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注射器针头,这种针头在用过之后可以与承载它的底台一起收回到供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针管内,从而避免了针头扎伤人。 由于针头扎伤人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特别是导致HIV-1(爱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一类致命病毒的感染,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如健康护理员)的关注。目前使用的带有向外伸出的针头的注射器普遍具有针头扎伤人的潜在危险,并且针头扎伤人最容易发生在将药剂注射到病人体内和处理注射器这两段时间之间。大多数的针头伤人发生在更换针头时或将针头放入废物箱(如“细针”箱)中时。处理废物的工作人员也容易被针头扎伤。
本发明公开的注射器包括一细长的空心针管,一个固定在该针管一端的接合部件,通过使该接合部件相对于针管转动可使它从针管上松开以便将它抽回到针管内,一个在该空心针管内可轴向移动的柱塞,以及一些位于所述接合部件上和所述柱塞的靠近所述接合部件那一端上的相互衔接结构,这些结构将柱塞和接合部件锁接起来同时又使得所述接合部件可以相对于所述针管旋转,从而使所述接合部件及其所带的针头可以收回到针管内部。一旦接合部件和针头被抽回到针管里,有多种装置可以用来封住针管的两端,从而有效地防止被针头扎伤和被注射器内泄漏出地液体污染。
另外,不难理解,可以将接合部件和针头连成一个整体来提供,也可以将针头与注射器分开来提供。例如,针头组件包括一个针座,一个固定在针座上的针头和一个将针头罩住的针头护套,并且至少一部分针座可由注射器的使用者安装到针管上或接合部件上。一般是通过路厄锁定结构或路厄接头将针头组件固定到注射器上,在这两种情况下,针头组件一般都要包括一个具有径向外伸的凸缘的针座。在采用路厄锁定结构时,是通过将凸缘拧入位于针管内部的一个开了部分螺纹的凹口内来把针头固定到注射器上的。也可将针座通过摩擦力接合在位于针管端部的一个锥形外伸接头上。这是一般的路厄接头的特点,并且在针座和位于针管端部的锥形伸出部之间除了摩擦接合外,没有任何牢固的锁定机构。因此,当采用路厄锁定结构时,使用注射器的人一般是通过旋转针头组件,即针头护套、针头和针座将针座和针管的端部牢固地接合在一起。但当采用路厄接头时,只需朝注射器的方向对针头组件施加一个轴向压力,就能使针座与位于针管端部的锥形伸出部借助摩擦力接合在一起。在一般主射器中,路厄接头是构成针管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至少是通过非旋转的方式固定到针管上。
结果,在将针头组件安装到普通注射器上时,常有一些使用者总是来回地转动针头护套和针座,而从不考虑所采用的固定结构是路厄锁定结构还是路厄接头(根据上述解释,后者根本不需要以旋转的方式将针座固定到外管端部)。并且,在把针头组件从注射器上移开,例如在同一注射器上更换针头时,使用者也总是先安装一个针头护套,再相对于针管上的锥形接头旋转针头护套和针座,以便在路厄锁定结构情况下使针座从针管上完全旋脱,及在路厄锁定结构和路厄接头两种情况下均要破坏针座与接头之间的静摩擦。因此,常常有一个旋转力或扭矩施加到针头护套上以便将针头从一个带有固定的或构成一体的锥形接头的普通注射器上取下来,同时不破坏注射器。一种接合部件较为先进的方案是,当柱塞与接合部件永久性地连接在一起时,为了使接合部件和柱塞一起转动,接合部件可拆下地安装到注射器针管的一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为将针头组件安装到注射器上或从注射器上移开时而作的条件反射动作或者作任何施加扭矩的动作时,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使施加到接合部件上的扭矩大到足以将该接合部件从它与针管一端的密封连接中松脱。这样无意地使接合部件相对于针管端部拧松或转动有很大坏处,特别是从接合部件与针管端部的密封角度来考虑,如果这种密封被破坏,就会导致液体泄漏。如果这种旋松动作导致密封破坏,这类注射器还要面临“污染”这一问题。
