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291632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格式:PDF
  • 页数:20
  • 大小:1.2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9147.0

    申请日:

    2012.06.11

    公开号:

    CN102691349A

    公开日:

    2012.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D 13/00申请日:20120611|||公开

    IPC分类号:

    E03D13/00; E03D5/08; E03D1/34

    主分类号:

    E03D13/00

    申请人:

    万继领

    发明人:

    万继领; 万青; 王茜

    地址: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镇电专宿舍2号楼3单元3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秦雯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技术方案是:包括小便器本体,小便器本体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上,小便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水箱,下底部有落水口,落水口连通排水管,还包括安装在水箱中的冲洗阀,冲洗阀连接进水管,冲洗阀还连接有引冲管,引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引冲阀上,引冲阀与引冲装置联动,引冲装置位于小便器本体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引冲管埋设于建筑墙和地面中。有益效果在于:本小便器在使用时使用者必会踩踏引冲装置,引冲装置在踩踏后为后续的冲水做好准备,当使用者使用完毕离开后,引冲装置的复位使得冲洗阀完成冲洗过程;本小便器具有引冲阀和冲洗阀,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五阀同用的现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小便器本体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上,小便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水箱,下底部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连通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冲小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中的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连接进水管,所述冲洗阀还连接有引冲管,所述引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引冲阀上,所述引冲阀与引冲装置联动,所述引冲装置位于小便器本体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所述引冲管埋设于建筑墙和地面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篦子上的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与杠杆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杠杆板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正对引冲阀上的滚珠。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冲阀包括阀头和阀筒座,所述阀头具有与所述引冲管连通的通水孔Ⅲ和排水孔,所述阀头中还具有:固定在阀头中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上开有通水孔Ⅰ,所述调节筒与所述阀头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与所述通水孔Ⅰ连通的外环腔;安装在阀头中心处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上方是所述滚珠;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所述调节杆之间有复位弹簧,控制杆上开有通水孔Ⅱ,控制杆与阀头之间形成环口;位于所述控制杆下部与阀头之间的闭水环;所述阀筒座位于阀头下部,所述阀筒座与阀头之间构成上腔,在所述阀筒座中还具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阀筒座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引冲活芯上;呼吸孔,开在所述阀筒座的底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阀包括阀盖和阀体,所述阀盖包括与所述引冲管和控制腔相连通的接嘴,所述阀体位于所述阀盖下方,其结构包括: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上下运动、能够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活动阀芯,所述活动阀芯通过密封件密接在所述阀体内壁中;经过阻尼槽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的进水腔。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的下部连接有底托,所述底托上具有导向翅。 6.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小便器本体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上,小便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水箱,下底部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连通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冲小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中的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连接进水管,所述冲洗阀和引冲阀之间连接有给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引冲阀与引冲装置联动,所述引冲装置位于小便器本体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所述给水管和回水管埋设于建筑墙和地面中。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篦子上的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与杠杆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杠杆板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正对引冲阀上的滚珠。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冲阀包括开有排水孔的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上分别设有通水孔与所述给水管和回水管连通,筒体中还具有以下结构:调节筒,调节筒与筒体之间具有外环腔;控制杆,控制杆的上端是所述滚珠,下端连接阀杆,所述阀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控制杆与调节筒之间形成环口。 9.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阀包括阀盖和阀体,所述阀盖上部设有顶帽、下部有顶塞,在顶帽与顶塞之间有顶腔,所述顶帽内还开有与回水管连通的内孔;所述阀体上具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和与给水管连通的通水孔,所述阀体中安装有上下运动、能够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活动阀芯,所述活动阀芯与阀盖之间形成控制腔,控制腔通过阻尼槽与进水腔沟通,所述阀体的下部有所述出水口。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自冲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的底部装有导向翅,所述出水口上装有限压出水盘。

