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248451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66.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48589.5

    申请日:

    2012.09.19

    公开号:

    CN102839988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F 11/00申请公布日:201212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1/00申请日:20120919|||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1/00

    主分类号:

    E21F11/00

    申请人:

    唐山智诚电气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永飞; 肖卫雄; 张健; 肖健; 张召松; 冯小娜; 孙喜涛; 付合营; 王利军; 冯云; 缪赛; 施振华

    地址:

    063021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开越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代理人:

    于文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属于煤矿救灾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获得现场数据,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本发明可在井下狭小的空间自由飞行,携带摄像机等探测仪器执行救灾检测任务,体积小、操纵容易、有效载荷大、执行任务时间长、能量消耗少、使用能效高。对一些不适合机器人的场合非常适用,大幅度提高救灾的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发明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 4.一种煤矿救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煤矿救灾设备进行探测,包含如下步骤:起飞时遥控器控制主螺旋桨产生向下的推力,吊舱向上飞行,升力气囊产生向上升力;然后通过转向螺旋桨控制方向,主螺旋桨旋转角度,产生向前推力,吊舱向前飞行;主螺旋桨的转速和旋转角度通过遥控器控制,进而控制吊舱的速度和高度,转向螺旋桨也通过遥控器控制,需要转向时控制转向螺旋桨转动达到转向的目的;起飞后自动打开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和图像采集,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吊舱返回需要降落时,关闭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调整主螺旋桨的转向和转速,使吊舱平稳降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煤矿救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舱飞行到接近无线通讯方式的传输边缘时,通过遥控器控制吊舱内的机械手在安全高度向地面投放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接受和发送相关信息,进行中继传递;向地面投放多个中继装置,吊舱获得更远的可遥控飞行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煤矿救灾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螺旋桨在吊舱起飞时水平向下,提供升力,而在吊舱升空后可做0-90度旋转,此时主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一部分产生升力另一部分产生向前的推力,推动吊舱向前飞行。

    说明书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属于煤矿救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煤矿救灾机器人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延续的是履带式地面行走方式,也有仿生行走机器人。但是其自身的弱点也很多,由于煤矿自身的特点,发生事故后地面障碍物较多,空间狭小,使得机器人行进速度缓慢,实际使用中经常被卡主或陷入淤泥。在多次矿难使用情况来看,背景技术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机器人避开了地面行走,不受地面障碍物的影响,有很好的通过性,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包含升力气囊、吊舱、主螺旋桨、起落架、遥控器、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和转向螺旋桨,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

    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

    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发明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

    一种煤矿救灾方法,采用上述煤矿救灾设备进行探测,包含如下步骤:起飞时遥控器控制主螺旋桨产生向下的推力,吊舱向上飞行,升力气囊产生向上升力;然后通过转向螺旋桨控制方向,主螺旋桨旋转角度,产生向前推力,吊舱向前飞行;主螺旋桨的转速和旋转角度通过遥控器控制,进而控制吊舱的速度和高度,转向螺旋桨也通过遥控器控制,需要转向时控制转向螺旋桨转动达到转向的目的;起飞后自动打开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和图像采集,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吊舱返回需要降落时,关闭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调整主螺旋桨的转向和转速,使吊舱平稳降落。

    由于无线通讯方式的距离容易受到限制,为了延长本发明进行探测的距离,吊舱飞行到接近无线通讯方式的传输边缘时,通过遥控器控制吊舱内的机械手在安全高度向地面投放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接受和发送相关信息,进行中继传递;向地面投放多个中继装置,吊舱获得更远的可遥控飞行距离。

    主螺旋桨在吊舱起飞时水平向下,提供升力,而在吊舱升空后可做0-90度旋转,此时主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一部分产生升力另一部分产生向前的推力,推动吊舱向前飞行。

    本发明基于飞艇和直升机的理论设计救灾飞行机器人,体积小、有效载荷大、操纵灵活、使用方便。常用的飞艇和直升机都不适合井下救灾使用,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飞艇操纵容易,但载荷一定的情况下体积太大,不适合井下狭窄的空间;其二,直升机体积偏大,但井下空间狭小,悬停、低速操控困难,载荷也有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可在井下狭小的空间自由飞行,携带摄像机等探测仪器执行救灾检测任务,体积小、操纵容易、有效载荷大、执行任务时间长、能量消耗少、使用能效高。对一些不适合机器人的场合非常适用,大幅度提高救灾的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显示设备6、转向螺旋桨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包含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

    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

    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发明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

    一种煤矿救灾方法,采用上述煤矿救灾设备进行探测,包含如下步骤:起飞时遥控器控制主螺旋桨产生向下的推力,吊舱向上飞行,升力气囊产生向上升力;然后通过转向螺旋桨控制方向,主螺旋桨旋转角度,产生向前推力,吊舱向前飞行;主螺旋桨的转速和旋转角度通过遥控器控制,进而控制吊舱的速度和高度,转向螺旋桨也通过遥控器控制,需要转向时控制转向螺旋桨转动达到转向的目的;起飞后自动打开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和图像采集,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吊舱返回需要降落时,关闭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调整主螺旋桨的转向和转速,使吊舱平稳降落。

    由于无线通讯方式的距离容易受到限制,为了延长本发明进行探测的距离,吊舱飞行到接近无线通讯方式的传输边缘时,通过遥控器控制吊舱内的机械手在安全高度向地面投放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接受和发送相关信息,进行中继传递;向地面投放多个中继装置,吊舱获得更远的可遥控飞行距离。

    本发明升空需要的升力不只依赖于升力气囊的空气浮力,还有一部分来自主螺旋桨向上的推力,这样就可以减小气囊的体积。主螺旋桨在吊舱起飞时水平向下,提供升力,而在吊舱升空后可做0-90度旋转,此时主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一部分产生升力另一部分产生向前的推力,推动吊舱向前飞行。转向螺旋桨控制吊舱转向,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吊舱飞行,吊舱上携带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因为煤矿用的特殊环境,本发明升力气囊充以氦气无色无味不易燃;无线遥控频率2.4G,有效直线距离500米;飞行动力由电池提供,要求动力部分做特殊处理满足井下安全要求;吊舱内部携带的电子设备也要满足煤矿对安全的要求,电源也由电池提供,所采集信息由无线通讯模块处理传送;遥控器与显示设备相连,显示现场图像和传感器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功能还可以扩展,吊舱可以投放中继装置,多个中继装置传送数据,获得更远的遥控距离。本发明还可以用在其它领域,例如洞穴探险、隧道巡检、峡谷航拍、电力线巡视等其他一些空间相对狭小人员活动困难,劳动强度大的场合。

    关 键  词:
    一种 煤矿 救灾 设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4845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