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27093
  • 上传时间:2018-01-16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533.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1372.9

    申请日:

    2015.04.01

    公开号:

    CN104840778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K36/8969; 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徐凌川; 史冉冉; 刘豫军

    发明人:

    徐凌川; 史冉冉; 刘豫军

    地址: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燕翔路12号2-2-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通过半固体或固体发酵技术,以首乌为主包括茯苓、菟丝子、补骨脂、桑葚、女贞子、丹皮、牛膝、麦麸、黑苦荞等。以上述原料作为发酵培养基,加水漫过原料,浸泡4~5小时,加水适量,置锅(提取罐)中煮半小时,放冷至室温。接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蛹虫草菌和茶藨子叶状层菌(或其中的2-3种菌株),经过72~84小时发酵(保持28~30℃),取出,干燥,粉碎,包装,辐照灭菌,即得一种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显著抗氧化作用中药乌发发酵制剂。该制剂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乌发作用,同时具有改善和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便秘、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白发症的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制首乌 2~5份
    白首乌 2~5份
    茯苓   1~3份
    菟丝子 1~3份
    补骨脂 1~3份
    桑葚   2~5份
    女贞子 2~4份
    丹皮   1~3份
    牛膝   1~3份
    川断   1~3份
    丹参   2~4份
    黄芪   1~3份
    桑叶   2~4份
    墨旱莲 1~3份
    侧柏叶 1~2份
    陈皮   1~3份
    泽泻   1~3份
    黄精   2~4份
    杏仁   1~3份
    桃仁   1~3份
    黑豆   3~6份
    黑芝麻 3~6份
    莜麦粉 3~6份
    玉米粉 2~4份
    麦麸   4~7份
    黑苦荞 1~3份。
    水为上述原料重量份的8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发酵菌种(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外购)、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D-1 菌株,自培育)、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litaris(YC-5菌株,自培育)和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JZ-3菌株,自培育),或者其中的2-3种菌株,接种量1%~2%(接种菌量比例为1∶1∶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来完成。
    (1)称取上述原料粉碎、加水浸泡、煎煮;
    (2)接种菌株、经过72~84小时恒温发酵
    (3)将发酵物60℃干燥、粉碎(80-100目)、包装、钴60辐射灭菌,即得本发明的中药发酵乌发制剂。

    4.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发制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白发症的药品或保健食品。