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型注射器,它带有一个承载针头的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与柱塞接合在一起,借助柱塞和接合部件共同旋转进而一起被抽回到针管内部,使得接合部件与针头一起被抽回到针管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针头护套,在将针头组件安装到注射器上以及将它们从注射器上取下来时,对针头护套和针头组件施加的扭矩不足以使接合部件从针管端部松脱或旋松。
图1是一个注射器的透视图(部分用内透视的方法示出),显示了本发明的位于注射器接合部件上的路厄接头,针头护套以及针头组件;
图2-5是本发明的注射器的部分截面图,图中的柱塞通过相对于接合部件作轴向运动而进入最终的固定位置,使之永久性地锁定到接合部件上;
图6-8是与图2-5所示实施例相类似的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将柱塞和接合部件彼此之间永久性地锁定在一起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9是与图7相似的视图,图示了本发明的注射器的又一个实施例;
图10示意出当接合部件和针头已被抽回到针管内后,柱塞的近端与针管的远端之间的连接情况;
图11是图2-5所示实施例的沿图2的11-11线的剖面图;
图12是安装了针头护套和针头组件的注射器的纵截面图;
图13是接合部件及柱塞远端的部分剖视的透视图,示出了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14是一局部放大的截面图,表示图13中位于针管的远端的接合部件以及针头组件的针座的一部分;
图15是本发明的针头及针座附件的立视图;
图16是与图15所示的附近一同使用的针头护套的纵截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针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18和19是针头护套与针座的接合处局部放大了的截面图;
图20是该针头护套的底视图;
图21、22和23是与图15、16和17相似的本发明的针头组件的另一种形式的视图;
图24是图21-23所示组件的针头护套与针座接合处局部放大了的截面图;
图25是图22所示针头护套的底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到针座上的针头护套的纵截面图;
图27是它的正视图;
图28是图26所示的针头护套与针座的接合处局部放大了的截面图;
图29是大致沿图27中的29-29线剖的截面图;
图30和31分别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针座和针头护套的侧视图;
图32和33分别是沿图30中的32-32线和图31中的33-33线截开所得的截面图;
图34、35和36分别与图15、16和17相类似,表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37和38是图34-36所示实施例中的针头护套与针座接合处局部放大了的截面图;
图39与图37相类似,表明了针头护套和针座的另一种接合方式;
图40是图35所示针头护套的底视平面图;
图41、42和43分别与图15、16和17相类似,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44是大致沿图41中的44-44线的截面图;
图45是图43所示针头护套的底视平面图;
以及
图46是图43所示的针头护套的下部的另一种变换形式的放大了的截面图。
参见附图,特别是图1-4,其中由标记10总表示的注射器包括一个针管12和一柱塞14,柱塞14的远端带有一个指压片16。此外还提供了一种针头护套和针头组件,总的表示为18,包括一针头护套20,一针头21和一锥形的针头固定套筒22。在针管的远离柱塞底部的那一端具有一接合部件24,它包括一个用于接纳针头固定套筒22的锥形接头26,即路厄接头。
特别参照图2-5,接合部件24总体上为圆柱形的,具有一环形部分28,用于与位于针管12端部的肩部30对接。一个直径缩小的部分具有外螺纹,例如左旋螺纹32,用于与位于针管的直径缩小端36上的配套螺纹34(图2)接合。注意图2-5,环形脊17沿着位于针管远端的环状肩部的内表面从接合部件的前表面向外凸出,在接合部件螺纹旋入针管远端时将接合部件与针管封接起来。柱塞14安装在针管内可轴向移动,在柱塞14的远端有一塞子33沿注射器针管的内侧壁进行封接。安装柱塞自然是用于在注射器针管内轴向滑动以便将针管内的液体通过接合部件和路厄接头注射到针头内并穿过针头,或者将液体,例如从一个小瓶内(未示出)抽到针管中。塞子是用一种Santoprene可压缩材料制成的并且带有许多环形凸缘35以便与针管的内壁封接。在柱塞14的远端有一中央部分或伸出部分37,该部分带有许多轴向隔开的凸缘39以便与塞子33的内表面封接。
