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掌、石莲花、鸭舌掌、干花豆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中,对野生的濒临绝种的石莲花(Echeveriaglauca)、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 Hemsl)及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家庭观赏植物燕子掌(C.argentea)、玉树(C.perforata)、鸭舌掌(C.yashezhang)等植物突破传统栽培方法的束缚,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6-Benzyladenine,缩写成6-BA)、2-氯-4-吡啶基苯脲[N-(2-chloro-4-pyridingl)-N′-phenylurea,缩写成4-PU]及生根粉处理茎、根块、叶、种子,促进快速发芽、生根、成长的新的栽培法。为满足国内外保健品与医药品市场对这些原料的需求,进行了大面积的驯化与培育种苗及扩大栽培,取得了重大进展。
传统的景天科燕子掌、玉树、石莲花、鸭舌掌、干花豆育种苗与栽培方法,通常有下列三种:
1、枝条扦插法:将景天科植物剪下较大测枝条后,晾晒8-10小时,插入土中,适当控制浇水(每周浇一次透水),约一个月左右生根;
2、自然插散法:干花豆在每年7-8月豆粒成熟后,风吹遗洒在地面或由鸟类叼落在肥沃的土壤上发芽、生根、成长;
3、落叶生根法:主要是景天科植物具有这类特性。新叶落地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发芽、生根、子叶长大,植株成长到20cm高约需半年多。
综上所述,上述三种方法归纳起来实际是两种育种苗方法,第1种是人工栽培法,第2,3种是自然繁殖栽培法。上述栽培方法,不仅生根成长周期长,而且成活率与生长率较低,尤其是后两种自然播散与落地生根法成活率极低。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的特点是:①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采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或喷洒枝条、叶、茎块、种子;②发芽、生根、成长速度快;③成活率与生长率高;④产量高。现将景天科植物燕子掌、玉树、石莲花、鸭舌掌和蝶形花科干花豆属等的栽培方法和实施例详述于后。
一、直接截枝扦插栽培法:适用于景天科植物
1、根系对土壤的选择:景天科以燕子掌(与玉树同属、同种,一般说燕子掌即包括玉树)为代表研究本发明的植物栽培法对土壤的要求。
(1)实验材料:燕子掌小枝、6-BA、4-PU、生根粉、河砂、纯蛭石、炉渣灰、腐植土、粘土、草木灰、培养盘等。
(2)实验方法与步骤:
截取3-4cm燕子掌侧枝22支,晾晒8-24小时后,在100ppm的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1分钟,再置于0.1ppm的6-BA·HCl的水溶液中浸泡1分钟后,分别将22个枝条插入装有五种土壤的培养盘中:
①纯蛭石;②河砂;③50%纯蛭石+50%河砂;④33%炉渣灰+33%蛭石+33%腐植土;⑤50%粘土+50%草木灰。以未处理枝条插入装有上述五种土壤的培养盘中作为对照组,共插入22株,其中10株是对照组。插入后10日、20日、30日分别取出观察根部变化。
(3)实验条件:温度15-20℃;相对湿度40-60%。
(4)实验结果:
经6-BA与生根粉处理后的燕子掌3-4cm的小枝条(仅两个对称叶)易于生成愈伤组织,现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实 验 组 愈伤组织形成 容易形成 限系的生成速度 限系地生成速度较快比对照组快7天 成活率(%) 99% 对 照 组 愈伤组织形成 较难形成 根系的生成速度 根系生成速度较慢 成活率(%) 90%
(5)五类土壤对燕子掌生根的适应性顺序如下:纯蛭石>50%纯蛭石+50%河砂>33%炉渣灰+33%蛭石+33%腐植土>50%粘土+50%草木灰。
(6)根系的生成速度与枝条的大小未见相关关系
2、景天科(本发明仅指燕子掌、石莲花、鸭舌掌)植株的生长率的测定
(1)实验方法:在0.3亩中分别栽培约10cm高的燕子掌、石莲花、鸭舌掌的种苗,各占地0.1亩,其植株间距为15cm,各将其中0.01亩的种苗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除水肥外,不喷施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组除水肥外,每周喷洒6-BA或4-PU或(6-BA+4-PU)各喷1次,3个月后,随机取5株,分别测量其株高、株幅、株重。
(2)实验条件:温度15-25℃;相对湿度40-60%。
(3)实验结果:按下列实施例1-3测得的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冽1。按景天科植株的生长率的测定实验方法与条件,对实验组各0.01亩栽培的燕子掌、石莲花、鸭舌掌、每周喷洒6-BA浓度分别为0.1、0.01、0.001ppm,各两次,对照组为0.01亩,不喷洒6-BA,生长3个月后,每一浓度组分别随机取5株,测量其株高、株幅、株重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
