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消疳化积散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尤其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症的中成药。
小儿疳积症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婴幼儿喂养不当,乳食伤脾,造成小儿疳积症,祖国传统中医论述为大人为劳小儿为疳,乳食伤脾是病源。近年来现代人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过多过早的采用人工食品代替母乳,加之有些儿童食品人工添加剂及微量元素超标,儿童取食太过损伤脾胃而形成疳积。疳积症在临床的症状是婴幼儿形体羸瘦,儿童体质下降,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出现偏食,食欲不振,夜睡不安,常喜倦卧,面色黄白无华,毛发干枯,饮食停滞,肚腹胀大,呕吐泻痢,消化不良。传统中医药治疗小儿疳积症的成方成药甚多,如化积散、启脾散、神妙观音散、神效豆冠散、小儿百寿丹、千金保童丹、保和丸、肥儿丸、小儿健脾丸、小儿四症丸、木香大安丸等都是治疗小儿疳积症的传统中医成药。但目前由于受中药药源环境的影响和现代人生活饮食的改变,传统的中成药其疗效与生产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有些中成药已停产或已无人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组方简单,炮制容易,成本低廉疗效显著,易于儿童服用的治疗小儿疳积症的新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因小儿疳积症多是由于小儿乳食无节脾胃损伤,消化功能迟滞与气血不荣所导致,因此本发明的选方与配比为:
白术5g,甘草5g,麦芽3g,鸡内金3g,槟榔1g,山楂2g,藿香2g,孩儿茶.5g,神曲3g,木香1.5g,砂仁2g,白芍药2g;
1、白术:入脾胃经,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小儿水肿虚胀。
2、甘草:归胃、肺经、解毒、调合诸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解药毒。
3、麦芽:归脾胃经,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腹胀不消。
4、鸡内金:归脾胃经,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5、槟榔:入脾胃大肠经,功用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疗诸疾,御瘴疠。
6、山楂:入脾、胃肝经,能消积,散淤血,驱绦虫,行结化块。
7、藿香:入肺、脾、胃经,有快气,和中,辟秽,祛湿作用,《本草图经》载:藿香“治脾胃吐泄为最要之药”。
8、孩儿茶:入心肺,清热,消食消渴,疗小儿疳热,小儿消化不良的做用。
9、神曲:入脾、胃经。功用: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主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小儿腹大坚积。
10、木香:入肺肝,脾经,行气和胃,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
11、砂仁:入脾,胃经。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寒泻冷痢。
12、白芍药:入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作用。
将上述各味中药拣选真品清理干净,炮制干燥,按重量比例混合,碾磨或粉即制成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症的小儿消疳化积散。为方便使用可将散剂装入胶囊或制成蜜丸、糖浆、片剂、汤剂等其它剂型。
通过上述方案制成的小儿消疳化积散,具有组方简单,炮制容易,成本低廉对小儿疳积症有治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积极效果。
实施例:以
白术5g,甘草5g,麦芽3g,鸡内金3g,槟榔1g,山楂2g,藿香2g,孩儿茶0.5g,神曲3g,木香1.5g,砂仁2g,白芍药2g
为一付药的比例将白术制成焦白术,甘草制成灸甘草,麦芽制成炒麦芽,鸡内金制成灸内金,山楂制成炒山楂,然后与拣净烘干过地槟榔、藿香、孩儿茶、神曲、木香、砂仁、白芍药混合碾磨成散剂。每30g散剂为一付药,每6天为一疗程,早晚各服2.5g,婴幼儿或6岁以上儿童每次服药量可作适当加减,一般疳积症患儿2-4个疗程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