    说明书

    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种原因所致的白发症(须发变白)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头发的部分或全部变白称白发症,白发是由于黑色素的生成因黑素细胞黑素体较少或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老年头发灰白或变白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由于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性丧失而使毛干中色素消失所致,灰发中黑素细胞数目正常,但黑素减少,而白发中黑素细胞也减少。研究证明:决定头发颜色的是头发中色素颗粒的多少,后者与发根乳头色素细胞的发育生长情况有关。头发由黑变白,一般是毛发的色素细胞功能衰退,当衰退到完全不能产生色素颗粒时,头发就完全变白了。正常人从35岁开始,毛发色素细胞开始衰退。而有的人20来岁就白了,医学上称少年白发,俗称“少白头”。少白头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既与遗传性、体质性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各种因素有关。后天性少白头。引起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少白头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既与遗传性、体质性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各种因素有关。
    后天性少白头。引起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铜)等,都会使头发变白;某些慢性消耗性如肺结核等,因造成营养缺乏,头发也比一般人的要白得早些;一些长期发热的病人,头发会黄脆甚至变白脱落;有的内分泌疾病,如脑垂体或甲状腺疾患,可影响色素细胞产生色素颗粒的能力而导致头发过早变白;还有人认为,用脑越多,头发白得越早;有些年青人在短时间内,头发大量变白,则与过度焦虑、悲伤等严重精神创伤或精神过度疲劳有关。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白头一症,在我国《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记》等医著中最早就有记载:“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当肝肾亏虚、脾伤运化失职,气血不能濡养发根,故而黑发变白;反之,肝肾强健,气血充盈,毛发则乌黑浓密。”人体毛发解剖学同时证明:人体毛发的根部直接连接动脉血和静脉血,当人体气血不足时,毛囊发根血液循环就会枯竭,一种情况是导致毛囊营养不足,黑色素颗粒不能顺利合成,故而黑发变白。另一种情况是,引起毛囊萎缩或坏死,进而出现脱发。所以说,白发是病, 无论是常规性的老年白发,还是少年白发都是从“虚”上来的,表面上看是头生白发,其实病在五脏。治疗白发,还需从根本上治理,才能长出天然好秀发。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D-1菌株,自培育),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上壤、空气和谷物中的丝状真菌,它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如制酱、酿酒和制醋等)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葡萄糖氧化酶,以及柠檬酸、葡萄糖酸和没食子酸等[1-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外购),对大肠杆菌、弧菌、和杆状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是蛋白酶、淀粉酶的中药产生酶。在消化道中与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人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2]
    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litaris(YC-5菌株,自培育)[3],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有部分地区亦称为蛹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该菌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蛹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幼虫的蛹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蛹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其作用与冬虫夏草近似,实验证明其含有虫草素、D-甘露醇、虫草多糖、腺苷、麦角甾醇、SOD酶、九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生命元素--硒、锌、及30余种无机元素、十八种氨基酸等百余种营养源与药源,是一种能促进平衡、调节阴阳的良药药与食品,液体发酵生产可生产菌丝,固体发酵可生产菌丝也可生产子实体。
    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JZ-3菌株,自培育),分离自平邑金银花植株,具有良好的纤维素分解作用,与多种中药发酵同时产生有益于人体的甾醇、三萜、多糖等成分。有调节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4](《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茶藨子叶状层菌可以液态发酵也可固体发酵。
    中药的多菌种共同发酵,能兼顾多种有益成分共同增加,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发酵技术[5],尤其是小分子肽类比原来中药和单一真菌增加数倍,据资料报道,用益生菌发酵豆粕,发酵前豆粕中小肽含量1.61,发酵后豆粕中小肽含量最低8.04%,最高12.01%,平均近10%[6],可见多菌种组合发酵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人体易吸收的小肽,促进中、老年人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疾病的同时治疗,尤其对老年性疾病能起到抵抗脏器细胞氧化、修复组织和促进新陈代谢能力,增强药效,起到“药半功倍”的效果
    本中药发酵乌发制剂,重在补肾益精,兼顾五脏同调、气血双补。
    所用中药何首乌、白首乌、菟丝子、补骨脂、桑葚、女贞子、黄精、黄芪滋养肝 肾,气血双补;丹皮、丹参、桃仁活血散瘀,牛膝、川断强健筋骨,墨旱莲、侧柏叶凉血清热;陈皮、杏仁理气化痰;茯苓、泽泻健脾和胃、清利湿热;需要说明的所用原材料全部都是药食两用品或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品种,没有毒副作用,培养基中的其他材料如:黑豆、黑芝麻、莜麦粉、玉米粉、麦麸、黑苦荞也全是食材,从机理上看,该发酵制剂能全面针对心、肝、脾、肾、气、血,从整体入手,促进毛囊黑色素自身合成,从而达到白发变黑,治疗白发症。
    参考文献
    [1]刘浩,卞杰松,黄红英,等.芦丁对黑曲霉生长促进作用的研究[J],湖南学院学报;2013,34(5):121-123
    [2]张英,侯红萍.黑曲霉和芽孢杆菌混合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0,28(12):91-94
    [3]王琳,邱野,徐瑶,等.参草菌质的发酵工艺研究[J],人参研究;2014,26(2):45-47
    [4]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山东省中药材标准[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济南,2013:170-171
    [5]奚晶,吴天祥,石海英,等.复合菌种固态发酵芭蕉芋酒糟生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32(6):12-15
    [6]吴胜华,李吕木,张邦辉,等.多菌种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小肽饲料[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0):111-113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白发症的中药发酵制剂,并提供上述药品或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中药发酵乌发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基本原料通过符合菌种固体或半固体发酵,再经干燥、粉碎、包装、辐照灭菌制成的。
    所述原料和辅料的重量份为:


