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分体式岩石扩孔器.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2321205
  • 上传时间:2018-08-1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10.7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76789.3

    申请日:

    2009.06.22

    公开号:

    CN201436365U

    公开日:

    2010.04.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B 10/30申请日:20090622授权公告日:20100407终止日期:20160622|||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10/3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齐学武变更后:齐学武 刘建辉|||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0/30

    主分类号:

    E21B10/30

    申请人:

    上海管易地下管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齐学武

    发明人:

    齐学武

    地址:

    201316 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航头路1027弄7号1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代理人:

    严新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由前部构件、中部构件和后部构件构成,前部构件由桶形体和第一轴构成,桶形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形扶正器,桶形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柱筒,中部构件由中间盘座、牙轮支撑架和牙轮构成,中间盘座套接在圆柱筒上,中间盘座与圆柱筒之间设置有圆周向锁止机构,后部构件由第二轴构成,第二轴的前端与第一轴的后端连接。扩孔作业时,带有螺旋形扶正器的桶形体使扩孔器在已经钻出的岩石孔中定心,钻机通过第一轴驱动第二轴以及中间盘座旋转,牙轮切割岩石,实现扩孔。需要更换牙轮时,只需拆卸中部构件,更换其中的牙轮组就可以重新工作。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由一个前部构件、一个中部构件和一个后部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部构件由一个桶形体和一个第一轴构成,所述的第一轴设置在所述的桶形体的中心轴线上,桶形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过渡锥体,第一轴的前端延伸出过渡锥体,桶形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形扶正器,第一轴的前端面内设置有轴向孔,桶形体的侧壁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泥浆水孔,所述的轴向孔在桶形体内与任意一个所述的泥浆水孔连通,桶形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径小于桶形体的外径,第一轴的后端延伸出过圆柱筒的后端面,所述的中部构件由一个中间盘座、两个以上数目的牙轮体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牙轮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牙轮均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牙轮体上,所述的牙轮体沿所述的中间盘座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地固定设置在中间盘座的周边,中间盘座的轴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孔,中间盘座通过所述的圆孔套接在圆柱筒上,中间盘座与圆柱筒之间设置有圆周向锁止机构,所述的后部构件由一个第二轴构成,所述的第二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轴的前端与第一轴的后端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盘座呈棱柱状,中间盘座的径向截面呈正多边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凸块,中间盘座的圆孔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凸块位于所述的凹槽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轴的前端面内设置有锥形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轴的后端部呈锥形,第一轴的后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轴的后端与第二轴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锥体的外侧与第一轴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圆周与桶形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呈三角形。

