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242341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588.6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85863.9

    申请日:

    2006.06.02

    公开号:

    CN1873160A

    公开日:

    2006.12.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日:20060602授权公告日:20080827终止日期:201006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2(2006.01)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陈杰;

    发明人:

    陈杰

    地址:

    215002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景运家园10幢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海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由纵向和横向龙骨构成框架结构,所述纵向龙骨由主龙骨、卡接于主龙骨上的副龙骨以及与主龙骨底部固定连接的复数个地脚组件构成,所述主龙骨为开口向上的型材,所述地脚组件包括基座和水平调整机构,水平调整机构中的调节件经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延伸至主龙骨内;所述副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其底部的加强筋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支撑部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与主龙骨的侧壁卡合连接;所述横向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其底部的加强筋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本发明利用龙骨架铺设地砖的方式,有效提高地砖铺设的质量及速度,同时减小了对地面的承重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由纵向和横向龙骨构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龙骨[3]由主龙骨[1]、卡接于主龙骨[1]上的副龙骨[2]以及与主龙骨底部固定连接的复数个地脚组件构成,所述主龙骨[1]为开口向上的型材,所述地脚组件包括基座和水平调整机构,水平调整机构中的调节件[4]经主龙骨[1]底面上的开孔延伸至主龙骨[1]内;所述副龙骨[2]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5]、其底部的加强筋[6]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7],支撑部[5]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8],与主龙骨的侧壁卡合连接;所述横向龙骨[9]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10]、其底部的加强筋[11]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12],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龙骨[2]和横向龙骨[9]的支撑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2]与横向龙骨[9]的端部分别设有两两配合的斜向切口[14],拼接后构成十字交接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组件中的水平调整机构由调节件[4]与紧固件[15]组成,所述紧固件[15]固定连接于主龙骨[1]底面,紧固件[15]上对应于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位置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调节件[4]为与所述螺孔配合的螺钉[1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组件的基座由金属座[17]及缓冲垫[18]组成,金属座的顶部设有与调节件端部配合连接的凹坑,底面与缓冲垫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外侧壁、近端部设有卡合凹槽,对应的副龙骨的弯折部内侧设有与卡合凹槽匹配的凸起,构成卡合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侧壁项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加强肩[19],副龙骨[2]的支撑部[5]底面设有与之配合的凹陷[2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与纵向龙骨拼接处的主龙骨加强肩上,设有纵向龙骨卡接的凹槽[2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横向龙骨[9]间至少设有一根跨接于相邻纵向龙骨[3]之间的平副龙骨[24],每一所述平副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26]及其底部的加强筋[27],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平副龙骨[24]和横向龙骨[9]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组地脚组件,龙骨经卡接于其底部的卡合件[25]与地脚组件连接。