    水为上述原料重量份的8倍。
    菌种接种量为上述原料重量的1%~2%。
    制作前先将其中大块的中药粉碎成米粒大小的粗颗粒(细小种子类不必粉碎),加水,漫过原料,浸泡4~5小时,置锅中加水适量(共计加水量约为原料重量的8倍),煮半小时,放冷至室温。接种的发酵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外购)、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D-1菌株,自培育)、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litaris(YC-5菌株,自培育)和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JZ-3菌株,自培育),或者其中的2-3种菌株,接种量约1.5%,(接种菌量比例为1∶1∶1∶1),用消毒后的不锈钢铲将培养物拌匀,再分置于不锈钢盘中(固体发酵盘),盘上覆盖洁净的塑料薄膜,经过72~84小时发酵(保持28~30℃),取出,干燥,粉碎(80-100目均可),包装,即得本发明的中药乌发发酵制剂。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然,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分别称取:制首乌300克、白首乌300克、茯苓200克、菟丝子200克、补骨脂150克、桑葚300克、女贞子250克、丹皮200克、牛膝200克、川断200克、丹参200 克、黄芪300克、桑叶300克、墨旱莲300克、侧柏叶200克、陈皮150克、泽泻150克、黄精300克、杏仁100克、桃仁100克、黑豆300克、黑芝麻300克、莜麦粉300克、玉米粉400克、麦麸450克、黑苦荞200克,粉碎至米粒大小,混匀,水50公斤,置于提取罐中,加热煎煮30分钟,冷却至室温,接种出锅分盘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外购)、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litaris(YC-5菌株,自培育)和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JZ-3菌株,自培育),菌种接种量为上述原料重量的1.5%,接种菌比例为1∶1∶1。
    再分置于不锈钢盘中(固体发酵盘),盘上覆盖洁净的塑料薄膜,经过72小时发酵(保持30℃恒温),取出,干燥(烘干温度60℃),粉碎(80-100目均可),包装,即得本发明的中药乌发发酵制剂。
    用法与用量:温水调服,1日3次,每次4-5克。
    适应症:中老年白发症及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中青年须发早白,及其他多种老年病。
    功能:抗衰老、免疫调节。
    以上述实施例进行以下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
    (一)、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实施例)对实验动物的抗衰老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昆明小鼠84只,雌性。其中老年鼠(15月龄)72只,体重(30±5)g,青年鼠(2月龄)12只,体重(20±2)g,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鲁)20110003,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鲁)20110019。温度19-23℃,相对湿度18%-22%环境饲养,自由进食饲料、摄水。
    1.2主要药物及试剂 自制中药复方发酵乌发制剂,VE含量≥50%的水溶性VE粉末,购于嘉兴天和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8004。0.9%生理盐水,由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212205307。端粒酶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201304)、SOD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20130510)、GSH-PX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20130508)、MDA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20130509)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实验样品处理 发酵制剂用去离子水、95%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后分别制成含生药量为167mg/ml、333mg/ml、500mg/ml的水提液及含生药量500mg/ml的醇提液。水溶性VE粉末以生理盐水溶解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低温保存备用。
    1.4方法
    1.4.1实验动物分组 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72只老龄小鼠随机分为6组:发酵乌发制 剂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醇提液组、VE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将12只年轻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1.4.2给药 各实验组以每日0.3ml提取物灌胃,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VE阳性对照组以VE水溶液100mg/kg灌胃。
    1.4.3采样 末次给药后,小鼠摘眼球取血,取血量约1.0ml,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min,离心15min,移液器取上清液-20℃保存备用。
    1.5各项指标测定 端粒酶活性测定应用双抗体夹心法;SOD活性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GSH-PX活性测定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法(TBA法)。各项指标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6实验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数据以表示。
    2结果
    2.1小鼠的一般表现 空白对照组衰老小鼠皮毛稀疏、毛色无光泽、精神萎糜、倦怠少动、反应迟缓,出现严重的衰老迹象,各给药组衰老小鼠相对空白对照组皮毛稍为稠密且较有光泽,进食饮水量比空白对照组小鼠多,活动量也较之频繁。说明发酵乌发制剂提取物对小鼠衰老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延缓作用。
    2.2发酵乌发制剂提取物对各组小鼠血清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血清端粒酶活性以空白对照组最低,给药组中以水提液中剂量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端粒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水提物中剂量组端粒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见表1。
