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2310473
  • 上传时间:2018-08-09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1,010.5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565091.5

    申请日:

    2011.12.30

    公开号:

    CN202416094U

    公开日:

    2012.09.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1B 29/00申请日:20111230授权公告日:20120905放弃生效日:20160803|||授权

    IPC分类号:

    E01B29/00

    主分类号:

    E01B29/00

    申请人:

    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 北京乐宇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姜忠仁; 曹凤洁; 苏华峰; 陈英明; 韩占峰; 许子龙; 朱嘉辰

    地址: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大件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刘湘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设置的底板两侧各开一个槽口,顶面设连接椭圆轮的凸轮轴。椭圆轮长轴或短轴的轮缘与沿底板纵向对称设置的两个转换杆吻接。转换杆滑动连接在支承座上。转换杆弹簧座端螺纹连接由外支承轴、压紧块、内支撑轴和弹簧轴构成的带压紧块的支撑轴。支承轴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弹簧轴上套接弹簧。底板通过槽口及密封胶圈置于两个预埋铁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焊接在轨枕钢模上;通过压紧块对预埋铁座进行离合;通过调节螺钉调整预埋铁座浇筑位置。浇筑含有预埋铁座的轨枕和岔枕时,预埋铁座在轨枕和岔枕中的定位准确,轨枕和岔枕质量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包括预埋铁座(14)以及预埋铁座(14)插接弹条Ⅱ型扣件的燕尾式插口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底板(1),所述底板(1)两侧各开一个槽口,所述底板从(1)顶面中间设凸轮轴(1.2),所述凸轮轴(1.2)连接一个椭圆轮(7),所述椭圆轮(7)上连接有手柄(6),所述椭圆轮(7)长轴或短轴的轮缘端面与沿所述底板(1)纵向对称设置的两个转换杆(8)的内侧端头吻接,所述每个转换杆(8)滑动连接在与所述底板(1)固接的转换杆支承座(10)上,所述转换杆(8)外端设有弹簧座,所述每个转换杆(8)弹簧座端螺纹连接一个带压紧块的支撑轴(5),所述带压紧块的支承轴(5)由外支承轴(5.1)、压紧块(4)、内支撑轴(5.2)和弹簧轴(5.3)构成,所述带压紧块的支承轴(5)通过内支撑座(11)和外支承座(12)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弹簧轴(5.3)上套接弹簧(9),所述弹簧(9)置于所述弹簧座与所述内支撑座(11)之间,所述内支撑座(11)沿底板纵向在两侧各设一个调节螺钉(13),所述压紧块(4)处在内支撑轴(5.1)与外支撑轴(5.2)之间,所述压紧块(4)由呈六面体的主体和主体两侧的燕尾式楔块(4.3)形成,所述主体下表面前段为短平台面(4.2),后段为斜坡面,所述底板(1)通过两侧的槽口置于两个预埋铁座(14)上,所述底板(1)的槽口与预埋铁座(14)之间置有密封胶圈(2),所述密封胶圈(2)与所述底板槽口结合处设有密封压板(3),所述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成工作配合副,所述调节螺钉(13)端头与所述预埋铁座(14)处在所述底板(1)以上的部分吻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4)燕尾式楔块(4.3)斜面坡度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卡块(14.3)斜面坡度相等,短平台面(4.2)的长度大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短平台面(14.2)的长度,后段斜坡面(4.1)的坡度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斜坡面(14.1)的坡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与椭圆轮(7)的短轴成45°夹角,所述手柄(6)在所述底板(1)的凸轮轴(1.2)上具有一个往返90°的转动轨迹,所述压紧块(4)在所述预埋铁座(14)的燕尾式插口内具有一个往返的直线运动轨迹,所述椭圆轮(7)的长轴半径与短轴半径之差等于成配合副的所述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之间的滑动行程,所述压紧块(4)的短平台面(4.2)在滑动或不滑动状态下均贴合在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短平台面(14.2)的上面,所述椭圆轮(7)的长轴两端与所述两个转换杆(8)吻接状态为所述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的脱离状态,所述椭圆轮(7)的短轴两端与所述两个转换杆(8)吻接状态为所述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的锁定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侧槽口内的周边设有卡台(1.1),所述卡台(1.1)处在所述底板下半部,具有两个长卡台和三个短卡台,所述密封胶圈(2)的厚度与底板(1)厚度相同,所述密封胶圈(2)底部设有定位卡槽(2.1),所述定位卡槽(2.1)处在所述密封胶圈(2)的上部,具有两个长卡槽和三个短卡槽,所述密封胶圈(2)的卡槽(2.1)与所述底板(1)的槽口处卡台(1.1)相互啮合成配合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燕尾式楔块(4.3)呈下反角的机翼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

