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241672
  • 上传时间:2018-02-05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736.6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21058.X

    申请日:

    2006.05.31

    公开号:

    CN1851185A

    公开日:

    2006.10.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66(2006.01)

    主分类号:

    E04B1/66

    申请人:

    张晶;

    发明人:

    张晶; 张钰雯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小区肖家河街15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海燕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为解决现有防水成品易漏水的问题,本发明在管道外表面1或地漏7与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具有粘接性的密封防水材料4,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待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定型压盘5的标准形状就成为防水构件的标准形状。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提高防水成品完好率、地漏周围不再积水、在施工阶段的保护作用、提高施工工效、渗漏责任界定。

    权利要求书

    1、  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在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密封防水材料(4),密封防水材料(4)涂施在管道外表面(1),又涂施在楼板接缝(3)和周围的楼板找平层表面,其特征在于:在管道四周的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是地漏(7),在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密封防水材料(4),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封防水材料(4)最薄不少于2~4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防水材料(4)是可固化的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防水材料(4)是热熔型改性沥青、聚氨脂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硅酮密封材料的某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型压盘(5)是有固定形状的、中间有孔(6)的环形圈。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型压盘(5)是喇叭形定型压盘、漏斗形定型压盘、“T字”形定型压盘、“十字”形定型压盘的某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搭接在防水构件的定型压盘(5)表面,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定型压盘(5)和大面积防水层组成的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至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或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至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接缝(3)部位,再在接缝(3)部位的大面积防水层上面涂施密封防水材料(4),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获得由大面积防水层、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组成的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定型压盘(5)上面搭接大面积防水材料后,再在大面积防水层上面涂施密封防水材料(4),将第二个定型压盘(5)又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获得两层防水构件中间夹有大面积防水层的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说明书

