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设有操作者可进入的凹坑的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或在机动车辆车身下使用的装配作业线及实施该装配作业线的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289811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1.9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09967.0

    申请日:

    2011.01.24

    公开号:

    CN102762438A

    公开日:

    2012.10.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65/02申请日:20110124|||公开

    IPC分类号:

    B62D65/02; B62D65/18; E04H5/06

    主分类号:

    B62D65/02

    申请人: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发明人:

    F·埃尔梅斯

    地址:

    法国韦利济-维拉库布莱

    优先权:

    2010.02.18 FR 1051179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王永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作业线(1),所述作业线(1)包括被设计为引导车辆车身(2)在作业线(1)内的运动的引导机构,所述作业线(1)的特征在于包括凹坑(3),其由两个侧面框架(4)限定,并且被设定尺寸为容纳至少一个第一操作者(5)或至少一个第一机器人,以便在在作业线(1)内被引导的车身(2)的下侧(9)执行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引导机构与侧面框架(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施所述作业线(1)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装配作业线(1),其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或在机动车辆车身下面
    使用,所述作业线(1)包括被设计为引导车辆车身(2)在作业线(1)内
    的运动的引导机构,以及凹坑(3),所述凹坑(3)由两个侧面框架(4)
    限定,并且被设定尺寸为容纳至少一个第一操作者(5)或至少一个第一机
    器人以便在所述车身(2)的下侧(9)执行至少一个第一操作,所述车身
    (2)在所述作业线(1)内被引导,所述引导机构与所述侧面框架(4)中
    的至少一个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线(1)还包括支撑装置(7),所
    述支撑装置(7)被设计为支撑所述车辆车身(2),并且清空至少到所述车
    身(2)的下侧(9)的中心区域(8)的入口,所述支撑装置(7)在所述
    作业线(1)内与所述引导机构协同工作以移动所述车身(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至
    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凹坑(3)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一项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
    述引导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沿着所述凹坑(3)的所述侧面框架(4)中的一
    个连接的轨道(6)。
    4.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
    构包括两个轨道(6),每个轨道(6)都沿着每个侧面框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一项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
    述作业线(1)还包括至少一个平台(10),所述平台(10)沿着所述凹坑
    (3)设置,并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第二操作者(11)或至少一个第二机器
    人,以便在所述车身(2)的侧部部分或上部部分(12)上执行至少一个区
    段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撑装置(7)的运动是机动化的。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一项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
    述作业线(1)还包括被设计为保护所述引导机构的保护罩(13)。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一项所述的作业线(1),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操作和/或所述第二操作包括表面处理。
    9.一种包括以下阶段的用于将表面处理应用在机动车辆车身(2)上
    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将车辆车身(2)定位在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的一项所述的作业
    线(1)的支撑装置(7)上;
    b)将所述支撑装置(7)定位在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的一项所述的
    作业线(1)上,以使得所述支撑装置(7)与引导机构协同工作;
    c)由定位在凹坑(3)中的第一操作者(5)或第一机器人在所述车身
    (2)的下侧(8)至少执行第一表面处理操作;
    d)在所述作业线(1)内移动所述支撑装置(7)。

    说明书

    设有操作者可进入的凹坑的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或在机动车辆车身下使用的装配作业线及实施该装配作业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或在机动车辆车身下使用的装配作
    业线,以及一种实施所述装配作业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在车辆车身下实施应用期间或者在在装配作业线上装配车
    辆期间,必须在整个车身上、即在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上执行各种操作。

    为了在车身的下侧、即在车身的下部分上执行操作,通常必须在装配
    作业线内升高车身:车身然后通常被悬挂在悬轨上并且跟随着悬轨接受上
    升阶段,在这一阶段期间在车身上不能执行操作。对于装配作业线或喷漆
    作业线或白车身作业线的生产率来说,这样的上升阶段是不利的。

    此外,为了支撑悬挂车身的质量,悬轨必须以合乎要求的(consequent)
    方式被设定尺寸,所述导轨所连接的周围的安装装置也必须这样。这就是
    为什么装配、喷漆或白车身作业线通常使得其过程中车身悬挂的装配阶段
    和其过程中车身不悬挂的阶段交替变换的原因。包括将车身悬挂在轨道上
    或使其分离的阶段对于装配作业线的生产率来说也是不利的。

