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70075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8.08CN202370075U*CN202370075U*(21)申请号 201120552663.6(22)申请日 2011.12.27E03F 1/00(2006.01)E03F 5/10(2006.01)E03F 5/02(2006.01)E04D 13/08(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72)发明人王俊岭 冯萃敏 张雅君 李俊奇丁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
2、,其包括雨落管、滞留池以及排出管;其中,所述滞留池内设有一前池隔墙和一后池隔墙,该前池隔墙和后池隔墙将滞留池分隔成前池、中间池以及后池;所述雨落管连接至前池底部;所述后池隔墙底部设有一圆孔;所述排出管设置于后池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通过滞留池对雨水的滞留作用,使雨水出水基本以一个稳定的小流量进入到市政雨水管网,大大降低了洪峰流量,因而减小市政雨水管网负荷,缓解城市内涝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
3、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落管、滞留池以及排出管;其中,所述滞留池内设有一前池隔墙和一后池隔墙,该前池隔墙和后池隔墙将滞留池分隔成前池、中间池以及后池;所述雨落管连接至前池底部;所述后池隔墙底部设有一圆孔;所述排出管设置于后池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滞留池的顶部设有一花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连接至一市政检查井内。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370075 U1/2页3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
4、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和区域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非硬化场地雨水会缓慢渗透到地下并保持地下水的更新与循环,多余雨水则产生径流汇入河海维持地表水体的更新与循环。0003 但是,如今城市硬化比例越来越大,每到多雨季节很多地区雨洪泛滥。许多城市由于短时间强烈降雨,排放强度加大,雨水的洪峰流量会随之加大,超过城市雨水管网负荷而造成城市内涝。内涝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0004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降雨时的雨水进入滞留池,滞留池通过滞留作用,使雨水出水基本以一个稳定的小流量进入到市政雨水管网,大大降低了洪峰流量,因而减小市政雨水管网负荷,缓解城市内涝问题。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其包括雨落管、滞留池以及排出管;其中,所述滞留池内设有一前池隔墙和一后池隔墙,该前池隔墙和后池隔墙将滞留池分隔成前池、中间池以及后池;所述雨落管连接至前池底部;所述后池隔墙底部设有一圆孔;所述排出管设置于后池的底部。0007 本实用新型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滞留池的顶部。
6、设有一花坛。0008 本实用新型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还可设置为:所述排出管连接至一市政检查井内。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0 1.屋面雨水排放时通过滞留池的储存、缓冲作用缓慢排到市政管道,从而削减了雨水洪峰流量,减少了城市内涝现象。0011 2.可以减小市政管网管径,从而减少市政雨水管总体造价。0012 3.本系统因为利用了花坛的高地势,因此能做到重力排水,不影响原有排水管网。【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的平面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的侧视图。说 明 书CN 202370075。
7、 U2/2页40015 图3是使用本系统前后雨水流量的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其由雨落管1、滞留池2、排出管3以及花坛4等几部分组成。0017 其中,所述滞留池2内设有一前池隔墙21和一后池隔墙22,该前池隔墙和后池隔墙将滞留池分隔成前池23、中间池24以及后池25。所述前池隔墙21和后池隔墙22均为宽200mm,高500mm。所述后池隔墙22底部设有一直径为25-75mm的圆孔26,雨水可经此圆孔26缓慢地从中间池24流到后池25。0018 进一步的,于所述滞留池2的顶部设有所述花坛4,该花坛4离地。
8、面有一定高度,内有植被41及土壤42,用来美化环境。0019 所述雨落管1一端连接房子屋面9,另一端连接至前池23底部,其直径为100-150mm。0020 所述排出管3设置于后池25的底部,该排出管3连接至一市政检查井5内,从而将将缓冲后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0021 本实用新型的滞留池削减雨水洪峰流量系统的设计原理如下:降雨时,雨水通过雨落管1流至滞留池2的前池23,之后雨水越过前池23与中间池24之间的前池隔墙21进入中间池24,然后通过中间池24与后池25间的圆孔26缓慢地进入后池25,当雨量大时会越过中间池24与后池25之间的后池隔墙22溢流入后池25。后池25中的雨水会通过排出管3进入市政检查井5。通过该滞留池2的滞留作用,雨水会缓慢地均衡地流入市政雨水管,达到削减洪峰流量的目的。0022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370075 U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70075 U2/3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70075 U3/3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7007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