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溶氧量对于水生物养殖,尤其是高密养鱼,是首位重要的指标。我国鲤科鱼类溶氧忍耐度研究报道:溶氧量0.5毫克/升是鱼的致死浓度;0.5~1毫克/升是危险浓度;3~5毫克/升正常浓度。鱼类生长良好;5毫克/升以上,鱼类生长十分良好,但盛夏季节不易达到。日本的研究者直接用耗氧量来计算鲤鱼的可生产量。总之,在饲料和防病有保障时,养鱼能达到产量就由供氧条件决定了。由于自然供氧不能达到高产要求,专业养鱼已逐渐采用增氧设备增加水中溶氧量。 现在常用的增氧方法有:
1.水泵换水增氧;
2.江河边利用流水换水增氧(流水养鱼);
3.叶轮增氧机增氧;
4.化学药品增氧。
第1、2种方法的本质在于换用溶氧量较多的新水,补充氧气。第3种方法本质在于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溶解大气中的氧气。第4种方法多用的双氧水H2O2或二硫酸铵(NH4)2S2O8等化学药剂在水中分解放出氧气。
这几种方法现在都有采用,从不同角度决增氧问题,这是它们的优点,但它们也有若干不足,分析如下:
第1、3种方法的缺点是:①投资较大,有相当条件的专业渔场才可能装置。②消耗能源,成本高。③由于利用水与大气接触而溶氧,溶氧效率低。按佐伯测底,25℃时,含氧量2.0毫克/升的水滴从3m高落下,溶氧量也只能达到3.90毫克/升,只达到饱和浓度的66%。④夏天若遇停电等事故,对高密养鱼有致使危险。⑤机械伤鱼。
第2种方法受地理环境限制,不能普通采用。
第4种方法,成本高,只能用于急救。
本发明人为了更好地解决增氧问题,达到1.不用动力;2.投资低;3.使用方便;4.平均溶氧更高、更稳定的目地,进行了研究,完成了下述的氧气室增氧法。
本发明的本质特征在于:用水溶解密闭在水中的氧气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其方法的关键在于:只密闭氧气,不密闭水和水中的动物。密闭氧气是指未溶于水中氧气不能泄漏出密闭空间。
本发明的实现方案是:一个广口容器(除容器口外,其它部分不得漏气),放入水中,排除容器内的空气,让容器口向下,底向上。
通过气管向容器口输入氧气,氧气由于比重小于水而上浮,聚集在容器底部的一块空间里,停止充氧后,这块空间被容器壁和水密闭,本发明人称这块密闭氧气的空间为氧气室。
水与氧气室中氧气的接触面本发明人称为溶氧面,氧气在溶氧面连续且静态(不用动力搅拌水)溶于水中,由于分子运动和水流动,被带到池中其它部分去。这样,就实现了水中增氧的要求,本发明不需动力支持。氧气的来源还可以由水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而聚集在容器内。
本发明达到了发明目的,与已有技术对比,优点如下:
一.投资少,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专业化大面积养鱼和庭院水池养鱼都可以采用。
二.不用动力,所用氧气,十分价廉。
三.使用方便。
四.局部过饱和溶氧。现有技术溶氧是在大气中溶解达不到饱和浓度,主要作救急补充,不能提高平均溶氧量,而氧气室中是溶解纯氧(大气中只有21%的氧气),因此溶氧面上是过饱和溶解(相对于大气中溶解),加上长期连续溶解,保证了水中一直维持较高的平均溶氧量,因此本发明可以提高鱼池单位体积的鱼产量。
五.深水鱼池的技术基础。现在的研究证明,鱼池水深超过2m时,池底将缺氧,采用本发明,把氧气室固定在鱼池底,可以使养鱼深度成倍提高,其效果是成倍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
六.深水名贵鱼养殖的技术基础。现在鱼池深不超过2~2.5m,许多深水名贵鱼难以人工大规模养殖。采用本发明解决深水供氧技术,将支持人工大规模养殖深水名贵鱼,与浅水鱼相结合,将实现深水立体养殖。
