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249072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11.3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14110.1

    申请日:

    2012.04.18

    公开号:

    CN102787737A

    公开日:

    2012.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公布日:201211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日:20120418|||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18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梁嘉麟

    发明人:

    梁嘉麟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学院

    优先权:

    2011.11.26 CN 201110391867.0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它包括:设置在的行车道路(4)的上空且由支撑结构(3)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2),以及连接该停车坪(2)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专用于电梯升降的升降井(1);此举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利用了行车道路(4)的上空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此举的最大特点之二是让汽车可以直接驶进或离开悬空的停车坪(2)。停车收费利润可抵消初期的全部建造费用,根据我国现有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再借助于其他高“性价比”的涉及立体车库发明专利的技术,期望在最近几年内就能逐步缓解甚至完全解决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它包括:设置在横跨行车道路(4)上空且由支撑结构(3)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2),以及连接停车坪(2)与行车道路(4)之间的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1); 所述的升降井(1)内的电梯厢能够在一个直线方向上贯通; 或者: 所述的升降井(1)内的电梯厢在垂直的两个直线方向上贯通。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所述的升降井(1)内的梯厢:构成它的厢底与厢顶之间只存在与行车道路(4)方向平行的两个梯厢侧壁,即确保车辆能够从电梯厢内一个直线方向上贯通; 或者: 所述的升降井(1)内的电梯厢,构成它的厢底与厢顶之间不存在电梯厢的四个侧壁,而是由定位在上述厢底与厢顶四个角落的四根垂直立柱来连接该厢底与厢顶的,即确保车辆能够从电梯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直线方向上贯通。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所述的停车坪与引导车道是由能够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形成的。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所述的停车坪(2)采用钢构建筑形式来实现。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开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即驾车进入立体车库的方法: 首先,行车道路(4)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车辆照直驶进升降井(1)内的底层电梯厢内,之后,由该电梯厢载车到达欲停车的停车坪(2)位置,然后,司机即可将车辆照直驶离电梯厢并直奔该停车坪(2)中的停车位,直到在该停车位内停稳车辆为止,最后,司机离开车辆并按照指定的路线最终离开立体车库。

    说明书

    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车辆直进停车型楼房车库(立体车库)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现的廉价的立体车库,对于缓解上述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该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

    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车辆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已经是占地面积不大的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就是为了解决繁华城市中停车难大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横跨行车道路上空且由支撑结构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以及连接停车坪与行车道路之间的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

    所述的升降井内的电梯厢能够在一个直线方向上贯通,即电梯厢允许车辆在电梯厢内一个直线方向上径直穿过;或者:所述的升降井内的电梯厢能够在垂直的两个直线方向上贯通,即电梯厢允许车辆在电梯厢内垂直的两个直线方向上径直穿过。

    ——所述的升降井内的梯厢:构成它的厢底与厢顶之间只存在与行车道路方向平行的两个梯厢侧壁,即确保车辆能够从电梯厢内一个直线方向上贯通;或者:所述的升降井内的电梯厢,构成它的厢底与厢顶之间不存在电梯厢的四个侧壁,而是由定位在上述厢底与厢顶四个角落的四根垂直立柱来连接该厢底与厢顶的,即确保车辆能够从电梯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直线方向上贯通。

    ——所述的停车坪采用钢构建筑形式来实现。

    ——所述的停车坪与引导车道是由能够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形成的,例如:采用水泥路面或木料路面。

    ——所述的升降井的设置位置可能会适当占用了旁边的人行道面积,但是对慢速行走的人们影响极其有限。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即司机驾车进入立体车库的方法:

    首先,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车辆照直驶进升降井内的底层电梯厢内,之后,由该电梯厢载车到达欲停车的停车坪位置,然后,司机即可将车辆照直驶离电梯厢并直奔该停车坪中的停车位,直到在该停车位内停稳车辆为止,最后,司机离开车辆并按照指定的路线最终离开立体车库。————即司机驾车离开立体车库的方法与上述司机开车进入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正好相反,而且是显而易见的,这里详述从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一.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利用了行车道路(包括:单条行车道路与由两条行车道路垂直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等地理位置)的上空来解决停车位的设置空间;——不影响地面车辆的交通; 

    二.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之二是可以让司机驾驶汽车直接驶进或驶离悬空设置的停车坪;——停车的方便程度与现有建造在普通专用地皮上的车辆直进停车位的封闭式楼房车库相同; 

    三.本发明的实施所涉及的与其他有可能相关的方面几乎没有矛盾;——以适当占用人行道面积(不影响慢速行进的行人)来换取给行人已经带来的地面停车影响行人行进的麻烦或由此给行人带来的由于交通拥挤而发生的交通事故问题;

    四.本发明的“性价比”很高;——由于没有占用城市中宝贵的地皮,而是利用了行车道路空闲的上空所致。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位于行车道路上空的本发明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的结构断面结构图。

    图2 是图1的作为第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图(行车道路上空设置的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其中的停车坪的形状也未必呈正方形)。