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中,中央部分37包括一个带有一些分立的相对轴向成一定角度的渐缩侧面或表面43的轴向伸出的凸块41。在图示的形式中,凸块41的横截面是六角形的,其侧面朝着针管的远端逐渐变窄。以一连续的圆环形状径向向外凸出的凸缘45在轴向上与那些逐渐变窄的侧面隔开,并且直接与一个连续圆环状的径向内凹的凹槽47相邻接。表面41、45、47在柱塞的远端构成了与接合部件上附带的互补或配套衔接结构相衔接的衔接结构。
接合部件24的内表面朝着该接合部件的中心轴逐渐变小并且具有一个与桩塞上的凸块41的形状基本上适配的凹座51。具体地说,凹座51包括许多在形状或锥度上与表面43相适配的一些逐渐变窄的侧面或表面53,以及一个以连续的圆环形状径向向内伸展的定向凸缘55和一个连续圆环状的径向向外的内凹槽57。
柱塞14的另一端带有一个径向向外凸出的、呈连续圆环状外伸凸缘59。在围绕着针管近端的内表面形成的一对径向内伸的凸缘61和63,它们之间限定了一个连续的径向伸展的凹槽65。
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中,当柱塞在注射器针管中最终到达其轴向上的最深位置时,要求将柱塞和连接部件彼此之间永久地或不可逆地锁定在一起,使柱塞和连接部件成为一个整体,在轴向上不能彼此分开。在这种方式下,只需相对于针管在轴向上有意地对柱塞施加一恒定的正压力,就能将柱塞和连接部件永久地锁定在一起。这需要对柱塞有意识地施加一个较强的轴向压力来完成锁定动作。当使用者要通过旋转柱塞将接合部件以针管上取下来时并不需要继续保持对柱塞的向前的轴向压力。当使用完注射器,要将针头收回到针管中时,朝接合部件24的方向推柱塞14,使径向外伸的凸缘45与接合部件上的内伸凸缘55相接合,同时柱塞的远端进入接合部件的凹座中,如图3所示。使用者从这个最初的接合以及由此产生的最初的阻止柱塞相对于针管作进一步的轴向移动的力可以意识到,柱塞只差最后轴向固定并锁定在接合部件上了。这时,使用者便得知只要使柱塞相对于针管进一步轴向移动,就能使柱塞和连接部件彼此之间永久地锁定在一起了。如图4所示,当发生这种进一步有力的轴向移动时,由于构成柱塞的主要为塑性的材料的可压缩性,凸缘45滑过位于接合部件上的凸缘55固定到凹槽57中。相应地,径向内伸的凸缘55进入到柱塞的凹槽47中,这就使得柱塞与接合部件彼此之间永久地锁定在一起。当把柱塞从接近其相对于接合部件的最终固定位置朝着针管的远端推进时,即从图3所示的位置至图4所示的位置,塞子33被压缩,如图4所示。在柱塞和接合部件收回到针管内的最终位置时,这就确保了针管另一端的进一步有效密封。柱塞和接合部件的凸缘和凹槽相互接合,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柱塞,将接合部件从针管的远端拧下来。这样,如图5所示,通过将柱塞从针管往回抽,可以将接合部件及其附带的针头抽回到注射器的针管内部。当柱塞抽回到最后时,凸缘73与凸缘63相接合,塞子33位于针管的近端。将柱塞从其薄弱部分71折断,使柱塞可以被拧到针管的远端上,如图10所示。由于柱塞的塞子封住了针管的近端,柱塞又被拧到了针管的远端上,针管的两端都被密封了。
参照图6-8所示的实施例,其中与前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数字标号,数字标号后面加一个尾标“a”。在这一实施例中,将塞子33a可开松地保持在如图6和图7所示的相对于柱塞的凸出部分37a的一个第一轴向位置上和如图8所示的一个与该第一轴向位置隔开一段距离的第二轴向位置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柱塞端部的凸出部分37a上具有一些在轴向上彼此隔开的、径向外伸的喇叭状凸缘75,而在塞子33a的内表面上有一些与上述凸缘形状相配的在轴向上彼此隔开的、圆环形连续锥形凸缘77。将凸缘75和77做成这种形状,使它们的相配的斜面在如图6和图7所示的、塞子33a相对于柱塞的第一或初始轴向伸展位置上彼此接合。当将柱塞向前推进,使凸缘45a和55a接合从而形成第一个停止位置时,塞子33a的环形底面与接合部件24a的轴向内表面接合。继续施加压力,使柱塞在轴向上移动到如前所述的最终固定位置,而前所述,这个有力的轴向压力就能使柱塞相对于塞子滑动,从而使那些相配合的斜面彼此滑过,使得凸缘75和77的径向表面如图8所示那样彼此接合。一旦将柱塞和接合部件彼此之间如图8所示那样永久地锁定在一起,就可使它们一起旋转,从而可将接合部件从针管的端部旋下来,以便使接合部件及其所附带的针头轴向抽回进针管,当柱塞抽回时,由于凸缘75和77的径向表面彼此接合柱塞上的塞子在轴向与柱塞一起运动。
