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治疗肝病的药物.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319674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19.6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9921.4

    申请日:

    2009.07.07

    公开号:

    CN101612257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3登记号:2016990000074登记生效日:20160126出质人:四川国康药业有限公司质权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青羊支行发明名称: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治疗肝病的药物申请日:20090707授权公告日:201205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3; A61K9/48; A61K47/44; A61P1/16; A61K133/00(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3

    申请人:

    四川国康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 聪; 石万棋; 张 萍; 蒋 睿

    地址:

    610091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场蛟龙工业港高新区A区18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濮家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由黄芫花原料加水进行提取,其中分别以原料重量8~12倍和6~10倍的水,分别在温度80~100℃和压力0.5~1.5Pa条件下先后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5~2小时,两次提取液合并于45~85℃和真空度为-0.03MPa~-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45~60℃时的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药用原料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以该方法得到的提取物为有效药物成分制成的肝病药物,能具有更为显著和理想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由黄芫花原料加水进行提取,其特征是分别以原料重量8~12倍和6~10倍的水,分别在温度80~100℃和压力0.5~1.5Pa条件下先后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5~2小时,两次提取液合并于45~85℃和真空度为-0.03MPa~-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45~60℃时的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一次提取时的用水量为原料重量的10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一次的提取温度为90~10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两次提取时间分别均为1.5~2小时。

    5.
      治疗肝病的药物,其特征是以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黄芫花提取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学中可以接受的辅料共同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组成为:
    相对密度1.0~1.5的黄芫花提取物浸膏    1,
    润滑剂                                1~20,
    稀释剂                                0~10,
    助悬剂                                0~10,
    抗氧剂                                0~1,
    表面活性剂                            0~1.5,
    其中,所说的润滑剂为聚乙二醇、乳糖、聚硅酮、二氧化硅、硬脂酸或其盐、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滑石粉、微晶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及药用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稀释剂为明胶、聚乙二醇、植物油、矿物油及油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助悬剂是10~30%油蜡混合物;所说的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说的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盐、月桂酸钠盐中的一种。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肝病的药物,其特征是为胶囊型制剂。

    说明书

    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治疗肝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原料提取物成分的提取方法,及以该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背景技术
    芫蒿护肝片和芫蒿护肝胶囊是目前具有肝病治疗功效的药物,其有效药物成分均是药用植物原料黄芫花的提取物,其中芫蒿护肝胶囊是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24070A中曾由本申请人提出过的一种药物。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以不同方式或由在不同条件下提取得到黄芫花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会导致该药物的疗效有显著差异。例如,作为目前芫蒿护肝片中有效药物成分的黄芫花的提取物,提取方法采用的是常规方式将黄芫花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稠膏使用。由于其提取方法随意性较大,提取效果间的差异较大,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一般仅为10%~25%,提取物质量不稳定并进而影响了制剂质量的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能显著改善和提高有效成分转移率的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并提供一种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为有效药物成分的肝病治疗药物。
    本发明的黄芫花提取物制备方法,是在由黄芫花原料加水进行提取的传统方式基础上,经深入研究和试验得到,提取过程是:分别以原料重量8~12倍和6~10倍的水,分别在温度80~100℃和压力0.5~1.5Pa条件下先后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5~2小时,两次提取液合并,于45~85℃和真空度为-0.03MPa~-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45~60℃时的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
    试验显示,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进一步的优选条件可包括:所说第一次提取时的用水量以采用为原料重量的10倍为优;所说的第二次提取时的用水量以采用为原料重量的8倍为优,所说的两次提取温度分别均采用在90~100℃条件下进行更为理想;所说的两次提取时间分别均采用为1.5~2小时为最佳。
    试验结果显示,所得提取物的干膏率及其中的总黄酮含量作为检测指标,采用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黄芫花提取物,药用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转移率可以达30%以上,从而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药材中有效成分,不仅使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高了药用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有效药物成分的损失,更能使以本发明上述提取方法得到的黄芫花提取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肝病治疗药物具有更为理想的疗效。
    以采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黄芫花提取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学中可以接受的辅料共同组成的治疗肝病的药物,其有效药物成分与辅料的重量份组成可如下所示:
    相对密度1.0~1.5的黄芫花提取物浸膏    1,
    润滑剂                                1~20,
    稀释剂                                0~10,
    助悬剂                                0~10,
    抗氧剂                                0~1,
    表面活性剂                            0~1.5,
    其中,所说的润滑剂为聚乙二醇、乳糖、聚硅酮、二氧化硅、硬脂酸或其盐、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滑石粉、微晶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及药用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稀释剂为明胶、聚乙二醇、植物油、矿物油及油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助悬剂是10~30%油蜡混合物(以按重量份计的氢化大豆油1份、黄蜡1份、短链植物油4份(或1~16%的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共同组成);所说的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说的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盐、月桂酸钠盐中的一种。该药物一般以采用胶囊型制剂为好。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黄芫花药材为原料,加其重量10倍的水量,在98℃和1Pa压力条件下提取1.5小时,将各次提取液合并。考察不同提取次数对所得提取物的干膏率及对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提取1次  提取2次  提取3次  干膏率(%)  2.8  4.3  4.4  总黄酮含量(mg/g)  60.2  88.1  88.5