    说明书

    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冲小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便器的冲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方式;一种是感应方式。手动方式冲洗,由于需要用手按动,存在着交叉接触问题,致使便后不冲洗现象经常发生;红外线感应方式冲洗,虽然解决了卫生问题,但也有一些不足:一是易受停电限制,停了电就无法使用;二是普及使用就其自身带电状态就耗费很多电能;三是电子器件使用在潮湿的水环境下,影响其使用寿命;四是价位一般较高,难以普及广泛使用。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申请号是200420052691.1、申请名称是“一种自冲小便器”)中公开了一种能实现自冲功能的小便器,该种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延冲阀、冲洗阀、控制阀、手动阀和引冲阀,延时自冲过程的实现依靠的是延冲阀,具有无需手动操作、干净之优点,但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无需手动操作即可实现自动冲水过程的新型自冲小便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小便器本体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上,小便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水箱,下底部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连通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冲小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中的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连接进水管,所述冲洗阀还连接有引冲管,所述引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引冲阀上,所述引冲阀与引冲装置联动,所述引冲装置位于小便器本体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所述引冲管埋设于建筑墙和地面中。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引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篦子上的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与杠杆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杠杆板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正对引冲阀上的滚珠。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引冲阀包括阀头和阀筒座,所述阀头具有与所述引冲管连通的通水孔Ⅲ和排水孔,所述阀头中还具有:固定在阀头中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上开有通水孔Ⅰ,所述调节筒与所述阀头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与所述通水孔Ⅰ连通的外环腔;安装在阀头中心处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上方是所述滚珠;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所述调节杆之间有复位弹簧,控制杆上开有通水孔Ⅱ,控制杆与阀头之间形成环口;位于所述控制杆下部与阀头之间的闭水环;所述阀筒座位于阀头下部,所述阀筒座与阀头之间构成上腔,在所述阀筒座中还具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阀筒座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引冲活芯上;呼吸孔,开在所述阀筒座的底部。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冲洗阀包括阀盖和阀体,所述阀盖包括与所述引冲管和控制腔相连通的接嘴,所述阀体位于所述阀盖下方,其结构包括: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上下运动、能够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活动阀芯,所述活动阀芯通过密封件密接在所述阀体内壁中;经过阻尼槽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的进水腔。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活动阀芯的下部连接有底托,所述底托上具有导向翅。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小便器本体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上,小便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水箱,下底部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连通排水管,所述自冲小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中的冲洗阀,所述冲洗阀连接进水管,所述冲洗阀和引冲阀之间连接有给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引冲阀与引冲装置联动,所述引冲装置位于小便器本体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所述给水管和回水管埋设于建筑墙和地面中。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引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篦子上的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左接重板和右接重板与杠杆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杠杆板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正对引冲阀上的滚珠。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引冲阀包括开有排水孔的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上分别设有通水孔与所述给水管和回水管连通,筒体中还具有以下结构:调节筒,调节筒与筒体之间具有外环腔;控制杆,控制杆的上端是滚珠,下端连接阀杆,所述阀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控制杆与调节筒之间形成环口。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冲洗阀包括阀盖和阀体,所述阀盖上部设有顶帽、下部有顶塞,在顶帽与顶塞之间有顶腔,所述顶帽内还开有与回水管连通的内孔,所述阀体上具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和与给水管连通的通水孔,所述阀体中安装有上下运动、能够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活动阀芯,所述活动阀芯与阀盖之间形成控制腔,控制腔通过阻尼槽与进水腔沟通,所述阀体的下部有所述出水口。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活动阀芯的底部装有导向翅,所述出水口上装有限压出水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小便器在使用时使用者必会踩踏引冲装置,引冲装置在踩踏后为后续的冲水做好准备,当使用者使用完毕离开后,引冲装置的复位使得冲洗阀完成冲洗过程,使用时干净、卫生,不会造成二次交叉污染,具有使用效果好、安全卫生之优点。

