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技术,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的复合过滤介质。 膜作为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生物发酵产品、水净化等各种领域;可在分子级水平到一定大小的菌体、胶体颗粒上实现分离、纯化、浓缩。且由于膜材料无毒,又可制成不同孔径大小以适应不同分离的需要,操作使用方便,因而获得广泛地应用。目前采用的过滤介质为石棉板结构,它由纤维及石棉纤维构成,也有的在石棉板外挂一层有机膜成复合过滤介质。但这层膜只能稍改进过滤性质,高分子膜不起关键的过滤作用。使用这种复合过滤介质存在严重的缺点是石棉易掉纤维,而这种纤维可能致癌。同时,这种石棉板也只能一次使用,维持费用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过滤介质,这种介质能克服目前采用的石棉板作过滤介质的各种缺点,不但能扩大复合过滤介质的使用范围,使之适于各种领域的过滤需要,而且该介质无毒,可进行清洗后多次反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复合过滤介质它由两部分构成,即多孔支撑体和在多孔支撑体上涂敷一层高分子有机膜,其特征在于多孔支撑体是采用无毒,且结构致密不溶于被过滤溶液的物质制成的,如塑料、高分子有机树脂等。本发明采用的多孔支撑体的孔径范围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选择,以适应不同过滤的需要,且支撑体的孔分布应当均匀。当孔径较大时,仍使在支撑体表面可形成完整的有机膜,且在使用压力(0.2MPa)时,以膜不塌陷为原则,一般可采用孔径为5~80微米地多孔支撑体。
本发明复合过滤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两步:
1.多孔支撑体的制备;
2.在多孔支撑体上涂敷高分子有机膜。
对于采用塑料或有机树脂为原料制备多孔支撑体,其孔径的大小可通过选择不同粒度的原料,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等方法来控制,其特征在于采用0.01~0.5mm的塑料或有机树脂粉末,在150~250℃温度下,经20~100分钟烧结而制成孔径大小在5~80微米的支撑体。一般讲采用粒度较小的粉末为原料,在较低温度和烧结时间较少工艺下可得到孔径较小的支撑体,反之制备的支撑体的孔径较大。
本发明复合过滤介质的制备过程中的高分子有机膜的涂敷工序,在上述方法制备的多孔支撑体上,可按通常的有机膜涂敷工序进行。此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不同形状的成形模具即可制备出不同形状的复合过滤介质。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例1、2支撑体的制备
选用0.03m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粉末,装入定型模具内,在170℃烧结30分钟,可得到孔径8微米的多孔支撑体(实例1)。当采用0.2m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粉末,装入定型模具内,在180℃烧结50分钟,可得到孔径为50微米的多孔支撑体(实例2)。
实例3复合过滤介质制备
将聚砜按重量比4~15%的浓度溶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高分子量0.1~1倍的LiNO3,搅匀,将该胶液涂敷于利用实例1、2制备的支撑体的外表面,浸入水中凝胶制成复合过滤介质。
实例4复合过滤介质应用
利用硫酸链霉素作过滤介质,分别用实例3制的复合过滤介质和普通的石棉板式带有机膜过滤介质于杯式过滤器上进行澄清试验。在滤液达到同样的结果(用751分光光度计进行测滤液透光率),利用本发明的复合过滤介质,其滤速是石棉板的2倍。
由上实例,本发明由于采用塑料或高分子有机树脂作多孔支撑代替普通的石棉板介质,而制备成的复合过滤介质,其制备工艺简便,得到的复合过滤介质,该介质具有膜分离技术的各种优点,过滤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无毒。这种复合过滤介质也可进行清洗,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