    为此,并且为了减小装配作业线的尺寸和占据的空间,期望的是,减
    小、甚至消除车身在其过程中被悬挂在悬轨上的所述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以上提及的各种缺陷。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作业线,其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或在机动车
    辆车身下面使用,所述作业线包括被设计为引导车辆车身在作业线内的运
    动的引导机构,所述作业线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凹坑,所述凹坑由两个侧面
    框架限定,并且被设定尺寸为容纳至少一个第一操作者或至少一个第一机
    器人以便在所述车身的下侧执行至少一个第一操作,所述车身在所述作业
    线内被引导,所述引导机构与所述侧面框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可以避免在所述车身的下侧执行至少一个
    第一操作的上升阶段。实际上,凹坑允许第一操作者或机器人进入车身下
    侧,而不提升车身。此外,通过避免使用悬轨,引导机构与限定凹坑的侧
    面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允许作业线的周围结构被简化。另外,由于引
    导机构与凹坑侧面连接,它们允许车身下侧的至少一个中心区域被清空
    (cleared)以用于所述第一操作。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可以容易地结合不需要进入所述车身下侧
    的车身传统装配阶段。实际上,引导机构可以朝向作业线的在车身的上部
    部分或侧部部分上执行操作的其它部分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线另外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
    撑装置被设计为支撑所述车辆车身,并且清空至少到所述车身的下侧的中
    心区域的入口,所述支撑装置在所述作业线内与所述引导机构协同工作以
    移动所述车身。所述支撑装置允许车身在不借助于改变车身的支撑或悬挂
    的阶段的情况下,始终沿着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被引导和运动。

    根据一种可能性,引导机构至少部分地沿着凹坑的长度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引导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沿着凹坑的侧面框架中的
    一个连接的轨道。由此,引导机构被简单地实现。

    因此,有利地,引导机构包括两个轨道,每个轨道都沿着侧面框架中
    的每一个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业线另外包括至少一个平台,其沿着
    凹坑设置并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第二操作者或至少一个第二机器人,以便
    在车身的侧部部分或上部部分上至少执行第二操作。由此,根据本发明的
    作业线允许通过在车身的不同部分上同时执行第一和第二操作来提高作业
    线的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支撑装置的运动是机动化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业线另外包括被设计为保护引导机构
    的保护罩。由此,所述罩允许引导机构被保护以防在一个操作期间被应用
    到所述罩上的产品的可能的凸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能性,第一操作和/或第二操作包括表面处理。

    本发明还关于一种包括以下阶段(或步骤)的用于将表面处理应用在
    机动车辆车身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将车辆车身定位在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上;

    b)将支撑装置定位在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上以使其与引导机构协同工
    作;

    c)通过定位在凹坑中的第一操作者或第一机器人在车身下侧至少执行
    第一表面处理操作;

    d)在作业线内移动支撑装置。

    附图说明

    借助关于所附附图在下面被阐述的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其经由非限制性的示例表示了表面处理作业线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附附
    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作业线的横截面中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机动车辆车身2的装配作业线1包括由两个侧部框
    架4限定的凹坑3。凹坑3被设定尺寸为容纳至少一个第一操作者5,如图
    1和2所示,其特别地可以直立站立。作业线1还包括引导机构,其例如被
    实现为呈两个引导轨道6的形式。所述引导轨道6被设计为引导车辆车身2
    的作业线1内的运动。引导轨道6每个都被设置和连接在侧面框架4中的
    一个上,并且每个都沿着凹坑3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如图1和2所示,作业线1还呈现有支撑装置7,其被设计为支撑车身
    2。支撑装置7呈现一种结构,其被设计为当车身2被所述支撑装置7支撑
    时,清空至少到车身2的下侧9的中心区域8的入口。在作业线1内,支
    撑装置7与引导轨道3协同工作,以确保车身2至少沿着凹坑3的一部分
    运动。支撑装置7的运动例如是机动化的。引导轨道6被保护罩13保护,
    如图2所示。

    当由支撑装置7支撑的车身2被定位在凹坑3上方时,定位在凹坑3
    中的第一操作者5然后能够在车身2的下侧9执行至少一个第一操作。所
    述操作例如包括表面处理。

    图中所示的作业线1还包括至少一个沿着凹坑3设置的平台10。如图
    所示,所述平台10被布置为容纳至少一个第二操作者11,以使得第二操作
    者11能够在车身2的侧部部分或上部部分12上执行至少一个第二操作。

    由此,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1允许省去在其过程中沿着作
    业线1移动的车身2必须升高的阶段。作业线1还允许沿着整个作业线1
    使用相同的支撑装置7而不更换支撑件。因此与传统的装配作业线相比较,
    作业线1允许提高生产率。

    当然,以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包括任何限制性的特征,并且
    其它细节和改进措施可以引入根据本发明的作业线1中,其中可以实现作
    业线1的其它形式,然而这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关 键  词:
    设有 操作者 进入 用于 机动车辆 车身 使用 装配 作业 实施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设有操作者可进入的凹坑的用于机动车辆车身或在机动车辆车身下使用的装配作业线及实施该装配作业线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898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