    2)本小便器具有引冲阀和冲洗阀,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五阀同用的现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3)本小便器采用了内置式设计方式,连接管被隐藏在了建筑墙和地面中,具有良好的抗寒效果,整体密闭安装的引冲阀有效延长了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外观主视图,附图2是本发明中引冲装置的面板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A-A剖面图,附图4是附图2的B-B剖面图,附图5是附图2的C-C剖面图,附图6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附图7是第一实施例中冲洗阀的主剖视图,附图8是第一实施例中引冲阀的主剖视图,附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侧剖面示意图,附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冲洗阀的主剖视图,附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引冲阀的主剖视图,附图12是本发明多组合安装实例示意图,其中,1是小便器本体,2是引冲装置,3是建筑墙,4是冲洗阀,5是水箱,6是内腔,7是落水口,8是地面,9是盖板,10是引冲阀,11是地槽,12是引冲管,13是排水管,14是冲洗孔,15是穿管,16是进水管,17是左接重板,18是过水槽,19是防滑凸,20是右接重板,21是固定孔,22是弹性胶圈,23是塞帽,24是调节螺栓,25是螺钉,26是杠杆板,27是密封圈,28是扣板,29是螺母Ⅰ,30是内筒座,31是接管,32是螺母Ⅱ,33是膨胀螺钉,34是控制腔Ⅰ,35是接嘴Ⅰ,36是内孔Ⅰ,37是顶帽Ⅰ,38是阀盖Ⅰ,39是V型圈Ⅰ,40是活动阀芯Ⅰ,41是阀体Ⅰ,42是关水沿Ⅰ,43是胶垫Ⅰ,44是底托Ⅰ,45是出水口Ⅰ,46是导向翅Ⅰ,47是过水口Ⅰ,48是凹槽,49是进水腔Ⅰ,50是进水口Ⅰ,51是连接口Ⅰ,52是阻尼槽Ⅰ,53是V型圈Ⅱ,54是调节杆Ⅰ,55是滚珠Ⅰ,56是控制杆Ⅰ,57是调节筒Ⅰ,58是外环腔Ⅰ,59是通水孔Ⅰ,60是锥度面Ⅰ,61是通水孔Ⅱ,62是复位弹簧Ⅰ,63是环口Ⅰ,64是闭水环,65是引冲活芯,66是复位弹簧Ⅱ,67是阀筒座,68是平垫,69是呼吸孔,70是V型圈Ⅲ,71是V型圈Ⅳ,72是上腔,73是通水孔Ⅲ,74是接嘴Ⅱ,75是阀头,76是排水孔Ⅰ,77是控制腔Ⅱ,78是锥度面,79是接嘴Ⅲ,80是内孔Ⅱ,81是顶帽Ⅱ,82是顶腔,83是调节杆Ⅱ,84是顶塞,85是内筒,86是阀盖Ⅱ,87是V型圈Ⅴ,88是阀体Ⅱ,89是活动阀芯Ⅱ,90是通水孔Ⅳ,91是给水管,92是接嘴Ⅳ,93是底托Ⅱ,94是关水沿Ⅱ,95是胶垫Ⅱ,96是限压出水盘,97是出水口Ⅱ,98是导向翅Ⅱ,99是过水口Ⅱ,100是进水腔Ⅱ,101是进水口Ⅱ,102是连接口Ⅱ,103是卡子,104是阻尼槽Ⅱ,105是V型圈Ⅵ,106是阀杆,107是滚珠Ⅱ,108是控制杆Ⅱ,109是调节筒Ⅱ,110是外环腔Ⅱ,111是环口Ⅱ,112是通水孔Ⅴ,113是接嘴Ⅴ,114是回水管,115是通水孔Ⅵ,116是筒体,117是复位弹簧Ⅲ,118是底座,119是固定孔,120是接嘴Ⅵ,121是通水孔Ⅶ,122是锥度面Ⅱ,123是排水孔Ⅱ,124是小便器Ⅰ,125是小便器Ⅱ,126是小便器Ⅲ,127是地漏子,128是连通管,129是引冲装置Ⅲ,130是落水篦子Ⅱ,131是引冲装置Ⅱ,132是落水篦子Ⅰ,133是引冲装置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两种本小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新型自冲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1、冲洗阀4、引冲阀10 和引冲装置2,其中小便器本体1固定安装在建筑墙3上,小便器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水箱5,下底部有落水口7,落水口7连通排水管13,冲洗阀4连接进水管16和引冲管12,引冲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引冲阀10上,引冲阀10与引冲装置2联动且引冲装置2位于小便器本体1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为了保证卫生间的美观整洁,连接冲洗阀4和引冲阀10的引冲管12设置在穿管15中,穿管15埋设于建筑墙3和地面8中的槽内,引冲阀10设置在地面的地槽11中。

