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249061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0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07250.0

    申请日:

    2013.03.29

    公开号:

    CN103195083A

    公开日:

    2013.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日:2013032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建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二路9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位于至少两个方向的综合管廊的交叉位置处,所述交叉节点结构为多边形柱状腔体,在所述腔体中布置有一水平中板,以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洞口,以分别与两个方向的所述综合管廊相连通;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楼梯。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双层八边形交叉节点结构方案,将管线敷设空间与人员通行空间分离,同时将两个方向的综合管廊分别与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相连通,通过合理的预留洞口和楼梯,实现管线交叉转换和人员在各舱通行的功能,并保持原综合管廊内的各防火分区独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位于至少两个方向的综合管廊的交叉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节点结构为多边形柱状腔体,所述腔体至少具有二对两两平行相对的侧壁,在所述腔体中水平布设有水平中板,以将所述腔体至少分隔为上下两结构腔,即为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所述上层结构腔至少在一对两两相对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贯通洞口,所述下层结构腔至少在一对两两相对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贯通洞口,以实现所述交叉节点结构至少与两个方向上的所述综合管廊相连通;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楼梯,上述被所述水平中板分隔的结构腔的数量与位于交叉节点结构处的所述综合管廊数量一一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节点结构为八边形柱状腔体,所述腔体具有四对两两平行相对的侧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中板与至少一侧侧壁连接处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上设置有防火盖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水平中板上的楼梯洞口处设置有防火盖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结构腔内均设置有集水井。