再看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其中与前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数字标号,只是数标后面加一个尾标“b”。在这一实施例中,柱塞上没有塞子,而是由一个径向外伸的凸缘81形成一个与针管内壁的压配合。凸缘81在83处较薄弱,使凸缘可以弯曲。越过该柱塞的凸缘在轴向方向上还有一个形状与前面所述的相似、并且与接合部件内的凹座51b配套的凸出部分41b。当推动柱塞使凸缘45b与55b刚刚接合时,凸缘81压靠在接合部件的内表面上。当需要最终锁定时,柱塞被向前推进到其相对于接合部件的永久性锁固位置。凸缘在其薄弱部分83处发生变形使得柱塞可以在初始和最终固定位置之间作这最终的轴向移动。
不难理解,也可以将图2-9所示的柱塞和接合部件上的凸出部分和凹进部分分别颠倒过来。这样,在接合部件的凸出部分上提供径向外伸的凸缘,而在柱塞的内凹端提供径向内伸的凸缘,并且使结合部件上的径向外伸凸缘位于一个凹槽的前面,以便为最终将柱塞和结合部件锁定在一起提供一个初始的阻力或阻挡。通过进一步对柱塞施加较强的轴向压力,使这些凸缘彼此滑过,最终将结合部件和柱塞彼此锁定在一起。当然,同样也可以将这种结构颠倒一下,即把凸缘和凹槽安排在柱塞上,而在接合部件上只安排一个径向外伸的凸缘。
也不难理解,还可以在柱塞和接合部件之间提供其它类型的永久性锁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配套的锯齿形凸缘,使它们的斜面彼此接合以形成最初阻力,并且可以彼此滑过使那些径向表面接合在一起从而将接合部件与柱塞彼此之间永久地锁定在一起。另外,不难理解,在柱塞和接合部件的外凸或内凹的锁定结构中,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上一个或多个轴向伸展的槽,以便于在不损坏凸缘与凹槽(或配套锯齿)彼此之间永久性地接合性能的前提下,使柱塞和接合部件可以朝着它们的永久锁定位置在轴向相对移动。
在如图12-14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接合部件24c的另一端带有一个伸出部100,当接合部件24c被固定在针管的端部时,该伸出部插入针管12c的内腔。接合部件24c包括一个沿轴向延伸的锥形管道或通道102,在安装上针头组件后,该通道用于沟通针管内部和针头。接合结构(图13)围绕伸出部100的外表面延伸,以便与柱塞上相配合的接合结构相接合,从而可以通过旋转柱塞使接合部件从针管端部松开,并与针头一起被抽回到针管内。接合结构包括在伸出部100的外表面上一些非咬住快速紧固的螺旋线或斜道104,以及一些轴向延伸的止动端面106。在斜道104下面有一环形凹槽108与位于柱塞端部的连接结构相配合。
参照图13,柱塞14c的端部有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塞子33c,它环绕着用于与伸出部100周围的结构接合的柱塞端部上的配套接合结构。柱塞上的接合结构包括一些斜道112和端面114,分别与伸出部100上的斜道104和端面106配套。在柱塞的远端有一向内凸的环状凸缘116,用于接合环状凹槽108。这样,当把柱塞在针管内向前推至与伸出部100接合时,相配的斜道104和112就彼此接合。由于斜道104和112的坡度,在柱塞朝着接合部件轴向移动时相对于接合部件沿一个方向旋转,使端面106和114彼此对准并接合。另外,柱塞沿一个方向旋转还对接合部件产生一单向扭矩,可使接合部件从针管端部拧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柱塞,则部面114和106彼此分离,使柱塞与接合部件脱开。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接合部件及其所载带的针头抽回到针管中时,沿轴向推动柱塞,在互配的接合斜道104和112的导引下使端面106与114接合。进一步沿轴向推动柱塞,使柱塞完全插入到针管中,凸缘116与凹槽108接合。再沿一个方向旋转柱塞,使接合部件24c与针管的端部螺纹脱开,而接合部件借助于凹缘116与凹槽108的结合仍接附在柱塞的端部。根据需要,可以将凸缘116做成部分圆环或完整的圆环。
