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内脏疾病治疗仪.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318329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265.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4182.9

    申请日:

    1994.11.25

    公开号:

    CN1128136A

    公开日:

    1996.08.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7.12|||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H7/00; A61M37/00

    主分类号:

    A61H7/00; A61M37/00

    申请人:

    杨晓梅;

    发明人:

    杨晓梅; 刁萍丽; 于青云; 李炳亮; 李复生

    地址:

    266041山东省青岛市升平路34号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内脏疾病治疗仪,它是由上体、下体、电池、弹簧、微电机、导套、转子、轴、药布等一体构成,上体与下体由螺钉紧固为一体;转子与微电机由轴连为一体,并可在导套中上下移动;弹簧在微电机顶部,其另一端固定在上体扁腔内上顶板上,上体内装有电池。转子的摩擦头上包有药布,药布上浸渍有药液,药液是根据内脏疾病选择,通过摩擦达到透皮吸收给药的目的,从而达到理疗、药疗的协同效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脏疾病治疗仪,它包括上体、下体、弹簧、微电机、导 套、转子、药布等,其特征在于上体内装有电池,上体与把手为一 体,把手上装有开关,上体与下体由螺钉固定为一体,下体为扁平腔 状,其下底面上装有导套,导套内装有微电机和转子,微电机与转子 由轴连为一体,导套下端由固紧环将药布固紧并包敷在转子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内脏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导套内 有导槽,微电机通过导槽限位,微电机的顶部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另 一端固定在下体腔内上顶板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内脏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下 体扁平腔的下底板可以是半园形、园形,也可以是多边形,长条形。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内脏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转 子的摩擦头可以制成环形倒凹槽状,凸半园形、凸半园乳头形,凸半 园纵沟槽形,转子的材料可用橡胶、塑料、木质和金属及稀土永磁铁 材料制成,其转子的个数一般为2—200个。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内脏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可 使用交流电机代替电池直流电机。
    6: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内脏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药 布上浸渍有药液,药液是根据疾病进行选择,一般采用抗麻痹药剂、 抗溃疡药剂、抗肿瘤药剂、抗血脂药剂、降压降糖药剂;中药液有丹 参、红花、大黄、血竭、银杏叶、三七、喜树煎剂,可任意配伍;中成药 有活络油、红花油、松节油、硅油、棕榈油、硝酸甘油。

    说明书


    内脏疾病治疗仪

        一种内脏疾病治疗仪。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详细地讲是用于对人体胸部、腹部进行按摩和透皮吸收给药的内脏疾病治疗仪。

        过去,医生在治疗内脏器官疾病,大多采用服药治疗或施行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住往由于药物的作用刺激、伤害其他器官,手术治疗往往不能保持人体原器官的完整和康复,同时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近几年来,国内外医疗界有的采用手工按摩,揉搓或用按摩仪进行按摩,其动作多为振动、滚压、摩擦等方式,这些治疗方法其功能较为单一,对患者不能达到几种作用的协同效应,疗效较慢或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上述缺点,以密集型多点静摩擦为主,其作用力可达于人体内部深层组织和骨骼表面,和透皮吸收迅速给药为特点的内脏疾病治疗仪。

        本发明的治疗原理是当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不仅内脏器官部位血液流动不畅通,其本身也产生了病理性变化,单靠物理疗法不能迅速治愈内脏疾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理论,基于此,设计了物理疗法与外用药物疗法同时治疗的治疗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上体与把手是一体的,在上体中装有电池,下体是扁形腔状,其腔的下底面上装设有若干个转子,腔的上顶面用紧固螺丝与上体紧固为一体。转子通过轴与微电机轴向相连为一体,转子外径与微电机外径相同,均装设在导套中,并可沿导套上下移动,导套装设并固定在下体的下底面上,导套下端通过固紧环将药布固定,药布包敷在转子头上,微电机导套中通过导槽的以限位并可沿导槽上下移动,微电机的顶部有弹簧,以保证微电机的上下移动,以适应身体表面高低不平的需要;转子的下端为摩擦头,摩擦头的形状可制成环形倒凹槽状、凸半园形、凸半园乳头形、凸半园纵沟槽形,转子的材料可选用带有稀土永磁铁、橡胶、塑料、木质或金属材料制成,下体的下底面可以是半园形、园形、也可以是多边形、长条形。其转子的摆布均为密集型,几个密集型装置地内脏疾病治疗仪,可以通过多部位装置用弹性软管联接,可上下左右对称,可多部位同时使用,也可单部位使用,每个密集型装置上一般装设有2-200个转子。