    由表1结果显示,增加提取次数可提高提取效果。但提取次数超过2次后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差别不大。
    实施例2
    第一次提取时加水倍量的考察
    取黄芫花药材原料,分别加入原料重量不同倍数的水,在98℃和1Pa压力条件下进行两次提取,每次均提取1.5小时。以提取物的干膏率及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第一次和第二次提取时不同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提取时的用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表2的结果显示,第一次提取时的加水量在8~14倍范围内,提取的效果相差不大,从能耗角度考虑加水量可为原料重量的8~12倍,其中尤以10倍水量时的提取效果为最佳。第二次提取时的加水量在6~12倍范围内提取的效果相差不大,从能耗角度考虑加水量可为原料重量的6~10倍。
    实施例3
    取黄芫花药材原料,加其重量10倍的水,分别于不同温度下提取1.5小时,提取压力为1.5Pa,以提取物的干膏率及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第一次和第二次提取时的加热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表3试验结果显示,两次提取时的温度为70℃时,提取效果均明显不佳。提取温度在80~100℃范围内,提取效果均随温度升高而提升,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不大,提取温度高于100℃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已无特别的意义。
    实施例4
    取黄芫花药材原料,加其重量10倍量的水,分别与98℃和1.0Pa压力条件下以不同时间进行提取,以提取物的干膏率及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时间对两次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表4结果显示,两次提取的效果均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且提取时间在1.5~2.5h范围内,提取效果相差不大,说明当提取时间为1.5h时均已能达到充分提取的效果,其中提取时间在1.5~2.0h范围内为最佳。
    在以上的实验中,在控制提取温度为80~100℃时,相应的提取压力一般对应为0.5~1.5Pa。
    实施例5
    取黄芫花5000g,粉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提取加水8~12倍量,提取温度为80~100℃,提取时间1.5小时,提取压力0.5~1.5Pa;第二次提取加水6~10倍量,提取温度为80~100℃,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分别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浓缩,以考察温度及浓缩时的压力(真空度)对浓缩效果的影响。
    (1)在真空度为-0.065MPa的条件下,以不同温度进行浓缩的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浓缩温度对浓缩效果的影响
      浓缩温度  40℃  45℃  65℃  85℃  90℃  浓缩时间  5h  3h  2h  1.5h  1h  浓缩效果  浓缩过程不  粘罐壁,浸膏  溶化性好,溶  化后无胶屑。  浓缩过程不粘罐  壁,浸膏溶化性  好,溶化后无胶  屑。  浓缩过程不粘罐  壁,浸膏溶化性  好,溶化后无胶  屑。  浓缩过程不粘罐  壁,浸膏溶化性  好,溶化后无胶  屑。  浓缩过程出现粘  罐壁现象,浸膏  溶化性较差,溶  化后有胶屑。  总黄酮含量  86.3mg/g  86.4mg/g  86.9mg/g  86.5mg/g  70.3mg/g

