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256947
  • 上传时间:2018-02-06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662.4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76970.X

    申请日:

    2007.09.11

    公开号:

    CN101196092A

    公开日:

    2008.06.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C 17/54申请日:20070911授权公告日:20100811终止日期:201109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C17/54

    主分类号:

    E05C17/54

    申请人:

    王 嘉; 杨秀文

    发明人:

    王 嘉; 杨秀文

    地址:

    51803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振中路6号雍怡阁大厦13A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锁林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主体为六面体,具有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9倍。其采用单体结构,适用间隙范围宽,将其嵌入门下沿与地面之间间隙内,承载斜面与门下沿接触阻止门闭合,使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成本低,使用、保存方便,对通行无妨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9倍。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楔形结构主体的第一承载斜面和第二承载斜面表面横向设置凸凹条纹。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楔形结构主体的底面和侧面表面横向设置凸凹条纹。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大头的大端面是一个平面或圆弧面,小头的小端面是一平面或圆弧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长度为30-65mm。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塑料件大头端设置若干通孔,通孔垂直于侧面或底面。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塑料件或木制件,其内设置磁铁块、或铁片、或双楔形空腔。

    9.
      门用单体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塑料主体,该塑料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第一承载斜面和第二承载斜面表面横向设置凸凹条纹;塑料主体大头的大端面是一个平面或圆弧面,小头的小端面是一平面或圆弧面,大头端内设置垂直于侧面或底面若干通孔;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

    10.
      组合门用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左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内部设置磁铁,磁铁的N极或S极朝向底面,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
    以及,与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大小相等的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右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内部设置铁片,铁片与底面接近平行,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的底面和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的底面接合,通过磁力吸合为一体。

