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传统中药为主制成涂抹在患者脐部治疗厌食症的保健药膏及其生产方法。 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小儿脾胃不好,消化功能率乱造成。得了厌食症的儿童常常伴着生长发育缓慢,抗病力低下,甚至影响智力的发展。目前治疗这种病大多以吃药或打针为主,但有的人吃药或打针效果不显著,而许多儿童很怕吃药打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打针吃药,只需将乳膏涂抹在患者脐部就能治疗厌食症的产品及该产品的生产方法。
据传统中医理论,脐中是神阙穴,属任脉中的一个重要穴位,起着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而脐部皮肤的表皮角质层最薄,如果选取某些药物涂抹在脐部或脐的周围,极易被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所以本发明正是在这种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广泛收集研究古今验方,结合现代医药科研成果,选用对治疗厌食有特效的中草药小槐花、党参、山药、白术(或苍术)、麦芽(或谷芽)、茯苓等,加入乳膏基质、乳化剂、保湿剂、食用香精和防腐剂,用现代制药工程技术制成一种外用透皮吸收的乳膏产品,将产品涂抹在患者的脐部,达到调节和改善受损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康复肌体的目的。
以下对本发明地中药成份及制膏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一、原料的成份与含量(以100克产品所需生药的重量计)(克):
小槐花 50-150
党参 0-30
山药 0-40
白术(或苍术) 50-90
麦芽(或谷芽) 60-80
茯苓 60-94
硬脂酸 10-16
液状石蜡 8-12
甘油 4-16
三乙醇胺 2.5-3.5
香精 适量(天然或合成食用香精)
防腐剂 0.1-0.5
据广西中药材标准及有关中草药书介绍,小槐花具有清热解毒、消积、止痛之功效,主治小儿疳积、腹部胀痛等症,广西民间用小槐花作健胃消食治小儿疳积方内服;白术或苍术具有促进胃肠分泌、强壮健胃止泻的功效,主治慢性消化不良或慢性肠炎及胃肠功能衰弱等症;党参既可补气,又可补血,能治疗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泄泻久痢、血虚萎黄等症;山药具有健脾胃、补肺肾之作用,内服能治疗食少倦怠、泄泻腹胀等症;茯苓具有健脾宁心安神,入肺、脾、胃经的功能。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小槐花、白术、苍术、党参、麦芽、山药、茯苓等中草药除具有清热消积、健脾益气功效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对改善小儿营养状况,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具有良好作用。
原料中其它成份的作用分别介绍如下:硬脂酸和液状石蜡为乳膏基质,使药物以膏状形式存在;甘油为保湿剂,使药物保持湿润而不会干涸;三乙醇胺作为乳化剂,使药物形成均一的乳膏形态不会因放置时间过长而沉淀分层;防腐剂使药膏长时间保持不变质,本发明所选用的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钠、尼泊金乙酯等。
二.生产方法
1、将小槐花、党参、山药、白术(或苍术)、麦芽(或谷芽)及茯苓按上述含量加水煮二次,每次1.5小时。
2、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14-1.16的稠膏,冷至室温。
3、稠膏加入90-95%的乙醇,加入量按稠膏∶乙醇=1∶3,搅拌均匀,加盖静置24小时。
4、取上述乙醇溶液上清液,用蒸馏装置回收乙醇,并将溶液浓缩至比重为1.27-1.29。
5、按上述含量将硬脂酸、液状石蜡、防腐制放置容器中加热融化,搅匀,制成油相物。
6、将第4步制得的浓缩液按量加入甘油、三乙醇胺和蒸馏水,置于另一容器,加热至70-80℃,搅拌均匀制成水相物。
7、趁热将第6步容器的水相物加入第5步制得的油相物中搅匀,冷却至室温,加入香精,搅匀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一
