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272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CN202627268U*CN202627268U*(21)申请号 201220166333.8(22)申请日 2012.04.19E04B 2/88(2006.01)(73)专利权人江阴裕华铝业有限公司地址 214413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顾山镇香山西路85号(72)发明人倪斌 徐丹(74)专利代理机构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代理人唐纫兰 曾丹(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布置的腔。
2、体I(1)和腔体II(2),所述腔体I(1)的右壁和腔体II(2)的左壁通过隔热条(3)连接,所述腔体I(1)的上壁左端向上设有竖段I(12),所述竖段I(12)的上端向右设有卡槽I(13),所述腔体I(1)的上壁右端向上设有竖段II(14),所述竖段II(14)的上端向左右分别设有卡槽II(15)和卡槽III(16)。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单元板块与单元板块之间连接刚度好,稳定性好,强度高,系统承受负风压能力强,隔热性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
3、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布置的腔体I(1)和腔体II(2),所述腔体I(1)的右壁和腔体II(2)的左壁通过隔热条(3)连接,所述腔体I(1)的上壁左端向上设有竖段I(12),所述竖段I(12)的上端向右设有卡槽I(13),所述腔体I(1)的上壁右端向上设有竖段II(14),所述竖段II(14)的上端向左右分别设有卡槽II(15)和卡槽III(1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627268 U1/2页3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铝型材,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
4、主要用于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块与单元板块之间的连接,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在现有幕墙结构中,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单元板块与单元板块之间的连接结构一般采用单元板块下横框为开口式的,传统的单元板块下横框具有以下几个不足:0003 1、下横框的连接面为无腔体的开口结构,刚度差,稳定性不够。0004 2、下横框连接面为无腔体的开口结构,使得单元板块下横框之间连接强度差,系统承受负风压能力差。0005 3、单元板块下横框的隔热效果差。发明内容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使得单元板块与单元板块之间连接刚度好,稳定性好,强。
5、度高,系统承受负风压能力强,隔热性好。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08 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它包括左右布置的腔体I和腔体II,所述腔体I的右壁和腔体II的左壁通过隔热条连接,所述腔体I的上壁左端向上设有竖段I,所述竖段I的上端向右设有卡槽I,所述腔体I的上壁右端向上设有竖段II,所述竖段II的上端向左右分别设有卡槽II和卡槽III。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0 本实用新型利用闭合的腔体使得单元板块与单元板块之间连接刚度好,稳定性好,强度高,系统承受负风压能力强,系统主结构吸收横向推力大;通过隔热条连接的设计增加了隔热性。 附图。
6、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的结构示意图。0012 其中:0013 腔体I10014 竖段I120015 卡槽I130016 竖段II140017 卡槽II150018 卡槽III16说 明 书CN 202627268 U2/2页40019 腔体II20020 隔热条3。具体实施方式002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建筑外金属环抱帷幕墙用单元板块下横框,它包括左右布置的腔体I1和腔体II2,所述腔体I1的右壁和腔体II2的左壁通过隔热条3连接,所述腔体I1和腔体II2内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孔I11和安装孔II21,所述腔体I1的上壁左端向上设有竖段I12,所述竖段I12的上端向右设有卡槽I13,所述腔体I1的上壁右端向上设有竖段II14,所述竖段II14的上端向左右分别设有卡槽II15和卡槽III16。0022 使用时,所述卡槽I13、卡槽II15和卡槽III16用于嵌置弹性皮条,使得水密性和气密性得到提高。0023 隔热条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到隔热作用,增强了整体的隔热效果。说 明 书CN 202627268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62726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