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代环境激素污染的影响,输卵管阻塞、子宫发育不良、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出现明显增高趋势,生殖健康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国内外治疗输卵管阻塞,通而不畅的方法为输卵管通液、通气,腹腔镜手术,试管婴儿等,其价格昂贵,病人痛苦,易继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国内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为口服丹那唑、内美通,毒副作用大,注射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价格昂贵,疗效欠佳;或腹腔镜手术,易复发,还需要加用针剂。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尤其是中草药,是人们所十分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药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价格昂贵,疗效欠佳,病人痛苦等缺陷,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发明人根据中医理论,以中医经典方“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为加大活血化瘀功力,加用三棱、莪术、丹参、益母草等药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消徵瘕积聚;加柴胡、青皮、制香附等以理气解郁、止痛调经;加败酱草等以清热解毒,排脓破瘀;加肉桂以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并精心提炼加工成纯中药颗粒冲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红花 10-20 桃仁 10-20 当归 10-20 王不留行 15-20
益母草 15-30 赤芍 10-20 白芍 10-20 生地 10-15
制香附 6-15 熟地 10-15 三棱 10-20 莪术 10-20
败酱草 10-15 青皮 6-10 肉桂 10-15 川芎 6-15
路路通 10-20 柴胡 6-15 牛膝 9-15 丹参 15-30
制备本发明药物优选的用量为:(用量为重量份)
红花 12-18 桃仁 12-18 当归 12-18 王不留行 12-18
益母草 20-25 赤芍 12-18 白芍 12-18 生地 12-14
制香附 8-12 熟地 12-18 三棱 12-18 莪术 12-18
败酱草 12-14 青皮 8-9 肉桂 12-14 川芎 8-12
路路通 12-18 柴胡 8-12 牛膝 10-13 丹参 20-25。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上述药物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地组合物。所述及的载体包括蔗糖粉,糊精及酒精等。
所述及的药物为冲剂。
将上述各个组分制备成本发明的药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上述20味中药水煎两次,滤过,滤液合并沉淀15~20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90℃)的浸膏,并按照浸膏1份,蔗糖粉2.5份,糊精1.5份及酒精适量制成颗粒、干躁、即可。
本发明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输卵管阻塞、子宫发育不良、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不孕不育症。
治疗方法,于月经来潮第4天开始服用本发明的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月经周期超过40天,必须连续服用15天,每次30克,开水冲服,水量为100ml,搅拌均匀,饭前30min服用,每天3次。
为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对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301例患者的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西医诊断 n 受孕数 受孕率% 输卵管阻塞 156 110 70.5 子宫发育不良 32 13 40.6 排卵障碍 112 70 62.5 黄体功能不足 68 43 64.2 子宫内膜异位 47 28 59.6 子宫肌瘤 39 10 25.6 卵巢囊肿 26 8 30.8 其它 22 6 27.2
表1中,初诊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29.2岁,不孕年限2.1~16.2a,平均年限4.8a,治疗6个疗程(每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采用本发明的药物,自1987年~1996年,受孕400例,自1997年~2000年,受孕400例,自2001年~2003年,受孕800例。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效果,同时,本发明以中草药为基本原料,毒副作用小,制作方便,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所述比例称取原料,(kg)
红花 15 桃仁 15 当归 15 王不留行 15
益母草 22 赤芍 15 白芍 15 生地 13
制香附 10 熟地 15 三棱 15 莪术 15
败酱草 13 青皮 8 肉桂 13 川芎 10
路路通 10 柴胡 10 牛膝 12 丹参 22
将上述20味中药水煎两次,滤过,滤液合并沉淀1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90℃)的浸膏,并按照浸膏1份,蔗糖粉2.5份,糊精1.5份及酒精适量制成颗粒、干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