风面,钢板叶片开设舌型槽缝。复合叶轮随液相分布管旋转时产生向装置内吸气的效果。复合叶轮一般设置2~6片。旋转床层根据需要采用本领域普通的旋转床层,一般由若干层筛网叠扎制成。

        本发明旋转床中,旋转床层对应的外壳位置设置气封环组件,气封环组件由壳体和若干道圆环构成,气环组件壳体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圆环固定在壳体上,圆环的宽度一般为1~20cm,优选2~10cm,根据旋转床层的长度,可以设置1~6道圆环。挡泥环也可以固定在气环组件壳体上,挡泥环的宽度可以与气封组件圆环宽度相同或略宽一些。

        本发明旋转床中,液相分布管内设置离心叶轮,离心叶轮由若干条叶片和端盖构成,离心叶轮用螺钉固定在液相分布管液体入口端。离心叶轮随液相分布管旋转时产生向液相分布管内吸液的效果。

        液相分布管具有分布液相、床层旋转轴、复合叶轮轴和离心叶轮轴四个功能;液相分布管制成两段,用螺钉连接成为一体;液相分布管呈中空管状,安装旋转床层的液相分布管区域,和安装复合叶轮的液相分布管区域,其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液体分布孔。

        外壳由三段构成:布气箱、床层壳体和集气箱,布气箱上设置气体进口,集气箱上设置气体出口。旋转床层安装在外壳内的液体分布管上,液体分布管两端分别用滑动轴承支撑:一端轴承固定在外壳上,一端轴承安装在支撑组件上。外壳与电机共用一个底盘,旋转床轴与电机间用联轴器连接。

        本发明的旋转床可制成多级并联结构,以适应不同气量的运行工况,采用并联结构时,设置气相出入口集合管,用于气相的分配与收集。

        本发明根据气相中含有固体杂质的特点,设置复合叶轮和旋转床层两级旋转区,在旋转床层之前,复合叶轮形成气相的预处理,在预处理段,复合叶轮引入气相的同时,液相分布管喷洒液相,气相中的微小固体颗粒附着了液滴后,其粘度、重量均有较大的增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钢板叶片表面滑动,并被甩至设备外壳,在集泥箱中收集并随时或定期排出,在预处理段,气相中的大部分固体杂质可以分离下来,减少了固体杂质对后续旋转床的影响。

        本发明旋转床中,复合叶轮还具有吸气功能,抵消了因旋转床对气相造成的压降影响。设置的离心叶轮可以实现液相的抽吸,使该设备具有自吸功能。设置的气封组件使旋转床周围处于液封状态,减少了旋转床的气相不经过床层的短路现象,保证了处理效果,适用于含固气体的气液传质与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床一种具体结构的装配图。

        图2为气封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离心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复合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设备多级并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旋转床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的气液自吸式旋转床由旋转床层6、复合叶轮16、离心叶轮7、液相分布管5、旋转接头9、支撑组件8、气相入口2、气相出口10、液相入口11、集液箱13、液相出口12、气封环组件4、挡泥环3、集泥箱14、排泥口15、外壳17及电机1等构成。

        旋转床层6由若干层筛网叠扎制成,可以使用本领域现有的旋转床层。复合叶轮16由轮毂16-1和若干片复合叶片16-2构成;复合叶片由钢板叶片附着若干层筛网制成;钢板叶片置于迎风面,筛网紧密贴附于钢板背风面;复合叶片的钢板叶片开设舌型槽缝;舌型槽缝冲压而成;舌型板凸起,凸起高度1~2mm;槽缝开孔率10%~30%,优选25%。旋转床外沿设置气封环组件;气封环组件4由气封组件壳体4-1和若干道圆环4-2构成;圆环下部可以开设圆孔通道,以便液体通过。床层壳体上设置挡泥环,挡泥环与气封环共用一个壳体。液相分布管具有分布液相、床层旋转轴、复合叶轮轴和离心叶轮轴四个功能;液相分布管制成两段,两段轴用螺钉连接;液相分布管呈中空管状;安装旋转床层的液相分布管区域,其管壁上开设若干小孔,小孔直径Φ1~Φ3mm,优选Φ1.5mm,小孔总面积等于进料管截面积的2/3左右;安装吸气复合叶轮的液相分布管区域,其管壁上开设若干小孔,小孔直径Φ2~Φ5mm,优选Φ3mm,小孔总面积等于进料管截面积的1/3左右;液相分布管设置离心叶轮;离心叶轮由若干条叶片和端盖构成;离心叶轮用螺钉固定在液相分布管入口端。旋转接头把液相分布管与进液管连接在一起。外壳由三段构成:布气箱17-1、床层壳体17-2和集气箱17-3。气液自吸式旋转床可制成多级并联结构,设置气相出入口集合管。气液自吸式旋转床可制成多级并联结构,如图5所示,采用并联结构时,设置气相入口集合管18、气相出口集合管19,用于气相的分配与收集。

        工作时,气液两相分别实现自吸进入该旋转床:气相经气相入口进入旋转床,液相分布管上设置复合叶轮,并与液相分布管一起做高速旋转,给气相提供压头,实现气相抽吸。液相通过旋转接头进入液相分布管,在与液相分布管一起做高速旋转的离心叶轮作用下,给液相提供压头,实现液相抽吸。

        在预处理段,复合叶轮引入气相的同时,液相分布管喷洒液相,气相中地微小固体颗粒附着了液滴后,其粘度、重量均有较大的增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钢板叶片表面滑动,并被甩至设备壳体,完成气固分离。

        在旋转床层段,液相在高速旋转床离心力的作用下,在旋转床内实现碎液、雾化,并形成径向流;气相在旋转床内形成轴向流,气液两相在流动过程中完成错流接触,实现传质与反应。液滴在旋转床内做径向运动过程中,反复经历“聚集-分散-反应”过程,液滴表面在此过程中,不断更新,强化、均化了传质与反应。

        设置挡泥环,使预处理段分离出来的泥浆无法流入旋转床层段,只能进入集泥箱,并从排泥口排出设备外;设置气封环组件,使旋转床与设备壳体间液相流道气相无法通过,防止气相短路;甩在壳体壁上的液相汇集到底部,通过气封环底部开设的孔道,流入集液箱,经液相出口排出设备外。

        该设备设置复合叶轮和离心叶轮,实现气液两相的自吸。复合叶轮段去除气相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实现气相的预处理,防止旋转床层结垢。适用于气液两相传质与反应。特别是含微小固体颗粒的气相与液相的传质与反应。

    关 键  词:
    一种 旋转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旋转床.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196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