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合页组件及施工平台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平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孔合页组件及施工平
台。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多使用采用钢管沿墙体搭建的固定式脚手
架或升降式脚手架,脚手架上设置有供施工人员站立施工的平台板架,为确保
施工人员的安全,平台板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翻板以减小平台板架与墙体之间
的间隙。
翻板与平台板架多通过合页组件来实现可转动的相互连接,但现有技术中
的合页组件为单孔结构,即其上只开设有一组通孔,使得翻板与平台板架之间
连接的稳定性、强度不够且翻板与平台板架之间的角度不可调节;此外,单孔
合页组件使得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以自由展开或折叠翻板,一旦在作业过
程中,因为疏忽而忘记将折叠后的翻板展开,就会使得平台板架与墙体之间存
在间隙,进而给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
稳定性、高强度、夹角可调节且可防止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折叠翻板的多孔
合页组件及施工平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孔合页组件,包
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第二合页上分别对应
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中的第一
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上的一组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合页
与所述第二合页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
二合页上的一组通孔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中的至少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
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上相对应的至少另一组通孔,将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第
二合页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合页在与所述第二合页相连的一端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耳板,每
一所述耳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固定通孔。
所述第二合页在与所述第一合页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
对应所述耳板上的至少两个固定通孔开设有至少两个转动通孔;所述第一合页
与所述第二合页连接时,所述转接板插入所述两个耳板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耳板相连接。
每组所述通孔分别包括所述两个耳板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固定通孔和所
述转接板上的一个转动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施工平台,包括用于承载施工人员的平台板架和至少一
个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平台板架上的翻板,每一所述翻板通过至少一个如前所
述的多孔合页组件与所述平台板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在所述平台
板架上,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在所述翻板上。
所述第一合页在与所述第二合页相连的一端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耳板,每
一所述耳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固定通孔。
所述第二合页在与所述第一合页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
对应所述耳板上的至少两个固定通孔开设有至少两个转动通孔;所述第一合页
与所述第二合页连接时,所述转接板插入所述两个耳板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耳板相连接。
每组所述通孔分别包括所述两个耳板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固定通孔和所
述转接板上的一个转动通孔。
所述第一合页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平台板架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耳板设置
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合页包括用于与所述翻板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转接
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扣、销轴或螺栓。
实施本发明的多孔合页组件及施工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孔合页组
件上设置有多组供连接件穿过的通孔,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多个连接件分别穿过
多组通孔可以锁定多孔合页组件,防止第一合页相对于第二合页转动,施工平
台将维持在展开状态,施工人员不能随意翻转翻板,进而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因
为施工人员忘记将折叠后的翻板展开而带来安全隐患。使用多个连接件分别穿
过多孔合页组件上的多组通孔,可以显著减少翻板在施工人员踩踏过程中的晃
动;同时,多个连接件和多组通孔配合分担了翻板所承受的压力,不仅能尽量
避免翻板变形,还能显著提高翻板的承重能力,增加施工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此外,多孔合页组件上设置有多组通孔,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之间的
多种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调整翻板相对于平台板架的转动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施工平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合页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第一合页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第二合页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施工平台处于翻转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7是图1中施工平台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8是图1中施工平台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9是图1中施工平台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平台,包括用于承载施工人员的平台板
架1、至少一个可转动的安装在平台板架1上的翻板2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连接
平台板架1和翻板2的多孔合页组件3。其中,多孔合页组件3包括安装在平
台板架1上的第一合页301和安装在翻板2上的第二合页302,第一合页301
和第二合页302相互配合,且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页30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
至少两个通孔。
多孔合页组件3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该至少两个连接件中的第一连接
件穿过第一合页301和第二合页302上的一组通孔,将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
页302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合页301和第二合页302上的一
组通孔时,至少两个连接件中的至少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一合页301和第二合页
302上相对应的至少另一组通孔,将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页302固定连接。
翻板2通过多孔合页组件3可转动的安装在平台板架1上,一般设置在平
台板架1与建筑物墙体(图中未示出)相邻的一侧。翻板2具有折叠和展开两
种状态:当翻板2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减小平台板架1与墙体之间的间隙,