七.综合养殖的技术基础
现在的研究认为:鱼池中的浮游生物的优点是:1.可供鱼类食用,2.白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补充溶氧。其缺点是:晚上所有动植物都消耗氧气,与鱼类争氧,导致鱼类在凌晨缺氧浮头乃至死亡。本发明能保证充分供氧,可以大量繁殖浮游生物,间接为鱼类增加了饲料。
采用方法
八.采用本方法发明可制造鱼类养殖、运输、贮存、观赏用的各种装置。
实施例一,鱼池增氧箱。
本发明用于养鱼的实施装置
鱼池增氧箱由箱体和充氧管组成。
箱体是开口向下的广口容器,要求除开口以外,不得漏气,且有足够强度。
推荐的材料:
1.浮动在水面上的,用塑料或玻璃钢等材料制成。
2.固定在水下的,用钢筋水泥等材料在池底做成永久性的增氧箱。
使用方法:排出箱内的空气后,通过充氧管充入氧气,氧气泡将浮到增氧箱上部集聚,形成氧气室,水与氧气室的接触面称为溶氧面,氧气在溶氧面上不断溶于水中,达到增氧目的。
用浮动在水面上增氧箱,可以观测到箱体露出水面的高度,推测出箱中剩余氧气的多少,及时补充。
固定在鱼池下的增氧面,可以用测量装置检测剩余氧气量,及时补充。
补充氧气的操作很简单,只要从充氧管压入氧气即可。
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原理图。
实施例二,氧气室鱼箱。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用于运鱼,贮存鱼的一种装置。
水生动物尤其是鲜鱼的大规模运输至今仍是困难的问题,现在常用的运鱼方法(及装置)有:
1.帆布容器运输
2.尼龙装充氧运输
3.活水车、活水船运输
4.小木桶运输
5.挑篓、鱼盆和鱼桶运输
其中尼龙充氧运输适合运水,陆、空所有交通工具,具有体积小,装卸方便,装运密度大,成活率高等优点,是目前鱼种运输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尼龙袋充氧运输的缺点是:一.运输时间超过一天时,必须中途换水充氧,这十分麻烦;二.必须妥善放置,以免损伤;三.长途运输过程中不能喂食、换水;四.不能用于大规模鲜活鱼运输。
本发明人为了保留尼龙袋运输的优点,克服其缺点,用氧气室增氧法,发明了氧气室鱼箱。
氧气室鱼箱:由箱体、箱盖和氧气室组成。氧气室鱼箱可采用无毒,强度足够,较轻、工艺性好、价格低,寿命长的材料制成,中小型(容积在几十公升以内的)可用聚乙烯材料制造。
使用方法:
使用氧气室鱼箱时,从箱口注入水,排出氧气室中的空气,然后用氧气管从氧气室下端充入氧气,氧气将聚集在氧气室中,并逐渐溶于水中,达到对鱼箱增氧的目的。
氧气室鱼箱与尼龙袋有以下不同:
1.结构原理不同。
充氧尼龙袋是鱼、水、氧密闭于同一个空间中,密闭的方法是扎紧袋口。
氧气室鱼箱是利用氧气比重小于水的物理性质,把氧气密闭于水面之上的氧气室里,密闭是由容器壁与液体(水)共同实现的,密闭的对象只是氧气,不密闭水和鱼。
2.功能上不同
充氧尼龙袋工作状态(即密闭状态)下,不能与外界交换物质,如有气体或液体流出(或流入),则认为袋已损坏。
氧气室鱼箱工作状态下能与外界交换物质,可以换水、换鱼、投料、充氧。
除具有尼龙袋运输的主要优点外,氧气室鱼箱还有以下优点:
1.运输途中可以换水、投食,长途运输水质有保证。
2.可以观测到氧气室中氧气多少,不足时,容易补充。
3.容器强度好,不伤鱼。容器使用寿命长。
4.操作方便。
5.提供了大量运输鲜活鱼的技术支持。
6.生产工艺性好,可以形成从小到大的各种专用的产品系列(如钓鱼箱、家庭观赏水族馆,养鱼箱等)。
附图2是本实施例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