    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多、高层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厕浴间、厨房中,给排水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渗漏是非常频发,其内在原因是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二次灌缝的混凝土受温差影响,变形不同产生裂缝。还有管道和楼板的受力状态不同,不同位移产生裂缝。直接原因是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有缺陷,现行防水施工方法不能获得完好率高、不积水、标准外形的防水成品。
    现行施工方法及不足:现在厕浴间、厨房均有防水设防要求,但国家却没有相应的防水技术规范,实际施工时只能参照借鉴《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的相关条文,实际验收时也只能参照借鉴《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的相关条文。约定俗成的施工方法是:在楼板设置预留孔--→将管道(地漏)安装定位在预留孔中,再用混凝土进行二次灌缝固定--→在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的接缝处,预留10×15的环形凹槽--→在凹槽处,用密封防水材料进行密封防水施工,将环形凹槽填满形成柔性密封层(体)--→在柔性密封层(体)表面和其相邻的管道、楼板表面,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附加层施工形成防水附加层--→在防水附加层表面和大面积楼板找平层表面,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层施工形成大面积防水层--→对大面积防水层(包括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进行外观检查--→对大面积防水层(包括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进行蓄水验收--→在大面积防水层(包括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上,用水泥砂浆进行保护层施工形成保护层--→后续施工。
    现行施工方法造成完好率低的原因:在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中,虽然在该部位施有柔性密封层(体)、防水附加层、防水层,但施工环境一般光线弱、空间小、视线差,使柔性密封层(体)、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形状和厚度不标准,加之接缝处预留的凹槽易积灰、潮湿,管道管根的防水构造更不能参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中的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见P26的5.4.8条文):将找平层做成圆锥台,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填严等措施。在此条件下施工,能达到设计质量要求的防水成品比例较低,一般仅为60-80%。防水成品的质量缺陷是渗漏的重要原因。
    现有防水成品产生积水缺陷:地漏定位安装通常偏高于楼板。这是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地漏篦子通常与地漏外壳上口宽边缘相连,又要满足地面面层标高。以致地漏外壳上口宽边缘均高于防水层。地漏周围的密封防水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只能做在地漏外壳的外壁上。它不能参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中的水落口防水构造(见P22的5.4.5条文及P110的条文说明):将防水附加层、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小于50毫米。这样地漏周围干湿交替或积水浸泡,将直接影响成品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
    现行施工中对防水成品保护困难:厕浴间、厨房的防水层完工后,通常采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但是在保护层施工前其他工种的交叉作业、水泥砂浆保护层的干缩、卫生洁具的安装都极可能对防水成品造成损坏,特别是在为竣工验收做外观清洁时,对管壁、地漏上的防水层收头损伤尤为严重。
    通过上述分析,现行施工方法,不可避免存在以上质量缺陷,这正是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渗漏严重、且不易根治的问题所在。为此国家对防水工程规定并实施至少5年的“保修期”制度,以解决因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渗漏问题。但由于防水成品具有隐蔽性,防水层与其相关层次在重合和接合部位的边界难区分、难剥离,实施保修中对渗漏责任常常不能界定,造成保修工作推委难行,责任赔偿更难以落实。
    根据对影响防水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同,将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分为主次两大类施工:第一类是主要影响质量的防水层施工;第二类是次要影响质量的辅助施工----辅助施工包括基层施工、凹槽施工、密封防水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保护层施工等。防水层施工是在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产生漏水缝隙的上表面进行的主要设防措施,目的是使上部的水不能到达漏水缝隙。而辅助施工的基层施工、凹槽施工是在漏水缝隙处进行的防水层施工的先决条件,其质量优劣影响防水层施工的质量优劣;密封防水施工是弥补漏水缝隙变形,和消除因变形而对该处防水层施工的防水成品拉裂或拉脱影响的一种措施;辅助施工的防水附加层施工、保护层施工则是对防水层施工获得的防水层进行加强和保护,使防水层施工后,最终能获得完好率高的、耐用不易损坏的防水成品。所以只有良好的防水层施工,而辅助施工质量较次,也能具有防水作用;而只有良好的辅助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较次,则不能具有耐久的防水作用。现有的新技术,以及有关专利技术都是关于辅助施工中的某一种施工技术的改进,没有直接针对防水层施工的技术改进。如中国专利ZL99251023.6、ZL99232522.6是对基层施工的技术改进,中国专利ZL95111483.2、95110566.3是对凹槽施工和密封防水施工的技术改进,都没有涉及到对防水层施工,特别防水层施工的防水层收头的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行在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获得的防水成品完好率低,外形不标准等问题,提供一种获得标准化防水构件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对防水层施工,特别防水层施工的防水层收头进行技术改进。用一个形状固定的附加构件,按压粘贴于涂施在防漏处地待固化的密封防水材料表面,使密封防水材料表面成为外形是附加构件形状的防水构件,即获得外形是标准的防水构件。不会因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等因素影响施工获得的防水构件有质量隐患。
    本发明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是:在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具有粘接性的密封防水材料4,并且密封防水材料4要堆积最薄不少于10-20毫米的厚度。密封防水材料4涂施在管道外表面1,又涂在楼板接缝3和周围的楼板表面,为了使密封防水材料4外表有固定的标准形状,在管道四周的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待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定型压盘5的标准形状就成为防水构件的标准形状。
