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29530
  • 上传时间:2018-02-0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70.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14226.X

    申请日:

    2006.11.02

    公开号:

    CN1965830A

    公开日:

    2007.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4748(2006.01); A61P35/00(2006.01); A61K31/4375(2006.01)

    主分类号:

    A61K31/474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李梢; 吴敏

    地址: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廖元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属于药物配方技术领域。该配方由苦参碱与青藤碱混合而成,该两种成分的用量比例为:苦参碱∶青藤碱=1∶0.05~1。本发明具有“增效减毒”的协同作用效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体肿瘤等血管新生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药效物质基础明确,同时又保存了传统中药方剂配伍的特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配方由苦参碱与青藤碱混合而成,该两种成分的用量比例为:
    苦参碱∶青藤碱=1∶0.05~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临床一次用量为:
    苦参碱总量44.69mg~191.48mg,青藤碱对应的范围为2.23mg~191.48mg。

    说明书

    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配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
    背景技术
    “血管新生”(新生血管形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肿瘤等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共性病理环节。抗血管新生药物是阻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进程,“饿死肿瘤”(治疗实体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目前,在中国类风湿药物市场上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慢作用药物和中成药。目前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以中成药为主,包括以下12种:风湿寒痛片,痹苦乃停片,麝香丸,血痹大易方,防风丸,痹隆清安片,正清风痛宁,石楠散,燥湿化痰丸,虎骨丸,益肾蠲痹丸,活血丹。以上中成药处方较大,特色不突出,同时作用机理不够明确。成份较为明确的中药提取物主要为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总苷片,该二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其严重的胃肠道、肾脏和生殖毒性却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同时也面临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
    “清络饮”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复方。其主要药物组成为:苦参,青风藤,黄柏,粉萆。该方由李济仁教授、张舜华主任医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所得。经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清络饮”方剂具有抗炎、减少滑膜毛细血管新生、防止血管翳的形成,改善软骨破坏、减轻滑膜细胞亢进的分泌功能及代谢活性,并在分子、组织、病理等多层次上表现出抑制“血管新生”的显著效果,被国际上认为是目前进行中医方剂与血管新生的代表性研究之一。因此,“清络饮”作为标本兼治、特点突出、安全的抗血管新生相关病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中药,具有充足的成长动力和充分的成长空间。
    然而,“清络饮”复方的药物成份复杂,同时方剂之间不是药物成份的单纯迭加,各成份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采用中药饮片形式进行配伍的原有“清络饮”复方存在成分繁杂,质量难以控制,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药物作用机理不清晰等现有中药方剂所普遍存在的诸多不足与局限。
    总的看来,目前抗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现状是:(1)尚缺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中药。(2)没有以抗血管新生为特点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及中药制剂。(3)没有以中药有效组合形式申报专利的抗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中药组合。(4)面对患者人群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市场,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该配方是中药“清络饮”复方饮片配伍中提取的,具有“增效减毒”的效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体肿瘤等血管新生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药效物质基础明确,同时又保存了传统中药方剂配伍的特性。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其特征在于:由苦参碱与青藤碱混合而成,该两种成分的用量比例为:
    苦参碱∶青藤碱=1∶0.05~1。
    上述配方的临床一次用量为:
    苦参碱总量44.69mg~191.48mg,青藤碱对应的范围为2.23mg~191.48mg。
    本配方还可作用于其它对象(动物、细胞等)的用量,可按照药理实验公式推广使用。
    上述也可由苦参碱与青藤碱中的衍生物或盐类混合而成,其用量按衍生物或盐类的分子量推算。
    本发明的组合配方可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中、西药的各种剂型。
    本发明所述苦参碱(别名母菊碱,英文名matrine)与青藤碱(或称盐酸青藤碱能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体肿瘤等血管新生相关疾病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在苦参碱与青藤碱的作用上存在“增效减毒”的交互作用。
    苦参碱(别名母菊碱、a-苦参碱;英文名matrine、(+)-Matrine、α-Matrine),分子式为C15H24N2O;分子量为248.36;结构式为:

    苦参碱(Matrine)结构式
    青藤碱(或称盐酸青藤碱Sinomenine hydrochloride;别名青风碱、防己碱、毛防己碱;英文名sinomenine,Cucoline),分子式为C19H23N04;分子量为329.39;结构式为:

