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电力变换装置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尤其是电动车使用的电力变换装置,特别涉及该电力变换装置的冷却。
在铁路电力车辆中,用于可变速驱动电动机的电力变换装置通常配置于车体的地板下。例如采用变换器方式的控制装置,由半导体开关元件(例如GTO、IGBT等)、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器、门控制装置等构成。这些构成零件由于在装置动作时产生热损失,因而良好的冷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半导体开关元件,因其发热量大而配备有专用的散热器。该散热器被置于与外部相通的风洞内,可以向外部散热。另一方面,二极管、电容器、门控制装置和半导体开关元件自身为确保可靠性,需要设置在清洁的空气下。为此,有效的方法是将安装该装置的箱体密封,使之不与箱体外的污染空气接触。
但是,这些安装在密封室内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外的电子零件也不少发热,为了将该密封室的空气温升控制在一定值以下,就需要在密闭室内的空气和箱体外的污染空气之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
在特开平6-163770号公报(文献1)上记载着如下地冷却构造,在受热板的一面上安装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电力变换器的模块型主电路半导体开关元件,在片上埋入弯或L形的冷却导热管的受热部分,在冷凝部分上安装有散热片。另外,在特开昭62-255266号公报上(文献2),记载着作为冷却控制异步电动机的变换器的技术的使冷却柴油机的冷却水再循环至变换器的技术。
电力车辆用、特别是电车用电力变换装置,由于被安装在车体的地板下,因而要求小型化及轻量化。因而,有必要提高机器的安装密度。若安装密度提高,则安装于箱体内的电子零件的发热密度增加,为了高效率的冷却这些元件,不仅需要半导体开关元件专用的散热器,而且需要用于高效冷却密封室内的电子零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构造。
为了高效冷却电子零件所使用的风扇和泵这样的转动机器,因为有磨损零件,所以需要定期更换零件和保养。另外,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散热器,由于粉尘等易于滞留在散热器内部,因而也需要定期清扫。因而,在安装这些机器于车体地板下部时,需要考虑容易检修保养。
在文献1中记载的构造中,由于只能在受热面1上安装模块型开关元件。因而增加安装密度有困难。另外,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由于必须由多个冷却导热管冷却的关系,为了使冷却风吹到所有的冷却导热管的散热片上,就要根据冷却导热管的配置,即,冷却侧的情况决定安装时的电力变换装置的配置,因而还存在机器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小的问题。
而在文献2中,虽然有冷却水循环回路的记载,但是有关安装却丝毫没有考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安装密度增加了,也使机器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并且具有可以得到同时高效地冷却用于冷却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散热器和其它电子零件密封室的构造的电力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转动机器和热交换器的维修保养容易的冷却构造的电力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由于转换容量增大而使密封室的发热量增大,也可以冷却其的电力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上述第1目的,是在具备有包含控制电力车辆驱动用异步电动机的多个开关元件的电力变换器、和冷却该电力变换器的冷却装置的电力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中,配备安装上述开关元件的,在内部具有冷却液流路的受热板;在来自上述受热板的冷却液和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使上述冷却液在上述受热板和上述热交换器间循环的泵;向上述热交换器送冷却风的送风装置,通过如将上述受热板、上述热交换器、上述泵以及送风装置安装于电力车的地板下,将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电力车辆的侧面,使冷却风从不配置上述热交换器的侧面吸入,从配置着上述热交换器的侧面排出那样地配置上述送风装置,来实现上述第1目的。