    表5结果显示,提高浓缩温度可以显著缩短浓缩时间。低于45℃时的浓缩时间过长,生产效率低;高于85℃时则浓缩过程中出现粘黏、糊化现象,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浓缩温度在45~85℃范围内能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浓缩过程顺利,浓缩时间短,有效成分损失少。
    (2)在65℃条件下不同压力(真空度)对浓缩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的结果显示,提高真空度况显著缩短浓缩时间。真空度低于-0.03MPa时,减压浓缩效果不佳,浓缩时间过长,生产效率低;真空度高于-0.08MPa时,能源消耗过大,且生产中安全成本相应增加。
    表6不同真空度对浓缩效果的影响
      真空度  -0.02MPa  -0.03MPa  -0.055MPa  -0.08MPa  -0.09Mpa  浓缩时间  4.5h  2.5h  2h  1.5h  1h  总黄酮含量  85.8mg/g  86.7mg/g  86.4mg/g  86.8mg/g  86.2mg/g

    综上,在45~85℃及真空度为-0.03Mpa~-0.08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5的浸膏,浓缩效果理想。
    实施例6
    取黄芫花5000g,粉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提取加水8~12倍量,提取温度为80~100℃,提取时间1.5小时,提取压力0.5~1.5Pa;第二次提取加水6~10倍量,提取温度为80~100℃,提取时间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5(45~60℃)的稠膏后,加入辅料淀粉170g,制粒、干燥,粉碎,加微晶纤维素35g,混合均匀,过两次120目筛,填入硬胶囊制成1000粒胶囊。每粒胶囊内容物,以60%乙醇作溶剂,浸出物不得少于25.0%,每粒胶囊所含黄芫花总黄酮(以芦丁计)不少于0.1mg(≥0.1mg/粒)。
    实施例7
    取按上述实施例6方法得到黄芫花稠膏250g和聚乙二醇4000计量200g.。先将主药稠膏与20%量的聚乙二醇4000混合,用胶体磨粉碎,然后加入余量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得药液,另配明胶溶液用自动旋转扎囊机制得芫蒿护肝胶囊1000粒。每粒胶囊所含黄芫花总黄酮(以芦丁计)不少于0.1mg(≥0.1mg/粒)。
    实施例8
    取按上述实施例6方法制备得到的黄芫花水提浓缩浸膏600g和以及乳糖50g、聚乙烯吡咯烷酮1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0g、滑石粉50g。先将主药浸膏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并加入乳糖,再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微丸,灌装胶囊1000粒,制成芫蒿护肝长效缓释胶囊。每粒胶囊所含黄芫花总黄酮(以芦丁计)不少于0.1mg(≥0.1mg/粒)。
    实施例9
    取按上述实施例6的胶囊药物,与市售芫蒿护肝片(吉林省东北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41201)进行了抗肝炎病毒药效学对比试验。
    1.体外抗病毒作用
    本试验以从HBV转染的HepG 2.2.15细胞株(人类肝癌细胞株)为模型,以HBsAg,HBeAg,HBV-DNA为观察指标,观察以该方法制备的芫蒿护肝胶囊与市售芫蒿护肝片,对乙肝病毒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对乙肝病毒抑制率的对比试验

    2.体内抗乙肝病毒作用
    用三日龄的雏鸭颈外静脉注射DHBV血清,5日后取DHBV-DNA阳性鸭组分别给芫蒿护肝胶囊及市售芫蒿护肝片,于用药10日、20日、30日及停药后5日颈外静脉取血测DHBV-DNA、ALT、AST,并于末次取血后处死,分别取肝组织细胞进行病学检查。试验结果显示:
    (1)本发明胶囊高中剂量组在第10日就可对DHBV-DNA、ALT、AST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片剂组高剂量第10日对DHBV-DNA、ALT、AST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2)第20、30日本发明胶囊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DHBV-DNA、ALT、AST均有显著差异(P<0.05or P<0.01);片剂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DHBV-DNA、ALT、AST也有显著差异。
    (3)停药5日后本发明胶囊组三个剂量组对DHBV-DNA、ALT、AST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而片剂组仅高剂量组对DHBV-DNA、ALT表现出抑制作用。
    (4)病理学检查表明各造模组动物肝细胞均表现出不用程度的病理变化,模型组尤为明显。用药组中本发明胶囊组较片剂组轻,本发明胶囊及片剂组的高剂量组未见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上述试验表明,以本发明制备方法提取得到的黄芫花提取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制备的芫蒿护肝胶囊药物,能具有比目前市售的芫蒿护肝片更加显著和理想的疗效。

    关 键  词:
    芫花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治疗 肝病 药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黄芫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治疗肝病的药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196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