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用栓及其制法,特别适用于生物制品的栓。 现在市场的栓剂,是个实心体,由药品、基质组成。按基质的不同,现有栓剂分为两类:一类为水溶收(或亲水性)基质栓,另一类为油溶性基质栓,两类栓剂虽然外形可以有许多不同,但栓体都是实心的,药物均匀的分布在基质中,无气泡和孔隙。对于水溶性基质栓而言,其基质是明胶和甘油的混合物,也可以用海藻胶或聚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物。为了使栓在人体中迅速(1小时内)溶解,栓的含水量要在50%以上,甘油起着保湿,以防止栓干燥变硬不能被体液迅速溶解的作用。
目前的栓剂一般是通过热熔法或冷压法制成,制备过程中,先将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热熔法是将混合好药物的基质注入模中,冷却凝固后脱模,包装;冷压法是将混好药物的基质通过模型挤压成一定形状后,包装即成。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的生物制品,它对于多种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等,最近研究表明妇女宫颈炎的发病与HSV和HPV-16型感染密切相关,应用干扰素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已取得了显著疗效。虽然如此,但由于干扰素是一种水溶性生物制品,该制品在液体状态下不稳定、有效期短,临床应用多先制成冻干品后,临用前用水溶解,故多为粉针剂型,而作为外用药局部作用时,也因其稳定性问题而难以规模生产和作为正式药品商品化。用现有的工艺将含水后不稳定的药品(比如生物制品,青霉素等抗生素)制成栓剂,与脂溶性无水基质混合,由于药品量极微,基质与药品的比例悬殊,无法使药品在基质中均匀分布,药效不佳,与水溶性基质混合则:一是水脱不干净,药品很快失活,稳定性差,二是栓为实心体,其含水量可以远远低于现有的50%,但栓体太硬,太致密,体液不能迅速(1小时内)使其溶解,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本发明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质多孔松泡体栓及其制造工艺,使栓能够迅速被体液溶解,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硬质多孔松泡体栓,特别是生物制品栓,其特征在于内栓是药品与基质均匀混合物的硬质多孔松泡体,基质为明胶、海藻胶、聚乙二醇的单一体,外膜为脂溶性物质。
上述基质也可以是明胶、海藻胶、聚乙二醇的二者或三者外用混配物。
外膜的脂溶性物质可以用半合成混合脂肪酸脂,可可豆油或乌柏脂等,其中可加入适量的防腐剂,抗生素,表面活性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具有润滑和隔离外界的作用,以保证用药方便和内栓在储药过程不因吸水而使药的稳定性下降。
本发明的硬质多孔松泡体栓的制造工艺,特别适用于生物制品的栓,它包括配制基质,加入药液,混合均匀,倒模,冷却,挂膜,包装,其特征在于为以打泡的方式将药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在泡沫充分的状态下倒模、速冷,冷却后进行低温真空干燥,使栓充分脱水。
上述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15-60℃打泡5分钟以上,低温干燥时在抽真空状态下从-50℃开始,经30-60小时升温至30℃。
由于本发明的栓是硬质多孔松泡体,体液可以从孔中容易地渗入到栓体内,使无水干燥的含药胶体被迅速溶解,同时由于孔的存在在干燥过程中栓内的水份可以脱净,因而特别适合于生物制品这种不能含有水份的栓,使药的稳定性达到实用程度。
本发明的栓及其制造工艺举例如下。
将100g明胶基质加450g水加热熔融制备后,加入含干扰素的水溶性药液,并计算使每粒栓含干扰素达到所需效价(如10万单位/栓),在25℃将干扰素、明胶、水的混合体打泡20分钟左右,当全部含水药物基质都成为泡状后,倒入洗净擦干并涂有润滑剂的栓膜中,在泡沫充分的状态下冻结,冻结后将栓取出,送低温真空干燥机干燥,在抽真空状态下干燥温度从-50℃开始经30-60小时升至30℃,制成硬质多孔性内栓,再将内栓外挂上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包装。
本发明的栓和制造工艺,除适用于现有水溶性基质栓外,特别适用于现在没有的生物制品的栓,以干扰素栓为例,它提供了干扰素供阴道局部给药治疗宫颈炎的稳定剂型。这种无水、易为体液溶解的硬质多孔松泡体栓,无疑会拓宽生物制品的使用手段和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