    说明书

    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和岔枕的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轨枕钢模上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重载轨枕和岔枕是目前重载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件。重载轨枕和岔枕需要承受列车的大荷载,重载轨枕和岔枕能不能承受列车大荷载,钢轨铺设的质量是关键,而预埋铁座在重载轨枕和岔枕中符合设计要求又决定了钢轨的铺设质量。因此,浇筑重载轨枕和岔枕时需要预埋铁座位置固定不动,浇筑后符合设计要求。但目前浇筑混凝土重载轨枕和岔枕时,预埋铁座的固定技术不成熟,造成重载轨枕和岔枕浇筑后的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在轨枕钢模上的、能将预埋铁座准确设置在轨枕钢模具内、使预埋铁座在轨枕和岔枕中被浇筑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利用了预埋铁座14以及预埋铁座14插接弹条Ⅱ型扣件的燕尾式插口技术。本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特征在于:所述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底板1,所述底板1两侧各开一个槽口,所述底板1顶面中间设凸轮轴1.2,所述凸轮轴1.2连接一个椭圆轮7,所述椭圆轮7上连接有手柄6,所述椭圆轮7长轴(或短轴)的轮缘端面与沿所述底板1纵向对称设置的两个转换杆8的内侧端头吻接,所述每个转换杆8滑动连接在与所述底板1固接的转换杆支承座10上,所述转换杆8外端设有弹簧座,所述每个转换杆8弹簧座端螺纹连接一个带压紧块的支撑轴5,所述带压紧块的支承轴5由外支承轴5.1、压紧块4、内支撑轴5.2和弹簧轴5.3构成,所述带压紧块的支承轴5通过内支撑座11和外支承座12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弹簧轴5.3上套接弹簧9,所述弹簧9置于所述弹簧座与所述内支撑座11之间,所述内支撑座11沿底板纵向在两侧各设一个调节螺钉13,所述压紧块4处在内支撑轴5.1与外支撑轴5.2之间,所述压紧块4由呈六面体的主体和主体两侧的燕尾式楔块4.3形成,所述主体下表面前段为短平台面4.2,后段为斜坡面,所述底板1通过两侧的槽口置于两个预埋铁座14上,所述底板1的槽口与预埋铁座14之间置有密封胶圈2,所述密封胶圈2与所述底板槽口结合处设有密封压板3,所述底板1的下面处在所述预埋铁座14的座板上,所述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成工作配合副,所述调节螺钉13端头与所述预埋铁座14处在所述底板1以上的部分吻接。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压紧块4燕尾式楔块4.3斜面坡度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卡块14.3斜面坡度相等,短平台面4.2的长度大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短平台面14.2的长度,后段斜坡面4.1的坡度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斜坡面14.1的坡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手柄6与椭圆轮7的短轴成45°夹角,所述手柄6在所述底板1的凸轮轴1.2上具有一个往返90°的转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压紧块4在所述预埋铁座14的燕尾式插口内具有一个往返的直线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椭圆轮7的长轴半径与短轴半径之差等于成配合副的所述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之间的滑动行程,所述压紧块4的短平台面4.2在滑动或不滑动状态下均贴合在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短平台面14.2的上面,所述椭圆轮7的长轴两端与所述两个转换杆8吻接状态为所述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的脱离状态,所述椭圆轮7的短轴两端与所述两个转换杆8吻接状态为所述燕尾式楔块4.3与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的锁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底板1两侧槽口内的周边设有卡台1.1,所述卡台1.1处在所述底板下半部,具有两个长卡台和三个短卡台。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胶圈2的厚度与底板1厚度相同,所述密封胶圈 2底部设有定位卡槽2.1,所述定位卡槽2.1处在所述密封胶圈2的上部,具有两个长卡槽和三个短卡槽,所述密封胶圈2的卡槽2.1与所述底板1的槽口处卡台1.1相互啮合成配合副。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燕尾式楔块4.3呈下反角的机翼形。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压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

    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通过底板焊接在轨枕钢模上;通过压紧块对预埋铁座进行离合;通过调节螺钉调整被压紧块固定在轨枕钢模中的预埋铁座浇筑位置。使用带有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的轨枕钢模浇筑含有预埋铁座的轨枕和岔枕时,预埋铁座在轨枕和岔枕中的定位准确。轨枕和岔枕质量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预埋铁座脱开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预埋铁座锁定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底板主视图。

