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垫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材料,尤其是一种屋面垫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屋面垫层材料采用层状结构,主要包括无纺布层和编织布层,在二者之间为沥青层,采用编织布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拉力;其结构的不足在于:由于采用了编织布层,尽管增加了强度,但是容易渗水,而且太阳晒久了,材料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强度高而且防水性能好的屋面垫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屋面垫层材料,包括无纺布层,在二层无纺布层的复合面上均设有一膜层,在二层膜层之间设有一沥青层,在沥青层中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和拉力的网筋层。
本发明所述的网筋层为网格状的玻纤布或者其他能增加强度的材料,所述的膜层为PE膜或者PP膜或者其他塑料膜。
本发明所述的这种屋面垫层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沥青在搅拌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温并保证沥青的温度在180℃-240℃之间,输送到沥青挤出模具中;
2、在二层无纺布中用于复合的一个面上均涂上膜,即进行淋膜处理,形成二个无纺布层和膜层的复合层;
3、将二个复合层和网筋层分别输送到沥青挤出模具下,将沥青挤压至二个复合层中,然后通过复合对压在二个复合层中形成沥青层,在沥青层中包含有网筋层,并最终复合成型。
4、在产品成型后,通过切边、贮存、计量和收卷工序计量成卷。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在二层无纺布中用于复合的一个面上均进行了淋膜处理形成膜层,既防止了渗水,又防止沥青在复合生产过程中从布料中渗漏和复合对压辊的两辊筒粘结,影响生产设备地正常运行;同时通过在沥青层中间设有网筋层,来实现增加强度和拉力。经过检测,本发明产品的纵横向拉力强度为100-1000N,纵横向撕裂强度为500gf-4000gf。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产品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无纺布层1,膜层2,沥青层3,网筋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这种屋面垫层材料,包括无纺布层1,在二层无纺布层1的复合面上均设有一膜层2,膜层2可以采用PE膜或者PP膜。在二层膜层2之间设有一沥青层3,在沥青层3中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和拉力的网筋层4,网筋层4采用网格状的玻纤布。
这种屋面垫层材料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由复合对压辊构成的成型装置,复合对压辊的一侧设有一个向其输送无纺布的展开装置,另一侧设有一个向其输送无纺布和一个网筋玻纤布的展开装置,复合对压辊的上方设有向其输送沥青的沥青输送装置,沥青输送装置包括沥青搅拌反应釜、沥青齿轮泵、挤出模具,其中挤出模具位于复合对压辊的上方且其出口正对复合对压辊中部,搅拌反应釜通过沥青齿轮泵与挤出模具连接,沥青齿轮泵与挤出模具之间设有沥青过滤器。挤出模具上设有加热温控装置,保证沥青的温度在180℃-240℃之间,这样沥青即可分散均匀、温度均匀。该生产线在成型装置之后还依次连接有切边装置、贮存装置、计量装置、收卷装置。布料展开装置上还设有用于调偏的红外线调偏装置,通过计量装置和收卷装置计量成卷。
这种屋面垫层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沥青在搅拌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温并保证沥青的温度在180℃-240℃之间,输送到沥青挤出模具中;其中沥青采用改性沥青,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10-100号沥青53.8%,热塑性橡胶1.4%,石粉填料44.8%。
2、在二层无纺布中用于复合的一个面上均涂上膜,即进行淋膜处理,形成二个无纺布层1和膜层2的复合层;
3、将二个复合层和网筋层4分别输送到沥青挤出模具下,将沥青挤压至二个复合层中,并通过复合对压在二个复合层中形成沥青层,在沥青层3中包含有网筋层4,并最终复合成型,在产品成型后,通过切边、贮存、计量和收卷工序计量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