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链节连接销、表带、及其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手镯或手表带状的表带,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表带链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该多个表带链节的链连接销,以及一种具有上述表带的手表。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连接手表带上的各个链节,迄今为止所用的一种方法是在连接腿部形成一个通孔,其中每一通孔用于任何邻近的链节在表带的短方向上穿过。而后,将邻近链节之一的连接腿部与另一个链节的连接腿部结合,将连接销插入到在表带的短方向上彼此相对的通孔。将一个裂口管固定到该销的两个末端以连接该邻近的链节(作为举例参见JP-A-7-313221)。
在JP-A-7-313221中,没有描述裂口管和链节之间的关系。然而为了保持链节之间的连接状态,可以考虑将裂口管插入链节地通孔用作与通孔固定,而不与通孔分离,裂口管用作夹持连接销并防止其意外的断开。
为了连接手表带的链节,迄今为止所使用的另外一种方法也是在表带的短方向上有通孔穿过,各通孔分别形成夹在任一邻近链节的凹部和另一个链节的凸部之间的臂部上,将相邻表带链节的凸部和凹部结合以后,连接销看起来象一个发针插入表带短方向的相对通孔。利用这种方式,邻近的链节能够连接在一起(举例参见JP-A-10-80307)。
在JP-A-10-80307中描述的发针形连接销是通过将弹性金属线一折为二的,并且其中一部分,朝向连接销的背部,形成有在直径方向上突出的弧状凸起。
在JP-A-10-80307中进一步也描述了一种技术,为防止由于通孔的直径不同而使得连接销从通孔中脱落,形成矩形凸起部分,使其相对于连接销的轴线几乎成垂直站立。并在凸起部分的通孔的一部分上形成一个处在该凸起部分之中的台阶孔部分,由此,利用凸起部分的角部和台阶孔的末端部之间的干涉,台阶孔部分起到止动件的功能。
在JP-A-7-313221中,连接销和用于保持连接销不掉落的裂口管保持平面接触。这就需要相当大操作力才能要将连接销连接到裂口管或者将连接销从裂口管上拆卸。因此,在商店里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来连接表链或分离表链,从而增加链节数或减小链节数,以配合人手腕的尺寸。
在JP-A-10-80307中,当使用带有矩形凸起部分的连接销时,将台阶孔部分用作止动件,来防止连接销在轴向上产生移动,这会使连接销的移动复杂化。因此,在商店等处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来分离连接销。更坏的情况是,要在链节凸部形成台阶孔部分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力气。
而且,在JP-A-10-80307附图13和14所示的结构中,连接销插到通孔中的安装力源自于连接销与邻接链通孔内表面的两个突出部分的弹性压缩。在这种结构中很容易将连接销插入通孔。这里的问题在于,当由于通孔直径不同而导致装固力减小时,由于使用中施加的振动而使连接销有时在纵向上移动,最坏的情况是连接销可能发生脱落。
为了对此方面做出改进,可能需要提高通孔的精度,以及将连接销在外形上改变程度较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增加通孔的加工成本,作为被一折为二的连接销的两折叠部分会变形更多,更容易损坏。结果,连接销一旦分离再重新安装(与邻近链节连接),就可能不会再发挥如设计时最初设想的弹性回复,换句话说,连接销就不会再保持原始质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一种表带连接销、表带、及其手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结构,相邻链节的连接和分离的可操作性会得到改善,而且相邻链节的连接的可靠性就会提高。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表带连接销,它通过设置一个结合部分被用于连接相邻链节,该结合部分在凹部具有第二通孔,该凹部被分别具有第一通孔的两臂部夹持,而后将连接销插入第一和第二通孔。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连接销由能够因为弹性而改变形状的线棒制成,线棒的直径比第一和第二通孔的直径都小,其中,设置在第一通孔中的任一末端部分或者设置在第二通孔中的中间部分的至少一段被作为弹性变形部分,它从侧面看起来呈Z形。如此形成弹性变形部分使得它的宽度在自由态时比第一和第二通孔的孔径都大,并在使用时,接触属于第一或第二通孔至少其一的孔内表面。