表2.景天科喷洒6-BA三个月后鲜重生长率(%) 组 别 株高(cm) 株幅(cm) 株重 (g)生长率(%) 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燕子掌组0.001ppm 0.01ppm0.1ppm对照组 9.0 8.4 8.1 8.5 17.1 17.5 14.7 12.2 11.8 12.1 11.5 11.6 13.1 13.9 13.2 11.9 185.2 190.4 200.3 198 342.6 357.8 346.5 266.7 84.99 87.92 72.99 44.69石莲花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4.3 4.5 4.1 4.4 6.5 6.7 6.2 5.8 3.1 3.3 3.2 3.4 5.2 5.4 5.1 1.8 68.7 70.5 69.4 70.1 132.4 138.1 131.5 111.6 92.72 95.89 89.48 59.20鸭舌掌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7.8 7.9 8.1 8.2 8.95 9.2 9.1 8.6 10.1 9.9 9.85 9.95 11.9 12.4 11.1 10.7 135.6 140.1 136.4 141.7 258.4 269.9 254.2 216.5 90.56 92.65 86.36 52.79
实验例2.按实施例1.程序进行,每周喷洒两次4-PU,浓度分别为0.001、0.01、0.1ppm、,其余操作同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景天科喷洒4-PU三个月后鲜重生长率(%) 组 别 株高(cm) 株幅(cm) 株重(g)生长率(%)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燕子掌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7.95 8.15 7.8 8.2 15.8 15.9 14.96 13.0 10.1 11.0 9.8 10.9 12.77 12.98 13.10 11.85 161.1 168.5 158.7 171.7 292.5 334.7 304.1 229.8 81.56 98.64 91.62 43.83石莲花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4.05 3.90 3.85 4.1 4.95 5.98 6.15 5.75 3.05 2.95 3.0 3.08 5.32 5.68 5.47 4.78 65.5 67.4 66.8 69.3 108.7 135.1 130.9 105.4 65.95 104.45 95.96 52.09 鸭 舌 掌 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7.58 7.86 8.05 8.25 9.05 9.22 9.35 8.94 9.54 9.43 9.77 10.41 11.5 12.7 11.96 11.05 139.7 135.8 121.6 129.9 231.9 269.9 236.7 197.5 66.00 98.75 94.65 52.04
实施例3。按实施例1.程序进行,每周喷洒两次(6-BA+4-PU)混合液,浓度分别为0.001、0.01、0.1ppm,其余操作同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景天科喷洒(6-BA+4-PU)混合液三个月后鲜重生长率(%) 组别 株高(cm) 株幅(cm) 株重(g)生长率(%)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燕子掌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7.98 8.15 7.50 7.96 16.08 16.54 15.80 12.56 9.55 10.41 9.44 1 0.1 5 14.8 15.28 13.90 11.5 176.4 184.5 171.6 187.7 367.5 299.7 268.5 247.3 108.33 62.44 56.47 39.75石莲花组0.001ppm0.01ppm0.1 ppm对照组 4.31 3.86 3.75 3.69 5.90 6.05 5.84 5.47 2.94 2.86 2.97 3.15 5.1 4.96 4.81 4.57 65.42 68.51 64.7 70.5 1 28.4 136.0 119.8 108.4 96.27 98.51 85.16 53.76鸭舌掌组0.001ppm0.01ppm0.1ppm对照组 7.54 7.61 7.88 7.95 8.99 8.84 9.2 8.4 9.10 9.09 8.99 10.15 11.5 11.91 11.63 10.98 141.4 137.1 123.5 125.8 233.8 270.8 208.9 188.6 65.35 97.52 69.25 49.92
3、讨论
(1)使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0.001-5ppm可使燕子掌每亩产量从年产量2吨增加1倍至1.5倍。
(2)按讨论(1)所述浓度单独使用,6-BA与4-PU同样达到使本发明的景天科植物增产目的,但4-PU增产效果比6-BA更佳。
(3)6-BA,4-PU,(6-BA+4-PU)相同浓度的生物活性的顺序依次如下:(6-BA+4-PU))4-PU)6-BA
(4)6-BA、4-PU、(6-BA+4-BA)对石莲花、鸭舌掌组增产效果仅为1倍左右,增产效果略逊于燕子掌组。
二、叶片扦插栽培法:仅适用于本发明的景天科植物扦插栽培。
1、实验方法:随机从实验田里分别摘取燕子掌(鲜重在8-12g之间)、石莲花(鲜重在3-4g)、鸭舌掌(鲜重在6-10g)叶片各48片,晾晒8-10小时后,取其中12片分别将叶柄稍微插入河砂中作为对照组,将其余的36片先用100ppm生根粉浸泡1分钟后,然后再将其按用6-BA、4-PU、(6-BA+4-PU)分成低(0.001ppm)、中(0.01ppm)、高(0.1ppm)剂量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中浸泡1分钟,分别插入河砂中。除第1天与第30天外,逢第5,10,20,25日将叶片分别在生根粉中浸泡1分钟,再在各自浓度中浸泡1分钟后再插入河砂中,在10天、20天、30天观察子叶、根须、株高的生长情况。