    说明书

    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市政管线隧道,近年来随着国内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地新城区在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目前已在上海、昆明、广州、苏州、沈阳、苏州、无锡等地规划建设了超过300km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容纳的管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与控制光缆、高质(杂质)水管、热水管、供冷管道等,根据综合管廊的系统布置,常常会遇到垂直相交或者斜交的综合管廊节点,在此交叉节点,需要解决管线向两个方向转换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人员在综合管廊各舱之间通行;最后还要保证综合管廊防火分区的独立。尤其是对于单舱x双舱、双舱x双舱等多舱管廊相交叉时,由于管线类型众多,常常会出现管线交错、影响人行以及防火分区混乱的情况。
    传统的做法采用简单将尺寸局部扩大和加深,没有解决管线弯转和人员通行之间的矛盾,还打乱了独立的防火分区,造成管线安装混乱、人员无法通行,非常不利于后期维护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该交叉节点结构通过采用八边形柱状腔体结构,以适应不同交叉角度的综合管廊,同时通过在腔体内设置水平中板以将腔体至少分隔为上下两结构腔,并在各相邻的结构腔之间设置楼梯,以妥善解决人员通行、管线转换和各防火分区独立的问题,同时妥善解决多条综合管廊交叉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位于至少两个方向的综合管廊的交叉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节点结构为多边形柱状腔体,所述腔体至少具有二对两两平行相对的侧壁,在所述腔体中水平布设有水平中板,以将所述腔体至少分隔为上下两结构腔,即为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所述上层结构腔至少在一对两两相对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贯通洞口,所述下层结构腔至少在一对两两相对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贯通洞口,以实现所述交叉节点结构至少与两个方向上的所述综合管廊相连通;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楼梯,上述被所述水平中板分隔的结构腔的数量与位于交叉节点结构处的所述综合管廊数量一一对应。
    所述交叉节点结构为八边形柱状腔体,所述腔体具有四对两两平行相对的侧壁。
    所述水平中板与至少一侧侧壁连接处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上设置有防火盖板。
    位于所述水平中板上的楼梯洞口处设置有防火盖板。
    所述下层结构腔内均设置有集水井。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双层八边形交叉节点结构方案,将管线敷设空间与人员通行空间分离,同时将两个方向的综合管廊分别与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相连通,通过合理的预留洞口和楼梯,实现管线交叉转换和人员在各舱通行的功能,并保持原综合管廊内的各防火分区独立;本交叉节点结构可广泛适用于不同角度、不同舱位以及多条综合管廊交叉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交叉节点与综合管廊的下部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中交叉节点的顶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交叉节点的中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交叉节点的底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图2的C‑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7,图中标记1‑15分别为:集水井1、综合管廊2、交叉节点3、综合管廊4、竖向隔墙5、楼梯6、竖向隔墙7、洞口8、防火盖板9、上层结构腔10、防火盖板11、顶板12、中板13、底板14、下层结构腔15。
    实施例:本实施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适用于不同方向的综合管廊交叉,在此交叉节点内,既能满足管线向各个方向敷设,又能满足人员在各舱正常通行和检修,同时减小节点的尺寸,降低建设的成本。
    如图1‑7所示,综合管廊2和综合管廊4相互交叉于交叉节点3处,交叉节点3通过水平中板13分隔为上层结构腔10和下层结构腔15,此双层结构上、下层平面尺寸相同,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此双层结构外侧应相较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加宽2.5~3m,为保证管线安装,加宽处角度为45度,以形成正八边形柱状腔体结构;综合管廊2和综合管廊4处于近似相同高度,为保证两管廊内的管线敷设互不影响,使综合管廊2向下弯折以与交叉节点3的下层结构腔15处于同一埋深,在下层结构腔15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面上开设洞口,以使综合管廊2与下层结构腔15相连通,同时在上层结构腔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面上开设洞口,以使综合管廊4与上层结构腔10相连通,即将综合管廊2布置在交叉节点3的下层,将综合管廊4布置在交叉节点3的上层;综合管廊2由竖向隔墙7分隔为双舱结构,同样综合管廊4由竖向隔墙5分隔为双舱结构,管线沿综合管廊两侧敷设,其中水平中板13由竖向隔墙5和竖向隔墙7交叉分隔为四个区域,分别在中板13的各个区域内开设洞口并设置楼梯6,楼梯6从中板13延伸至下层结构腔15的底板14上,楼梯6的洞口上设置有防火盖板11,以连通上层结构腔10和下层结构腔15,并满足工作人员在各舱之间转换以及各防火分区的独立;在交叉节点3内的中板13上开设有洞口8,洞口8紧贴交叉节点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面布置,洞口8具体用于作为管线向另一舱转换的通道,即当综合管廊2内的部分管线需要转换进入综合管廊4内时,则需要转换的部分管线从上层结构腔10经洞口8进入下层结构腔15内的综合管廊4中;在洞口8上设置有防火盖板9,当管线安装完成后,应通过防火盖板9和防火盖板11将不同防火分区相互分隔开。
    如图4所示,在下层结构腔15的左、右两舱内分别设置有集水井1,用于收集结构渗漏水和管道排放水即清洗水,并通过泵机排出至道路雨水系统。
    本实施中的交叉节点还可用于单舱x双舱、双舱x双舱等多舱管廊相互交叉;由于本交叉节点为正八边形构造,也可适应两条综合管廊之间的其它交叉角度,如两条综合管廊之间的45度或135度交叉,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条综合管廊90度相互垂直交叉。
    同理,如果总共有三条综合管廊相互交叉时,可采用三层交叉节点构造,即在该八边形柱状腔体内水平设置两块水平中板以将该腔体分隔为上、中、下三层结构腔,并使前述的三条综合管廊各自分别与上层结构腔、中层结构腔以及下层结构腔连通,同时在上、中、下三层结构腔之间设置连通楼梯,各楼梯入口处设置防火盖板,以妥善解决人员通行、管线转换和各防火分区独立的问题。
    如果总共有四条综合管廊相互交叉时,可采用四层交叉节点构造,即在该八边形柱状腔体内水平设置三块水平中板以将该腔体分隔为竖直方向上的四层结构腔,并使前述的四条综合管廊各自分别与各结构腔相连通,同时在竖直方向上的四层结构腔之间设置连通楼梯,各楼梯入口处设置防火盖板,以妥善解决人员通行、管线转换和各防火分区独立的问题。
    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作为综合管廊的重要节点,需要满足管线向各个方向的转换、人员通行和防火分区独立,传统的做法采用简单将尺寸局部扩大和加深,没有解决管线弯转和人员通行之间的矛盾,还打乱了独立的防火分区,造成管线安装混乱、人员无法通行,非常不利于后期维护管理。本实施例针对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其核心是将综合管廊交叉处的各种功能进行系统和组织,即将将人员通行路线与管线走向分开,从而彻底解决两者混杂和矛盾的局面,使得防火分区的独立变得简单,提出了综合管廊交叉节点处理的通行做法,适用于不同角度、不同舱位的综合管廊交叉,具有广泛的适用价值。

    关 键  词:
    一种 综合 交叉 节点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490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