    能够实现自动冲水过程的引冲装置2包括设置在落水篦子上的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与杠杆板26固定在一起,接重板与杠杆板26通过螺钉25连接在一起,杠杆板26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24,该调节螺栓24正对引冲阀10上的滚珠Ⅰ55,调节螺钉24上有起到保护作用的塞帽23。为了实现防滑的目的,在接重板上设有防滑凸19,为了达到排水的目的,落水篦子上还具有过水槽18,安装时,由膨胀螺钉33通过开在落水篦子上的固定孔21实现固定落水篦子的目的。

    引冲阀10安装在由扣盖28和内筒座30组成的密闭空间中,扣盖28 与引冲阀10之间设有密封圈27,螺母Ⅰ29和螺母Ⅱ32起到锁紧定位的作用。引冲阀10包括阀头75和阀筒座67,阀头75具有与引冲管12连通的通水孔Ⅲ73和排水孔Ⅰ76,阀头75中还有:调节筒Ⅰ57固定在阀头75中,调节筒Ⅰ57上开有通水孔Ⅰ59,调节筒Ⅰ57与阀头75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与通水孔Ⅰ59连通的外环腔Ⅰ58;安装在阀头75中心处的调节杆Ⅰ54,调节杆Ⅰ54的上方是滚珠Ⅰ55,调节杆Ⅰ54可在滚珠Ⅰ55带动下实现上下位置的变动;与调节杆Ⅰ54螺纹连接的控制杆Ⅰ56,控制杆Ⅰ56与调节杆Ⅰ54之间有复位弹簧Ⅰ62,控制杆Ⅰ56上开有通水孔Ⅱ61,控制杆Ⅰ56与阀头75之间形成环口Ⅰ63;位于控制杆Ⅰ56下部与阀头75底壁之间的闭水环64,该闭水环64由橡胶材料制成。而阀筒座67位于阀头75下部,阀筒座67与阀头75之间构成上腔72,在阀筒座67中还具有以下结构:复位弹簧Ⅱ66,该复位弹簧Ⅱ66一端连接在阀筒座67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引冲活芯65上;引冲活芯65与阀筒座67之间设有V型圈Ⅲ70和V型圈Ⅳ71,引冲活芯65的底部与阀筒座67底部之间有平垫68;呼吸孔69,开在阀筒座67的底部上。

    冲洗阀4包括阀盖Ⅰ38和阀体Ⅰ41,阀盖Ⅰ38具有向外凸起的顶帽Ⅰ37,在顶帽Ⅰ37中有与引冲管12和控制腔Ⅰ34相连通的接嘴Ⅰ35,阀体Ⅰ41位于阀盖Ⅰ38下方,其结构包括:与进水管16连通的进水口Ⅰ50,进水口Ⅰ50与进水腔Ⅰ49连通;上下运动、能够连通进水口Ⅰ50和出水口Ⅰ45的活动阀芯Ⅰ40,活动阀芯Ⅰ40通过密封件密接在阀体Ⅰ41内壁中,密封件是V型圈Ⅰ39;通过阻尼槽Ⅰ52与控制腔Ⅰ34相连通的进水腔Ⅰ49。在活动阀芯Ⅰ40的下部连接有底托Ⅰ44,底托Ⅰ44上具有导向翅Ⅰ46,活动阀芯Ⅰ40与底托Ⅰ44之间是胶垫Ⅰ43,在胶垫Ⅰ43上有凹槽48,在活动阀芯Ⅰ40上设有关水沿Ⅰ42。

    使用时,使用人的人体重力自然落在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上,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接受到人体的重力连同杠杆板26、调节螺栓24、滚珠Ⅰ55、控制杆Ⅰ56向下运动,控制杆Ⅰ56的下端将环口Ⅰ63关闭,同时控制杆Ⅰ56的锥度面Ⅰ60将通水孔Ⅰ59与通水孔Ⅱ61之间的通道打开。复位弹簧Ⅱ66推动引冲活芯65将引冲阀上腔72的水,经通水孔Ⅱ61、通水孔Ⅰ60、外环腔Ⅰ58、排水孔Ⅰ76排出。