参照图13-14为了在使用注射器之前确保针管内的空气的排出,设有一对通过排气通道122使之与中央轴向通道相连通的径向排气通道120。这些通道最好以凹槽形式设在与柱塞面对的凸缘表面上。另外,如图14所示,接合部件面对柱塞的表面124在径向向内朝着针管的针头端有一锥度,例如3°左右。而且,最好在这个锥形凸缘表面上围绕伸出部100的基部开一个圆环形的凹槽126。这个凹槽126与径向凹槽120以及延伸至中央通道102中的通道122连通。还可以再加一个或多个辅助的圆环形凹槽,包括围绕该锥形凸缘基部的外周或处在半径的中部的凹槽。通过在接合部件表面加工出凹槽以及将该表面形成锥面,当最高端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垂直取向时,凹槽120和122将处在针管内的设想的最高位置。因此,当朝着针头一端推动柱塞以便将针管内的空气排出时,根据惯例,处在针管远端与伸出部100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的所有空气将通过凹槽120、126及通道122排入中央通道102中。因此,在注射之前可将针管内的空气排净。不难理解,虽然最好是至少有两条这样的沿直径方向彼此相对的排气通道,但也可以只有一条排气通道。还可以有两条以上这样的通道,它们彼此之间在环绕接合部件的轴线方向上最好是等距分开的。
在将注射器消过毒并且如图12所示那样安上针头套后,便使得这一结构内部的两端都封闭住并保持在无菌状态,该注射器就可以使用了。用过之后,如前面所述,将接合部件和柱塞彼此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旋转柱塞将接合部件从针管远端的内螺纹上松脱下来。这种接合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接合部件一旦与针管的螺纹连接脱开以后,该接合部件仍连同针头附件,即针头和针座,一起仍附着在柱塞上。之后,柱塞及其所带的针头附件可以一起被抽进针管内。
现在参照图15-20所示的实施例,组件18的针头21具有一条轴线和一个与针座22内部的锥形槽180连通的、用于输送注射器内的液体的并贯穿针头21的中央通道。针座22包括一个位于其近端的、带有一个径向外伸的凸缘182的且部体上为圆柱形的基底,以及一个形成于针座22的近、远端之间的槽184。参照图15,在槽184的上部有许多棘齿186,当针头组件固定到注射器上之后,这些棘齿186从轴向朝向注射器。
参照图16,针头护套20包括一个在远端190封闭并在近端192开口的细长外套188。近端192上还有一个径向外伸的凸缘194。围绕针头护套20近端的内表面有一圈径向内伸的凸缘196,它与凹槽184一起将针头护套20可摘下地固定在针座上。不难理解,这种凹凸组配也可以反过来,即,将径向外伸的凸缘设置在针座上,而把径向内伸的凹槽设置在针头护套的近端。
为了便于把针头护套套到针座上并且沿一个方向对其施加一个扭矩,并且当沿反向旋转时基本上不把扭矩传递针座上,从针头护套20的本体188上朝着近端192伸出至少一个,最好是一对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的悬挂段200。在悬挂段200的远端有一个带有一个或多个朝向针头护套20的远端190的棘齿204之径向内伸凸缘202。悬挂段200在径向上向内及向外都是可弯曲的。
参照图18和19,不难理解,当将针头护套20置于针头21上并可摘下地固定在针座22上时,针头护套的凸缘196伸入凹槽184中。如图18所示,凸缘196是弧形的,因此,施加到针头护套上使其脱离针座的轴向力将使得针头护套的与所述凸缘相邻的那个侧面径向向外扩展,使针头护套得以摘除。凹槽的下侧构成一凸缘或一接合面210,它与凸缘196的端面201和部分针头护套一起在彼此接合的针座和针头护套上构成一个第一组相结合表面,可将沿轴向朝着注射器方向施加到针头护套上的力传递给针座,以便将针座与注射器固定装配到一起。相反地,特别是当悬挂段200受到向内的压力时,分别位于针座和针头护套上的棘齿186和204,以及凸缘196同针座上的相对的棘齿186构成一个可以有选择性地彼此结合的第二组相结合表面,使得在轴向上反向施加到针头护套上的力,也就是使护套脱离注射器的力可以传递给针座以便将针座从注射器组合体上脱开。
