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纯中药组合配方的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轻则疼痛、发热、行动不便,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重者造成瘫痪或风心病,使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传统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水杨酸类,吡唑酮类和甾体激素类等药物,多有依赖性,治“标”不治“本”,且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风湿病成为一个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临床的需要,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适当化裁,开发一个“标”、“本”兼治的,疗效确切的、便利患者使用的纯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研制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其特征是消络痛是一种包括芫花条、羌活、绿豆等组合配方的制剂。
上述的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其限定部分是所述地组合时,各组份的重量比例可以是:芫花条67%~90%、羌活0~18%、绿豆8~18%。
上述的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其限定部分是其剂型可以是片剂或胶囊。
上述诸药材,经水提取、去渣、浓缩,按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规定的片剂或胶囊剂的标准要求制备。
因处方系部分采自民间验方,我们又深入进行了药理、临床、工艺技术、制剂等多方面的研究。
动物试验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
按成人剂量的40倍、50倍、60倍和80倍给小鼠灌胃给药,观察72~96h,结果小鼠全部存活。
亚急性毒性试验:
对小鼠灌药56天后,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的体重、血象、病理组织变化等项指标,无明显组间差别,未发现亚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对大鼠、选用成人剂量的15、30和50倍量,每日定时灌药,连续用药90天,未发现用药前后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病理镜检的多种脏器亦未发现明显的与用药有关的组织改变。
结论: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是安全的。
临床验证:
临床病例391例,其中,男性265例,女性12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8岁。
391例中,风湿性关节炎230例,占总数的58.3%;
风湿性神经痛113例,占总数的28.9%;
风湿性心脏病48例,占总数的12.13%;
结果如下:
痊愈% 明显好转% 好转% 有效率
风湿性关节炎组 43.9 37.8 12.6 94.3
风湿性神经痛组 33.7 38.9 17.7 90.3
风湿性心脏病组 39.5 47.9 87.5
事后随访,自临床治愈以来,疗效巩固,即使在一般极易诱发风湿性疾病的情况下(寒、热、暑、湿、劳累等),没有旧病复发。远期疗效巩固,似乎有一定的免疫效果。
临床实践证明,本制剂较现有的治疗风湿病的常用药物,疗效高,标、本兼治,特别是远期疗效巩固,无毒安全。其功能属于中医所述的“散风、祛湿”范畴,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它风湿性疾病,圆满地达到了本发明的预期目的。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制备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片,按以下比例配伍:
芫花条67%,羌活18%、绿豆15%。
具体主药为芫花条1206kg、羌活324kg、绿豆270kg。
以上数量配制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片10000片。
工艺:
1.芫花条切成短条,水煎煮三次,时间分别为2、2、1h。过滤除渣;
2.羌活水煎煮三次,时间分别为2、2、1h。过滤除渣;
3.绿豆水煎煮三次,时间分别为2、2、1h。过滤除渣;
4.合并三种煎煮液,蒸发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
5.绿豆药渣,干燥,粉碎作为辅料与干膏粉混合均匀,按照药典规定工艺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常规要求检验合格,药品标准包装,即可。
【实施例二】制备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片,按以下比例配伍:芫花条90%、羌活2%、绿豆8%。
具体主药为芫花条1620kg、羌活36kg、绿豆144kg。
以上数量配制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片10000片。
工艺、包装要求同例一。
【实施例三】制备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胶囊,按照以下比例配伍:芫花条90%,绿豆10%。
具体主药为芫花条1620kg、绿豆180kg。
以上数量配制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胶囊10000粒。
工艺除无羌活煎煮外、水提、过滤、浓缩均同例一,绿豆药渣,干燥,粉碎作为辅料与干膏粉混合均匀,按照药典规定工艺制粒,干燥后,按规定量分装于药用胶囊中,常规要求检验合格,药品标准包装,即可。
【实施例四】制备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胶囊,按照以下比例配伍:芫花条82%、绿豆18%。
具体主药为芫花条1467kg、绿豆324kg。
以上数量配制治疗风湿病的复方制剂消络痛胶囊10000粒。
工艺、包装均同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