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防腐保鲜贮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荔枝防腐保鲜贮藏方法。
荔枝是我国特产珍果,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素为人们赞誉,并被称为“水果之王”,但是荔枝果实成熟季节短,且集中于高温季节,不耐贮运,极易褐变腐烂变质。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通过采取低温贮藏、塑料薄膜自发气调贮藏结合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综合技术已可将荔枝果实在适宜的环境中贮藏30~45天,但由于上述技术处理过程复杂,环节较多,贮藏效果不稳定,保鲜时间短,因此存在着保鲜质量差、果皮褐变严重、腐烂损耗率高和经济效益差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维持并稳定荔枝果皮的红色、防止褐变、减少果实腐烂的荔枝防腐保鲜贮藏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下列步骤:
1)、荔枝8-9成熟时采收;
2)、将采收的荔枝装入内衬0.03~0.06mm厚聚乙烯薄膜的包装箱中,每箱荔枝重量10~12kg,并及时预冷,将荔枝温度尽快降至1~5℃;
3)、在预冷后的荔枝中均匀地放入固体熏蒸药剂,扎紧内衬袋口;固体熏蒸药剂的使用量为荔枝重量的0.2%~0.3%;
4)、将放入固体熏蒸药剂的荔枝连同包装箱一起放入贮藏库内,贮藏温度控制在1±0.5℃,RH控制在85%以上。
上述包装箱为木箱、纸箱或带网格的塑料周转箱。
上述固体熏蒸药剂由亚硫酸盐、氯化钙、硬脂酸和重量轻、比表面积大的填充料组成,亚硫酸盐、氯化钙和硬脂酸的重量百分比为:
亚硫酸盐 90~92% 氯化钙 5~8%
硬脂酸 2~3%,
填充料 适量,
固体熏蒸药剂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亚硫酸盐按上述配比与填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按上述配比加入氯化钙和硬脂酸搅拌均匀,接着装入纤维较长,透气性较好的小纸袋内,即制得固体熏蒸药剂。
上述填充料为蛭石或锯末或珍珠岩或活性碳。
上述小纸袋由绵纸制成或由其它相同性能的纸制成。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上述保鲜贮藏方法,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贮藏时间长:可延长荔枝贮藏期至70天以上;
2、保鲜效果好:贮藏后的荔枝果皮色泽正常、果肉饱满、质地脆嫩;
3、腐烂损耗率低于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当荔枝8-9成熟时采收。将采收地荔枝装入内衬0.03mm厚聚乙烯薄膜的纸箱中,每箱荔枝重量10kg,然后,尽快将荔枝温度预冷至1℃。在预冷后的荔枝中均匀地放入20g的固体熏蒸药剂,扎紧内衬袋口。最后将放入固体熏蒸药剂的荔枝连同纸箱一起放入贮藏库内,并把贮藏温度控制在1±0.5℃,RH控制在85%。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固体熏蒸药剂由亚硫酸盐900g、氯化钙80g、硬脂酸20g和1000g的蛭石组成。制作方法是:首先将900g的亚硫酸盐与蛭石混合均匀,接着再将80g的氯化钙和20g的硬脂酸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药剂按2g的重量装入绵纸小袋中,即制得固体熏蒸药剂。为防止药剂的药效很快失效,将小袋的固体熏蒸药剂装入一个不透气的大袋内以备使用。
实施例2:
当荔枝8-9成熟时采收。将采收的荔枝装入内衬0.06mm厚聚乙烯薄膜的木箱中,每箱荔枝重量12kg,然后,尽快将荔枝温度预冷至5℃。在预冷后的荔枝中均匀地放入36g的固体熏蒸药剂,扎紧内衬袋口。最后将放入固体熏蒸药剂的荔枝连同木箱一起放入贮藏库内,并把贮藏温度控制在1±0.5℃,RH控制在90%。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固体熏蒸药剂由亚硫酸盐920g、氯化钙50g,硬脂酸30g和1500g的珍珠岩组成。制作方法是:首先将920g的亚硫酸盐与珍珠岩混合均匀,接着再将50g的氯化钙和30g的硬脂酸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药剂按2g的重量装入与绵纸相同性能的纸袋中,即制得固体熏蒸药剂。
实施例3:
当荔枝8-9成熟时采收。将采收的荔枝装入内衬0.04mm厚聚乙烯薄膜的带网格的塑料周转箱中,每箱荔枝重量11kg,然后,尽快将荔枝温度预冷至3℃。在预冷后的荔枝中均匀地放入28g的固体熏蒸药剂,扎紧内衬袋口。最后将放入固体熏蒸药剂的荔枝连同带网格的塑料周转箱一起放入贮藏库内,并把贮藏温度控制在1±0.5℃,RH控制在87%。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固体熏蒸药剂由亚硫酸盐910g、氯化钙65g、硬脂酸25g和1250g的活性碳组成。制作方法是:首先将910g的亚硫酸盐与活性碳混合均匀,接着再将65g的氯化钙和25g的硬脂酸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药剂按2g的重量装入绵纸小袋中,即制得固体熏蒸药剂。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填充料还可以用锯末来代替。
此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荔枝保鲜,对于其它类似荔枝的水果,只要其采用了上述保鲜方法来贮藏水果,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