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执手门锁.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2313132
  • 上传时间:2018-08-10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312.3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58394.8

    申请日:

    2009.05.25

    公开号:

    CN201420422Y

    公开日:

    2010.03.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3/00申请日:20090525授权公告日:20100310终止日期:20120525|||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5B 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王海斌变更后权利人:李俊展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岙底乡三新村三个田1-1号变更后权利人: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体育场路31号登记生效日:20110104|||授权

    IPC分类号:

    E05B3/00

    主分类号:

    E05B3/00

    申请人:

    王海斌

    发明人:

    李俊展

    地址: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岙底乡三新村三个田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魏殿绅;庞炳良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是一种执手门锁。包括执手、方条、面板、转动件和盖板,执手的安装部和转动件的中心分别设有与方条相适配的凹孔和通孔,面板上设有执手安装孔且面板的背面设有沿执手安装孔圆周均布的四个方形立柱,盖板固定在方形立柱上且转动件设置在面板与盖板之间,方条自面板背面依次穿过盖板、转动件固定在执手安装部的凹孔内,转动件呈台阶轴状且台阶面上对称地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弧形板,圆柱弹簧设置在转动件的直径轴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该圆柱弹簧的两个支脚的径向长度大于圆心至方形立柱的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方形立柱对圆柱弹簧的两个支脚进行限位,保护弹簧支脚不会变形,因此弹簧不易疲劳,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执手门锁,包括执手、方条、面板、转动件和盖板,所述执手的安装部和转动件的中心分别设有与所述方条相适配的凹孔和通孔,所述面板上设有执手安装孔且面板的背面设有沿执手安装孔圆周均布的四个方形立柱,所述盖板固定在方形立柱上且转动件设置在面板与盖板之间,方条自面板背面依次穿过盖板、转动件固定在执手安装部的凹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呈台阶轴状且台阶面上对称地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弧形板,圆柱弹簧设置在转动件的直径轴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该圆柱弹簧的两个支脚的径向长度大于圆心至方形立柱的距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背面设有与执手安装孔同心的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低于环形凸台。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圆环形凸台。

    说明书

    说明书执手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执手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执手门锁,采用弹簧复位结构的有以下几种:
    (1)、执手与面板直接用垫片、弹簧、棱角和卡簧连接,但这种结构,执手不可换左右开门。
    (2)、执手与面板直接用垫片、弹簧、棱角、定位件(可活动)、卡簧连接,执手虽可换左右开,但执手本身分左右,因此也不方便安装。
    (3)、执手和执手头分开,执手头与面板直接用垫片、弹簧、棱角、定位件(可活动)、卡簧连接,这种执手本身分左右的也方便安装,但是这种执手与执手头靠螺丝连接,执手在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松动现象。
    (4)、执手与面板分装,面板背面放置弹簧,转动件、盖板并用螺钉将盖板固定。这种结构可实现左右互换安装,使用方便,但是,由于结构尺寸决定不能使用圆柱弹簧而只能采用扁簧,面板的背面有三根立柱,两个用于安装固定螺钉,扁簧的两个支脚卡在另一个立柱上,执手转动的角度可大于50度以上,由于弹簧圈数和直径限制使其行程有局限性,在没安装到门上之前,这种锁具在客户测试时如用力过大,弹簧的一个支脚容易被压变形,致使转动件在面板里面上下摆动,于是执手和面板不能垂直,同时,因为这种锁具配置的弹簧弹性较低,因此执手会在重力作用下下垂而影响美观。若弹簧支脚变形严重或支脚断裂,就会出现转动件360度旋转,就失去了弹簧复位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执手门锁复位弹簧容易变形失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执手门锁,包括执手、方条、面板、转动件和盖板,所述执手的安装部和转动件的中心分别设有与所述方条相适配的凹孔和通孔,所述面板上设有执手安装孔且面板的背面设有沿执手安装孔圆周均布的四个方形立柱,所述盖板固定在方形立柱上且转动件设置在面板与盖板之间,方条自面板背面依次穿过盖板、转动件固定在执手安装部的凹孔内,所述转动件呈台阶轴状且台阶面上对称地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弧形板,圆柱弹簧设置在转动件的小直径轴与所述弧形板之间,该圆柱弹簧的两个支脚的径向长度大于圆心至方形立柱的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的背面设有与执手安装孔同心的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低于环形凸台。
    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圆环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四个方形立柱,圆柱弹簧的两个支脚分别靠在水平方向的两个方形立柱边缘,执手转动到一定角度(50度)时,圆柱弹簧的另一个支脚刚好被纵向方形立柱挡住,使其和弹簧行程刚好一致,这样就保护弹簧另一个支脚不会变形,执手复位后弹簧的两个支脚仍然紧靠在上下方形立柱边缘,因此弹簧不易疲劳,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转动件的俯视图;
    图6为圆柱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使用状态参考图(除去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执手6、方条7、面板1、转动件3和盖板4,结合图2至图6,所述执手6的安装部和转动件3的中心分别设有与方条7相适配的凹孔和通孔,所述面板1上设有执手安装孔且面板1的背面沿执手安装孔圆周均布设有四个方形立柱11,所述盖板4通过螺钉5固定在方形立柱11上且转动件3设置在面板1与盖板4之间,所述转动件3呈台阶轴状且台阶面上对称地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弧形板31,圆柱弹簧2设置在在转动件3的小直径轴与弧形板31之间,该圆柱弹簧2的圈数大约为1.5圈,其两个支脚21、22的径向长度大于圆心至方形立柱11的距离,转动件3转动时,弧形板31带动圆柱弹簧2扭转。面板1的背面设有与执手安装孔同心的环形凸台12,该环形凸台12的内表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弧形凸起13,所述凸起13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低于凸台12的表面。盖板4的中部设有圆环形凸台42。方条7自面板1背面依次穿过盖板4、转动件3固定在执手6安装部的凹孔内。
    上述结构中,由于转动件3底面只与面板1背面面凸起的四个弧形凸起面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相互间摩擦力,盖板4上的环形凸台的作用同样是减少转动件3与盖板4之间摩擦。弹簧2的两个支脚底面平齐且置于转动件3的底面上,这样设计是考虑在转动过程中,弹簧2的支脚可被弹簧压住绝对不会跳出转动件3两侧的弧形板31,安全性能很好,而且弹簧2的支脚高于面板1上的环形凸台12,被免了弹簧2的支脚在转动中与面板凸台12的表面摩擦产生噪音,圆柱弹簧比扁簧耐疲劳且手感好。
    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如下:
    弹簧2用尖嘴钳夹放在转动件3上,弹簧2的两个支脚向下置于转动件3的底面上。
    将白色凡士林润滑油涂在面板背面的四个弧形凸起13的上表面上,再将镶有弹簧2的转动件3放置在弧形凸起13上,弹簧2的两个支脚21、22分别靠在水平方向的两个方形立柱的侧面,如图7所示,当转动件3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弹簧2的支脚22就被上面的方形立柱挡住,从而控制弹簧2的最大行程,如图8所示,保护弹簧2的支脚22不会变形。
    用毛笔蘸有凡士林润滑油涂于弹簧2的表面,盖上盖板4,用十字螺丝刀拧紧十字沉头螺丝5,组装完成。
    将执手1的安装部垂直插入面板1,转动执手1使其两侧的凸耳挡在面板1的背面,不易拉出执手1,将方条7从面板反面插入至执手1的方孔内至合适深度,用顶紧螺丝8顶紧方条7,完成全部组装(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门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执手门锁.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3131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