取小槐花100g,党参20g,山药20g,白术80g,麦芽50g,茯苓60g,用水1.5升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继续浓缩至药液的比重为1.14~1.16,加入3倍于浓缩液的90-95%乙醇,搅匀,加盖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放入蒸馏装置回收乙醇,继续将清液缩至比重为1.27-1.29的清膏,并趁热加入甘油15g,三乙醇胺7.5g,蒸馏水约95g,加热溶解得水相物备用;另取硬脂酸36g,液状石蜡30g,苯甲酸钠0.9g,放置另一容器中,加热融化得油相物。然后将制得的水相物在搅拌下加入油相物搅匀,冷至室温后加入茉莉花香精适量,搅拌,即得到约300g黄褐色的脐疗保健膏(产品名为神效儿宝)。
实施例二
小槐花40g,苍术60g,谷芽70g,茯苓50g,山药30g,先用1.5升水煎煮1.5小时,倒出药液备用,将药渣再加水1.0升煮1.5小时,合并药液,用文火继续煮至0.8升左右,冷却加入药2.5升乙醇浸泡24小时以上,取上清液按实施例一的方法回收乙醇,并将药液继续浓缩至0.5升左右,加入甘油15g,二乙醇胺7.5g,蒸馏水95g溶解完全得水相物,另取硬脂酸30g,液相石蜡30g,山梨酸钠0.45g,放置另一容器中,加热溶解得到油相物,然后将上述制得的水相物在搅拌下加到油相物中,冷至室温后加入薄荷香精适量,搅匀即得到约300g黄褐色的脐疗保健膏。
实施例三
取小槐花150g,白术50g,茯苓70g,麦芽60g,加入1.5升水煎煮1.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1.0升煮1.5小时,合并药液,再煮至约0.8升,冷却加入约2.5升乙醇,搅匀,浸泡一昼夜,取上清液按实施例一的方法回收乙醇,并继续将药液煮至0.15升左右,加入甘油18g,三乙醇胺9g,蒸馏水约95g,搅匀,得到水相物备用;另取硬脂酸39g,液状石蜡30g,尼泊金乙酯0.45g,放置容器中加热溶解得油相物,再将上述水相物加入搅匀,冷至室温加入少量玫瑰香精,即得到约300g黄褐色的脐疗厌食保健膏。
实施例四
取小槐花80g,党参30g,苍术65g,谷芽80g,茯苓75g,加入1.5升水煮1.5小时,合并药液,再煮至0.8升左右,冷却加入约2.5升乙醇浸泡一昼夜,取上清液按实施一的方法回收乙醇,并继续将药液浓缩至约0.15升,加入甘油12g,三乙醇胺7.5g,蒸馏水95g,搅匀,得到水相物;另取硬脂酸36g,液状石蜡36g,山梨酸钠0.45g,放置容器中加热溶解得油相物,再将水相物加入搅匀,冷至室温加入适量八角香精,搅匀,即得到约300g的脐疗厌食保健膏。
使用方法:
按上述几个实施例做得的产品“神效儿宝”3-5克,涂抹脐部,每晚一次,连用2-3天后即显效,5-7天后即能使患者治愈或好转,为巩固功效,可再用5-7天。
本产品经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做药理的急性毒性试验,对20只23g左右的小白鼠以临床110倍灌食扣10倍量的皮肤涂抹试验与空白对照,试验7天,结果动物体重正常,披毛浓密有光泽,活泼,大便成形,肛周干爽,无一死亡,揭示毒性低,使用安全。
治疗效果
自1992年10-12月,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小儿科用本产品“神效儿宝”治疗小儿厌食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3岁37例,4-6岁14例,7-10岁9例,病情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9年,多数为数日,厌食儿童治疗前一般食量较同龄儿童明显减少,脸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大便不成形,经用本品3-5g涂抹在脐部每日1-2次,连用5-7天,总有效率95%,平均体重增加0.32公斤,患儿食欲正常,脸色红润。
厌食患儿主要临床症状的治疗前后对比:
病例:
1、陈×,女,2岁,汉族,住广西柳州市广雅路东港104号,1992年11月6日入院,诉长期厌食,进食量少,面色苍白,口干多饮,大便干结,容易出汗,诊断为胃阴不足型厌食,经用“神效儿宝”3g涂脐部,早晚各一次,连用7天,饮食明显增加,临床症状改善,体重增加0.5公斤。
2、秦×,男,5岁半,汉族,广西柳州市西江路南二巷57号,入院时面色少华,舌苔藻腻,体形偏瘦,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诊断为脾胃气虚型厌食,用本品3g涂脐部,每日2次,用药第4天饮食明显增加,临床病状基本消失,用药一周后测体重增加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