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食品、特别是一种米粉食品领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穿、住、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不再仅追求口感、味觉,而更多地向营养、保健、美观等方面发展,各种有民族特色的食品也不断出现。在我国南方,广大群众习惯以大米及其制成品作为主食,其中干、湿米粉是人们最为喜爱的食品之一,但迄今为止,米粉只生产单一的白色,品种、色彩单调。虽然有些地区有群众将糯饭染成五色食用以示喜庆,但未见有彩色米粉的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彩美丽、同时有保健功能的有色米粉,以增加米粉品种,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米粉中含从具有药用功能的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和有效药用成份。其制作方法是将含天然色素的无毒植物煎汁或浸出汁过滤,把滤汁加热倒入泡过水的米中染色,再将染色后的大米按常规的制作方法制成米粉。
以上述方法制成的米粉,有多种颜色,口感好,色泽鲜艳,不含任何有害于人体的物质,米粉带某些植物的芳香,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可观。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为了使食品具有各种色彩,人们在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通常添加一些食用色素。食用色素大多无味,有些在使用不当时还可能有副作用。因此人们越来越欢迎完全用天然动植物制的食品。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有很多既含天然色素、无毒性、易得、并有多种药用功能的植物,例如: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姜黄(Curcuma domestica valeton)含黄色天然色素,具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功能;枫树叶(Liquidambar taiwaniana)含黑色天然色素,能祛风去湿,行气活血;红丝线(Peristrophe roxburghiana(schult.)Brem.)含红色素,有散瘀、止血作用。将它们用来加工米粉,不仅可制出有各种颜色的米粉,还可使其具有清热、去湿、提神、健脾等多种营养保健作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在普通的米粉制作工艺中先将大米染色再磨浆制粉。当需将1kg大米染成黄色时,可将0.1~0.6kg栀子用1.2~1.5kg水煎汁过滤,或将0.1~0.3kg姜黄用1.1~1.5kg地水煎汁过滤,再浸泡已浸过水的大米,反复数次浸泡后再将已染上色的大米磨浆制粉(制粉磨浆同常规工艺,下同);需染成黑色时,可将1~3kg枫树叶放入2~3kg热水中浸出汁,将汁过滤再倒入泡过水的大米将其浸泡成黑色,然后磨浆制粉;当需染成红色时,可将0.2~0.8kg的红丝线用1.3~2.5kg的水煎汁过滤,再浸泡已泡过水的大米将其染上红色,磨浆制粉。含天然色素植物数量和浸米次数的多寡可依所需颜色深浅而定。
实施例1:
①在0.2kg洗净晾干的栀子内加入1.3kg的水烧开后5分钟停火起锅;
②把①所得的汁过滤后加热倒入1kg洗净泡过的米中染色,再滤去汁水,用滤出的汁水再反复数次染米。
③把染成橙黄色的米磨浆制粉(按常规工艺,下同)。
所制得的米粉呈橙黄色。
实施例2:
①把2kg鲜嫩枫树叶洗净捣烂,加入2.5kg的热水中浸泡;
②把①所得的汁进行过滤,倒入1kg洗净泡过的米中染色,滤去汁水;
③把染成黑色的米磨浆制粉。
所制得的米粉呈黑色。
实施例3:
①把0.4kg红丝线洗净晾干,加入1.5kg水烧开后3~5分钟停火起锅;
②把①所得的汁过滤后加热倒入1kg洗净泡过的米中染色,再滤去汁水;
③把染成红色的米磨浆制粉。
所制得的米粉呈红色。
实施例4:
①在0.1kg洗净捣烂的姜黄内加入1.2kg的水烧开后5分钟停火起锅;
②把①所得的汁过滤后加热倒入1kg洗净泡过的米中染色,再滤去汁水,用滤出的汁水再反复数次染米。
③把染成黄色的米磨浆制粉(按常规工艺,下同)。
所制得的米粉呈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