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292012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23.2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8211.X

    申请日:

    2009.01.21

    公开号:

    CN101463604A

    公开日:

    2009.06.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15/00公开日:2009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5/00

    主分类号:

    E02D15/00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向 建

    地址:

    611730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灌东路34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海燕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涉及一种在水利水电灌浆工程中,混凝土压重体中的灌浆孔及成孔方法。袋装散立体包括管状袋以及管状袋中的填充物,在管状袋两端扎有封口绳。成孔方法包括:在压重混凝土浇筑前测量放出成孔的位置,将袋装散立体放置在成孔的位置,铺筑混凝土,直至放置第i层袋装散立体,浇筑第i层混凝土;混凝土上升至灌浆高层后,对已埋入混凝土中的袋装散立体进行扫孔后形成灌浆孔。本发明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不需钻机钻孔,能适用于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既解决了“拔管法”不易“拔管”操作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拔管法”不能用于碾压混凝土的难题,还避免了“埋管法”大量消耗管材的缺点。

    权利要求书

    1、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其特征是它包括管状袋(2)以及管状袋(2)中的填充物(3),在管状袋(2)两端扎有封口绳(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其特征是管状袋(2)选用塑料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其特征是管状袋(2)的长度为30—50cm,管状袋(2)的直径与灌浆孔的直径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其特征是管状袋(2)的形状为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其特征是管状袋(2)中的填充物(3)为砂或泥。

    6、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袋装散立体:
    ①将塑料物卷制成直径为成孔直径、长度为30~50cm的管状袋(2)。
    ②将填充物(3)装入每个管状袋中,两端用封口绳(1)封好,形成袋装散立体(7)。
    2)、在压重混凝土浇筑前测量放出成孔的位置,将第一层袋装散立体(7)放置在成孔的位置,铺筑第一层混凝土(6.1)。
    3)、下一层混凝土浇筑时,重复以上的程序,直至放置第i层袋装散立体(7.1),浇筑第i层混凝土(6.2)。
    4)、混凝土上升至灌浆高层并达到强度后,在灌浆及岩石造孔前,对已埋入混凝土中的袋装散立体进行扫孔后形成灌浆孔。

    说明书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
    技术领域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涉及一种在水利水电灌浆工程中,混凝土压重体中的灌浆孔及成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水电灌浆工程中,公知的混凝土压重体中的成孔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1、拔管法:利用钢管在所浇筑的混凝土还未最终凝结时,将钢管向上拔起,以达到在混凝土还处于塑性状态时,形成孔,以达到非钻机成孔的目的。其优点是:不用钻机成孔,也未消耗预埋管材,节省了费用。而缺点是:1)在施工现场操作不便,耗人工;2)需要操作人员很好地掌握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否则操作就失败,且无2次操作的机会;3)无法用在碾压混凝土中。
    2、埋管法:即在混凝土中预先安装钢管或塑料管成孔。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耗费人工少,无须钻机造孔。缺点是:耗费大量的管材,且也无法用于碾压混凝土中。
    3、钻机造孔法:即在混凝土压重体浇筑完毕后用钻机钻孔。此方法容易打断钢筋,耗费成本较高。
    上述方法所成孔如图1、图2所示:4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结构分缝,5是混凝土部份灌浆孔(亦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成孔部份),6是混凝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不需钻机钻孔,能适用于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袋装散立体包括管状袋以及管状袋中的填充物,在管状袋两端扎有封口绳。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成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袋装散立体:
    1)将塑料物卷制成直径为成孔直径、长度为30~50cm的管状袋。
    2)将填充物装入每个管状袋中,两端用封口绳封好,形成袋装散立体。
    2、在压重混凝土浇筑前测量放出成孔的位置,将第一层袋装散立体放置在成孔的位置,铺筑第一层混凝土。
    3、下一层混凝土浇筑时,重复以上的程序,直至放置第i层袋装散立体,浇筑第i层混凝土。
    4、混凝土上升至灌浆高层并达到强度后,在灌浆及岩石造孔前,对已埋入混凝土中的袋装散立体进行扫孔后形成灌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法是通过将砂或泥装入管型的袋子(塑料袋)制成其直径与孔口尺寸一致,长度与混凝土(可是常态混凝土、亦可是碾压混凝土)铺筑层厚(约30~50cm)相当的圆柱状预埋件以替代“埋管法”中的预埋管材,随混凝土浇筑的上升而不断叠放,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前叠放完毕。以在混凝土中形成柱状散立体芯,而后,在灌浆前,用扫孔的方式将孔中的砂或泥扫除即成灌浆孔,以达到在混凝土中实现造孔的目的。
    2、此方法既解决了“拔管法”不易“拔管”操作,且受混凝土凝结时间限制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拔管法”不能用于碾压混凝土的难题,还避免了“埋管法”大量消耗管材的缺点。结构简单,在经济性上和可操作性上都具备优势。
    3、运用此种成孔法,不需要钻机造孔,可以避免钻机直接钻凿混凝土,减少钻头的磨损,节省钻头。
    4、此种成孔法更加适合在碾压混凝土体内造孔。因为预埋管材的刚性和凸出混凝土面,在碾压混凝土施工时,震动碾无法在此区域工作,而使造孔无法利用“拔管法”或“埋管法”实现;而预埋袋装散立体是半柔性的,震动碾可以压,因此,只有预埋袋装散立体才可以在碾压混凝土体中实现造孔。
    5、此方法不限于在混凝土体中造灌浆孔,还可以用于大坝在混凝土(特别是在碾压混凝土)体内的倒垂孔和正垂孔的成孔上。亦可用于大坝廊道的排水孔的成孔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袋装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基础灌浆孔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基础灌浆孔剖面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铺筑)与袋装散立体预埋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第i层混凝土浇筑(铺筑)与i层袋装散立体叠放预埋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袋装散立体包括管状袋2以及管状袋2中的填充物3,在管状袋2两端扎有封口绳1。管状袋2选用塑料袋,形状为圆形,其长度为30—50cm,它的直径与灌浆孔的直径一致。管状袋2中的填充物3为砂或泥。
    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成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袋装散立体:
    ①将塑料卷制成直径为成孔直径、长度为30~50cm的圆形管状袋2。
    ②将填充物3(最好是砂或泥)装入每个管状袋中,两端用封口绳1(最好是细铅丝)扎死封好,形成长30~50cm,直径为成孔直径的圆柱状袋装散立体7。
    2、在压重混凝土浇筑前测量放出成孔的位置,将第一层袋装散立体7放置在成孔的位置,铺筑第一层混凝土6.1(常态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都适用)。
    3、下一层混凝土浇筑时,重复以上的程序,直至放置第i层袋装散立体7.1,浇筑第i层混凝土6.2。
    4、混凝土上升至灌浆高层并达到强度后,在灌浆及岩石造孔前,对已埋入混凝土中的袋装散立体用高压风或高压水将孔内的沙粒或泥土扫除后形成灌浆孔。
    在铺筑混凝土过程中,如果袋装散立体的位置有所移动,可以随时矫正。

    关 键  词:
    混凝土 压重体中 形成 灌浆 袋装 立体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混凝土压重体中形成灌浆孔的袋装散立体及成孔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920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