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式冲击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动式冲击钻.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27955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CN202627955U*CN202627955U*(21)申请号 201220284282.9(22)申请日 2012.06.13E21B 1/14(2006.01)(73)专利权人颜朝阳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花街镇颜宅村98号(72)发明人颜朝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代理人龚燮英(54) 实用新型名称气动式冲击钻(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式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和冲击传动轴,所述本体内部设有转子腔,转子腔连通有气体入口,同时,转子腔内。
2、枢接有气动转子,冲击传动轴连接于气动转子。优化后,气动转子和冲击传动轴连接的方式为:气动转子上固定有转子齿轮,冲击传动轴上固定有轴齿,该轴齿和转子齿轮相配。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该冲击钻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可以使用,使用范围较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气动式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10)和冲击传动轴(5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部设有转子腔(40),转子腔(40)连通有气体入口(20),同时,转子腔(40)内枢接有气动转。
3、子(30),冲击传动轴(50)连接于气动转子(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转子(30)和冲击传动轴(50)连接的方式为:气动转子(30)上固定有转子齿轮(31),冲击传动轴(50)上固定有轴齿(51),该轴齿(51)和转子齿轮(31)相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式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齿轮(31)和轴齿(51)的齿数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式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齿轮(31)的齿数为8、齿顶圆的直径为13.84mm、啮合角为20;轴齿(51)的齿数为16齿、齿顶圆的直径为23.7mm、啮合角为20,且转子齿轮(31)和轴齿。
4、(51)的中心距为20.5毫米。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627955 U1/2页3气动式冲击钻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冲击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式冲击钻。背景技术0002 冲击钻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领域。一般的,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本体内部设有电机,电机连接有冲击传动轴。当然,该冲击传动轴连接摆杆总成等部件为钻头提供冲击力。其缺陷在于:该冲击钻使用时会产生电火花,无法应用于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式冲击钻,它具有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可以使用,从而使用范围较广的特点。0004 。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动式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和冲击传动轴,所述本体内部设有转子腔,转子腔连通有气体入口,同时,转子腔内枢接有气动转子,冲击传动轴连接于气动转子。0005 所述气动转子和冲击传动轴连接的方式为:气动转子上固定有转子齿轮,冲击传动轴上固定有轴齿,该轴齿和转子齿轮相配。0006 所述转子齿轮和轴齿的齿数比为1:2。0007 所述转子齿轮的齿数为8、齿顶圆的直径为13.84mm、啮合角为20;轴齿的齿数为16齿、齿顶圆的直径为23.7mm、啮合角为20,且转子齿轮和轴齿的中心距为20.5毫米。0008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
6、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可以使用,使用范围较广。本发明的气动式冲击钻的冲击传动轴的动力来源避免采用电机,从而冲击钻不会产生电火花;同时,该气动式冲击钻的气源可以放置于远离易燃易爆场所的位置。这样,该气动式冲击钻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时,不会引起爆炸等危险。2、动力传动稳定。气动转子和冲击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且具有合适的传动比,扭矩传输较为稳定。附图说明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12 实施例,见图1所示:气动式冲击钻,包括冲击。
7、钻本体10和冲击传动轴50。显然,该冲击传动轴50连接钻头的冲击装置。该本体10内部设有转子腔40,转子腔40连通有气体入口20。当然,该气体入口20连接压缩机等气源。同时,转子腔40内枢接有气动转子说 明 书CN 202627955 U2/2页430,冲击传动轴50连接于该气动转子30。即,本体10内部形成气动马达结构,从而冲击传动轴50的动力来自于气动马达,避免来自于电机。这样,该气动式冲击钻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能够适用。0013 优化的,气动转子30和冲击传动轴50连接的方式为:气动转子30上固定有转子齿轮31,冲击传动轴50上固定有轴齿51,该轴齿51和转子齿轮31相配。即,气动转子30和冲击传动轴50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连接,而轴齿51和转子齿轮31啮合。为了得到较为合适的冲击传动轴50的转速,转子齿轮31和轴齿51的齿数比为1:2。具体的,转子齿轮31的齿数为8、齿顶圆的直径为13.84mm、啮合角为20;轴齿51的齿数为16齿、齿顶圆的直径为为23.7mm、啮合角为20,且转子齿轮31和轴齿51的中心距为20.5毫米。这样的齿轮参数组合利于得到较为稳定的900r/min的冲击传动轴50转速。该转速为冲击钻的冲击传动轴50的常用转速。说 明 书CN 202627955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62795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