    说明书

    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骨支撑架,具体涉及一种在铺设地砖时,用于固定及支撑地砖的龙骨架。
                              背景技术
    地砖是一种常用的地面装饰材料,适用于室内及室外的地面装饰,按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瓷质砖(如抛光砖、釉面砖、玻化砖)、石质砖(如花岗岩、大理石)、玻璃砖等,根据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众所周知,瓷质砖及石质砖在铺设时,需用到沙浆(水泥及砂混合物),将按比例拌好的沙浆涂于砖体背面,随即按照事先弹好的基准线贴于地面上,再用橡皮锤轻敲地面砖,使其与地面压实,最后将溢出的多余沙浆擦除;在贴完后,需进行地面养护,24小时内不能在砖面上行走,4~5天后完全干透,可正常使用。铺设时常见的问题是:①空鼓、起拱:产生的原因是沙浆的过干或过湿,水泥安定性不合格;②相邻砖不平:施工中平整度控制得不好,涂于砖体上的沙浆过多或过少,以及受地面平整度的影响,又或是过早在砖面上踩踏;③接缝粗细不一致,影响整体美观性;另一方面,由于沙浆涂抹的厚度约在10毫米,从而相应地增加了对楼层的承重量,尤其在对承重量有较高要求的高层建筑中,极不适用;同时,因每一砖体都需施工人员按步聚依次铺设,且待完全干透后才可进行下一步装修工序,从而必将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玻璃砖在铺设时,一般用钢筋框架支起而不是直接贴附在地面上,配合地面上预设的射灯,表现出玻璃砖独有的透明特性,施工时,先构建钢筋框架(横向与纵向的支架拼接成矩形框架,用螺栓或是电焊相互连接),再将玻璃砖依次贴于框架顶面上,砖与砖之间的缝隙用水泥配合玻璃胶填补。虽然铺设玻璃砖拥有与众不同的效果,但由于支撑玻璃砖的钢筋框架存在自身重量重、搭建繁锁以及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高等问题,因而限制了玻璃砖应用的场合(目前只用于装饰室外的广场地面),普通家居或是高层建筑内装修根本无法使用,应用范围受限,同时,水泥和玻璃胶的使用导致了玻璃在发生破损时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铺设地砖时用的龙骨架,通过用龙骨架铺设地砖,可使铺设更为方便、快捷,地面平整、拼缝整齐,整体更为美观,适用于各种地面与场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由纵向和横向龙骨构成框架结构,所述纵向龙骨由主龙骨、卡接于主龙骨上的副龙骨以及与主龙骨底部固定连接的复数个地脚组件构成,所述主龙骨为开口向上的型材,所述地脚组件包括基座和水平调整机构,水平调整机构中的调节件经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延伸至主龙骨内;所述副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其底部的加强筋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支撑部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与主龙骨的侧壁卡合连接;所述横向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其底部的加强筋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龙骨为开口向上的型材,可以是截面为平底的U型或是开口向上的C型;所述地脚组件的个数及相间的距离可根据地砖的承重比来计算,一般按承重比均匀布置于主龙骨底部,亦可根据特殊需要改变地脚组件的分布位置,另一方面,地脚组件除支撑龙骨架的作用外,同时可利用水平调整机构对铺设地面的平整度进行相应调节,以达到砖面水平的目的;所述副龙骨与横向龙骨(基于纵向龙骨)拼接形成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与被铺设的地砖尺寸匹配,铺设时,地砖搁置于副龙骨与横向龙骨的支撑部上,砖与砖之间以分隔栏限位,防止各地砖间的移位、挤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副龙骨和横向龙骨的支撑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可采用粘贴层、嵌条等结构方式,材料为橡胶、泡沫塑料等,吸收外来冲击力,防止地砖与龙骨架之间挤压而受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龙骨与横向龙骨的端部分别设有两两配合的斜向切口,拼接后构成十字交接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脚组件中的水平调整机构由调节件与紧固件组成,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主龙骨底面,紧固件上对应于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位置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调节件为与所述螺孔配合的螺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脚组件的基座由金属座及缓冲垫组成,金属座的顶部设有与调节件端部配合连接的凹坑,底面与缓冲垫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龙骨外侧壁、近端部设有卡合凹槽,对应的副龙骨的弯折部内侧设有与卡合凹槽匹配的凸起,构成卡合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龙骨侧壁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加强肩,副龙骨的支撑部底面设有与之配合地凹陷。向内弯折的加强钩增加了副龙骨接触的承重面积,提高主龙骨承重的能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副龙骨与纵向龙骨拼接处的主龙骨加强肩上,设有纵向龙骨卡接的凹槽,以便于横向龙骨的卡入。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横向龙骨间至少设有一根跨接于相邻纵向龙骨之间的平副龙骨,每一所述平副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及其底部的加强筋,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当铺设的单块地砖面积较大时,如120厘米×120厘米,甚至更大面积的情况下,为提高龙骨框架的承受力,在横向龙骨之间加设平副龙骨,增加对地砖中部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每一平副龙骨和横向龙骨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组地脚组件,龙骨经卡接于其底部的卡合件与地脚组件连接。所述卡合件作为连接龙骨与地脚组件的连接件,为施工方便,可截取主龙骨(U型型材)的一小断作为卡合件使用。
    本发明的安装过程为:①首先定位纵向龙骨,将地脚组件通过紧固件上的垫片铆接于纵向龙骨的底面上,然后通过调整各地脚组件中调节件相对于基座的高度,以确保纵向龙骨的水平;②卡接副龙骨,选择与地砖长度匹配的副龙骨,将其底面插入纵向龙骨的开口中,左右支撑部搁置于纵向龙骨的侧壁上,弯折部与侧壁顶部卡接;③卡接横向龙骨,选择与地砖宽度匹配的横向龙骨,将其端部的卡槽卡接于纵向龙骨的侧壁上,与相邻的副龙骨构成框架结构;④将地砖固定于框架结构内。铺设好后的地砖其受力过程为,砖面所受的力由副龙骨及横向龙骨传递至主龙骨上,由每一地脚组件分力,每一地脚组件上分得的力由紧固件、调节件传至基座,到达地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在铺设地砖时采用本发明结构的龙骨架,可使地砖的铺设更为方便,相比较于以往用沙浆固定地砖的方式,采用龙骨架固定可避免由沙浆而引起的地砖空鼓、起拱,确保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对齐,同时施工后对砖面的养护时间大大缩短,有效提高施工进度。
