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249695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62.7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4141.8

    申请日:

    2010.02.10

    公开号:

    CN101881082A

    公开日:

    2010.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12申请日:20100210|||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2

    主分类号:

    E04G21/12

    申请人:

    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喜廉; 李建友; 邝舜杰; 刘惠锋; 徐日昌; 韩维斌; 廖志三

    地址: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476号之一1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李国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释放两座相对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上部钢连杆焊接连接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A、对其中一座建筑第n层的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及在另一座建筑第n层需与钢连杆连接的位置对应设置暂不浇注混凝土的后浇段区域,并对其余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B、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第n层之间进行钢连杆的安装施工;C、待钢连杆安装完毕并完全冷却、充分释放强约束应力之后,对另一座建筑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第n层后浇段区域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本发明通过合理留设后浇段区域的施工技术,使钢连杆焊接产生的强约束应力得以成功释放,使施工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是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上部第n层之间设置钢连杆,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A、对其中一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第n层的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及在另一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第n层需与钢连杆连接的位置对应设置暂不浇注混凝土的后浇段区域,并对其余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B、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第n层之间进行钢连杆的安装施工;C、待钢连杆安装完毕并完全冷却、充分释放强约束应力之后,对另一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第n层后浇段区域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段区域包括:需与钢连杆一端连接的第n-1层柱;需与钢连杆连接的第n层边梁;自第n层边梁向内的三分之一跨度的楼面;处于该三分之一跨度楼面内并与第n层边梁连接的主梁和次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层柱的型钢设有临时加固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加固构件为两条呈“八”字型布置的工字钢,该两条工字钢的一端与该n-1层柱的型钢露出于第n层楼面的部分连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第n层已浇注混凝土中的预埋钢板连接。

    说明书

    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劲性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采用型钢或用钢板焊接成型钢形式作为骨架的混凝土结构,由于该种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抗震性能好和施工方便等优点,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结构中。

    目前,有一类建筑物是由两座采用倾斜式劲性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组成,两座建筑物的倾斜方向相对。由于倾斜式劲性混凝土结构的重心和刚度中心偏移,因此需在两座建筑物的上部安装钢连杆以支撑结构倾斜所带来的巨大推力,形成稳定的整体受力结构体系。

    然而,由于钢连杆是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因此在安装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强约束应力。若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完成了混凝土浇注施工后直接进行钢连杆焊接连接,则焊接过程因钢连杆高温热胀、冷却收缩而对钢连杆两端刚性结构产生强约束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下部的型钢混凝土柱产生结构性裂缝,不能满足结构的设计要求。若先对钢连杆其中一端所处的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层面进行结构施工,而另一端所述的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暂不施工,待钢连杆结构安装完成、应力完全释放之后再进行另一端结构的施工,则对工程结构整体施工进度的协调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倾斜式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提供一种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以防止或减小钢连杆焊接时产生的强约束应力对两端刚性的劲性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是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上部第n层之间设置钢连杆,由如下步骤组成:

    A、对其中一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第n层的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及在另一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第n层需与钢连杆连接的位置对应设置暂不浇注混凝土的后浇段区域,并对其余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

    B、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第n层之间进行钢连杆的安装施工;

    C、待钢连杆安装完毕并完全冷却、充分释放强约束应力之后,对另一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第n层后浇段区域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

    进一步,上述后浇段区域包括:需与钢连杆一端连接的第n-1层柱;需与钢连杆连接的第n层边梁;自第n层边梁向内的三分之一跨度的楼面;处于该三分之一跨度楼面内并与第n层边梁连接的主梁和次梁。

    作为优选,上述第n-1层柱的型钢设有临时加固构件。该临时加固构件为两条呈“八”字型布置的工字钢,该两条工字钢的一端与该n-1层柱的型钢露出于第n层楼面的部分连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第n层已浇注混凝土中的预埋钢板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合理留设后浇段区域的施工技术,使钢连杆焊接产生的强约束应力得以成功释放,使施工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留设后浇段区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中:

    1-A楼;10-后浇段区域;11-A楼第n层楼面;12-A楼第n层边梁;13-A楼第n层主梁;14-A楼第n层次梁;15-A楼第n-1层劲性柱;16-劲性柱用型钢;17-A楼梁柱节点;2-B楼;21-B楼第n层楼面;22-B楼第n层边梁;23-B楼梁柱节点;24-B楼n-1层劲性柱;3-万向铰;4-钢箱梁。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A楼1和B楼2是两座具有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需在两座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的上部第n层之间设置钢连杆。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A、首先对B楼2第n层的楼面21和梁(包括主梁、次梁和边梁22)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在A楼1第n层设置后浇段区域10暂不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该后浇段区域3包括与钢连杆一端连接的第n-1层劲性柱15、第n层边梁12、自第n层边梁12向内的三分之一跨度的楼面11、处于该三分之一跨度楼面内并与第n层边梁12连接的主梁13和次梁14。对第n层的其余楼面和梁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为防止钢连杆安装过程中对后浇段区域内的第n-1层劲性柱用型钢16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需对该劲性柱设置临时加固构件。该临时加固构件为两条呈“八”字型布置的工字钢,该两条工字钢的一端与该n-1层柱的型钢16露出于第n层楼面的部分连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已浇注第n层混凝土楼板11中的预埋钢板连接。

    B、进行钢连杆吊装安装施工:先将连杆两端的万向铰3分别与连杆两端梁柱节点17焊接连接,再将连杆中间部分的钢箱梁4与万向铰3进行焊接连接。

    C、待钢连杆结构安装完毕并完全冷却、充分释放强约束应力之后,对A楼第n层的后浇段区域3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

    如此,即可在顺利完成钢连杆安装施工的同时,成功释放出钢连杆焊接过程产生的强约束应力,避免对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下部的劲性混凝土柱造成影响,满足了结构设计的要求,并能保证施工进度。

    关 键  词:
    释放 倾斜 混凝土 结构钢 连杆 约束 应力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释放倾斜劲性混凝土结构钢连杆强约束应力的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496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