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2310609
  • 上传时间:2018-08-0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57.5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11247.X

    申请日:

    2012.01.12

    公开号:

    CN202416391U

    公开日:

    2012.09.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02F 3/34申请日:20120112授权公告日:20120905放弃生效日:20140507|||授权

    IPC分类号:

    E02F3/34; E02F3/36; E02F3/38

    主分类号:

    E02F3/34

    申请人:

    广西大学

    发明人:

    蔡敢为; 潘宇晨; 王红州; 王建亮; 张金玲; 黄院星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动臂两端与车体和铲斗连接,第一主动杆两端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动臂连接,第二主动杆两端分别与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动臂连接,第三主动杆两端通过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连杆一端连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动臂连接,第四主动杆两端分别与第四伺服电机和第四连杆一端连接,第四连杆与铲斗连接,第五主动杆两端分别与第五伺服电机和第五连杆一端连接,第五连杆另一端与铲斗连接。其动臂能实现独立的三维转动,铲斗能实现独立的二维转动,整个装载机能实现空间五活动度的运动输出。

    权利要求书

    1.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包括车体、动臂、铲斗、第一
    主动杆、第二主动杆、第三主动杆、第四主动杆、第五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
    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
    和第五伺服电机,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动臂一端通过第一球面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铲斗连接,第一主动杆一端
    通过第一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面副与第一连杆连
    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球面副与动臂连接,第二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固结在
    车体上的第二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球面副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
    第五球面副与动臂连接,第三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三伺服电机连
    接,另一端通过第六球面副与第三连杆连接,第三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七球面副与动臂连接,
    第四主动杆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四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八球面
    副与第四连杆连接,第四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九球面副与铲斗连接,第五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五
    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五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球面副与第五连杆连接,第五
    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球面副与铲斗连接。

    说明书

    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
    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
    机械,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
    作业。传统的装载机多为液压传动式,存在着液压系统零部件加工装配要求高、寿命不长、
    漏油、维护保养成本高等工程机械领域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且现有装载机的装载执行机构
    多为平面机构,通过动臂液压缸的驱动实现动臂的抬升和下降,摇臂液压缸的驱动实现铲斗
    的翻转。由于其结构限制,这类液压装载机的动臂和铲斗均只能实现平面内单活动度的运动
    输出,故还必须配合行走装置才能完成铲装、抬升、卸载等装载任务。平面的可控机构式装
    载机亦存在这样的问题。故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施工工地以及需要快速铲运、清障的突
    发事故救援现场,传统的平面装载机存在着输出动作不够灵活、作业空间有限、工作效率低
    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由
    可控电机驱动,连杆传动,各零部件加工装配要求低,能有效克服液压装载机液压元件加工
    精度要求高、维修保养成本高、可靠度难保证、容易漏油等缺点,还能很好解决平面装载机
    只能实现平面内的轨迹输出,导致的动作不够灵活、工作空间有限、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包括车体、动臂、铲斗、第一主动
    杆、第二主动杆、第三主动杆、第四主动杆、第五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
    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和第五
    伺服电机,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动臂一端通过第一球面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铲斗连接,第一主动杆一端
    通过第一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面副与第一连杆连
    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球面副与动臂连接。第二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固结在
    车体上的第二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球面副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
    第五球面副与动臂连接。第三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三伺服电机连
    接,另一端通过第六球面副与第三连杆连接,第三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七球面副与动臂连接。
    第四主动杆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四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八球面
    副与第四连杆连接,第四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九球面副与铲斗连接。第五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五
    转动副与固结在车体上的第五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球面副与第五连杆连接,第五
    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球面副与铲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1、由可控电机驱动,连杆传动,各零部件加工装配要求低,能有效克服液压装载机液
    压元件加工精度要求高、维修保养成本高、可靠度难保证、容易漏油等缺点。

    2、动臂能实现独立的三维转动,铲斗能实现独立的二维转动,整个装载机能实现空间
    五活动度的运动,机构输出轨迹灵活、工作空间大、工作效率高,能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
    的施工工地以及需要快速装载、清障、平整的突发事故救援现场能发挥较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一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二结构示
    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一种工作
    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二种工作
    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三种工作
    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四种工作
    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的第五种工作
    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和图2,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包括车体1、动
    臂2、铲斗3、第一主动杆4、第二主动杆6、第三主动杆8、第四主动杆10、第五主动杆12、
    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1、第五连杆13、第一伺服电机29、第二
    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1、第四伺服电机32和第五伺服电机33,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动臂2一端通过第一球面副34与车体1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节35与铲斗3连接,第
    一主动杆4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14与固结在车体1上的第一伺服电机29连接,另一端通过
    第二球面副15与第一连杆5连接,第一连杆5另一端通过第三球面副16与动臂2连接。第
    二主动杆6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17与固结在车体1上的第二伺服电机30连接,另一端通过
    第四球面副18与第二连杆7连接,第二连杆7另一端通过第五球面副19与动臂2连接。第
    三主动杆8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20与固结在车体1上的第三伺服电机31连接,另一端通过
    第六球面副21与第三连杆9连接,第三连杆9另一端通过第七球面副22与动臂2连接。第
    四主动杆10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23与固结在车体1上的第四伺服电机32连接,另一端通
    过第八球面副24与第四连杆11连接,第四连杆11另一端通过第九球面副25与铲斗3连接。
    第五主动杆12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26与固结在车体1上的第五伺服电机33连接,另一端
    通过第十球面副27与第五连杆13连接,第五连杆13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球面副28与铲斗3
    连接。

    对照图3,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在第一伺服电机29、第二
    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1、第四伺服电机32、第五伺服电机33的联合驱动下实现正前
    方铲装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对照图4,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在第一伺服电机29、第二
    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1、第四伺服电机32、第五伺服电机33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右前
    方铲装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对照图5,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在第一伺服电机29、第二
    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1、第四伺服电机32、第五伺服电机33的联合驱动下实现正前
    方举升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对照图6,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在第一伺服电机29、第二
    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1、第四伺服电机32、第五伺服电机33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右前
    方举升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对照图7,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在第一伺服电机29、第二
    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1、第四伺服电机32、第五伺服电机33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左前
    方卸料作业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关 键  词:
    三维 转动 二维 空间 可控 机构 装载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维转动动臂二维转动铲斗空间可控机构式装载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3106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