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青石冲剂及其制取方法.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311075
  • 上传时间:2018-02-08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276.6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1185.4

    申请日:

    1993.05.31

    公开号:

    CN1083381A

    公开日:

    1994.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

    发明人:

    杨麦青; 徐衡方; 赵淑媛; 郑毅

    地址:

    11002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5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滨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适用于治疗风寒风热型疾病的青石冲剂及其制取方法,特点是将一定量的桂枝、细辛、麻黄、白芍、甘草、五味子、半夏、干姜及石膏通过蒸馏、浸泡、煎煮、过滤、浓缩而制成浸膏,然后干燥成干膏,再将干膏与一定量的淀粉、糖粉、羟丙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混匀,用乙醇造粒,加入适量的挥发油干燥后即为成品。本发明具有解表、化饮、清热、止咳、平喘、祛痰之功效,特别适用于上感及急性支气管炎。本发明还具有成本低、制法简单、用药方便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适用于治疗风寒热型疾病的青石冲剂,其特征是由以下成份及重量份数组成: 麻黄2.8-3.2份                桂枝2.8-3.2份 白芍2.8-3.2份                甘草2.8-3.2份 五味子3.9-4.4份        半夏2.0-2.2份 干姜
    2: 8-2.1份                细辛1份 石膏3.8-4.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石冲剂,其特征是半夏为自制半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石冲剂,其特征是最佳成份的重量份数组成: 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甘草3份、五味子4份、半夏2份、干姜2份、细辛1份、石膏4份。 4、一种适用于治疗风寒风热型疾病的青石冲剂的制取方法,其特征是: (1)、将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回收,药渣与麻黄、白芍、五味子、甘草、半夏、干姜合并,加水浸泡4小时; (2)、另取生石膏加适量水,煎煮1小时后与上述浸泡的八味药合煮3次,每次30分钟,第一次煎煮加水为生药量的8-10倍,三次煎煮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温度在50℃-60℃的浸膏; (3)、将浸膏在55℃-65℃下真空干燥成干膏,粉碎,再按浸膏粉重的3.4-3.5份,淀粉1.5份,糖粉4.5-5.6 份,羟丙基纤维素0.2份,羟甲基淀粉钠0.2份,混匀、过筛、用适量的73-75%乙醇制粒,再加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 上述成份的重量份数比例范围是:麻黄2.8-3.2份、桂枝2.8-3.2份、白芍2.8-3.2份、甘草2.8-3.2份、五味子3.9-4.4份、半夏2.0-2.2份、干姜1.8-2.1份、细辛1份、石膏3.8-4.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取方法,其特征是最佳成份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甘草3份、五味子4份、半夏2份、干姜2份、细辛1份、石膏4份。
    3: 8-
    4: 2份                桂枝2.8-3.2份 白芍2.8-3.2份                甘草2.8-3.2份 五味子3.9-
    5: 4份        半夏2.0-2.2份 干姜1.8-2.1份                细辛1份 石膏3.8-4.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石冲剂,其特征是半夏为自制半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石冲剂,其特征是最佳成份的重量份数组成: 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甘草3份、五味子4份、半夏2份、干姜2份、细辛1份、石膏4份。 4、一种适用于治疗风寒风热型疾病的青石冲剂的制取方法,其特征是: (1)、将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回收,药渣与麻黄、白芍、五味子、甘草、半夏、干姜合并,加水浸泡4小时; (2)、另取生石膏加适量水,煎煮1小时后与上述浸泡的八味药合煮3次,每次30分钟,第一次煎煮加水为生药量的8-10倍,三次煎煮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温度在50℃-60℃的浸膏; (3)、将浸膏在55℃-65℃下真空干燥成干膏,粉碎,再按浸膏粉重的3.4-3.5份,淀粉1.5份,糖粉4.5-
    6: 6 份,羟丙基纤维素0.2份,羟甲基淀粉钠0.2份,混匀、过筛、用适量的73-75%乙醇制粒,再加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 上述成份的重量份数比例范围是:麻黄2.8-3.2份、桂枝2.8-3.2份、白芍2.8-3.2份、甘草2.8-3.2份、五味子3.9-4.4份、半夏2.0-2.2份、干姜1.8-2.1份、细辛1份、石膏3.8-4.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取方法,其特征是最佳成份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甘草3份、五味子4份、半夏2份、干姜2份、细辛1份、石膏4份。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目前,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冷咳、热咳、痰饮、肺胀、喘促、哮喘等症的中药制剂,种类繁多,但大都是“风热型”的单一类清热解毒药品,其复盖面小,对“风寒型”疾病疗效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治疗风寒风热于一身,且疗效迅速的青石冲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成份及重量份数为:

        麻黄2.8-3.2份        桂枝2.8-3.2份

        白芍2.8-3.2份        甘草2.8-3.2份

        五味子3.9-4.4份        半夏2.0-2.2份

        干姜1.8-2.1份        细辛1份

        石膏3.8-4.2份

        本发明的制取方法是:

        1、将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回收,药渣与麻黄、白芍、五味子、甘草、半夏、干姜合并,加水浸泡4小时;

        2、另取生石膏加适量水,煎煮1小时后与上述浸泡的八味药合煮3次,每次30分钟,第一次煎煮加水为生药量的8-10倍,三次煎煮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温度在50℃-60℃的浸膏;