在本发明以及下面的每一发明中,作为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线棒,最好采用金属线棒。在本发明以及下面的每一发明中,弹性变形部分从侧面看呈现出Z形,它包括一个螺旋状的或波状的结构。当弹性变形部分具有螺旋状结构时,为保持与孔内表面一般长的接触长度,最好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转弯。同样,当弹性变形部分具有波纹状结构时,为了与孔的内表面具有四个或更多的接触点,最好使波状具有一个半或多个节距。而且,在本发明以及下面的每一发明中,从侧面看弹性变形部分,该弹性变形部分的宽度表示设置在连接销的轴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处元件间的尺寸。需要明确的是,螺旋状的弹性变形部分的宽度就是螺旋部分的外直径,波形弹性变形部分的宽度是任何两个波形顶部间的尺寸,其中一个波形与另一个是反向的。
当采用本发明的表带链节连接销连接相互邻近的链节时,插入通孔的连接销的弹性变形部分由于弹性而改变形状,并具有比自由态时更窄的宽度。相应的,连接销在轴向上整体延伸,其中弹性变形部分不会变形太多。插入的连接销的弹性变形部分由于试图将其返回至其原始状态的回弹力而与通孔的内表面接触,这就能解决通孔直径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因为弹性变形部分看起来呈Z形,就能防止弹性接触部分与通孔的孔内表面的接触太多。而弹性接触部分呈Z形弹力接触孔内表面,又能保持邻近链节之间的连接。而且棒状工具推入通孔时,就能从通孔中推出连接销,从而释放邻近链节之间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所述,Z形弹性变形部分不会太多接触通孔内表面,从而减少从通孔中取出销的阻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表带链连接销的优选实施例中,其中弹性变形部分具有螺旋状结构,弹性变形部分以螺旋形式接触通孔内表面。它可以加长弹性变形部分与通孔内表面部分的接触长度。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带,其通过设置结合部分将任何邻近的链节通过连接销连接到一起,该结合部分在凹部具有一个第二通孔,该凹部被分别具有第一通孔的两臂部夹持,连接销插入第一和第二通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连接销由能够因为弹性而能改变形状的线棒制成,线棒的直径比第一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小,其中,至少是设置在第一通孔中的任一末端部分或者设置在第二通孔中的中间部分的一段被作为弹性变形部分,它从侧面看起来呈Z形。如此形成弹性变形部分使得它的宽度在自由态时比第一和第二通孔的孔径都大,使用时,弹性变形部分至少弹性接触第一或第二通孔的孔内表面之一。
在本发明和每一其它发明中,为了表示这些邻近链节,其中一个具有被臂部夹持的凹部,另外一个具有一个结合部分,该结合部分设置在凹部并起连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结合部分因是用于接续还是用于非接续而在形式上有所不同。需要明确的是,当具有凹部的主链节和用作接续的其它链节相互邻近时,用作接续的链的两个末端要制造成在尺寸上适配于主链节的凹部,该主链节设置在用作接续的表带链的两端,这些装配用的末端部作为结合部分。因此,主链节通过接续链节间接的与其它链节彼此连接。另外一方面,在用作非接续链节的情况下,邻近链之一制造成具有一个用作结合部分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装配于其它链节的凹部。这样,非接续的邻接链节结合到一起。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带上,例如手表带、手镯、装饰带和项链,这种由多个链节构成的结构,其中的每一个链节都与其它链节相连。
本发明的表带是通过以上描述的连接销将链节彼此连接而构成。因此,连接和分离任意邻近链节的可操作性可以得到改善,连接邻近链节的可靠性也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表带的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部分具有一个螺旋状结构,连接销的弹性变形部分与通孔的孔内表面呈螺旋状接触。因此,弹性变形部分相对于通孔的内表面的接触长度就会变长。
而且,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发明的手表具有一个表体,该表体的表外部装置包括一个表带连接部分,表体包括一个手表机芯,和一个根据本发明以上描述的连接到表带附件部分的表带。
本发明的手表通过在前描述的连接销将表带链相互彼此连接构成,因此,连接和分离邻近链的可操作性能够改善,连接邻近链的可靠性也能提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形式在以下附图中加以解释,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手表的平视图;
图2是图1中手表的部分剖开的表带平视图;