    说明书

    说明书分体式岩石扩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非开挖钻机,特别是一种分体式岩石扩孔器。
    背景技术:
    在无法以传统方式开挖、推进、以及作业人员无法进入工作区的工程条件下,须采用非开挖施工法和钻机来操作钻掘、排土、清渣及方向控制,并同时在扩孔后将各种管材埋入地下,这种非开挖施工法在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申请人的实用新型专利“带螺旋形扶正器的岩石扩孔器”(申请日2007年5月15日,申请号为200720069870.X,授权公告号为CN 201034015Y)公开了一种带复数个牙轮的扩孔器,该扩孔器通过牙轮对岩石磨削实现扩孔,可降低对钻机及钻具的冲击,延长机械使用寿命,螺旋形扶正器具有排渣清障的功能,防止卡钻。该扩孔器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扩孔器都采用整体式结构,而牙轮的连续使用寿命一般在60~80小时之间,达到或接近最长的使用时间时就要对岩石扩孔器的牙轮进行更换,更换过程中每个牙轮都要单独切割下来再焊接上新的牙轮,更换4个牙轮要48小时左右,最小一级的扩孔器有4个牙轮,最大的扩孔器的牙轮超过10个,这样更换一次牙轮最少都要两天以上,如果是大的扩孔器需要4、5天时间,而且,在更换牙轮时,工程只能停下,等待岩石扩孔器牙轮更换好时再继续施工,这种情况下对工程的进度有很大影响,会增加很大的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岩石扩孔器,所述的这种分体式岩石扩孔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岩石扩孔器更换牙轮耗时过长、影响工程进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由一个前部构件、一个中部构件和一个后部构件构成,其中,所述的前部构件由一个桶形体和一个第一轴构成,所述的第一轴设置在所述的桶形体的中心轴线上,桶形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过渡锥体,第一轴的前端延伸出过渡锥体,桶形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形扶正器,第一轴的前端面内设置有轴向孔,桶形体的侧壁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泥浆水孔,所述的轴向孔在桶形体内与任意一个所述的泥浆水孔连通,桶形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径小于桶形体的外径,第一轴的后端延伸出过圆柱筒的后端面,所述的中部构件由一个中间盘座、两个以上数目的牙轮体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牙轮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牙轮均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牙轮体上,所述的牙轮体沿所述的中间盘座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地固定设置在中间盘座的周边,中间盘座的轴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孔,中间盘座通过所述的圆孔套接在圆柱筒上,中间盘座与圆柱筒之间设置有圆周向锁止机构,所述的后部构件由一个第二轴构成,所述的第二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轴的前端与第一轴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盘座呈棱柱状,中间盘座的径向截面呈正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凸块,中间盘座的圆孔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凸块位于所述的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轴的前端面内设置有锥形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轴的后端部呈锥形,第一轴的后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轴的后端与第二轴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渡锥体的外侧与第一轴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圆周与桶形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扩孔作业时,带有螺旋形扶正器的桶形体使扩孔器在已经钻出的岩石孔中定心,钻机通过第一轴驱动第二轴以及中间盘座旋转,牙轮切割岩石,实现扩孔。需要更换牙轮时,只需拆卸中部构件,更换其中的牙轮组就可以重新工作。更换4个牙轮的牙轮组最多只需4个小时,更换10个以上的牙轮的牙轮组最多只需12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旋形扶正器、牙轮及牙轮体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技术,有关上述公知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已经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岩石扩孔器中采用分体式结构,带有螺旋形扶正器的桶形体、牙轮和驱动轴分别设置在三个独立构件上,需要更换牙轮时,只需取出中部构件,更换其中的牙轮组就可以重新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岩石扩孔器,由一个前部构件、一个中部构件和一个后部构件构成,其中,所述的前部构件由一个桶形体2和一个第一轴11构成,所述的第一轴11设置在所述的桶形体2的中心轴线上,桶形体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过渡锥体3,第一轴11的前端延伸出过渡锥体3,桶形体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形扶正器21,第一轴11的前端面内设置有轴向孔22,桶形体2的侧壁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泥浆水孔23,所述的轴向孔22在桶形体2内与任意一个所述的泥浆水孔23连通,构成钻掘液通道;桶形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圆柱筒7,所述的圆柱筒7的外径小于桶形体2的外径,第一轴11的后端延伸出过圆柱筒7的后端面,所述的中部构件由一个中间盘座6、两个以上数目的牙轮体4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牙轮5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牙轮5均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牙轮体4上,所述的牙轮体4沿所述的中间盘座6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地固定设置在中间盘座6的周边,中间盘座6的轴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孔,中间盘座6通过所述的圆孔套接在圆柱筒7上,中间盘座6与圆柱筒7之间设置有圆周向锁止机构,所述的后部构件由一个第二轴12构成,所述的第二轴1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11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轴12的前端与第一轴11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盘座6呈棱柱状,中间盘座6的径向截面呈正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筒7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凸块71,中间盘座6的圆孔内壁上设置有凹槽61。圆柱筒7与中间盘座6形成类似花键连接的可拆卸连接,保证两者周向固定,能同步旋转。当然,还可以采用紧配合或者销轴紧定等周向固定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轴12的前端面内设置有锥形螺纹孔122,所述的第一轴11的后端部呈锥形,第一轴11的后端部设置有外螺纹13,第一轴11的后端与第二轴1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渡锥体3的外侧与第一轴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31。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筒7的外圆周与桶形体2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72。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轴1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加强筋板121,所述的加强筋板121呈三角形。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扩孔作业时,带有螺旋形扶正器21的桶形体2使扩孔器在已经钻出的岩石孔中定心,钻机通过第一轴11驱动第二轴12以及中间盘座6旋转,牙轮5切割岩石,实现扩孔。需要更换牙轮5时,只需拆卸中部构件,更换其中的牙轮组就可以重新工作。更换4个牙轮5的牙轮组最多只需4个小时,更换10个以上的牙轮5的牙轮组最多只需12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关 键  词:
    体式 岩石 扩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分体式岩石扩孔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3212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