    至此,第一实施例完成了冲洗阀4冲水的准备过程。

    使用人离开,作用在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上的人体重力消失,复位弹簧Ⅰ62推动控制杆Ⅰ56连同滚珠Ⅰ55、调节螺栓24、杠杆板26、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向上复位。控制杆Ⅰ56的锥度面Ⅰ60将通水孔Ⅰ59与通水孔Ⅱ61之间的通道关闭,同时控制杆Ⅰ56的下端将环口Ⅰ63开通。冲洗阀控制腔Ⅰ34内的水在活动阀芯Ⅰ40的推动下,经内孔Ⅰ36、引冲管12、通水孔Ⅲ73、环口Ⅰ63流入引冲阀10的上腔72内,并使引冲活芯65向下复位。

    冲洗阀控制腔Ⅰ34内的水突然排出,使相对于进水腔Ⅰ49的水压突然增加。活动阀芯Ⅰ40在进水腔Ⅰ49水压的作用下联动胶垫Ⅰ43即时向上运动,胶垫Ⅰ43将过水口Ⅰ47瞬时打开,来自进水管16的进水经进水口Ⅰ50、进水腔Ⅰ49、过水口Ⅰ47、出水口Ⅰ45、冲洗孔14流入小便器的内腔6中。

    与此同时进水也经阻尼槽Ⅰ52流入控制腔Ⅰ34内。控制腔Ⅰ34内的水渐渐得到补充,水压逐渐增大,使相对进水腔Ⅰ49的水压向上对活动阀芯Ⅰ40的推力逐渐减少。当进水腔Ⅰ49水压对活动阀芯Ⅰ40向上的推力小于进水腔Ⅰ49的水压对活动阀芯Ⅰ40的关水沿Ⅰ42的向下推力时,活动阀芯Ⅰ40联动胶垫Ⅰ43开始向下运动。当胶垫Ⅰ43逐渐运动到过水口Ⅰ47位置时,胶垫Ⅰ43将过水口Ⅰ47关闭,冲水停止。

    至此,该小便器完成了一个冲水全过程。

    实施例二:本新型自冲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1、冲洗阀4、引冲阀10 和引冲装置2,其中小便器本体1固定安装在建筑墙3上,小便器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水箱5,下底部有落水口7,落水口7连通排水管13,该自冲小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5中的冲洗阀4,冲洗阀4连接进水管16,冲洗阀4和引冲阀10之间连接有回水管114和给水管91,引冲阀10与引冲装置2联动,引冲装置2位于小便器本体1下方人体必然落脚的位置处,给水管91和回水管114埋设于建筑墙3和地面8中。

    能够实现自动冲水过程的引冲装置2包括设置在落水篦子上的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与杠杆板26固定在一起,接重板与杠杆板26通过螺钉25连接在一起,杠杆板26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24,该调节螺栓24正对引冲阀10上的滚珠Ⅱ107,调节螺钉24上有起到保护作用的塞帽23。为了实现防滑的目的,在接重板上设有防滑凸19,为了达到排水的目的,落水篦子上还具有过水槽18,安装时,由膨胀螺钉33通过开在落水篦子上的固定孔21实现固定落水篦子的目的。

    引冲阀10安装在由扣盖28和内筒座30组成的密闭空间中,扣盖28与引冲阀10之间设有密封圈27,螺母Ⅰ29和螺母Ⅱ32起到锁紧定位的作用。引冲阀10包括开有排水孔Ⅱ123的筒体116和底座118,筒体116上设有通水孔Ⅶ121与给水管91连通,设有通水孔Ⅵ115和回水管114连通,筒体116中还具有以下结构:调节筒Ⅱ109,调节筒Ⅱ109与筒体116之间具有外环腔Ⅱ110;控制杆Ⅱ108,控制杆Ⅱ108的上端是滚珠Ⅱ107,下端连接阀杆106,阀杆106与底座118之间设有复位弹簧Ⅲ117,控制杆Ⅱ108与调节筒Ⅱ109之间形成环口Ⅱ111。