    图3示意了位于位于十字路口上空的本发明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的结构断面结构图。

    图4是图3的作为第二个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十字路口上空设置的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

    1: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2:按照常规布局设计的由硬质停车位形成的停车坪;3:定位在地面的支撑结构;4:行车道路;5:车道分界线;6:人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示意的是本发明最为简单而实用的单层大面积露天停车坪2的第一个实施例(例如:设置在由六个车道形成的行车道路4的上空设置的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例如:延着行车道路4的长度为60米),该停车坪2距离行车道路4的地面高度应该大于或远大于7米;它使用的在升降井1内电梯厢应该确保车辆能够从电梯厢内一个直线方向上贯通。

    图3与图4 示意的是本发明最为简单而实用的单层大面积露天停车坪2的第二个实施例(例如:设置在由六个车道的行车道路4交叉而形成的十字路口上空的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该停车坪2距离行车道路4的地面高度应该大于或远大于7米;它使用的位于升降井1内电梯厢应该确保车辆能够从电梯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直线方向上贯通,即无论从哪个方向过来的车辆都应该能够径直贯穿电梯厢;它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主要的区别在于:升降井1内的电梯厢必须在两个垂直的直线方向上贯通,而第一个实施例中只需要在一个直线方向上贯通即可。

    在停车坪2上可以按照惯例设计出任何认为合理停车位的各种排列常规顺序(均属于相当成熟的现有技术——细说从略);当车辆驶进或离开本发明的停车坪2时,可以由司机照直驾驶车辆从行车道路4上或停车坪2上进入升降井1中等待着的电梯厢内,达到目的地之后,再由司机照直驾车从电梯厢内开出,直接进入停车坪2内的停车位中停车;或者,由司机驾车离开升降井1内电梯厢顺着就近的行车道路4远去他处。——显然,驶进与驶离本发明的全过程离不开司机亲自驾驶自己的车辆。

    由于停车坪2上行驶的汽车必然是处于慢速行进状态,就有可能以高“性价比”的结构形式将整个停车坪2设计成常规的钢构停车平台的结构形式;这就为本发明成为可拆卸型的空中停车建筑结构创造了条件。——当停车坪2面积不大,又是长期(例如:一年以上)难得使用一次需要集中停车的状况下,可以采用此全钢构的空中停车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较适合于单层停车坪2的结构形式),便于如此状态的本发明可以在一个地区内巡回使用,提高利用效率。

    不难看出:由于派生出部分钢构(停车坪2)的本发明建筑结构形式,以及设置一层或多层停车坪2,再加上非敞开式(该式样的本发明车库主体建筑同于设置在专用地皮上现有的车辆直进停车位的封闭式楼房车库)与敞开式的建筑结构形式,经过排列组合,本发明实施例是不止上述的第一与第二两个实施例,可以派生出根据不同需求的许多实施例了。

    显然,纵观本发明的技术整体,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非要占据城市中宝贵的地皮才行)而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改进:既然人们为了汽车的通行修建了行车道路4,那么,也应该为了解决汽车的停车难问题再利用该行车道路4内闲置的上空来解决汽车所需要的众多停车位的问题,这应该是解决当前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最佳方案。

    一个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会在内的一线大城市中,符合建造本发明的十字路口与行车道路4上空停车位的面积相当可观的,若实施本发明不愁没有地方,因为,不少需要大批量集中停车的大型商场,大型饭店,影剧院与众多的办公楼,等等公用设施都会开设在行车道路4的两侧或/和十字路口附近。

    此外,若能对本发明的外观进行精心设计,就有可能成为城市道路上空的风景线。——对此若有异议,可以设想一下类似的问题:是首先解决人能够居住的问题重要还是首先解决住房外观漂亮的问题重要。

    另外,前面已经谈及了本发明涉及采用钢构的建筑结构型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轻),而钢构少不了紧固件;最理想的紧固件是现有的铆钉(必须地面烧红锻打实施紧固“铆接”——现场“铆接”操作困难),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紧”(相比之下劣于现有的“铆接”:抗振功能较差,易于被振松脱),这里建议采用工程(制造与施工)“性价比”最高且具有“四两拨千斤”力学放大机构作用的作为另一项简单发明专利的“螺栓型‘铆接’”技术(ZL200310108707.6),来实施本发明在空间利用专用工具徒手方便地实现“现场旋紧型‘铆接’”:只有强行破坏了该“螺栓型铆钉”结构之后才会失去其“铆接”功能。——“铆接”紧固性能这一点几乎同于现有的常规“铆接”技术(抗振功能极强不存在松脱的可能)。

    如果,从现在起,就能够着手规划并实施涉及包括本发明在内的有关立体车库的诸个发明项目,那么,有条件的我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中的停车难问题,很可能就会在几年内逐步予以解决,尤其是在新兴的城市当中。——况且,经营并解决停车难的事业还能够创造“停车收费利润”来抵消本发明的初期建造费用,就如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一样。

    关 键  词:
    横跨 道路 上空 电梯 司机 驾车 停车位 立体车库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490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