悬挂段200和棘齿204的形状使它们通常在径向处于彼此变位的状态,需要使悬挂段200产生径向向内的移动才能使棘齿204在下面结合到棘齿186上。当径向内移并且对针头护套施加一个能使得护套与针座分离的轴向压力时,那些棘齿便彼此接合。不难理解,这些棘齿的形状使得可以将沿一个方向施加到针头护套上的扭矩传递到针座上,从而使针座可以与针头护套一起沿所述方向旋转。相反地,当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对针头护套施加一个扭矩时,这些棘齿使得针头护套和针座相对旋转,基本上不会通过这些棘齿186和204将扭矩从针头护套传递到针座上。
在使用过程中,假定组件18已被预先包装好并消过毒,使用者将该组件拆开并将该针头组件,特别是针座22安插到接合部件的路厄接头上。对针头外套施加一轴向压力,该力贯穿针座,通过贴合面210和201传递给接合部件的接头,在针座和接头之间形成摩擦接合。然后便可以很容易地将针头护套沿相反的轴向移开,使其脱离针座,从而暴露出针头。不难理解,如果使用者在将组件118安装到接合部件(不向内压悬挂段200)上时习惯性地将针头护套转动,该针针护套将能在针头护套近端与针座的贴合面之间的相配合表面上相对于接合部件在两个方向上自由旋转。由此产生的任何摩擦力或扭矩都不足以使得该结合部件相对于针管转动。
当需要将针头和针座从接合部件上取下来时,例如当需要为某一特定的注射器更换针头时,常常需要相对于路厄接头旋转针座以破坏这些以摩擦力接合在一起的元件之间的静摩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将针头护套安装到针座上并向内压悬挂段200,同时使针头护套轴向内收并沿使那些棘齿彼此啮合的方向旋转。由于这些棘齿的啮合而施加到接合部件上的任何扭矩以及针头护套的旋转其结果只是施力矩于使接合部件朝着紧固在针管内的方向上。沿反向施加到针头护套上的任何扭矩都引起这些棘齿彼此打滑。因此,沿着要将接合部件从针管上旋下来的方向施加到接合部件上的任何扭矩都将不足以克服接合部件与针管相接合的摩擦阻力。
参照图21-25所示的实施例,其中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数标,只在这些数标后面加一个尾标“a”。与图15所示的相比,这里的针座和针头只是省去了棘齿186并加上了一个形成于凹槽184a正上方的粗糙的或齿状的表面212,其余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参照图22,针头护套20a与针头护套20相似,只是在悬挂段200a上省去了棘齿,沿悬挂段200的配合内表面214加了一道粗糙的或齿状的边。在这种方式下,与前面方式一样,针头护套在针座上可在两个方向上自由旋转,凹凸配合如前面的实施例一样将针头护套可摘下地固定在针座上。于是,当使用者试图有意地对针座施加一个扭矩,例如为了破坏接合部件的路厄接头和针座之间的静摩擦配合时,悬挂段200a受到径向向内的压力而与粗糙或齿状的表面212接合。当然,将针头护套及针座组件是以前面描述过的方式安装到注射器上和从注射器上取下。即利用第一组和第二组相配合表面,也就是凸缘196a分别同凹槽184a的上部和下部组成的相配合表面。
参照图26-29所示的实施例,其中与上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数标表示,只是在数标后面加上一个尾标“b”。在这个实施例中,针座122b也有一凹槽184b,但这个凹槽直接位于针座的近端。在与凹槽184b隔开朝向针座的远端的区段有一粗糙的或齿状的表面212b。悬挂段200b不是伸出并终止于针头护套的近端,而是终止于与针头护套近端隔开一定距离的地方。悬挂段200b的内表面具有相类似的用于与针座22b上的表面212b接合的粗糙或齿状表面。沿着悬挂段200b的外表面设一个伸出物或球形物213,供使用者“感知”悬挂段200b。附图26-29所示的实施例的使用与前面有关附图21-25所示的实施例的描述相似。但是,与其它任何结构形式中一个或多个一样,在该结构中也可以在针头护套上沿长度方向开一些狭缝,最好是在同一直径上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升使针头护套上的每一个相对的部分都能沿径向朝内外弯曲,以便很方便地将针头护套安装到针座上或从针座上取下来。