图3是图1手表的链节连接销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手表的部分剖开的表带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手表链节连接销的侧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手表的部分剖开的表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至3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附图1中的标号11所表示的手表具有一个表体12,以及一个手表带13(以下简称表带)。
表体12容纳有手表机芯等,它们在表外部配件14中没有显示出并由冠柄15操纵。表外部配件14如此形成,表盖玻璃14b附着在环形表壳镶边14a表面上,表壳背部(未示出)附着在表壳镶边14a的背面上。通过玻璃盖14b就能看见里面的内表盘14c、表针14b、和其它东西。手表机芯是非限定的,可以是小尺寸电池作电源的或是弹簧作能量源的,可以是自上弦型的,也可以是带有石英振荡模块的,可以是在表盘上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或其它的数字表,或是一个结合了数字表和其它表的表。
表体12具有一对表带连接部分16,用于从12点和6点两个方向上夹住表壳镶边14a。每一表带连接部分16包括,在宽度方向的中部,远离表壳镶边14a的方向上伸出的一个突出部分16a。突出部分16a具有一个通孔17穿过宽度方向,换句话说,就是表带13的宽度方向(短方向)。
表带13具有这样的结构,设置在延伸方向的多个链节21利用连接销31连接在一起。
详细的说,每个链节21由金属制成,并且都是相同的构件。每个链节21都具有一对臂部21a,如图1和2典型示出的,该臂部位于安装方向(换句话说,表带13的纵向)的一个末端上,链节21还具有一个夹在臂部21a中的凹部21b,以及用作结合部分的凸部21c,该凸部它位于安装方向的另一个末端。凹部21b和凸部21c在宽度方向上(表带13的宽度方向)位于链节21的中间部分。凸部21c的尺寸大小制成可配合凹部21b。
一对臂部21a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表带13的宽度方向上贯通的第一通孔22。主要如图2所示,每一第一通孔22的开口末端部分由环形圆锥平面22a导角。第二通孔23在表带13的宽度方向上贯通每一个凸部21c。第二通孔23的孔径优选的等于或大于第一通孔22的孔径,从而防止连接销31在插入时的阻碍作用,以下将详细描述。然而,当第二通孔23的末端部被环形圆锥平面导角时,第二通孔23的孔径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通孔22的孔径。第一和第二通孔22和23不是阶梯孔,而是直径基本没有变化的直孔。因此,它所需的加工过程就会简单。
连接销31由弹性金属线制成的圆形棒制成,它的直径比第一通孔22的直径小。典型的如图2和3所示,连接销31是由位于第一通孔22中的两个末端部分32,和将这两端部连接起来的一个件,例如位于第二通孔23中的一个弹性变形部分33形成的。具有这种以下将说明的结构,弹性变形部分33起连接链的连接部分的作用,该链节包括一个弹性变形部分33能够插入的通孔。
典型的如图3所示,当从侧方向(侧视)看连接销31时,弹性变形部分33看起来呈Z形。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部分被制成螺旋状(线圈)。于此,看起来呈Z形弹性变形部分33意味着部分弹性变形部分33在斜线方向上交替地相对于连接销31的轴线31a相交,从侧面看去象画波浪线。
例如,成螺旋状的弹性变形部分33形成两个转弯。而且,当弹性变形部分33处于自由态时,宽度A(参见图3)要比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的孔径大。
接着要描述表带13的安装过程,利用连接销31相互连接相邻的链节21。首先,将要连接的链节21在相同的方向上定位,将一个链节21的凹部21b与另一个链节21的凸部21c相配合,如此将链节21定位成:使以上提到的一个链节21的一对第一通孔22面向另一链节21的一个第二通孔23。在这种状态下,连接销31沿其轴向从一个第一通孔22插入,再插入第二通孔23,而后再插入另外一个第一通孔22。
这样,通过将连接销插入一对第一通孔22和位于其间的一个第二通孔23,如图2所示,邻近链节21连接到一起。通过以上连接,连接销31的两个末端部32可轻松的插入第一通孔22,由此邻近链节21可以绕连接销31的两末端部32旋转。
当以上述方式插入连接销时,连接销31的弹性变形部分33受到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的内表面压迫,两孔的直径均小于弹性变形部分33的(尺寸)。由此,弹性变形部分33在其弹性作用下改变形状,其宽度要比自由态时的宽度A要窄,即在第一实施例中,直径变窄。相应于以上弹性形变,连接销31在轴向上整体延伸。
上述轴向上的延伸能够防止弹性变形部分33与第一第二通孔22和23之间的接触力增至太大。因此,实施相当小的力就能把连接销31插入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弹性变形部分33也不会过于变形而造成损坏。