    2.3发酵乌发剂提取物对各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 血清SOD活性以空白对照组最低,给药组中以水提液高剂量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的SOD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乌发剂醇提液组比较,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该发酵乌发剂提取物能够提高血清中SOD活性,且水提物的效果比醇提物的效果明显。见表1。
    2.4发酵乌发剂提取物对各组小鼠血清中GSH-PX活性的影响 血清GSH-PX活性以空白对照组最低,给药组中以水提液低剂量组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的GSH-PX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各给药组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表明小鼠血清中GSH-PX活性无剂量依赖性。见表1。
    2.5乌发剂对各组小鼠血清中MDA活性的影响 血清MDA含量以空白对照组最高,给药组中以水提液中剂量组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除水提液低剂量组外)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间无明显差异。见表 1。
    表1中药发酵乌发剂提取物对各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p<001,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Δp<005:醇提物给药组与其他给药组相比表中“n”表示实验结束日存货的小鼠。
    3讨论
    3.1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增长,自身机能减弱,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变,趋向死亡,不可逆转的现象[7]。衰老受多种因素控制,不仅与外部环境有关,而且与机体的内部环境(内环境)密切相关。探究衰老的机制,从而找到延缓、抵制甚至逆转衰老的方法对于延长机体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随着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端粒长度不断缩短,当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即趋向衰老和死亡,所以端粒长度决定了细胞寿命[8]。端粒酶是一种核蛋白逆转录酶,它的活性表达可以稳定端粒长度防止其在复制中不断缩短,端粒不会缩短,细胞寿命也就得以延长。所以,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的衰老紧密相关。SOD是酶类系统抵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线,是一种富含金属离子的蛋白质。SOD能够特异性的清除体内的O2-·,使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氧[11],从而减轻O2-·对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并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随着机体年龄的增加,体内SOD的浓度会降低,活性会减弱,不能及时的将多余的自由基清除而导致机体器官结构功能受损发生疾病并加速机体的衰老。GSH-PX是酶类系统抵抗自由基的第二道防线,是体内清除H2O2和许多有机氧化物的重要酶。GSH-PX能催化GSH(还原型谷胱甘肽)变为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同时促进H2O2的分解,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及损害。MDA是活性氧自由基对生物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的产物,MDA生成增加干扰双层磷脂排列的生物细胞膜上多种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引起双层脂质的脂类以及蛋白质发生交联、聚合形成脂褐质,使细胞膜产生广泛性损伤及病变,影响细胞膜的正常功能,MDA的含量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衰老化程度。
    3.3实验表明:衰老小鼠血清端粒酶、SOD、GSH-PX活力下降、MDA含量增高,表明衰老小鼠体内产生氧化损伤,脂质过氧化物的体内蓄积量增大。而给药组小鼠血清端粒酶、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本专利乌发制剂不仅对衰老小鼠端粒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而且对SOD、GSH-PX的活性也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能够抑制MDA含量的增加。中药发酵乌发剂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血清中端粒酶、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机体清除体内过多氧化自由基的能力,对机体的抗氧化及抗衰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对白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临床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例年龄在45~70岁的白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2±3.5;
    1.2诊断标准:(1)老年性白发症56岁以上;(2)中年性白发症40-55;(3)中青年白发症(含“少白头”),有三项之一即可入选临床病例。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实施例的发酵中药乌发制剂,对照组服乌发丸(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按照其说明书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两个以上疗程。
    1.4观察项目及方法:临床痊愈:临床症状白发全部转黑;显效:临床症状为部分白发转黑;有效:临床症状为白发不再增多;无效:临床症状为白发无改善,甚至继续增多。
    2结果:见表2
    表2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对白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本发明专利制剂,除了对白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外,对其它老年病如老年骨质疏松、便秘、高血脂、冠心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也可开发治疗其他病症的药物。

    关 键  词:
    中药 发酵 乌发 制剂 制备 方法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药发酵乌发制剂、制备方法及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70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