        3、将浸膏在55℃-65℃下真空干燥成干膏,粉碎,再按浸膏粉重的3.4-3.5份,淀粉1.5份,糖粉4.5-5.6份,羟丙基纤维素0.2份,羟甲基淀粉钠0.2份,混匀、过筛、用适量的73-75%乙醇制粒,再加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青石冲剂是用小青龙治“风寒”,加石膏治“风热”,覆盖面大,且具有疗效迅速,又将“风寒”“风热”两型合而治之,兼收功效的优点。本发明是将汤剂改型为冲剂,即利储存、运输、又便于普及应用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青石冲剂和牡荆油胶丸,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进行了临床对比,结果青石冲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青石冲剂总显效率为79.5%,总有效率为91.4%,而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6%,总有效率78%,经X2检验,P<0.005,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从中医诊断分型疗效对比得知,青石冲剂治疗风寒咳嗽总有效率为92.4%,外寒内饮型总有效率78.9%。因此,从西医与疗效的关系来看,青石冲剂疗效以上感及急性支气管炎最好。本发明还具有成本低、制法简单、用药方便等优点。

        下面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例1

        (1)、取桂枝2500克、细辛833.3克于蒸馏器内加水,加热分别收集蒸馏出的挥发油和芳香水溶液,药渣中加入麻黄2500克、白芍2500克、甘草2500克、五味子3333.3克、自制半夏1666.7克、干姜1666.7克后加水浸泡4小时;

        (2)取生石膏333.3克加适量的水,先煎煮1小时后,与上述浸泡的八味药合并煎煮3次,每次30分钟,第一次加水180立升,第二、三次加水130立升,煎煮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使其浸膏相对密度(50-60℃)为1.35-1.38;

        (3)将上述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成干膏,粉碎,过筛,按浸膏粉∶淀粉∶糖粉∶羟丙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3.5∶1.5∶4.6∶0.2∶0.2地比例混匀、过筛,加适量的75%乙醇制粒,干燥,再将上述收集的挥发油加入干燥的颗粒中混匀即得成品,合装每10克1袋。

        上述的自制半夏是将半夏制成清半夏,制法: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100克半夏用白矾20克),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即得。

        实用临床病例1:

        患者张××,男19岁。

        该患者自述四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咯黄痰质粘、体发热,经肌注青、链霉素,痰色转白,但质粘,咳嗽不见好转,剧咳频发,昼夜不停,影响学习和睡眠,来诊。

        现症:剧烈咳嗽频作,昼夜不停,痰白质粘,饮食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查体:体温36.2℃,脉博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头颈部正常,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干鸣心率90次/分,律整,腹部无异见。

        理化检查:WBC6.2×109/L,sg0.64、L0.35、E0.01、嗜酸粒细胞计数0.055×109/L,尿常规:正常。

        中医诊断        咳嗽(入里化热型)

        西医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

        予青石冲剂10克/次,每日三次,第三天咳明显减轻,由+++→+,连续服用一周后咳嗽消失,咯痰渐少,查体双肺干鸣消失,呼吸音正常。实验室检查:WBC6.4×109/L,sg0.68、L0.32、嗜酸粒细胞计数0.15×109/L,尿常规:正常。临床治愈。

        应用临床病例2:

        患者杨××,男66岁。

        该患者已咳嗽、咯痰、喘促10余年,加重三天来诊。自述10年前感冒出现咳嗽、咯痰、喘促发作,无明显季节性。每于受凉后,咳嗽、咯痰、喘促发作,每次发作2-3个月以上,经抗炎对症治疗可好转,可坚持正常工作。三天前因着凉后咳嗽加重,咯白色泡沫痰量多,周身不适、乏力、无发热、睡眠欠佳,纳呆。

        现症:咳嗽、喘促、咯白色泡沫痰、量多、周身酸痛,食少纳呆、睡眠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既往史:冠心病20年,泌尿系结石二年。

        查体:体温36.5℃,脉博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90mmHg,头颈部正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鸣音、心律整、心率82次/分,腹部正常。

        理化检查:WBC7.1×109/L,sg0.72、L0.28。尿常规:正常。胸透肺纹理增强,主A增宽延长。

        中医诊断        咳嗽(外寒内饮型)

        西医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予青石冲剂10克/次,每日三次,第二天咳嗽、喘促稍减,第七天咳嗽明显减轻,由+++→±,痰量明晃减少+++→±,听诊双肺干鸣较前消失。实验室检查:WBC9.9×109/L,Sg0.77、L0.23。尿常规正常。胸透:双肺纹理增强,主A增宽延长,属临床治愈。

        应用临床病例3:

        患者付××,男26岁。

        该患者咳、咯痰、喘病史三年。自述每年冬季发作,每年至少发病二月以上,经对症治疗缓解。本次发病因三天前感冒后引起咳喘加剧,后服氨茶碱、蛤蚧定喘丸等药效果不显来诊。

        现症:咳嗽频作,痰多色白,不易咯出,喘促,身热恶寒,胸闷气短、舌红苔薄黄,脉稍数。

        查体:体温39.6℃,脉博115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5/9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鸣音、腹部正常。

        理化检查:WBC11.2×109/L,Sg0.69、L0.31。

        胸透:肺纹理增强。

        中医诊断        咳嗽

        西医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

        予青石冲剂10克/次,每日三次,第二天咳嗽稍减,体温降至37.6℃,第三天体温正常,第四天咳嗽明显减轻,咯痰量明显减少,第六天症状基本消失。

        实验室检查:WBC9.4×109/L,Sg0.62、L0.38。

        胸透:双肺纹理增强,属临床治愈。

        通过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观察证明,青石冲剂是集鲜表化饮、清热、止咳、平喘、祛痰为一体的理想新药。

    关 键  词:
    青石 冲剂 及其 制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青石冲剂及其制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3110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