上述第2目的,是在配备有包含控制电力车驱动用异步电动机的多个开关元件的电力变换器、和冷却该电力变换器的冷却装置的电力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中,配备可以使安装上述开关元件的在内部具有冷却液流路的受热板、在来自上述受热板的冷却液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使上述冷却液在上述受热板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泵作为一体从电力车侧面取出的装置,通过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电力车的侧面,实现上述第2目的。
上述第3目的,是在具备有包含控制电力车驱动用异步电动机的多个开关元件的电力变换器、和冷却该电力变换器的冷却装置的电力车用电力变换装置中,配备安装上述开关元件的在内部有冷却液流路的受热板、在来自受热板的冷却液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对上述热交换器送冷却风的送风装置,将受热板配置在设置于电力车地板下的室内,在上述房室的外面设置散热片,通过使冷却风经过该散热片送至车辆侧面那样地配置上述送风装置,来实现上述第3目的。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电力车行进方向看安装电力变换装置的车辆的断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力变换装置的II-II线的断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力变换装置的III-III线的断面图,是说明冷却风流动的图。
图4A是受热板的正面图,图4B是受热板的侧面图。
图5是主电路密封室内部的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力变换装置的主电路密封室外部的斜视图,是说明冷却风流动的图。
图7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从车辆侧面看电力变换装置的图。
图8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从车辆侧面看电力变换装置的图。
图9是电力变换装置的主电路图。
以下,用图9说明具备设置于铁路电力车辆的地板下的转换器和变换器的电力转换装置。图9展示了行走在交流电区间的电力车的电力变换装置,从架式受电弓54采集的交流,由多个变压器52降压,输入到各自对应的单相3电平转换器42的交流输入端。该转换器42输出正、负、中性的3个电平的直流,这些转换器42的直流侧通过滤波电容器51并联连接,输入到3相3电平变换器41的直流侧。进而,在变换器41侧直流一侧的U、V、W的各相上连接着滤波电容器51。变换器41通过输出具有正、负、中性3电平的脉冲,输出将输入的直流PWM调制的可变电压可变频率的3相交流。异步电动机53,其转动通过输入可变电压可变频率的交流控制,牵引电动车。而异步电动机53作为发电机动作的再生时,与上述牵引时相反,能量流入架式受电弓54。
连接在转换器42和变换器41之间的过压抑制电路43,当因某种原因直流电压过大时,通过电阻短路降压,或当中性点的电位正负不平衡时,动作(该动作在2电平变换器中不存在)。
但是,构成这些变换器41和转换器42的开关元件40,例如,是IGBT(Insu1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和GTO(Gate Turn OffThyristor)等的模块型自消弧型开关元件,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IGBT与各自并联连接的惯性二极管50做成一体而模块化。另外,与4个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40中的2个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二极管是箝位二极管49,是在生成中性点电位用的3电平电力变换器中特有的。在本图中虽然省略了记述,但是在开关元件中,为了吸收在自消弧时产生的过大电压设置有缓冲电路,该电路由缓冲二极管、缓冲电阻以及缓冲电容构成。
构成以上说明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各元件,对冷却系统来说,全都是发热体,如果密封安装它们,则会过热,另一方面,如果布局还考虑维护的话,则是重要的因素,对冷却来说,不一定能匹配,根据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冷却构造就可以适应这些要求。
以下,用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安装构成电力变换器的模块型半导体开关元件40的受热板上通冷却液,使其在空气-液体热交换器之间循环冷却的循环液冷却方式。这时,作为所使用的制冷剂,例如使用包含水和抑制在低温下冻结的乙二醇成分的水溶液。
