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26237
  • 上传时间:2018-01-1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06.5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5041.6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号:

    CN104798838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65/44申请日:201503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5/44(2009.01)I; A01P3/00; A01P1/00; A01P21/00; A01N43/824(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65/44

    申请人:

    阜南县腾祥工艺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孟祥荣

    地址:

    236000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黄岗柳编大市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代理人:

    胡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通过中药成份与叶枯唑复配而成,本发明使用中药成份提取有效成份对杞柳黄疸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阻止孢子发芽,而且药物可以破坏病菌细胞中的酶,使其代谢不能正常进行而死亡,而且在杞柳患病前喷施还具有很好的防病能力,通过中药成份进行抗病,不会对病菌的抗药性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杞柳的正常生长,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提高杞柳产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茅根8份、叶枯唑2份、小蓟3.5份、黄连6.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5份、防己2.6份、枳壳6份、附子3.6份、冰片2份、细辛4.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吴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5份,制备时,将上述中药成份使用水煎煮制备成药液,然后与叶枯唑混合均匀,得到组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药成份使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混合制备成药物。

    说明书

    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杞柳是杞柳的一种,由于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成为一种重要的柳编原料,在淮河流域有广泛的种植面积,杞柳黄疸病是杞柳的主要病害,特别是秋季,对杞柳的影响最大,严重的地块感染可达80%以上,杞柳减产50%。杞柳黄疸病是由病毒和类菌质引起的,发病时常在秋季杞柳长到20cm左右,秋分前后是发病高峰期,发病时叶片显著变黄变白,稍叶反卷,停止生长,矮化特别严重,能使整株枯死。目前,发生黄疸病的地块,常用的防治措施是早晨趁有露水的时间撒施草木灰,能起到控制作用。药物防治可用多菌灵或波尔多液对水1000倍喷洒,喷洒时可与其他治虫药物同时使用。但是由于多菌灵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使用使往往会造成病菌的抗药性增强,形成超级病菌,影响后期防治,还会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使用波尔多液也会对土壤等产生较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通过使用我国传统的中药为主要成份进行防止杞柳黄疸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中药成份可以针对性地治疗杞柳黄疸病,不会对病菌的抗药性产生影响,也不会对作物和土壤造成损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茅根8份、叶枯唑2份、小蓟3.5份、黄连6.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5份、防己2.6份、枳壳6份、附子3.6份、冰片2份、细辛4.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吴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5份,制备时,将上述中药成份使用水煎煮制备成药液,然后与叶枯唑混合均匀。
    优选地,将上述药物使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混合制备成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通过将白茅根8份、小蓟3.5份、黄连6.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5份、防己2.6份、枳壳6份、附子3.6份、冰片2份、细辛4.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吴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5份按比例混合,然后加20份的水进行煎煮或者使用酒精进行提取,制得煎煮液或者提取液即为药液,然后将药液与叶枯唑2份混合均匀,得到组合物。
    使用时,将药物组合物与水按重量比1:500比例进行配制,对杞柳进行喷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中药成份与叶枯唑混合对杞柳黄疸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阻止孢子发芽,而且药物可以破坏病菌细胞中的酶,使其代谢不能正常进行而死亡,而且在杞柳患病前喷施还具有很好的防病能力,叶枯唑与中药成份协同作用,杀菌抑菌效果更好,而且中药成份可以降低叶枯唑的药物残留,通过中药成份进行抗病,不会对病菌的抗药性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杞柳的正常生长,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还可以提高杞柳的光合作用,促进杞柳生长,其高杞柳产量。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叶枯唑药物含量极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白茅根8份、小蓟3.5份、黄连6.4份、牡丹皮4份、大腹皮2.5份、防己2.6份、枳壳6份、附子3.6份、冰片2份、细辛4.5份、雷公藤7份、地骨皮9份、吴茱萸2份、延胡索3份、地榆3.5份,制备时,将上述成份加20份的水进行煎煮,制得煎煮液,将煎煮液与叶枯唑混合均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使用时,将药物组合物与水按重量比1:500比例进行配制,对杞柳进行喷施。
    实验1为验证本实施例的药物与其他几种常用药物对杞柳黄疸病的治疗效果:
    试验组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物;对比试验1使用不含有叶枯唑其他成份及比例与本实施例相同的药物;对比试验2使用不含有枳壳、地榆其他成份及比例与本实施例相同的药物;对比试验3使用不含有小蓟和雷公藤其他成份及比例与本实施例相同的药物;对比试验4使用100倍0.2%的多菌灵水溶液;对比试验5使用1000倍波尔多液;对比试验6使用含有0.2 %多菌灵的1000倍波尔多液;对比试验7使用200倍0.5%的叶枯唑水溶液;各实验组分别对50块、每块面积为4m2的独立的感染杞柳黄疸病的实验田进行施药治疗,施药量为50kg/亩,施药15天后,统计结果(以实验田为单位统计实验结果):
    结果标准:
    治愈:发病杞柳叶片舒展,叶片发绿,长出嫩叶,叶片向上伸长,生长旺盛;
    显效:发病杞柳叶片舒展,叶片有水分并不再脱落;
    无效:发病杞柳叶片变黄脱落,生长停止甚至死亡;
    各组治疗效果如表1

     治愈显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无残留试验组491094%100%对比试验1396578%90%对比试验2424484%92%有轻微残留对比试验3414582%90%有轻微残留对比试验4387576%90%对比试验5415482%92%对比试验6462292%96%对比试验7365970%82%%

    表2
    由表2可知,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物对于杞柳黄疸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减少药物成份的情况下,药效也会出现大幅下降,使用本发明的配比,不会出现药物残留,改变配比不仅治疗效果差,而且会出现药物残留,单纯使用叶枯唑溶液或者中药液对于杞柳黄疸病治疗效果不明显,通过复配后,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
    本发明的药物在阜南地区进行了实验,在100亩实验区中,50亩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物喷施预防杞柳黄疸病,25亩喷施等量的清水,25亩施用等量的200倍0.5%的叶枯唑,结果显示,喷施本发明药物的杞柳发生黄疸病的概率为1.9%,喷施清水的发生黄疸病概率为23.7%,喷施叶枯唑溶液的发生黄疸病概率为21.3%,而且喷施本实施例药物的杞柳产量也明显提升,亩产量提高7.2%左右,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组合物对于杞柳黄疸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而单一的叶枯唑对于杞柳黄疸病无明显的预防效果。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杞柳 黄疸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杞柳黄疸病的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62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