    冲洗阀4包括阀盖Ⅱ86和阀体Ⅱ88,阀盖Ⅱ86上部设有顶帽Ⅱ81、下部有顶塞84,在顶帽Ⅱ81与顶塞84之间有顶腔82,顶帽Ⅱ81内还开有与回水管114连通的内孔Ⅱ80,阀体Ⅱ88上具有与进水管16连通的进水口Ⅱ101和与给水管91连通的通水孔Ⅳ90,阀体Ⅱ88中安装有上下运动、能够连通进水口Ⅱ101与出水口Ⅱ97的活动阀芯Ⅱ89,活动阀芯Ⅱ89与阀盖Ⅱ86之间形成控制腔Ⅱ77,控制腔Ⅱ77通过阻尼槽Ⅱ104与进水腔Ⅱ100沟通,阀体Ⅱ88的下部有出水口Ⅱ97。为了起到运动导向作用,在活动阀芯Ⅱ89的底部装有导向翅Ⅱ98,出水口Ⅱ97上装有限压出水盘96。限压出水盘96铰接在阀体Ⅱ88下端部处。

    使用时,使用人的人体重力自然落在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上,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接受到人体的重力连同杠杆板26、调节螺栓24、滚珠Ⅱ107、控制杆Ⅱ108联动阀杆106向下运动,控制杆Ⅱ108的下端将环口Ⅱ111关闭,同时阀杆106的锥度面Ⅱ122将通水孔Ⅶ121与通水孔Ⅵ115之间的通道打开。

    进水腔Ⅱ100的水经通水孔Ⅳ90、给水管91、通水孔Ⅶ121、通水孔Ⅵ115、回水管114、内孔Ⅱ80到顶腔82中,顶腔82内形成与控制腔Ⅱ77内水压相等的水压,顶塞84向下落下。

    至此,第二实施例冲洗阀完成了冲水的准备过程。

    使用人离开,作用在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上的人体重力消失,复位弹簧Ⅲ117推动阀杆106连同控制杆Ⅱ108、滚珠Ⅱ107、调节螺栓24、杠杆板26、左接重板17和右接重板20向上复位。控制杆Ⅱ108的下端将环口Ⅱ111打开,同时阀杆106的锥度面Ⅱ122将通水孔Ⅶ121与通水孔Ⅵ115之间的通道关闭。

    冲洗阀控制腔Ⅱ77内的水在活动阀芯Ⅱ89的推动下,经顶腔82、内孔Ⅱ80、回水管114、通水孔Ⅵ115、环口Ⅱ111、通水孔Ⅴ112、外环腔Ⅱ110、排水孔Ⅱ123排出。

    冲洗阀控制腔Ⅱ77内的水突然排出,使相对于进水腔Ⅱ100的水压突然增加。活动阀芯Ⅱ89在进水腔Ⅱ100水压的作用下,上部推动顶塞84复位,下部联动胶垫Ⅱ95即时向上运动,将过水口Ⅱ99瞬时打开,来自进水管16的进水经进水口Ⅱ101、进水腔Ⅱ100、过水口Ⅱ99、出水口Ⅱ97、冲洗孔14流入小便器的内腔6中。

    与此同时进水也经阻尼槽Ⅱ104流入控制腔Ⅱ77内。控制腔Ⅱ77内的水渐渐得到补充,水压逐渐增大,使相对进水腔Ⅱ100的水压向上对活动阀芯Ⅱ89的推力逐渐减少。当进水腔Ⅱ100水压对活动阀芯Ⅱ89向上的推力小于进水腔Ⅱ100的水压对活动阀芯Ⅱ89的关水沿Ⅱ94的向下推力时,活动阀芯Ⅱ89联动胶垫Ⅱ95开始向下运动。当胶垫Ⅱ95逐渐运动到过水口Ⅱ99位置时,胶垫Ⅱ95将过水口Ⅱ99关闭,冲水停止。

    至此,该小便器完成了一个冲水全过程。

    本自冲小便器在使用时可实现多组安装、应用在公共场合中。具体安装方式见附图12所示。地漏子127通过连通管128连接引冲装置Ⅲ129、落水篦子Ⅱ130、引冲装置Ⅱ131、落水篦子Ⅰ132、引冲装置Ⅰ133等等,在引冲装置Ⅲ129上方对应位置处设有小便器Ⅲ126,在引冲装置Ⅱ131上方设置小便器Ⅱ125,在引冲装置Ⅰ133上方对应位置处设置小便器Ⅰ124。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新型 小便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新型自冲小便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916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