在图1(省略电力配线)中,在车体1的地板下收装电力变换器的箱体2,如留出风洞21的间隙那样地由未图示的悬挂装置悬挂。在该箱体2中,在轨道幅宽方向上从图面左侧开始收存电气零件密封室5、收纳上述电力变换器的主电路的主电路密封室3、以及冷却部。滤波电容51配置在主电路密封室3内。在收纳电力变换器主电路的主电路密封室3内,收纳有以后详细说明的受热板10、其它主电路构成零件。而且,在该主电路密封室3的上部,用主电路密封室3的顶板28的车体一侧,形成上述的风洞21,在主电路密封室3外部设置存在于该风洞21内的外部散热片22。在对该散热片22的顶板28相反的密闭室内部,设置内部散热片23。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箱体23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左侧(图面左侧),将对构成转换器42和变换器41的开关元件40,生成经脉冲幅度调制的选通信号的选通控制装置44、切断交流电车线和这些控制机器电气联系的交流接触器45、对各种控制机器提供电力的控制用电源46等的电器零件区分各单位收纳于电器零件密封室5,配置于箱体2的整个侧面。
构成冷却装置的液体循环泵11、送风机29、空气-液体热交换器(散热器)12、贮水箱13,配置在主电路密封室3的右侧。它们与收纳在主电路密封室3内的受热板10通过配管14相互连接。
由液体循环泵11升压后的冷却水,送至收纳在主电路密封室3内的受热板10。受热板10如图4A、4B所示,在其一面上安装转换器42以及变换器41的1相(S相、T相、U相、V相、W相)的冷却对象元件,或者在两面上安装有过电压抑制电路43的冷却对象元件。在该受热板10内形成有冷却水流动的流路,来自液体循环泵11的冷却水流过,接收各元件发出的热,温度升高后的冷却水,通过配管14送至散热器12。在图1中,由车外采集来的冷却风流过散热器12,通过在冷却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冷却水的温度下降。在散热器12中,为了万一在压力过大时抑制该压力的上升,还为了冷却水的补给,设置有贮水箱13。流到散热器12的冷却水,再次回到循环泵11,如上述那样循环,并冷却发热元件。进行循环的冷却水的量是每分钟40至50升。
下面,用图2说明本电力变换装置的布局。在车体1的两侧面的侧缘4的内侧配置着箱体2,如图所示,在箱体2内配置4张受热板10、4台冷却设备(液体循环泵11、散热器12、贮水箱13以及配管14)、选通控制装置44、交流接触器45以及2个控制用电源46。因为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在受热板10上两面配置冷却对象的元件,所以,与文献1记述的单面安装相比,安装密度提高。例如,在图9所示的主电路图中,在转换器42中, S相以及T相是各2组4相,在变换器41中,是U相、V相、W相的3相,进而将过电压抑制电路43考虑为1相,合计需要8相的冷却。图2所示的受热板10的张数是4张,因为可以在一面上安装1相的元件,所以可以实现合计8相元件的冷却。因为容量大,所以在一面上安装1相元件,但在2电平变换器,或者小容量型中不限于此。进而,受热板10还可以对于箱体2的底面竖立配置,使冷却对象元件安装面与车辆行进方向垂直。文献1中记载的配置,由于必须配置成受热板的冷却导热管安装面成为车体1的侧面,因此,在这一点上,车体1的长方向变短。为了得到此效果,可以将受热板10的元件安装面配置成向着车辆行进方向,也可以在倾斜方向设置。
以下,说明有关冷却风的采风以及排风构造。在图1中,采集的冷却风,通过设置在位于车辆两侧的侧缘4上的采风口24、滤清器20以及设置在车体1和箱体2之间的间隙上的风洞21取入通风室25。该冷却风30,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12、送风机29,从位于车辆两侧的排风口27排出。即,采用侧面吸气侧面排气构造。由于从侧面采集冷却风30并从侧面排出,冷却风在箱体2内的流动方向变化不大,因而压力损失小,可以确保用同一动力的送风装置输送更多的风量。因而,可以提高电力变换装置总体的冷却效率。
如果参照图3,则如此形成流路。即,在对应于构成风洞21的顶板28的各密闭室3、5的部分上设置外部散热片22,在车体侧面附近配置散热器12,冷却风30在散热器12上流过。在由隔板60隔成的风洞21中,来自设置于车体1的侧面侧缘4上的滤清器20的冷却风30流入,通过外部散热片22取入散热器12。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假如设为下排风,则必须设置成使取入箱体2内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横方向)改变90度(向下方向)那样的流路结构。这部分的压力损失增大,冷却风量减小,存在冷却效率下降的问题。
下面,用图5以及图6说明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的主电路密封室3以及电器零件密封室5内部的冷却。有关安装在受热板10上的元件的冷却同前述。如图5所示那样,在该主电路密封室3内,还收纳作为构成收纳在主电路密封室3内的缓冲电路的电器零件的缓冲电容器48,未图示的滤波电容51,从选通控制电路44接收信号并放大,提供在构成电力变换器的开关元件上放大了的开关元件信号的选通放大器(未图示)等的附属零件。安装在受热板10上的开关元件的发热量很大,受热板10在电力转换器运转时,即使有水从内部流过,也要达到75℃至80℃。而对于此温度,缓冲电容器48和选通放大器的允许温度是40℃~50℃,而在工作状态下,主电路密封室3内的温度因受热板10发热而超过了这些附属零件的允许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竖直配置受热板10,使得其发热传向主电路密封室3内部周围的空气。这时,主电路密封室3内的空气形成上升气流,热主要传给设置在上部的内部散热片23。另一方面,在主电路密封室3上面的风洞21(参照图1)的内部,同样设置外部散热片22,由于由送风机29产生出的冷却风30从滤清器20取入,几乎不使温度升高地通过外部散热片22(由电器零件密封5放热所产生的冷却风的温升至多1℃左右),因而可以促进来自上面的热传递。由此就可以高效率地冷却主电路密封室3。这时,在密封室内,为了促进散热,搅拌密封室内的空气,也可以设置向散热片部分导风的送风机26。另外,各散热片22、23的形状,由于在各散热片上的流速不同,因而,如果设置成与各流速匹配,则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电的零件密封室5。