    说明书

    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
    技术领域
    木发明涉及门用限制器,特别是一种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它能使利用转动而作开闭的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
    背景技术
    要将转动开闭的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则在地面与门的下端缘之间压人做成楔状的门用限制器,它必须根据所述地面与门之间的间隙尺寸而预先获得至少大小两种门用限制器。早先的方式有:将两个楔状的门用限制器可上下叠置,两者之间通过凹凸扣位相嵌合,当所述间隙尺寸较小时,它们中任何一种都可分开使用,当该间隙尺寸较大时,使两者上下重叠作门用限制器使用,但在两个门用限制器分离状态,可能丢失其中一个构件或忘了收拾,直接影响以后的使用。
    另一种方式是将楔状的两个门用限制器利用铰链连接起来,将两门用限制器打开成直线状态,则可用于所述间隙尺寸较小的情况使用,当该间隙尺寸较大时,使两者上下折叠使用。在较小间隙尺寸的情况下,这种门用限制器被展开成直线状,不使用一个从门处伸出较大,因此,会产生妨碍人和搬运车等通行的现象。
    专利号为00121648.1的“门用限制器”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该方案包括:具有倾斜上面部的基座,在该倾斜上面部上安装门用止动载放体,在门用转动载放体和基座大头相结合部设置至少一个连枢保持机构,用于使门用转动载放体保持于相对于基座的低位置或高位置状态;该连枢保持机构的最简方案包括:门用止动载放体处于所述低位置、开设在所述基座的相对的立设内装侧板部上的弯曲导向槽,在其下位侧配置而贯通、插入地设在门用止动载放体的相对的立设外装侧板部上的卡装销,在门用止动载放体被保持在所述高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卡装销配置在所述弯曲导向槽的向与门装入侧的相反侧弯曲、下弯的停止槽缘侧。
    在地面与门的下端缘的间隙尺寸较小时,在载放于底面上的基座的倾斜上面部上,将门用止动载放体的门用止动倾斜上面安装成低位置,当从该低位置使门用止动载放体相对基座而上升转动时,就自如地上升、转移到高位置,以便在间隙尺寸较大时使用。
    该“门用限制器”方案改善了使用方便性,只要提起或放下门用止动载放体转动操作,不仅可对付间隙尺寸的大小,而且可始终保持基座与门用止动载放体的一体性而避免一方构件的丢失,无论将门用止动载放体保持在低位置还是高位置,作为门用限制器的全长有一定伸长但不会变得过长,也不会对通行造成妨碍。
    但,为了适应地面与门之间的间隙尺寸较大、小情况下的使用,该“门用限制器”方案及上述的早先方案均需要配置至少两个楔状的构件,且这些构件之间需要结合件连接,特别是“门用限制器”方案包括形状复杂基座、安装在基座倾斜上面部上的门用止动载放体,在门用转动载放体和基座大头相结合部设置至少一个连枢保持机构,以便使门用转动载放体保持于相对于基座的低位置或高位置状态,其结构较复杂,使制作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其采用单体结构,结构简化,成本低,使用、保存方便,不会对通行造成妨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两个双楔形结构的单体限制器组成的组合门用限制器,两个单体限制器的底面接合,通过磁力吸合为一体,以适应较大的门或门的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尺寸较大时使用。
    本发明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9倍。
    其中,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最好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
    为增加摩擦力,在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的第一承载斜面和第二承载斜面表面横向可设置凸凹条纹,也可贴一层橡胶片。同样,在底面和侧面横向也可设置凸凹条纹,或贴一层橡胶片。
    本发明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可为塑料件、木制件,其内可以设置磁铁块、或铁片、或双楔形空腔。
    本发明注塑成型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塑料主体,该塑料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第一承载斜面和第二承载斜面表面横向设置凸凹条纹;塑料主体大头的大端面是一个平面或圆弧面,小头的小端面是一平面或圆弧面,大头端内设置垂直于侧面或底面若干通孔;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
    按照本发明的构思还提供一种有上述两个单体限制器组成的组合门用限制器。它包括: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左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内部设置磁铁,磁铁的N极或S极朝向底面,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
    以及,与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大小相等的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底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底面右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侧面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内部设置铁片,铁片与底面接近平行,第一承载斜面小端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小端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大端与底面之间距离的0.5-0.8倍;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的底面和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的底面接合,通过磁力吸合为一体。
    本发明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采用单体结构,结构简化,接续使用的间隙范围宽,在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其第二承载斜面大端与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之间的间隙范围内均可使用。将其嵌入门下沿与地面之间间隙内,承载斜面与门下沿接触阻止门闭合,使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一个双楔形结构的单体限制器即可完成两个传统限制器的功能,成本低,使用、保存方便,对通行无妨碍。
    由两个双楔形结构的单体限制器组成的组合门用限制器,两个单体限制器的底面接合,通过磁力吸合为一体,宽度增加一倍,与门下沿的接触面积增加一倍,避免了支撑使用时间较长使门下沿变形的现象,特别适应较大的门或门的下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尺寸较大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其带若干通孔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其内部设置磁铁块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其内部设置铁片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其由图4、5两实施例构成的组合门用限制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实施例1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5-0.8倍。
    设: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为H,那么,底面1和第一承载斜面2构成的楔形结构适用的间隙范围为: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H;侧面3和第二承载斜面4构成的楔形结构适用的间隙范围为:(0.5-0.8)×H-(1.5-3.5)×H。其中,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在施工精细时通常可达5mm左右。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长度根据门的厚度,可在30-65mm内选取。
    当门的下沿与地面之间间隙尺寸较小时,底面1朝下,将单体限制器嵌入所述间隙内,第一承载斜面2与门的下沿接触阻止门闭合,使利用转动而作开闭的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
    当门的下沿与地面之间间隙尺寸较大时,侧面3朝下,将单体限制器嵌入所述间隙内,第二承载斜面4与门的下沿接触阻止门闭合,使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
    本设计,使单体限制器适用的间隙范围大为增加,可达到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至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这样一个双楔形结构的单体限制器完成了两个传统限制器功能。
    为增加摩擦力,在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的第一承载斜面2和第二承载斜面4表面横向可设置凸凹条纹,也可贴一层橡胶片。同样,在底面1和侧面3横向也可设置凸凹条纹,或贴一层橡胶片。
    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最好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主体,该塑料主体的主体大头的大端面6是一个平面或圆弧面,小头的小端面5是一平面或圆弧面,第一承载斜面2和第二承载斜面4表面横向设置凸凹条纹或分布若干凸点。
    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也可木制件,或采用碎木屑等模压成型。
    实施例2
    参照图2,实施例2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9倍。
    实施例2底面1和第一承载斜面2构成的楔形结构适用的间隙范围可以与实施例1一样,但侧面3和第二承载斜面4构成的楔形结构适用的间隙范围比实施例1宽,可向下扩展到接近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上限可达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9倍。
    实施例3
    参照图3,实施例3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塑料主体,该塑料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左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第一承载斜面2和第二承载斜面4表面横向可设置凸凹条纹;塑料主体大头的大端面6是圆弧面,小头的小端面5是一圆弧面,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5-0.8倍。
    其中,塑料主体大头端内可设置垂直于底面1或侧面3若干通孔7,这些通孔一方面作为塑料主体的工艺孔,避免注塑成型时厚度差别过大导致制品收缩不均影响制品的外观;同时,这些通孔能够作为挂置孔使用,当不使用时将门用单体限制器挂到门背面的挂钩上保存,避免丢失。
    也可在塑料主体大头端内设空腔,该空腔也为双楔形,使壁厚差尽可能减小保证制品的外观质量。
    实施例4
    参照图4,实施例4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A,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左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内部设置磁铁9,磁铁9的N极或S极朝向底面1’,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5-0.8倍。
    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A最好为塑料件,磁铁9是注塑时置于内部的。不使用时,通过门用单体限制器内的磁铁9可将其吸挂到门背面的铁件上保存,避免丢失。
    实施例5
    参照图5,实施例5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包括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B,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右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内部设置铁片8,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5-0.8倍。
    单一双楔形结构主体B最好为塑料件,铁片8是注塑时置于内部的。
    实施例6
    图6是由图4、5单体限制器构成的组合门用限制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5、6,该组合门用限制器包括: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A,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左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内部设置磁铁9,磁铁9的N极或S极朝向底面1’,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5-0.8倍;
    以及,与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A大小相同的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B,该双楔形结构主体为六面体,具有一个底面1,底面1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承载斜面2,底面1右侧向上垂直延伸出一个侧面3,侧面3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承载斜面4,内部设置铁片8,铁片8与底面1接近平行,第一承载斜面2小端与底面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间隙,第二承载斜面4大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1.5-3.5倍,第二承载斜面4小端与侧面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承载斜面2大端与底面1之间距离的0.5-0.8倍,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B的底面和第一双楔形结构主体A的底面接合,通过磁力吸合为一体。
    使用时,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B的侧面3和第二双楔形结构主体A的侧面3’朝地面,它们的第二承载斜面4、4’同时与门下沿接触阻止门旋转,将门保持在所需开门状态。

    关 键  词:
    具有 楔形 结构 单体 限制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双楔形结构的门用单体限制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569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