        本发明的内脏疾病治疗仪,药布上浸渍有药液,这些药物一般根据所需治疗的疾病,分别配制,如:抗溃疡药、抗麻痹药、降脂药、降压药、周围血管扩张药、抗肿瘤药等,可对肺、胃、胰、肝、胆、脾、肠和对头部、耳部、手部、足部的治疗。将所需药物涂于药布上,用本发明的内脏疾病治疗仪进行摩擦治疗,可将药液渗透到病变器官周围,从而调动激发人体组织的潜力,促使机能快捷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

        这里介绍几种药液的配制方法;

        1.基质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将其60克用适量85%的乙醇浸泡溶解。将基质中加入雷尼替丁100毫克,法莫替丁20毫克即制成抗溃疡药;加入安坦2毫克即制成抗麻痹药;加入优福定片、鸭乳即制成抗肿瘤药;加入安妥明0.25毫克,诺衡300毫克即制成抗血脂药;加入优降糖25毫克,二甲双胍0.25毫克,即制成降糖药。

        2.中药药液:丹参、红花、大黄、血竭、银杏叶、三七、喜树,上述中药可任意配伍,煎煮后取其液。

        3.中成药有活络油、红花油。

        4.油剂有松节油、硝酸甘油、硅油、棕榈油、麻油。

        上述四种药物均为涂渍到药布上的用药,使用时,根据所治疗病进行选择,其共同特点是选择部位,在摩擦头的作用下,作用力和药力可迅速地达到和渗透到内脏器官,起到理疗和药疗的协同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便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内脏疾病治疗仪的侧剖视图。

        图2是内脏疾病治疗仪的下俯视图。

        图3是内脏疾病治疗仪的四个密集型装置连体示意图。

        图中,1是电池盖,2是上体,3是电池,4是弹簧,5是下体,6是微电机,7是导套,8是固紧环,9是转子,10是药布,11是螺钉,12是导槽,13是把手,14是轴,15是开关。

        图1中,上体2与把手13是一体构成,上体2是垂直孔腔中装有二节电池3,电池3上由电池盖1扣紧,把手13下部有开关15,以便控制电源的开、停;上体2与下体5通过螺钉11固定为一体,下体5是呈正方形扁平孔腔状,其扁平孔腔的下底面的均匀布置装设有十六个导套7,导套7中纵向开设有导槽12,微电机6和转子9通过轴14紧密连为一体,微电机6和转子9装设在导套7中,可以上下滑动,弹簧4装在下体5的扁平孔腔内,其一端固定在下体5的上顶板下面,另一端固定在微电机6的顶部,也就是说十六个导槽内,分别有十六个微电机6和转子9,微电机6顶部分别都配设有弹簧4,在导套7的下部装设有固紧环8,固紧环8将药布10固定,药布10包敷在转子9上,本实施例的上体、下体为塑料冲压制成,也可使用交流电机,代替电池直流电机。

        用本实施例的内脏疾病治疗仪,对一年龄75岁的患者治疗,该患者患糖尿病十年,血糖含量11.5,症状为四肢无力,尿频,尿急,用本发明的治疗仪在患者背部胰腺、肾处,用红花油涂于药布上,对准部位操作五分钟,治疗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乏力,尿频现象消失,治疗一次,效果即可稳定五天左右。

    关 键  词:
    内脏 疾病 治疗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内脏疾病治疗仪.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183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