2、实验条件:温度15-20℃,相对湿度:40-60%。
3、实验结果:如实施例4-6所示:
实施例4。6-8A与生根粉处理叶片繁殖种苗实验:实验方法与条件同叶片扦插栽培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实施例5.4-PU与生根粉处理叶片繁殖种苗实验:实验条件与方法同实施例4。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实施例6.(6-BA+4-Pu)与生根粉处理叶片繁殖种苗实验:实验条件与方法同实施例4,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4、讨论:
(1)6-BA、4-PU、(6-BA+4-PU)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中的燕子掌、石莲花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组表明:叶片的大小与发芽、生根、生长速度有密切的关系,成正比关系,一般说,叶片越大,发芽、生根、生长的速度越快。
(3)叶片发芽、生根、生长的速度与植物生长调节的活性有关,其活性顺序如下:(6-BA+4-PU))4-PU>6-BA三、叶面切割扦插栽培法:仅适用于本发明所指的景天科植物,特别对叶柄损坏或碰掉的叶柄更为合适.叶面切割法可分为下列两种:
1、横向或纵向切割法:切割要求刀切入叶片厚度的3/5处为最合适,对燕子掌、鸭舌掌叶面宽宜横向切(简称横切)而石莲花叶面窄宜纵向切(简称纵切)。
2、十字切割法:简称十字切,切割的刀法同前。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4-6表明:对同种植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其发芽、生根、生长的速度影响不大;同时证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活性为(6-BA+4-PU)>4-PU>6-BA,故本实施例设计只做(6-BA+4-PU)中等剂量(0.01ppm)的横切与十字切, 实验方法与叶片扦插栽培法相同。鉴于叶面切割后愈防组织较难恢复,因而观察测定时间改在第20天与第30天。实验结果如表S所示。
表8(6-BA+4-PU)与生根粉处理的横切、十字切叶面生长一览表四、斜切(锯)根块扦插栽培法:仅适用于干花豆的人工栽培。即将斜切根块置于30℃温水浸泡24小时[含生根粉100ppm与含(6-BA+4-PU)0.01ppm]后,插入腐植土与粘土混合的土壤中进行实验。
实施例8.将根直径6cm长40cm的玉郎伞(干花豆属中的一种)根,分别斜切(或斜锯)成1cm长的10块,2cm长的10块,3cm长的10块分别插入粘土与腐植土混合土壤中,实验方法与操作程序同实施例7,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9.(6-BA+4-PU)与生根粉①由处理的斜切根块的生长
注:①生根粉的浓度仍为100ppm;
②实验组、对照组均不发芽、生根,而长度大于2cm的实验组斜
切根块的成活率大于80%。
③株高指新长出的技条高度。五、种子人工播种栽培法:该法只适用于干花豆属这类种子植物。
实施例9,实验组将当年收获晒干的干豆花粒置于含100ppm的生根粉和0.01ppm的(6-BA+4-PU)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点播入(每穴两粒,共12穴,24粒)腐植土与粘土及草木灰混合的土壤中,对照组只经温水浸泡24小时后,将浸泡后的24粒种子分别粱用点播入12个穴内,土壤的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相对湿宣50-70%,实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干花豆粒经生根粉与(6-BA+4-PU)处理发芽、成苗一览表 组 别 实 验 天 数 成 活 率(%) 生 长 率(%)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6-BA+4-PU)0.01 (ppm) 对 照 组 * ** ↑ * ** ↑ 83.3 41.67 87.45 36.75注:①*发芽; **子叶破土; ↑成苗
②实验组每隔2天喷洒1次0.01ppm(6-BA+4-PU)与100ppm生根粉,
每穴约消耗40ml;
③对照组每隔2天喷洒1次清水,每穴消耗清水约40ml。
④生长率仅指16天的鲜重生长率。
实施例10.干花豆的根与叶以及新梢的重量增加实验:将实施例9.繁殖的作物平均高度为10cm的干花豆移栽至野外实验田里,按表11所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的浓度,每株植物每月消耗相当于30ml,当植物的平均高度长成20cm时,对植物的茎与叶用喷雾器进行喷雾。3个月后,收获植物,测定其高度,根、茎、叶的总鲜重和根以及梢的叶、茎鲜重。表11所示是5株植物的平均值。
表11.干花豆的重量增加实验一览表 组 别浓度(ppm)平均高度(cm)总鲜重(g)根重(g)新梢重量(g) (6-8A+4-PU) 4-PU 6-BA 对照组 30 50 200 0 107 98 115 129 775 805 732 554 235 207 154 87 184 206 163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