参照图30-33所示的实施例,其中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都采用相同的数标表示,只是在数标后面加上尾标“C”。在这一实施例中,棘齿状的齿240邻接在针座22C的基部。这些棘齿240朝着针座的针头端呈锥削状变化。在图31中,针头护套20C上沿该护套20C的内表面有一些邻近端之形状互补的呈锥削变化的棘齿242。最好在针头护套20C的沿直径彼此相对的位置上沿轴向开缝,使相对的两个半部可以径向内移或外移。有了这种设计,当需要将针头从路厄接头上取下来时,可沿一个使棘齿240与242彼此相接合的方向旋转针头护套,以破坏针座与路厄接头之间的静摩擦。沿相反的方向旋转针头护套将使棘齿240与242彼此打滑,并且基本上不会将扭矩传递给路厄接头。设计好棘齿的接合方向以及打滑作用方向,使得棘齿接合的旋转方向相应于使得接合部件紧固在针管一端的旋转方向。其反地,使导致棘齿240和242彼此打滑的针头护套相对于针座旋转方向与使接合部件从针管一端拧下来的旋转方向相对应。但是,打滑作用对接合部件施加的扭矩不足以使得接合部件从针管一端松开或旋开。
参照图34-40所示的实施例,其中与前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数标表示,只是在数标后面加一个尾标“d”。在这一实施例中,针座22d包括一凹槽244和一个由一圆环形线性表面形成的第二凹槽246。针座22d还包括一个配合表面216d,在将针头组件安到注射器上时,针头护套20d与这个配合表面贴合以便对针座施加一个轴向压力。如图35所示,可以在针头护套20d上纵向开缝,使彼此相对的半部可以径向向内或向外偏移。
在将针头组件安装到注射器上后,针头护套处于其轴向缩进位置,即,如图37所示,位于针头护套20d的邻接其近端的内表面上的凸缘196d与针座的内表面246相互接合。这样,表面216d及针头护套的端面相配合,使得针头组件以摩擦方式与接合部件的路厄接头接合。针头护套还可以在两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针座22d自由转动,使得施加到针头护套上的扭矩不被传递到接合部件上或者不足以导致接合部件从针管端部旋脱。当需要将针头摘除,而这时针头护套(通过凸缘196d与凹槽246接合完全处在原来位置时,施加一轴向拉力使凸缘196d进入凹槽244中,见图38。凹槽244和凸缘196d的表面可以是粗糙的或齿状的,以便能够将扭矩从针头护套传递到针座上。沿离开注射器的方向施加一个轴向力,再加上扭矩,通过挤压针头护套的侧面,针座与路厄接头之间的静摩擦就被破坏。当沿离开注射器的方向施加的轴向力使196d与244接合时,这一扭矩只能施加到针头护套上,因此施加到接合部件上的扭矩都不足以使接合部件从针管的端部松脱。图39是这一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形式,针座22d上的两个凹槽248和250都分别是楔形的,应注意,凹槽248在径向上的最深部分的直径小于凹槽250的相应部分的直径。这样,当针头护套上的形状互补的凸缘252伸入到凹槽248中时,针头护套可以自由转动。凸缘252的下部沿着其底侧可以是圆形的或楔形的,以确保在安装针头护套时可以滑过凹槽248。当凸缘252伸入凹槽250中并且针头护套从注射器沿轴向移开时,可以向针座施加扭矩。
参照图41-46,其中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数标,在数标后面加上尾标“e”。在针座22e的底部有一系列沿着圆周彼此隔开的平行于针座或针头的轴的肋片或凸缘268。这些肋片在轴向上的内端终止于接近针座底盘的位置上,使位于针头护套20e上的内伸凸缘269在护套安装到针座上后可以随针头护套自由转动。本实施例中的这些凸缘包括一系列具有V形或楔形上表面的、沿圆周彼此隔开的并径向向内的伸出部。这样,在将针头护套装到针座上后,针头护套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自由转动而不对针座施加扭矩。通过沿轴向将针头护套从注射器上移动开,这些伸出部被这些楔形的上部导引到针座的那些凸缘之间。当伸出部269处于凸缘270之间时,施加到针头护套上的旋转力被传递到针座上将静摩擦破坏。在施加这一扭矩期间继续抽回针头护套,对接合部件产生的扭矩不足以使它从针管端部松脱下来。
在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伸出部272的下端也是楔形或V形的。这有助于将针头护套安装到针座上,使伸出部272对准在肋片268之间以便进入位于这些肋片下面并与针座的底盘邻接的下部凹槽274中。
虽然已结合目前认为是最实用且最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分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包含了在权利要求书的构思和范围内的各种改进方案和等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