    本发明主要是用定型压盘5使没有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变为标准化的施工方法,把不定形的防水成品变为外形固定的标准化的防水构件。用同样的发明构思,进行地漏防水施工的方法如下:
    本发明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是:在地漏7宽边缘8的下面与楼板相接,在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具有粘接性的密封防水材料4,为了使密封防水材料4外表有固定的标准形状,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待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定型压盘5的标准形状就成为防水构件的标准形状。
    密封防水材料4最薄不少于2~4毫米。在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的密封防水材料4的外形形状是:沿管道纵截面方向的密封防水材料4剖面成近似三角形。
    本发明所述的密封防水材料4是可固化的材料。即在施工时,密封防水材料是液体或膏体,待降温或一定时间后自然固化成形。可使用的这种可固化的密封防水材料选用热熔型改性沥青、聚氨脂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硅酮密封材料,或者其它可固化的密封防水材料。
    定型压盘5是有固定形状的、中间有孔6的环形圈。定型压盘5是喇叭形定型压盘、漏斗形定型压盘、“T字”形定型压盘、“十字”形定型压盘的某一种。对于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用喇叭形定型压盘、漏斗形定型压盘为宜;对于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用“T字”形定型压盘、“十字”形定型压盘为宜。
    管道、地漏部位制作的防水构件要与楼板上的大面积防水层搭接,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下面是上述防水构件与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搭接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搭接在防水构件的定型压盘5表面。也就是制作防水构件工艺完后,在楼板上施工大面积防水材料时,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搭接在防水构件的定型压盘5表面,待防水材料固化成膜后,使防水构件与大面积防水层组成为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第二种:将防水构件制作在大面积防水层上面。其施工步骤是:在楼板上施工大面积防水材料时,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至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或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接缝3部位,待防水材料固化成膜后,再在接缝3的大面积防水层上,制作防水构件。这种施工步骤还可以描述为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至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后、或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至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接缝3部位后,待防水材料固化成膜后,再在接缝3部位的大面积防水层上面涂施具有粘接性的密封防水材料4,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还用定型压盘5将密封防水材料4压实,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密封防水材料4的表面,待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获得由大面积防水层、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组成的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第三种:在两个防水构件中间夹一层大面积防水层。在管道或地漏7与楼板接缝3部位制作好一个底面防水构件后,将大面积防水材料施工搭接在底面防水构件的定型压盘5上,待防水材料固化成膜后,再在大面积防水层上面涂施具有粘接性的密封防水材料4,将第二个定型压盘5又粘合固定在大面积防水层上面的密封防水材料4表面,待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获得由两层防水构件中间夹有大面积防水层而组成的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本发明的主要用词的概念:
    防水构件-----在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由密封防水材料与定型压盘压接复合组成的具有防水功能的构件。
    防水成品-----对管道(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现行防水施工获得的防水产品。
    连续的防水层整体----是已制成的防水构件(或防水成品)与楼板大面防水层搭接成一体的防水整体。
    完好率----在一定数量的已完工的防水构件(或防水成品)中,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比例。
    本发明的优点:
    1、提高防水成品的完好率:是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所得的防水构件或多个复合式防水构件的整体、特别是表面的完好率,高于现行施工方法获得的防水成品的完好率。提高完好率在现行的施工方法中没有良好的方法,而完好率应该是防水施工最重要的质量标准,提高完好率是现行防水施工方法的重大技术难题,并且至到现在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而本发明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项技术难题。实际施工中,一般防水施工人员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都能获得近100%完好率的防水构件,而技术较高的防水施工人员用现行施工方法一般只能获得60-80%的完好率,非完好的防水成品除很易发生漏水外,还是影响成品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的重要质量隐患。另从以下几点补充:
    施工简捷:现行防水施工方法工序多、繁琐,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密封防水材料的涂施厚薄难以控制,涂施部位难以控制,防水层收头在管道(地漏)外表面粘接效果难以保证。而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捷,一般防水施工人员也能撑握并获得达标的防水构件。
    密封防水质量有所改善: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时,管根(地漏)与周围楼板的接缝处可不预留凹槽,管根(地漏)周围的楼板找平层易干净、干燥;使用定型压盘复合组成防水构件后,定型压盘与管根(地漏)周围的楼板找平层之间可视为搭接缝,搭接缝的柔性密封层受剪力变形,柔性密封层厚度取决于剪切移动量,该处最薄不少于2~4毫米的厚度足以满足密封防水的质量要求。
    防水构件和大面积防水层整体性: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将防水构件和大面积防水层合为一体,即大面积防水层的收头与防水构件在水平面搭接形成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防水质量更可靠。