    青藤碱(Sinomenine)结构式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效果
    (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技术,通过对实验动物口服“清络饮”水煎液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成分分析,发现“清络饮”经代谢吸收入血的成分主要为苦参碱和青藤碱。同时,细胞实验显示苦参碱和青藤碱具有较强的抗血管增生药理活性,二者的适当组合具有“增效减毒”的协同作用效果。因此,苦参碱和青藤碱应为“清络饮”的主要药效物质。
    (2)在配方比例上,通过“清络饮”单味药及全方水煎液中,对苦参碱和青藤碱等生物碱含量进行高效液相(HPLC)分析测定,同时考虑到氧化苦参碱在体内转化为苦参碱,按转化率为50%~100%,得到苦参碱与青藤碱组合的比例为(53.04∶28.81)~(92.83∶28.29),即1.84∶1至3.28∶1之间。考虑到苦参为君药,在临床使用时的剂量范围为10克至25克,因此苦参碱与青藤碱的配比为1∶(0.05~1),临床一次口服量为:苦参碱44.69mg~191.48mg,青藤碱对应的范围为2.23mg~~191.48mg。
    (3)对于代表血管新生的内皮细胞实验研究发现,苦参碱、青藤碱二者均有明显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作用。通过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的细胞实验,采用国际公认的等效线方法评价二者抑制作用的交互效应,结果发现苦参碱和青藤碱上述的比例范畴内,例如1∶0.05、1∶0.22、1∶0.44、1∶1时,均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明显交互作用(详见实验三)。以上结果表明苦参碱和青藤碱的组合具有“增效减毒”的交互作用,即与青藤碱的适当地配伍组合,既可使抗血管新生的功效加强,同时又可有效地避免苦参碱用量过大所可能带来的毒性。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有效组合对于实验动物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效果与原方“清络饮”相当,部分方面优于原方以及雷公藤总苷片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其一次用量的配方为:苦参碱的剂量为2000μg/ml,青藤碱剂量为100μg/ml,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0.05。本实施例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最强,抑制率达80.16%;
    实施例2:其一次用量的配方为:苦参碱的剂量为1350μg/ml,青藤碱剂量为300μg/ml,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0.22。本实施例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抑制率达72.02%;
    实施例3:其一次用量的配方为:苦参碱的剂量为888μg/ml,青藤碱剂量为394μg/ml,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0.44。本实施例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抑制率达70.91%;
    实施例4:其一次用量的配方为:苦参碱的剂量为445μg/ml,青藤碱剂量为445μg/ml,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1。本实施例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抑制率达54.12%。
    本发明的实验及效果
    实验一  实验动物口服清络饮水煎液的入血成分分析
    实验方案:采用液相色谱-紫外-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实验大鼠口服“清络饮”水煎液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成分分析,测试“清络饮”代谢吸收入血的成分。本实验分别进行清络饮水煎液和各单味药的分析测试、清络饮样品与清络饮加空白血浆样品分析、空白及含药(给药清络饮浓缩液20min,1h,2h取血)血浆样品的质谱分析与比较。
    实验结果:发现大鼠灌胃给药清络饮后,清络饮中迅速进入到血浆中的成分主要包括330(青藤碱)和249(苦参碱),此外尚有少量的205(N-甲基金雀花碱)和247(槐果碱),可以认为清络饮最主要的入血成分为青藤碱和苦参碱。因此,我们通过对实验动物口服“清络饮”水煎液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成分分析,发现“清络饮”的经代谢吸收入血的成分主要为苦参碱和青藤碱,故可以推断清络饮抗血管新生的主要药效物质至少包括了苦参碱和青藤碱,为对这两个成分进行组合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实验二  清络饮水煎液中苦参碱与青藤碱等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实验方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分析方法,对于清络饮水煎液及单味药水煎液中苦参碱(以及在体内可转化为苦参碱的氧化苦参碱)与青藤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供含量测定对照所用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青藤碱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本实验所建立的生物碱测试方法在工作曲线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达0.999以上,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都在3%以内,低中高浓度回收率亦都在94%以上。
    实验结果:清络饮水煎液及单味药水煎液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与青藤碱的含量测试结果见表1。可见合煎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下降,而苦参碱的浓度则比单煎时几乎增加了一倍,青藤碱浓度增加了8.28%。通过应用该法对清络饮水煎液中相应生物碱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同时考虑到氧化苦参碱在体内转化为苦参碱,按转化率为50%~100%,可得苦参碱与青藤碱组合的比例为(53.04∶28.81)~(92.83∶28.29),即1.84∶1~3.28∶1之间。
    表1  三个生物碱在清络饮及其单味药水煎液中的浓度