    2.由于本发明中是通过调整水平调节机构中调节件与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龙骨架的平整性,从而使调节砖面平整度变得更为方便与快捷,尤其是在铺设玻璃地砖时,可降低地面平整度的要求,减小施工难度。
    3.由于本发明的龙骨架采用的是自重较轻的型材,从而减小了地面装饰对楼层承重的压力,适合于高层建筑地面装饰时使用。
    4.由于采用本发明的龙骨架结构,铺设的地砖搁置在龙骨架上,当发生破损时,采用类似吸盘类的工具即可将地砖自龙骨框架中取出,从而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纵向龙骨与横向龙骨的卡接示意图;
    附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图4中紧固件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横向龙骨截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横向龙骨的端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单个龙骨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图9中平副龙骨与地脚组件连接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主龙骨;2、副龙骨;3、纵向龙骨;4、调节件;5、支撑部;6、加强筋;7、分隔栏;8、弯折部;9、横向龙骨;10、支撑部;11、加强筋;12、分隔栏;13、卡槽;14、斜向切口;15、紧固件;16、垫片;17、金属座;18、缓冲垫;19、加强肩;20、凹陷;21、凹槽;22、固定螺母;23、固定孔;24、平副龙骨;25、卡合件;26、支撑部;2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由纵向和横向龙骨构成框架结构,所述纵向龙骨3由主龙骨1、卡接于主龙骨1上的副龙骨2以及与主龙骨1底部固定连接的复数个地脚组件构成,所述主龙骨1为开口向上的U型型材,所述地脚组件包括基座和水平调整机构,水平调整机构中的调节件4经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延伸至主龙骨内;所述副龙骨2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5、其底部的加强筋6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7,支撑部5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8,与主龙骨的侧壁卡合连接;所述横向龙骨9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10、其底部沿延伸方向设置的加强筋11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12,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13;在每一所述副龙骨和横向龙骨的支撑部的上表面粘贴有橡胶层,构成缓冲结构。
    以60×60公分的地砖铺设一6×6平方米的地面为例,需11根纵向龙骨及110根卡接于纵向龙骨上的副龙骨2和110根横向龙骨9,每一纵向龙骨上相隔50公分设置一地脚组件,所述地脚组件中的水平调整机构由调节件4与紧固件15组成,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主龙骨底面,紧固件15上对应于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位置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调节件为与所述螺孔配合的螺钉,参见附图4、5所示,所述紧固件15由一垫片16和一固定于垫片底面、与调节件配合的固定螺母22组成,固定螺母两侧的垫片上分别设有固定孔23,紧固件通过固定孔铆接于主龙骨1的底面;所述地脚组件的基座由金属座17及缓冲垫18组成,金属座17的顶部设有与调节件4端部配合连接的凹坑,底面与缓冲垫固定连接;安装时,首先确定纵向龙骨的位置,调整每一点地脚组件中螺栓式调节件的高度,使纵向龙骨达到水平,然后将副龙骨依次卡接于纵向龙骨上(主龙骨外侧壁、近端部设有卡合凹槽,对应的副龙骨的弯折部内侧设有与卡合凹槽匹配的凸起,构成卡合固定。),使主龙骨侧壁顶部向内弯折的加强肩抵于副龙骨支撑部5底面的凹陷20内;随后将横向龙骨卡于纵向龙骨上,由于副龙骨2与横向龙骨9的端部分别设有两两配合的斜向切口14,从而使拼接后构成十字交接型(如附图2所示),同时为使横向龙骨便于与主龙骨1卡接,在每一副龙骨与横向龙骨的拼接处,主龙骨1的加强肩19上设有卡接凹槽21;在框架拼接好后,将地砖铺设于每一龙骨框架中。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9至附图10所示,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由纵向和横向龙骨构成框架结构,所述纵向龙骨由主龙骨1、卡接于主龙骨1上的副龙骨以及与主龙骨1底部固定连接的复数个地脚组件构成,所述主龙骨1为开口向上的U型型材,所述地脚组件包括基座和水平调整机构,水平调整机构中的调节件4经主龙骨底面上的开孔延伸至主龙骨内;所述副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其底部的加强筋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支撑部的外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与主龙骨的侧壁卡合连接;所述横向龙骨9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其底部沿延伸方向设置的加强筋及顶部向外突起的分隔栏,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
    以120×120公分的地砖铺设一12×12平方米的地面为例,需11根纵向龙骨及110根卡接于纵向龙骨上的副龙骨和110根横向龙骨9,由于单块地砖的面积较大,为使对其有良好的支撑,在相邻横向龙骨间设有2根跨接于相邻纵向龙骨之间的平副龙骨,每一所述平副龙骨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26及其底部的加强筋27,两端分别设有与主龙骨侧壁卡接配合的卡槽每一纵向龙骨上,同时在纵向龙骨、横向龙骨及平副龙骨24底部相隔60公分设置一地脚组件,所述地脚组件中的水平调整机构由调节件4与紧固件15组成,在纵向龙骨底部设置的地脚组件中,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主龙骨底面,而在横向龙骨及平副龙骨上,采用卡合件25(可截取5~10公分的主龙骨)与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15上对应于主龙骨或卡合件底面上的开孔位置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调节件为与所述螺孔配合的螺钉,所述紧固件15由一垫片和一固定于垫片底面、与调节件配合的固定螺母组成,固定螺母两侧的垫片上分别设有固定孔,紧固件通过固定孔铆接于主龙骨1或卡合件25的底面;所述地脚组件的基座由金属座17及缓冲垫18组成,金属座17的顶部设有与调节件4端部配合连接的凹坑,底面与缓冲垫固定连接。

    关 键  词:
    一种 铺设 地砖 龙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铺设地砖用的龙骨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4234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