    2、地漏周围不再积水:现行地漏的防水施工方法要求地漏上面高于楼板找平层,在地漏周围必然有积水,积水是漏水的起因。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需要地漏高于找平层,就不会产生积水,消除了漏水的起因。
    3、在施工阶段的保护作用:现行防水施工方法所获得的防水成品通常无自身保护作用,还需水泥砂浆做保护层,各种情况对防水成品的损伤损坏非常普遍。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用定型压盘复合组成防水构件,并与大面积防水层搭接组成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定型压盘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在第一时间内就完好地保护了定型压盘下面的密封防水材料不被损坏。同时定型压盘与管道外壁(地漏内壁)结合牢固、配合完好,不脱落。避免了后续施工的损坏。
    4、提高施工工效:本发明施工方法集密封防水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为一体,一步到位,提高了施工工效。
    5、渗漏责任界定:如果管道管根、地漏周围发生渗漏,因安装有定型压盘,定型压盘是否损坏是渗漏责任界定的重要依据:定型压盘已被损坏造成的渗漏责任在损坏定型压盘者,定型压盘未被损坏造成的渗漏责任大多在防水施工者。这种清楚的渗漏责任界定在维修实际中省去了维修前久拖不定的确定责任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弧面喇叭形定型压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弧面喇叭形定型压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漏斗形定型压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漏斗形定型压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十字”定型压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十字”定型压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现行国标(GB50345-2004)伸出屋面管道的细部构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现行国标(GB50345-2004)屋面直水落口的细部构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现行约定俗成的厕浴间、厨房排水立管的细部构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现行约定俗成的厕浴间、厨房地漏的细部构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管道外表面、2是楼板预留孔、3是接缝、4是密封防水材料、5是定型压盘、6是孔、7是地漏、8是宽边缘、9是混凝土。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如图1,先把定型压盘5穿套在管道上。在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孔2之间用混凝土9二次灌缝填满,防止在上面涂施密封防水材料时,密封防水材料向下流淌。填满混凝土9后,在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接缝3部位涂施具有粘接性的、温度为80~150℃的热熔型改性沥青密封防水材料4,并且热熔型改性沥青堆积的最薄部位不少于10-20毫米的厚度。热熔型改性沥青涂施在管道外表面1,又涂在楼板接缝3和周围的楼板表面,在楼板表面热熔型改性沥青形成宽50~100mm的环状带。把穿套在管道上的定型压盘5压向热熔型改性沥青,在定型压盘5四周,热熔型改性沥青被挤压溢出,在管道和楼板与定型压盘5之间的热熔型改性沥青形成密实饱满的填充状态。经定型压盘5压实后,热熔型改性沥青的最小厚度不小于2~4毫米。待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获得由密封防水材料4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定型压盘5的标准形状就成为防水构件的标准形状。
    实施例2、地漏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如图2、在地漏7与楼板孔2之间用混凝土9二次灌缝填满,防止在上面涂施密封防水材料时,密封防水材料向下流淌。在地漏7宽边缘8的下面与楼板相接,在地漏7宽边缘8的上面和相接的楼板表面接缝3部位涂施具有粘接性的聚氨脂防水材料的密封防水材料4,为了使聚氨脂防水材料外表有固定的标准形状,在聚氨脂防水材料的表面还用圆形“十字”定型压盘5将聚氨脂防水材料压实,使聚氨脂防水材料最薄之处为2~4毫米。并将定型压盘5粘合固定在聚氨脂防水材料的表面,待聚氨脂防水材料固化后,获得由聚氨脂防水材料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的防水构件。定型压盘5的标准形状就成为防水构件的标准形状。
    实施例3、在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后再作大面积防水施工的方法
    按实施例1所述的内容进行施工。尔后进行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在楼板上大面积涂施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涂施搭接在防水构件的定型压盘5表面。使大面积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覆盖在定型压盘5表面,待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固化成膜后,获得由大面积防水层与防水构件组成的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实施例4、在大面积防水施工后再作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先把定型压盘5穿套在管道上。在管道外表面1与楼板孔2之间用混凝土9二次灌缝填满,防止在上面涂施密封防水材料时,密封防水材料向下流淌。进行大面积防水施工,在楼板上大面积涂施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施工至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待防水涂料固化成膜后,再在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用硅酮密封材料和定型压盘5复合组成防水构件。制作防水构件的方法同于实施例1。最后获得由大面积防水层与防水构件组成的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实施例5、在两个防水构件中间夹有大面积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先按实施例1在管道或地漏7与楼板接缝3部位制作好一个底面防水构件后,再在楼板上大面积涂施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将大面积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涂施搭接在底面防水构件的定型压盘5上,待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固化成膜后,再在大面积聚合物水泥防水层上面涂施具有粘接性的热熔型改性沥青密封防水材料4,将第二个定型压盘5又粘合固定在大面积聚合物水泥防水层上面的热熔型改性沥青密封防水材料4表面,待热熔型改性沥青密封防水材料4固化后,最后获得由两层防水构件与夹在中间的大面积防水层组成的一个连续的防水层整体。

    关 键  词:
    管道 楼板 结合部位 防水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416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