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凤尾兰、石青菜、枣树皮、地骨皮、虎杖、柚核、吊兰、乌金草、龙骨、诃子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
CN201510247738.2
2015.05.15
CN104800408A
2015.07.2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15申请日:20150515|||公开
A61K36/815; A61P11/14; A61K35/02(2015.01)N
A61K36/815
范艳玲
范艳玲; 阚景平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玲珑山南路3888号青州荣军医院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11389
李朝辉
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凤尾兰、石青菜、枣树皮、地骨皮、虎杖、柚核、吊兰、乌金草、龙骨、诃子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
1. 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凤尾兰40-60份、石青菜30-40份、枣树皮30-40份、地骨皮20-30份、虎杖20-30份、柚核20-30份、吊兰20-30份、乌金草20-30份、龙骨10-20份、诃子10-2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凤尾兰50份、石青菜35份、枣树皮35份、地骨皮25份、虎杖25份、柚核25份、吊兰25份、乌金草25份、龙骨15份、诃子15份。
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 背景技术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咳嗽病机为外邪袭肺,肺气壅遏不畅。而外感病邪大致有风寒、风热、风燥之分。咳嗽病因复杂多端,西医强调明确病因,诊断程序较为复杂,治疗多对因对症处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中医立论咳嗽,虽似笼统,却自成体系,辨证论治,灵活多变,疗效确凿,尤其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极具个性化的对证治疗尤现特色和优势。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咳嗽气逆,咳则连声,痰黄粘滞难咯,或干咳少痰,甚则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胸胁串痛,咳而引痛,性急易怒,烦热口苦,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肝火犯肺型咳嗽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凤尾兰、石青菜、枣树皮、地骨皮、虎杖、柚核、吊兰、乌金草、龙骨、诃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凤尾兰40-60份、石青菜30-40份、枣树皮30-40份、地骨皮20-30份、虎杖20-30份、柚核20-30份、吊兰20-30份、乌金草20-30份、龙骨10-20份、诃子10-20份。 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凤尾兰50份、石青菜35份、枣树皮35份、地骨皮25份、虎杖25份、柚核25份、吊兰25份、乌金草25份、龙骨15份、诃子15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凤尾草:辛、平。发散外邪,理气和胃。用于感冒,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口腔炎,牙痛,肝炎,消化不良等症。 石青菜:味苦,性凉。清热利湿,止咳平喘,凉血止血。临床用于痢疾,肝炎,咳嗽,哮喘,荨麻疹,外伤出血等症。 枣树皮:苦、涩、温。归肺、大肠经。涩肠止泻,镇咳止血。临床用于泄泻,痢疾,咳嗽,崩漏,外伤出血,烧烫伤。 地骨皮:甘、寒。归肺、肾经。清虚热,泻肺火,凉血。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尿血,消渴等。 虎杖:苦、寒。归肝、胆、肺经。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肺热咳嗽等。 柚核:苦、平、温。归肝经。疏肝理气,宣肺止咳。临床用于疝气,肺寒咳嗽等症。 吊兰:甘、微苦、凉。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临床用于痰热咳嗽,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痔疮,烧伤等症。 乌金草:甘、微苦、平。归心、肝经。平肝阳,养心安神,养血调经。用于头晕,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贫血,月经不调。 龙骨:涩、甘、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眩晕。 诃子:苦、酸、涩、平。归肺、大肠、胃经。敛肺,涩肠,下气,利咽。用于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等。 风为六淫之首,故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或夹湿,上受犯肺。风邪当疏解,如止嗽散;寒邪当宣散,如三拗汤;热邪当清肃,如桑菊饮;燥邪当清润,如桑杏汤。随其相兼,立法选方择药。风寒者当疏风宣肺散寒,兼湿者当配伍燥湿化痰之品,风热者当疏风清热肃肺,风燥者当清肺润燥,邪去咳自止。本发明中凤尾兰发散外邪、解毒止咳,为君药,石青菜止咳、清热,枣树皮止咳,地骨皮清虚热、泻肺火、止咳,为臣药,虎杖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柚核疏肝理气、宣肺止咳,吊兰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乌金草养心安神、止咳,龙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诃子敛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平肝,祛痰止咳、养心安神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肝火犯肺型咳嗽具有独特的疗效。 本发明中药于20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肝火犯肺型咳嗽86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86例患者中,年龄18-41岁,病程多在1天到2周,平均年龄33.7岁。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主症:①干嗽,连声作呛,②无痰或痰少质粘难咯,③鼻咽干燥,④起病急,病程短; 兼症:①身热微恶风寒,②头身痛,③痰中带血,④咽痒,⑤口下欲饮,⑥舌干少津,⑦苔薄白或薄黄,⑧脉浮数。主症必备,合并兼症中2项以上可以确定诊断。 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症状为:咳嗽气逆,咳则连声,痰黄粘滞难咯,或干咳少痰,甚则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胸胁串痛,咳而引痛,性急易怒,烦热口苦,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3、治疗方法 3.1处方:凤尾兰50g、石青菜35g、枣树皮35g、地骨皮25g、虎杖25g、柚核25g、吊兰25g、乌金草25g、龙骨15g、诃子15g。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咳嗽症状消失; 有效:咳嗽症状好转; 无效:咳嗽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 4.2结果:8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3例(61.6%),有效22例(25.6%),无效11例(12.8%),总有效率为87.2%。 5、典型病例 5.1刘某,女,39岁,反复出现咳嗽,受刺激后易咳,痰黄粘滞难咯,或干咳少痰,西医治疗未效。胸胁串痛,咳而引痛,性急易怒,烦热口苦,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查体:舌淡红,苔薄,脉浮数,心肺听诊正常。诊断为肝火犯肺型咳嗽。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精神转佳,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5.2武某,男,29岁。53 岁,受凉后导致肺部感染,发热咳嗽,大量咳血,咳嗽气逆,咳则连声,痰黄粘滞难咯,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纳食可,舌红,苔黄,脉弦浮。诊为肝火犯肺型咳嗽。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是由凤尾兰40g、石青菜30g、枣树皮30g、地骨皮20g、虎杖20g、柚核20g、吊兰20g、乌金草20g、龙骨10g、诃子10g制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是由凤尾兰50g、石青菜35g、枣树皮35g、地骨皮25g、虎杖25g、柚核25g、吊兰25g、乌金草25g、龙骨15g、诃子15g制成。 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中药,是由凤尾兰60g、石青菜40g、枣树皮40g、地骨皮30g、虎杖30g、柚核30g、吊兰30g、乌金草30g、龙骨20g、诃子20g制成。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