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及施工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39671A43申请公布日20121226CN102839671ACN102839671A21申请号201110170163022申请日20110621E02D17/02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地址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33号72发明人朱毅敏王永卿张国栋沈轶华严召秦皇婷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代理人郑玮54发明名称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及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支撑长度以及支撑与格构柱位置确定钢筋笼分节的长度,然后进行钢筋笼绑扎,主筋绑扎加。
2、工时采用固定框定位,每节钢筋笼设置两个固定框,固定框待钢筋笼吊装定位连接后方可取出;同一根支撑梁的两节钢筋笼采用套接加工的方式对接在一起同时加工,制作完成后再将两节钢筋笼分离。通过采用本发明分段预制支撑钢筋笼,工序简单、拼装方便、灵活,缩短了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的时间,减少了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支撑长度以及支撑与格构柱位置确定钢筋笼分节的长度,然后进行钢筋笼绑扎,主筋绑扎加工时采用固定框定位,每节。
3、钢筋笼设置两个固定框,固定框待钢筋笼吊装定位连接后方可取出;同一根支撑梁的两节钢筋笼采用套接加工的方式对接在一起同时加工,制作完成后再将两节钢筋笼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每节钢筋笼的两端,所述固定框为角钢围成的方框式结构,角钢的翼缘设有主筋定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采用环箍及侧向加钢筋剪刀撑加固。4一种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场地上预先加工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笼;2待土方挖至相应标高平整后,铺支撑梁底模,在梁底模上精确定位弹线;3各分节钢筋笼采用汽。
4、车吊吊下基坑;4先吊装定位一节钢筋笼,再采用连接钢筋穿过格构柱,连接钢筋与钢筋笼之间采用滚扎直螺纹套筒对接,接头错开,然后吊装就位另一节钢筋笼与连接钢筋的另一端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的长度为2M,连接钢筋与钢筋笼相连接时接头错开1M。权利要求书CN102839671A1/3页3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基坑混凝土支撑方法,特别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及采用此种预制钢筋笼的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深基坑支护体系中普遍采用了多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从支。
5、撑平面布置来说,有对撑、角撑、环撑等多种布置方式。并且,根据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要求遵循分块对称开挖,限时形成支撑的原则,以减少基坑支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一般要求每一个分块的土方开挖和混凝土支撑施工总时间控制在4872小时以内,对于基坑周边有历史保护建筑或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工程,则要求更高,往往要求每一个分块的土方开挖和混凝土支撑施工总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由于单一分块的土方和支撑施工所包含的工序较多,而当前的混凝土支撑须在挖土及支撑底模施工完毕后,才可以进行支撑钢筋的绑扎施工,钢筋绑扎要占用较多的时间,一般钢筋绑扎所占时间要达到混凝土支撑施工总时间的5060,形成钢。
6、筋混凝土支撑的时间较长。因此,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很难达到每一个分块的土方开挖和混凝土支撑施工总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的要求。0003此外,由于混凝土支撑体系包含支撑围檩、支撑、格构式立柱等,支撑与围檩相互锚接,而立柱又穿越支撑,因此,若采用预制装配钢筋笼,将会碰到钢筋笼穿越格构柱的节点设计问题,钢筋笼与混凝土围檩锚接部位的节点设计问题,预制钢筋笼如何分节和各节钢筋笼连接接头设计问题,钢筋笼分节吊装的吊装顺序问题,钢筋笼吊装变形控制问题等。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及施工方法,从而缩短混凝土支撑施工时间,满足钢筋笼的吊装以及与格构式立柱的连接。