    图6是图1的底板三维图。

    图7是图1的密封胶圈主视图。

    图8是图1的密封胶圈三维图。

    图9是图1带压紧块的支撑轴主视图。

    图10是图1带压紧块的支撑轴侧视图。

    图11是压紧块的三维图。

    图12是图1的预埋铁座主视图。

    图13是图1的预埋铁座俯视图。

    图14是图12的C-C剖面图。

    图15是图1的预埋铁座三维图。

    图16是压紧块锁紧预埋铁座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D-D剖面图。

    图18是压紧块脱离预埋铁座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E-E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利用了预埋铁座14以及预埋铁座14插接弹条Ⅱ型扣件的燕尾式插口技术。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设有一个底板1。底板1两侧各开一个槽口,底板1顶面中间设凸轮轴1.2。凸轮轴1.2连接一个椭圆轮7,椭圆轮7上连接有手柄6。手柄6与椭圆轮7的短轴成45°夹角,手柄6在底板1的凸轮轴1.2上具有一个往返90°的转动轨迹,可以进行往返转动。压紧块4在预埋铁座14的燕尾式插口内具有一个往返的直线运动轨迹可以进行往返滑动。椭圆轮7的长轴半径与短轴半径之差等于成配合副的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之间的滑动行程。椭圆轮7长轴(或短轴)的轮缘端面与沿底板1纵向对称设置的两个转换杆8的内侧端头吻接。每个转换杆8滑动连接在与底板1固接的一个转换杆支承座10上。转换杆8外端设有弹簧座,每个转换杆8弹簧座端螺纹连接一个带压紧块的支撑轴5。带压紧块的支承轴5由外支承轴5.1、压紧块4、内支撑轴5.2和弹簧轴5.3构成(参看图9、图10、图11)。带压紧块的支承轴5通过内支撑座11和外支承座12纵向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弹簧轴5.3上套接弹簧9,弹簧9置于弹簧座与内支撑座11之间。内支撑座11沿底板纵向在两侧各设一个调节螺钉13。压紧块4处在内支撑轴5.1与外支撑轴5.2之间,压紧块4由呈六面体的主体和主体两侧的燕尾式楔块4.3形成。燕尾式楔块4.3呈下反角的机翼形。主体下表面前段为短平台面4.2,后段为斜坡面(参看图9、图10、图11)。底板1通过两侧的槽口置于两个预埋铁座14上。底板1的槽口与预埋铁座14之间置有密封胶圈2。密封胶圈2与底板槽口结合处设有密封压板3。密封压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成工作配合副。调节螺钉13端头与预埋铁座14处在底板1以上的部分吻接。旋转调整螺钉13可改变预埋铁座14在轨枕钢模中的位置。

    如图2、图4、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所示,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斜面坡度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卡块14.3斜面坡度相等,便于两个平面的相互间的滑动。压紧块4短平台面4.2的长度大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短平台面14.2的长度,便于压紧块4在锁定和打开状态时,压紧块4短平台面4.2始终与预埋铁座14的短平台面14.2接触;压紧块4后段斜坡面4.1的坡度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斜坡面14.1的坡度一致,便于与预埋铁座14的斜坡面14.1贴合。

    如图2、图4、图17、图19所示,压紧块4的短平台面4.2在滑动或不滑动状态下均贴合在所述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短平台面14.2的上面。椭圆轮7的长轴两端与两个转换杆8吻接状态为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的脱离状态。椭圆轮7的短轴两端与两个转换杆8吻接状态为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的锁定状态。

    如图5、图6所示,底板1两侧槽口内的周边设有卡台1.1。卡台1.1处在底板下半部,具有两个长卡台和三个短卡台。

    如图7、图8所示,密封胶圈2的厚度与底板1厚度相同。密封胶圈 2底部设有定位卡槽2.1。定位卡槽2.1处在密封胶圈2的上部,具有两个长卡槽和三个短卡槽。密封胶圈2的卡槽2.1与底板1的槽口处卡台1.1相互啮合成配合副。

    本实用新型的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通过底板1焊接在轨枕钢模上。使用轨枕钢模浇筑混凝土轨枕和岔枕时,转动手柄6使凸轮7短轴方向与底板纵向一致,弹簧10自动回弹,压紧块4的短平台面4.2在预埋铁座14的短平台面14.2上滑动,实现压紧块4的斜坡面4.1与预埋铁座14的斜坡面14.1密贴、压紧块4的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的卡块14.3卡紧,使之卡紧预埋铁座14(如图18、图19所示)。此时弹簧10仍受压,保持压紧块4在振动时不松动。当预埋铁座14安装并精确调整轨距后即可进行砼浇注。

    重载轨枕和岔枕脱模时,用手柄6推动椭圆轮7,使椭圆轮7长轴方向与底板1纵向一致,推动转换杆8、压紧块4,实现压紧块4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卡块14.3分离。压紧块4燕尾式楔块4.3与预埋铁座14燕尾式插口中的卡块14.3分离时,压紧块的短平台面4.2仍与预埋铁座的短平台面14.2接触(如图16、图17所示)。此时即可进行脱模,轨枕和岔枕带动预埋铁座14脱离底板1。脱模后进入下一生产循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重载 轨枕 岔枕预埋铁座 固定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载轨枕和岔枕预埋铁座的固定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3104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