以下,用图1或图5说明有关维护。保养检修希望从车辆侧面进行。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必须定期保养检修的旋转机器的通风室25配置在车体1的侧面位置上。这样,成为提高保养检修容易性的布局理由,是因为水冷必须风冷的部件集中于散热器12。
另一方面,在主电路密封室3中,受热板10、液体循环泵11、散热器12、贮水箱13以及配管14,与包括滤波电容51的另一主电路构成零件一起,设置在具有车轮62的台车61上,通过放开未图示的车闸,就可以使其在车体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此时,可以将送风机29设置在上述车台上,与受热板10等的零件一同移动,而如果设置成只有送风扇29可以单独移动(取出),则具有转动零件的送风扇29的维护变得容易。
保养检修结束后的台车61,返回到图示的位置,通过使安装在台车61的散热器12一侧的隔板63,和在箱体2上如框那样中间挖空施以橡胶密封垫的闭锁装置64紧密接触,形成主电路密封室。而且,由于隔板63和闭锁装置64紧密接触,形成通风室25。
以上,如果根据本实施例,则因为可以在水冷的受热板的两面安装多个元件,所以在具有规定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可以提高安装密度。另外,因在车体1的地板下的车辆侧而设置通风室25,在其中配置散热器12,因此,具有如前所述提高保养维修的作业性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片只设置在密封室上部,但是如图6的第二实施例所示,将散热片除上面外,还设置在密封室的侧面以及下面,使冷却风通过这些面,形成风洞也可以。这时,由于主电路密封室3的散热面积增大,密封室的冷却效率提高。进而,由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变化不大,并且取入冷却风的断面积增大,因而压力损失减小,可以确保大的风量。,密闭室以及散热器的冷却效率提高。综上所述,可以综合地提高冷却效率。
参照图7、图8说明第3、第4实施例。图7是在密封室的上面以及下面安装了散热片的情况下,从车体侧面看的图。上面的构造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在箱体2的下面和台车61之间设置隔板,进而,由用于支承车轮62的支承台65,形成从密封室下面进行冷却的空洞21,在上述隔板上安装散热板22、23。冷却风30对着纸面垂直方向通过该风洞21。图8是在密封室的上面以及侧面安装散热片的情况下,从车体侧面看的图。上面的构造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受热板10之间设置2张隔板,形成从密封室侧面冷却用的风洞21,在上述隔板上安装散热片22、23。冷却风30对着纸面垂直通过该风洞21。
以上说明的实施例,是在产生交流,驱动作为交流电动机的异步电机的转换器变换器系统中的电力变换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产生直流;驱动异步电动机的变换器系统中也适用。另外,虽然将上述说明的变换器或者转换器设置成3电平的电力变换器,但即使是2电平电力变换器也没关系。以上,就在受热板10的两面上配置元件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只在一面上配置也适用,这种情况下,不限制冷却系统,起到了可以根据其它的设计要求,自由地设计的效果。另外,安装在密封室上的散热片,根据密封室内的发热量的大小,可以选择例如,只在侧面形成冷却风通过的风洞,不设散热片。将冷却风取入箱内的送风机,图示了轴流风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离心风扇。作为可以将受热板10和液体循环泵11和散热板12一体从电力车侧面取出的装置,在此说明了有关使用台车61和车轮62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置滑动部或悬挂部。
如果采用上述的本发明,则可以得到以下效果,电器零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并且可以同时高效率地冷却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散热器和密封室,还提高了转动机器和热交换器的保养检修的作业性,进而,变换容量增大,即使密封室的发热量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冷却密封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