7、需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000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混凝土支撑钢筋笼预制装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支撑长度以及支撑与格构柱位置确定钢筋笼分节的长度,然后进行钢筋笼绑扎,主筋绑扎加工时采用固定框定位,每节钢筋笼设置两个固定框,固定框待钢筋笼吊装定位连接后方可取出;同一根支撑梁的两节钢筋笼采用套接加工的方式对接在一起同时加工,制作完成后再将两节钢筋笼分离。0007本发明同时公布了采用上述预制钢筋笼的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81在场地上预先加工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笼;00092待土方挖至相应标高平整后,铺支撑梁底模,在梁底模上。
8、精确定位弹线;00103各分节钢筋笼采用汽车吊吊下基坑;00114先吊装定位一节钢筋笼,再采用连接钢筋穿过格构柱,连接钢筋与钢筋笼之间说明书CN102839671A2/3页4采用滚扎直螺纹套筒对接,接头错开,然后吊装就位另一节钢筋笼与连接钢筋的另一端对接。0012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采用分段预制支撑钢筋笼的方式,工序简单,拼装方便、灵活,缩短了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的时间,减少了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加快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形成速度,通过现场加工分段预制支撑钢筋笼,待土方开挖至相应标高后,铺设支撑底模,将分段预制的支撑钢筋笼吊入基坑支撑相应位置进行拼装,从而大大缩短了支撑钢筋的绑扎时间,。
9、加快了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形成速度。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预制钢筋笼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发明相邻两节预制钢筋笼与格构柱的装配示意图;0015图3为本发明混凝土支撑预制装配钢筋笼施工工艺流程图;0016图4为本发明主筋固定框结构示意图。0017附图标记如下00181、连接钢筋2、直螺纹套筒3、格构柱00194、预制钢筋笼5、角钢6、主筋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0021具体实施例,如某工程基坑支护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根据围护设计要求,须确保基坑周边每一开挖区域的支撑在土方挖除后48小时之内形成。0022为确保支撑的快速形成,采用本发明分段预。
10、制钢筋笼,钢筋笼分节遵循以下原则00231钢筋笼分节利于吊装和拼接并且损耗量最小的原则0024钢筋笼分节长度一般以9米定尺钢筋为标准,在满足吊装变形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分节数量。00252利于钢筋笼穿越格构柱以及预制和散装相结合的原则0026由于支撑的总长度为一个定量,并且在一根支撑下有多根支撑立柱,因此,考虑在各格构柱之间分节设置预制钢筋笼,而在格构柱部位采用散装散拼的方式将两端的预制钢筋笼进行连接。0027根据支撑长度以及支撑与格构柱位置确定钢筋笼分节的长度,钢筋笼严格按设计深化图尺寸加工,主筋绑扎加工时为保证主筋位置的准确,采用固定框定位,每节钢筋笼设置2个固定框,分别位于钢筋笼的两端,。
11、固定框结构如图4所示,采用5角钢围成方框式结构,在固定框周圈将主筋位置标出,并在主筋位置采用角钢翼缘开槽的方式设置主筋定位槽6将主筋固定于槽内,固定框待预制钢筋笼4吊装定位连接后方可取出。0028同一根支撑梁的两节钢筋笼采用套接加工的方式对接在一起同时加工,制作完成后再将两节钢筋笼分离,以保证两节钢筋笼能精确连接。0029由于钢筋笼长度达9米,为防止吊装过程中产生变形,采用16MM环箍及侧向加16MM钢筋剪刀撑加固,加强箍间距165M和2M,加强箍及剪刀撑与主筋采用点焊连接。此说明书CN102839671A3/3页5外,预制钢筋笼共设置2个吊点,分别位于两端的加强箍位置,吊点采用25MM钢筋作。
12、为扁担,扁担置于上排主筋下方进行焊接连接。0030如图3所示,采用上述预制钢筋笼的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11在场地上预先加工上述钢筋笼如图1所示;00322待土方挖至相应标高平整后,铺支撑梁底模,在梁底模上精确定位弹线;00333各分节钢筋笼采用汽车吊吊下基坑利用手拉葫芦挂在上一道支撑第一道支撑此道工序无进行钢筋笼位置调整就位。00344先吊装定位一节钢筋笼,再采用2M长连接钢筋穿过格构柱,连接钢筋与钢筋笼之间采用滚扎直螺纹套筒对接,接头错开1M,然后吊装就位另一节钢筋笼与2M长连接钢筋的另一端对接如图2所示。0035通过采用本发明现场加工分段预制支撑钢筋笼,缩短混凝土支撑的钢筋绑扎这道工序的时间,从而达到加快形成钢筋混凝土支撑,减少时间效应对基坑变形的影响。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同等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839671A1/2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839671A2/2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8396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