       分析物(μg/ml)    苦参    青风藤    清络饮   差值   (μg/ml)  变化率   (%)  氧化苦参碱  青藤碱  苦参碱  88.58±1.16  无  7.73±0.22  无  26.35±0.39  无  76.57±0.67  28.55±0.26  15.34±0.25  -12.01  2.18  7.61  -13.56  8.28  98.36

    变化率,指的是用复方中的浓度与单味药浓度之差再比上单味药浓度所得的百分比。
    实验三  苦参碱和青藤碱分子组合交互作用的细胞试验
    实验方案:在苦参碱和青藤碱独立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设计苦参碱和青藤碱不同的剂量与配比组合,运用评价交互作用的经典理论与方法(等效曲线法,反应曲面法),对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进行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实验观察并绘出量效曲线,以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进行交互效应评价。
    实验结果:发现苦参碱、青风藤碱在抗血管新生的作用上,具有明显的“减毒增效”的协同作用。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0.05(苦参碱的剂量为2000μg/ml,青藤碱剂量为100μg/ml)时,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最强,抑制率达80.16%,相当于单独使用苦参碱5097.7μg/ml的效果;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0.22(苦参碱的剂量为1350μg/ml,青藤碱剂量为300μg/ml)时,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抑制率达72.02%,相当于单独使用苦参碱4441.4μg/ml的效果;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0.44(苦参碱的剂量为888μg/ml,青藤碱剂量为394μg/ml)时,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抑制率达70.91%,相当于单独使用苦参碱4351.9μg/ml的效果;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比例为1∶1(苦参碱的剂量为445μg/ml,青藤碱剂量为445μg/ml)时,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抑制率达54.12%,相当于单独使用苦参碱2998.2μg/ml的效果。
    实验四  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实验
    实验方案:采用国际公认的胶原诱导性的关节炎大鼠(CIA,II型胶原从大鼠软骨肉瘤组织中获得,纯度达99.99%以上,由瑞典Lund大学提供)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总苷片治疗组(简称雷公藤组,为三九医药集团黄石制药产品),清络饮治疗组,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治疗组(简称苦青组),进行对照实验。检测指标包括:关节炎指数(ArthritisIndex,AI);大鼠踝关节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滑膜、软骨、骨的病理改变;取大鼠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抗CII抗体含量测定。
    实验结果:(1)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组可以显著降低CIA大鼠在免疫第28天(P<0.05)、35天(P<0.01)、42天的关节炎积分(P<0.01),效果相对优于清络饮治疗组,与雷公藤总苷片治疗组相近。(2)病理光镜观察结果可见CIA组关节腔及滑囊均内可见明显的滑膜组织增生,滑膜细胞增生呈的乳头状,滑膜组织内见有扩张的血管及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并伴有淋巴细胞侵润。踝关节各跗骨关节软骨的基质及软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严重处软骨坏死剥脱,变性、坏死剥脱的软骨表面,可见由滑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所形成的血管翳;膝关节腔内可见滑膜组织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软骨见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组可以明显改善CIA的血管新生病变并改善关节炎症,表现为增生的滑膜组织内的炎细胞、滑膜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减少,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血管新生受到明显抑制。但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有胶原化。仍可见有退变的软骨组织,未见有新的软骨坏死及剥脱的软骨区,血管翳纤维化。清络饮组,雷公藤组也能够不同程度改善CIA的关节病变。(2)抗CII抗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苦参碱和青藤碱组合可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异常增高的抗II型胶原抗体含量(P<0.01),清络饮治疗组与雷公藤总苷片治疗组也有一定改善(P<0.05)。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表明,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有效组合能有效地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减轻血管翳形成,降低其血清中抗II胶原抗体含量,提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症血管新生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苦参碱和青藤碱的有效组合对于实验动物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效果与原方“清络饮”相当,部分方面优于原方“清络饮”以及雷公藤总苷片对照组。

    关 键  词:
    一种 具有 血管 新生 协同 作用 中药 有效成分 组合 配方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配方.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295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