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异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呈10-α异构体或者10-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形式的
(ⅠA)化合物与一种碱性试剂反应:
其中或者X和Y一起形成3-氧代基团,或者X代表一个氢原子
且或者Y代表一个如下基团:
其中R2代表一个羟基或者一个含有2-20和碳原子的O-酰基,
或者Y代表一个NH2基团,
-R1代表一个氢原子或者一个甲基,
-Z代表一个氢原子或者一个含有2-20个碳原子的酰基,
-R代表一个氢原子,一个NH2基团或者一个(CH2)nAr、NH(CH2)nAr或者N=CH(CH2)nAr基团,其中n代表1-6之间的一个整数,
Ar代表一个任选取代的芳基或者杂环芳基,
以得到一种对应于式(Ⅰ)的化合物,其中10-甲基位于β位上:
其中R、R1、X和Y具有上述的定义,且Z’代表一个氢原子或者
一个含有2-20个碳原子的酰基。
酰基优选是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正戊酰基、异
戊酰基、叔戊酰基或新戊酰基,或者苄基。
芳基优选指苯基或者萘基,杂芳基指含有一个或者多个优选选自
氧、硫和氮的杂原子的基团,它可以是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噻
唑基、噁唑基、咪唑基、噻二唑基、吡唑基,或者异噁唑基,吡啶
基、哒嗪基、或者吡嗪基,吲哚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喹啉
基或者吡啶基-咪唑基。
作为杂芳基,可以列举如下基团: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优选为催化量的碱性
试剂的存在下进行操作,Z和Z’代表氢原子。
碱性试剂优选为氢氧化钾,或者为一种四烷基铵盐的氢氧化物,
例如氢氧化四丁铵,或者为溴化四丁铵,或者为DBU(1,8-二氮杂
二环[5-4-0]十一碳-7-烯),或者为一种碱性碳酸盐,例如碳酸
钠、碳酸钾或苏打,或者为磷酸三钾,或者为甲醇钠。
某些情况下需要加入相转移剂,例如溴化四丁铵。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剂当中操作,所述的
溶剂例如:四氢呋喃、1-甲基-2-吡咯烷酮水溶液、二氯甲烷,更
加特别的是一种醇,尤其是甲醇。由此得到相应的化合物,其中Z’
代表一个氢原子或者一个含有2-20个碳原子的酰基。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
-一种将式(ⅠA)化合物异构化为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
代表一个NH2,
-一种将式(ⅠA)化合物异构化为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1
代表一个甲基,
-一种将式(ⅠA)化合物异构化为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X
和Y一起形成一个3-氧代基团,
-一种将式(ⅠA)化合物异构化为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Z
和Z’代表氢原子。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它可以将其中10-位甲基位于10-
α位的式(ⅠA)化合物或者其中10-位甲基位于10-α和10-β位
的式(ⅠA)混合物转化为其中10-甲基位于10-β位的式(Ⅰ)化合
物。当在11和12位形成链时,得到10-α和10-β位异构体的混
合物。因此按照专利EP676409得到如下的反应:
如专利EP676409的实施例1所述,得到的式(ⅠA)产物是α
和β异构体的混合物。如专利申请EP676409所描述和所要求保护
的,10-β产物是一种具有显著的抗生素性质的产物,还可以按照如
下方法从它制备其他的抗生素产品:
具有显著抗生素活性的化合物是其中10-位甲基位于10-β位
的化合物,因此在工业上将10-α产物或者10-α和10-β产物的
混合物异构化为10-β产物是有价值的。本发明的方法尤其可以将
如下的式(ⅠA)产物异构化为10-β异构体:其中R是一个NH2;其
中R是一个氢原子;或者其中R是一个(CH2)nAr基团、NH-(CH2)nAr基团或者N=CH(CH2)nAr基团,式中n和Ar具有前述的定义。
这些产物在例如如下文献中已有描述:专利申请EP676409、
EP638584、EP680967、EP0596802和EP487411。
以下实施例说明本发明,而不对它构成限制。
实施例1
在2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
-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10
-α-异构体(按照欧洲专利申请0676409所述的方法制备,产物
B的10S异构体),向其中加入10微升10%甲醇钾溶液。在20℃下
搅拌过夜,可以观察到10-β异构体的生成。10-β异构体用其NMR
谱来表征。
异构化的产率约为90%。
从0.5克10-α异构体产物出发,按照实施例1操作,可以得到
实施例1的10-β异构体产物:
-10体积的甲醇;0.11毫升10%甲醇钾溶液,
-10体积的甲醇;26微升40%氢氧化四丁基铵水溶液,
-10体积的甲醇;0.13毫升40%氢氧化四丁基铵水溶液,
-10体积的20%甲醇水溶液;0.11毫升10%KOH甲醇溶液,
-10体积的20%甲醇水溶液;26微升40%氢氧化四丁基铵水溶
液,
-10体积的20%甲醇水溶液;0.13毫升40%氢氧化四丁基铵水
溶液,
-10体积的20%甲醇水溶液;30微升DBU。
实施例2
向装配有一个搅拌器、一个温度计和一个氮气吹扫入口的1000
毫升三颈瓶中加入:
-37.8克11,12-二脱氧-3-脱((2,6-二脱氧-3-C-甲
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O-甲基-3-氧
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α和β异构体混合物(α
异构体15.8克,β异构体22克)
-纯净无水甲醇
-10%甲醇钾
将反应介质在20-22℃下保持搅拌20小时。
在用HPLC验证10-α异构体消失(少于2%)后,加入:
-去离子水
用冰水浴控制温度为20-22℃。
用适量乙酸(~0.250毫升)将pH值调节到10,在20-22℃下
搅拌3小时,冷却到0+2℃,在0+2℃下搅拌1小时,借助下述物
质使之澄清分离:
-20℃的去离子水。
于通风干燥箱内30℃下干燥16小时。
得到纯净的β异构体32.6克。
产率:相对于α+β异构体混合物为86.2%。
实施例3
在1毫升甲醇中溶解0.2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
-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10
-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加入50微升
10%甲醇钾溶液。在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成
10-β异构体。
(%β/%α=21)。
实施例4
在0.5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
-6-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
10-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按照
0.25mol/mol的比例加入(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
-烯)。在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成10-β
异构体。
(%β/%α=16.3)。
实施例5
在0.5毫升二氯甲烷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
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
-6-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
10-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按照1mol/mol
的比例加入(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在
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成10-β异构体。
(%β/%α=2.6)。
实施例6
在2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
-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10
-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按照1mol/mol
的比例加入碳酸钾。在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
成10-β异构体。
(%β/%α=49)。
实施例7
在2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
-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10
-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按照1mol/mol
的比例加入磷酸钾。在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
成10-β异构体。
(%β/%α=10.2)。
实施例8
在2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
-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10
-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按照0.2mol/mol
的比例加入碳酸钠和0.2mol/mol的比例加入溴化四丁铵。在20℃
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成10-β异构体。
(%β/%α=80)。
实施例9
在0.5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
-6-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
10-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加入33微
升5克/毫升的甲醇钠甲醇溶液。在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
α异构体转变成10-β异构体。
(%β/%α=0,实施例6
在2毫升甲醇中溶解0.1克11,12-二脱氧-3-脱((2,6-
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吡喃己糖基)氧)-6
-O-甲基-3-氧代-12,11-(氧羰基(亚肼基))红霉素的10
-α和10-β异构体混合物(%β/%α=0.24),并按照1mol/mol
的比例加入碳酸钾。在20℃搅拌16小时,观察到10-α异构体转变
成10-β异构体。
(%β/%α=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