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无药愈心针及其治配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297385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76.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8978.9

    申请日:

    2004.03.23

    公开号:

    CN1561942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H39/08

    主分类号:

    A61H39/08

    申请人:

    王保寅;

    发明人:

    王保寅

    地址:

    461693河南省禹州市浅井乡浅井村8组和山房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无药愈心针及其治配方法,属于治疗各类心脏病的中医学针灸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各类心脏病的中医学针法及其配穴方法。本发明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心脏点,天枢、中极、曲骨、梁门等等穴位严格科学地匹配而成。对照其它针灸疗法及中西药疗法而言,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是:1.它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对各类心脏病患者痛苦小,见效快,一般1~2次临床症状即可明显好转。2.它对各类心脏病患者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彻底治愈各类心脏病患者,有效率10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不用任何药物的治疗各类心脏病的针刺配穴疗法,其 特征是针刺心脏点,内关双侧,痛灵、大陵、梁门、天枢双侧、气 海、中极透曲骨穴,定喘穴,外喘穴配穴针刺组成,不留针。
    2: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脏病的针刺配穴疗法, 其特征的最佳方法是:先刺心脏点,内关、痛灵三穴,次刺大陵 穴,后刺梁门,天枢双侧,气海、中极透曲骨穴、定喘、外喘穴即 可。不留针。
    3: 一种针法如权利要求上述1或2所述的治疗各类心脏病的配 穴针刺疗法包括; ①、先刺心脏点双侧,内关双侧,痛灵穴双侧,不留针, ②、心脏点,内关,痛灵三穴刺完后,再大陵穴,不留针。 ③、大陵穴刺完后再续刺梁门,天枢双侧;气海,中极透曲 骨、定喘、外喘穴即可。不留针。

    说明书


    无药愈心针及其治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是中医学的针灸领域,尤其是治疗心脏病的针灸学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多年来对心脏病的治疗研究医学界一直把焦点聚积在中西药,或外科手术上,而很少涉及到针灸领域,但是药物对心脏病只是起到一个微调的作用,也就是说仅仅是控制而,手术对某种心脏病来说虽能治愈,但痛苦大,花钱多,病人一般不易接受,目前针灸领域也有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如针灸生物信息疗法,一些疾病的针刺疾病点的新发现等等,可是,这些极小的进展也只是停留在减缓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上,而不能是心脏病患者彻底痊愈,因此在研究利用针灸减缓心脏病患者的痛苦和生命进程的基础上,如何彻底突破此病已迫在眉睫。

        医疗费用:

        无论是先天性心脏病或是其它心脏病其手术费用一次至少也得1万元以上人民币,无手术的一般心脏病患者一年也要化去三千元左右的人民币,据有关专家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患者大约要花费30亿以上人民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不用任何药物的针灸疗法。

        本发明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刺中脘穴,梁门,天枢(双侧),气海、中极透曲骨、内关、心脏点(位于前臂屈侧尺侧线,肘横纹下三寸。左右计二穴,与经穴关系:位于心经“少海”穴下三寸。)神门、定喘、外喘足三里(双侧)三阴交,解溪、痛灵穴。

        上述方案的最佳刺法为先刺心脏点、内关(双侧)痛灵(双侧)三穴。(痛灵穴位于手背,第三、四掌骨间下三分之一处。左右计二穴。此穴与经穴关系:位于三焦经“中渚”穴之桡侧。后再扎大陵穴。接着续刺梁门,天枢(双侧)气海、中极透曲骨穴、定喘、外喘穴即可。

        上述方案的配穴刺法是:

        1、先刺心脏点双侧(此穴位与前臂屈侧尺侧线,肘横纹下三寸。左右计二穴与经穴关系是位于心经“少海”穴下三寸。针法:针刺五分至一寸,针感麻、酸至腕。针感到后,即可取针,勿留针),内关穴双侧(直针5~8分不留针),痛灵穴双侧(此穴位手背,第三、四掌骨间下三分之一处。左右计二穴。此穴与经穴关系是位于三焦经“中渚“穴之桡侧。针法:针刺二至三分,针感麻、酸至指尖。针感到取针,不留针。)

        2、心脏点,内关,痛灵穴刺完后,在刺大陵穴,不留针。

        3、大陵穴刺完后再续梁门,天枢双侧,气海,中极透曲骨、定喘、外喘即可。不留针。

        本申请文件中没特别说明的穴位刺法即为一般刺法,所称的”一般穴位刺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概念,而非模糊概念。

        需要说明,利用其它方法配刺上述穴位地仍然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照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针刺配穴疗法的有益效果有:

        1、心脏病患者化钱少,痛苦小,见效快,一般1~2次临床症状便可明显好转。

        2、它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3、它对各类心脏病患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它可以彻底治愈各类心脏病患者。有效率100%。申请人用此针法治疗各类心脏病患者数人,均都彻底治愈。

        本发明针刺配穴疗法的治病原理

        申请人认为导致各类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风、湿等外邪侵袭心脏,导致心脏受阻,气血瘀滞,经脉不通所至。中医认为,久病必虚,所以申请人采取先刺心脏点,内关双侧穴,痛灵穴三处穴道,(申请人认为内关、痛灵、心脏点三穴乃人体元神会聚之处。)能使人体正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次刺大陵穴,心包的原穴。按内经五脏六腑之有疾病,皆取之十二原。故取大陵以通经络,通经络以活瘀血也。后刺梁门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刺神门为心之原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故治心血管疾病,刺定喘穴,外喘穴,以调和肺气、舒通心脉,定咳止喘。刺三阴交以顺脾、肝、肾之三气,刺解溪穴以除风去湿。这样相承相辅,既起到了健脾和胃,恢复正气的作用,又达到了通经络,活瘀血的效果,实为求本去根之法也。

        具体实施方法:

        先刺心脏点双侧(此穴位于前臂屈侧尺侧线,肘横纹下三寸针法:针刺五分至一寸,针、感麻,酸至腕。针感到达后,即可取针,勿留针),痛灵穴双侧(此穴位于手背,第三、四掌骨间下三分之一处。针法:针刺二至三分,针感麻、酸至指尖。针感到达后取针,不留针),内关穴双侧(直针5~8,不留针)。心脏点,内关,痛灵三穴刺完后,再刺大陵穴,不留针,大陵穴刺完后再续刺梁门,天枢双侧,气海、中极透曲骨、定喘、外喘穴既可。

        治疗方法:每天针刺一次,隔一天针刺一次。10-12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情况下,各类心脏病患者,3个疗程即可治愈。特别严重着4个疗和即可治愈。

    关 键  词:
    无药愈心针 及其 配方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药愈心针及其治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973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