提高安全性;当翻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翻转置于平台板架1上以节省空
间。此外,当多个平台板架1左右组合连接时,也可设置在平台板架1的端部,
用于减少并排连接的平台板架2之间的间隙,以提高安全性。
施工平台还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平台板架1的立柱(图中未示出)和支架
(图中未示出),而立柱和支架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平
台板架1设置在立柱之间,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此不作具体
限制。
每一平台板架1可通过多个多孔合页组件3与多个翻板2相连,在本实施
例中,每一平台板架1与四个翻板2相连,且每一翻板2通过三个多孔合页组
件3可转动的安装在平台板架1上。可以理解的是,每一平台板架1上安装的
翻板2的具体数量以及每一翻板2安装在平台板架1上所需的多孔合页组件3
的数量,分别与翻板2和平台板架1的尺寸以及实际应用的需要相关,故具体
数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合页301与平台板架1之间以及第二合页302与翻板2之间的连接方
式为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2示出了第一合页301的立体图,第一合页301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有表面与平台板架1贴合的底座301a,底座301a在与第二合页302相连的
一端延伸出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耳板301b,每一耳板301b上分别对应开设有
至少两个供连接件穿过的固定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耳板301b上分别相对开设有两个固定通孔,包括远
离底座301a的第一固定通孔301c和靠近底座301a的第二固定通孔301d,且
两个耳板301b上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两个第一固定通孔301c以及位于同一
水平位置上的两个第二固定通孔301d分别相对设置以便于与第二合页302连
接安装。
结合图3示出的第一合页301的俯视图,可以看到两个耳板301b之间存
在一段间距为W的间隙,以供第二合页302的一端插入。
图4示出了第二合页302的立体图,第二合页302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有表面与翻板2贴合的底板302a,底板302a在与第一合页301相连的一端
延伸出与第一合页301相匹配的转接板302b,该转接板302b上对应耳板301b
上的至少两个固定通孔开设有至少两个转动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转接板302b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通孔301c相对应的第一
转动通孔302c以及与第二固定通孔301d相对应的第二转动通孔302d。
优选的,第一固定通孔301c、第二固定通孔301d、第一转动通孔302c以
及第二转动通孔302d的内径相同。
如图5所示,在使用安装时,第一合页301的底座301a与平台板架1表
面贴合,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固定在平台板架1上;
第二合页302的底板302a与翻板2表面贴合,同样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
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固定在翻板2上;同时,第二合页302的转接板302b插入
第一合页301的两个耳板301b之间的间隙内,且转接板302b上的第一转动通
孔302c与两侧耳板301b上的第一固定通孔301c对齐,第二转动通孔302d与
两侧耳板301b上的第二固定通孔301d对齐。然后,将销轴、螺栓、卡扣等连
接件同时穿过第一转动通孔302c与第一固定通孔301c或同时穿过第二转动通
孔302d与第二固定通孔301d,以连接第一合页301和第二合页302,且使第
二合页302可相对于第一合页301转动,进而实现翻板2可转动的安装在平台
板架1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页302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卡扣、
销轴或螺栓等多种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第二合页302的转接板302b的宽度L与两个耳板301b之间的
间距W相接近并略小于W,以避免因间隙W过大而导致第二合页302在两个
耳板301b之间的间隙内移动,从而避免或缓解施工人员作业时,翻板2相对
于平台板架1晃动。
图6示出了施工平台处于翻转状态时的主视图,只要将连接件同时分别穿
过第一合页301和第二合页302上任意一组通孔,翻板就能顺利翻转,其中,
每组供连接件穿过的通孔分别包括两个耳板301b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固定通
孔和转接板302b上的一个转动通孔。具体连接方式有如下四种,可按工地现
场施工条件来选择:
(1)优选的,连接件同时穿过远离底座301a和底板302a的第一转动通
孔302c以及第一固定通孔301c,此时,翻板2可翻转的角度最大;
(2)优选的,连接件同时穿过靠近底座301a和底板302a的第二转动通
孔302d以及第二固定通孔301d,此时,翻板2可翻转的角度最小;
(3)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转动通孔302c和第二固定通孔301d;
(4)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二转动通孔302d和第一固定通孔301c。
如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页302通过将连接件同
时穿过第一转动通孔302c与第一固定通孔301c而转动连接,使固定有第一合
页301的翻板2可绕平台板架1上与之相邻的侧边翻转。
图7示出了施工平台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翻板2的侧面与平台板架
1的侧面抵接,翻板2减少了平台板架1与墙体之间的空隙,以防止施工人员
踏空而出现安全事故。
在多孔合页组件3的上述(1)和(2)两种优选连接方式中,为了避免在
作业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忘记将折叠后的翻板展开而带来安全隐患,可以使用
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转动通孔302c和第一固定通孔301c,同时,使用第二连
接件穿过第二转动通孔302d和第二固定通孔301d,即将多孔合页组件3上的
两组通孔都同时用连接件穿过锁紧固定。此时,翻板2被锁定,即翻板2不能
相对于平台板架1转动,施工平台将维持在展开状态,施工人员不能随意翻转
翻板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页302上开设的通孔的个数并不限
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还可以是3个或更多,具体个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合页组件2上开设有多组通孔时,用连接件穿过一组通孔即可实现翻
转,用连接件同时穿过至少两组通孔即可实现锁定翻板2,以防止施工人员随
意翻转翻板而带来安全隐患。
此外,当翻板2处于上述展开并锁定的状态时,使用多个连接件分别穿过
多孔合页组件3上的多组通孔,可以显著减少翻板2在施工人员踩踏过程中的
晃动,同时,多个连接件和多组通孔配合分担了翻板2所承受的压力,不仅能
尽量避免翻板2变形,还能显著提高翻板的承重能力,增加施工平台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施工平台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图和主视图,图中
所示的多孔合页组件3采用上述第(1)种连接方式,即第一连接件同时穿过
远离底座301a和底板302a的第一转动通孔302c以及第一固定通孔301c。
处于折叠状态的翻板2置于平台板架1上方,便于施工平台升降操作的同
时还可以节省空间。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孔合页组件及施工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孔
合页组件上设置有多组供连接件穿过的通孔,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多个连接件分
别穿过多组通孔可以锁定多孔合页组件,防止第一合页301相对于第二合页
302转动,施工平台将维持在展开状态,施工人员不能随意翻转翻板2,进而
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忘记将折叠后的翻板展开而带来安全隐患。使
用多个连接件分别穿过多孔合页组件3上的多组通孔,可以显著减少翻板2
在施工人员踩踏过程中的晃动;同时,多个连接件和多组通孔配合分担了翻板
2所承受的压力,不仅能尽量避免翻板2变形,还能显著提高翻板的承重能力,
增加施工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多孔合页组件3上设置有多组通孔,
通过第一合页301与第二合页302之间的多种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
调整翻板2相对于平台板架1的转动角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
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