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滤水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2305384
  • 上传时间:2018-08-08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45.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182361.9

    申请日:

    2012.04.26

    公开号:

    CN202730841U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3B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安徽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46600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将军路1号变更后:246600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将军路1号|||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3B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变更后:安徽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B509室变更后:246600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将军路1号|||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3B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08室变更后: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B509室|||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B 3/34登记生效日:201511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B座5层508室变更后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08室|||授权

    IPC分类号:

    E03B3/34

    主分类号:

    E03B3/34

    申请人: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升益; 贾屹海; 魏拓; 王振邦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B座5层5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张建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水井,其包括具有透水结构的井壁(1)及井底(2);所述井壁(1)由六边形的子单元(4)堆砌而成,所述子单元(4)由六块井砖(5)拼接而成。该滤水井解决了现有滤水井体容易垮塌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滤水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透水结构的井壁(1)及井底(2);所述井壁(1)由六边形的子单元(4)堆砌而成,所述子单元(4)由六块井砖(5)拼接而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单元(4)为正六边形;其由六块大小相等的所述井砖(5)拼接而成;邻接层的所述井砖(5)拼接缝不重合。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砖(5)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砖,所述井砖(5)的长边的一侧设有适于邻接的所述井砖(5)侧壁插入的内扣槽(51),前一块所述井砖(5)的侧壁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井砖(5)的所述内扣槽(51)上,所述井砖(5)的长边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井砖(5)的短边及侧壁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底(2)由透水混凝土砌成。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砖(5)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砖(5)包括透水基层和两层透水表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两层的所述透水表层分别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和外壁,所述透水基层位于所述透水表层之间;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砖(5)包含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水井还包括由滤水材料制成的井盖(3),所述井盖(3)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盖(3)的下侧设有一圈由混凝土砌成的环形凸起(31),所述井壁(2)的最上层设有支撑所述井盖(3)的环形井座(7),所述环形凸起(31)的厚度低于所述环形井座(7)的厚度;所述井盖(3)通过所述环形凸起(31)卡设于所述环形井座(7)上;所述环形凸起(31)的内部环向设置多根加强钢筋(3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水井的内壁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踏梯(8)。

    说明书

    说明书滤水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水井。
    背景技术
    立式滤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中,将上层地下水位降低或者全部排除。目前现有的雨水滤井多为圆形或方形结构,多采用粘土砖砌成,或者是采用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的。现有滤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方形滤井由于四边形的特性决定了这种滤井易变形不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井体垮塌;圆形滤井虽然能够将井体四周的力进行分散,但是其施工难度较大,若采用小砖围砌,整体稳定性会降低,也会存在垮塌现象。2. 现有滤井通过大孔径和缝隙透水,时间长了水中携带的大量颗粒物会堵塞这些孔径和缝隙,导致渗透能力越来越差,而且几乎无法通过清理恢复渗透性能,最终因为堵塞严重而失去滤井应有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滤水井体容易垮塌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滤水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水井,其包括具有透水结构的井壁及井底;所述井壁由六边形的子单元堆砌而成,所述子单元由六块井砖拼接而成。
    所述子单元为正六边形;其由六块大小相等的井砖拼接而成;邻接层的所述井砖拼接缝不重合。
    所述井砖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砖,所述井砖的长边的一侧设有适于邻接的所述井砖侧壁插入的内扣槽,前一块所述井砖的侧壁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井砖的所述内扣槽上,所述井砖的长边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井砖的短边及侧壁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
    所述井底由透水混凝土砌成。
    所述井砖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所述井砖包括透水基层和两层透水表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两层的所述透水表层分别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和外壁,所述透水基层位于所述透水表层之间;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所述井砖包含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所述滤水井还包括由滤水材料制成的井盖,所述井盖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所述井盖的下侧设有一圈由混凝土砌成的环形凸起,所述井壁的最上层设有支撑所述井盖的环形井座,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低于所述环形井座的厚度;所述井盖通过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环形井座上,所述环形凸起的内部环向设置多根加强钢筋。
    所述滤水井的内壁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踏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滤水井围成六边形结构;由于六边形具有圆的特性,能将四周的力分散,实现渗水井的坚固、稳定。
    (2)进一步的,该滤水井的每块井砖拼接形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邻接层之间井砖的拼接缝不重合,即滤水井上下层之间上下压缝,进一步提高了该滤水井的结构稳定性。
    (3)该滤水井的井砖由骨料颗粒为0.2‑0.45mm的透水表层和骨料颗粒为1‑10mm的透水基层粘接为一体;由于该井砖的透水孔径远小于水中颗粒物,颗粒物被截留在外面,不但不会堵塞渗井,还对所渗水体进行了过滤净化作用;而由于骨料颗粒之间是通过具有亲水性的粘结剂粘接而成,因此该滤水井可实现高效渗水。
    (4)该滤水井的井盖也是由骨料颗粒为0.2‑0.45mm与亲水粘结剂粘结而成,其除了具有透水性之外,还具有效果更好的滤水性;可以直接将雨水进行过滤。另外,井底为透水结构,其可有效回补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泄洪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滤水井的剖视图;
    图2 是该滤水井子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井壁,2‑井底,3‑井盖,31‑环形凸起,32‑加强钢筋,4‑子单元,5‑井砖,51‑内扣槽,7‑环形井座,8‑踏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滤水井,其包括:具有透水结构的井壁1及井底2;所述井壁1由六边形的子单元4堆砌而成,所述子单元4由六块井砖5拼接而成。
    如图2所示,所述子单元4为正六边形;其由六块大小相等的所述井砖5拼接而成;邻接层的所述井砖5拼接缝不重合。所述井砖5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砖,所述井砖5的长边的一侧设有适于邻接的所述井砖5侧壁插入的内扣槽51,前一块所述井砖5的侧壁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井砖5的所述内扣槽51上,所述井砖5的长边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井砖5的短边及侧壁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
    所述井底2由透水混凝土砌成。透水混凝土可由市场购得。
    所述井砖5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为沙石、陶粒、建筑垃圾等均可。其他的所述骨料颗粒为石英砂、矿渣、陶粒或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如图3所示,所述滤水井还包括由滤水材料制成的井盖3,所述井盖3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所述井盖3的下侧设有一圈由混凝土砌成的环形凸起31,所述井壁2的最上层设有支撑所述井盖3的环形井座7,所述环形凸起31的厚度低于所述环形井座7的厚度;所述井盖3通过所述环形凸起31卡设于所述环形井座7上。
    所述环形凸起31的内部环向设置多根加强钢筋32。
    所述滤水井的内壁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踏梯8。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井砖5包含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这种井砖5由于骨料颗粒较小,其过滤效果更好,但是同时带来成本的增加。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井砖5包括透水基层和两层透水表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两层的所述透水表层分别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和外壁,所述透水基层位于所述透水表层之间;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组成所述滤水井的子单元4也可以是普通的六边形而不是正六边形,拼接所述子单元4的井砖5也可以大小不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料颗粒的大小在筛选时无法而且不必统一到一个粒径尺寸;因此,只要在上述粒径范围之内比如所述透水表层、井盖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5mm、0.3mm、0.35mm、0.4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2.5mm、3mm、3.5mm、4mm、6mm、8mm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关 键  词:
    水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滤水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3053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