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野外工作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野外工作篷.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847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8476A21申请号201410359605X22申请日20140728E04H1/1220060171申请人黄凤章地址535515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平福乡雄杰村那朗屯72发明人黄凤章54发明名称农民野外工作篷57摘要本发明农民野外工作篷,由下脚台,定杆架,活动杆,千斤顶,大三节杆构成的主要蓬架,有张开杆,活动钉,活动销,活动销钉,折合活钉,有四个轮子,轮子上有轮轴,轮架,轴承,大三节杆上有前活动圈,和后活动圈,活动圈上各设有收缩杆架,两个收缩杆架的各两端设有折合活钉,有小三节杆,小三节杆上有蓬布。本发。
2、明结构简单,方使用,能遮挡强阳光照射的野外工作篷。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8476ACN104088476A1/1页21农民野外工作篷,包括由下脚台,定杆架,活动杆,千斤顶,大三节杆,构成的主要蓬架,有张开杆,活动钉,活动销,活动销钉,折合活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民野外工作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脚台下有四个轮子,轮子上设有轮轴,轮架,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民野外工作篷,其特征在于,大三节杆上有前活动圈,和后活动圈,活动圈上各设有收缩杆架,两个收缩杆架的各两。
3、端设有小三节杆,有折合活钉,小三节杆上有蓬布。权利要求书CN104088476A1/2页3农民野外工作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遮日工作篷,具体是一种农民野外工作篷。背景技术0002农民是最低等的社会劳动分工,因为受到太阳光的暴晒,使整个人的全身受损,高度变形,人人讨怨,几千年来的农民在炎热的太阳光下劳动时,只用一个小小的帽顶来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只能盖住头部更不能保护好全身,真是闷热难受。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民野外工作篷,具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如同室内工作一般清凉舒爽。0004本发明以如下方案解决上述问题0005本发明农民野外工作篷,它包括由下脚台,定。
4、杆架,活动杆,千斤顶,大三节杆,构成的主要蓬架,有张开杆,有活动钉,活动销,活动销钉,折合活钉。0006所述下脚台有四个可以变向的轮子,轮子上设有轮轴,轮架,轴承。0007所述的大三节杆上有前活动圈,和后活动圈,活动圈上各设有收缩杆架,两个收缩杆架的各两端设有小三节杆,有折合活钉,小三节杆上有蓬布。0008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收缩与张开简易,可用摩托车或牛车、机动车辆等拉到田间地头使用。附图说明0009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0图中1蓬布,2张开杆,3小三节杆,4大三节杆,5活动杆,6千厅顶,7活动钉,8下脚台,9轮子,10轮轴,11轮架,12轴承,13活动销,14定杆架,15活动销。
5、钉,16活动圈,17收缩杆架,18折合活钉。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12由下脚台8,定杆架14,千斤顶,6活动杆5,大三节杆4构成的主要蓬架,下脚台8底设有四个轮子9,每一个轮子9,有轮轴10、轮架11、轴承12,用于在田间地头移动的作用,定杆架14上有活动销13、活动钉7,有千斤顶6用于调节大三节杆的直立与将活动杆5往水平方向倒下的作用,活动杆5有活动销钉15,大三节杆4是用于蓬架升高和降低的作用,大三节杆4的上端设有两个活动圈16,活动圈16上设有收缩杆架17,收缩杆架17的两端各有小三节杆3,在收缩杆17收缩杆17的作用,前后的两个收缩杆架17中间有张开。
6、杆2,用于张开与收存两边小三节杆的作用。0013所述的大三节杆长为3米,第三节能穿入第二节中,第二节能穿入第一节中,在收说明书CN104088476A2/2页4起时就能将蓬架缩短便于存放。0014所述的收缩杆总长为10米,分为三节可以申缩。0015所述的小三节杆各长为一10米,各节分为大、中、小等,小节的能扎入中节,中节能扎入大节就能将各根小三节缩短以便收存。0016使用本发明时先将千斤顶摇动,至活动杆直立,将四根小三节杆张开在蓬架的两端用张开杆将两根小三节杆连着张开,小三节杆上是设有插孔,和张开杆的两端是有扣头的只因看不到的部位而省去不标图,再将四根小三节杆各拉尽应有的位置,如图中所示,再将有一定规格的蓬布各用丝线掷紧,升高大三节杆即可,若要收好蓬架,先将大三节杆收缩,再把两张蓬布各收回,把四根小三节杆收缩,拆下张开杆,把各根小三节杆往收缩杆架17折囬,再将千斤顶退回原位即可。说明书CN104088476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40884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