结果就是,将邻近的链节21连接,从而使表带13的安装操作变得容易。更好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开口的末端部分构成圆锥面22a。从而,以上述方式插入连接销时,就能防止在插入时位于头侧的弹性变形部分33的末端部在臂部21a处的阻碍作用。这样,弹性变形部分33就能顺利的插入通孔22,安装操作也能变得更加容易。
连接销31按照这样完全插入后,弹性变形部分33弹性接触第二通孔23的内表面,因为压缩弹性变形部分33的回弹力试图使其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这就解决了第二通孔23直径不一致的问题。更好的是,从侧面看起来呈Z形的弹性变形部分33由于其形状的原因,它并不是面接触第二通孔23的内表面,而是以螺旋形式与其接触来保持相邻链节21连接。
与连接销和裂口管的平面接触这种传统的方式相比,采用螺旋接触方式,接触面积就会更小。相应的,连接销31插入时产生的阻力就相当的小,由此,连接操作就会更容易。而且,与传统的使用发针形连接销的情况相比,所获得的这种螺旋接触要比两点接触更长。因此邻近链节21间的连接会更稳固。
这里要注意的是,按照上述过程安装的表带13和表体12的表带连接部分16之间也采用连接销31进行连接。而这个过程与以上描述的采用连接销31连接邻近链节21的过程相同,因此这里不再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表带连接部分16的通孔17与链节21的第二通孔23一样使用。
而且,在商店里,为了缩短表带13的长度而将邻近链节21间的连接释放(分离)时,将例如棒状工具(未示出)推入一个第一通孔22中,从表带13中推出连接销31的两个末端中的一端,然后突出于外部的末端部分被未示出的工具拾取,并从第一和第二通孔22和23中整个拔出连接销31。
在这种情况下,如以上描述的连接销31的Z形弹性变形部分33螺旋接触第二通孔23的孔内平面。这种接触不会比例如结果会导致压力配合的平面接触的情形下的接触多。由此,从第二通孔33中推出连接销31时的阻力就很小。从而,用很小的力就能从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中取出连接销31,达到分离的目的。这样,在商店等地花很短的时间就能将表带13调到合适的长度。
附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其结构和效果也不再描述。以下只描述其中不同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例中,整个连接销31都是由从侧面看去是Z形的弹性变形部分33构成,例如呈四个转弯的螺旋状。因此,与两个末端部32靠近的末端部线圈部分33a设置在第一通孔22中,并与这个通孔22的内表面弹性接触。这两个末端部线圈部分33a之间的中间线圈部分33b,位于第二通孔23之中,并与这个通孔23的内表面弹性接触。
除以上描述的,这种结构的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也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获得本发明的目标。更好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销31的弹性变形部分33都是弹性接触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的内表面。使用这种结构,邻近链节21聚不会象以前一样转得快,但是弹性变形部分33更大程度接触孔的内表面。相应的,可以更稳定的保持邻近链节21间的连接。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任何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都具有相同的标号,其结构和效果不再重述。以下只描述不同的结构。这里必要时也参考图2。
在第三实施例中,连接销31的两个末端制成从侧面看呈Z形,例如呈螺旋形的弹性变形部分33,其间的中间部分31b呈直线形。末端部的弹性变形部分33位于一对第一通孔22中,并与这些通孔22的孔内表面弹性接触。中间部分31b设置成可轻松的插入第二通孔23中。
除以上描述的,这种结构的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也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获得本发明的目标。第三实施例在以下方面被认为是最佳的,在这种情况下,表带13中链节21的凸起部分21c的宽度可以设计的更窄,一对臂部21a的第一通孔22和设置于其中的一对弹性变形部分33就能使邻近链节21的连接稳固。
图6所述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任何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都具有相同的标号,其结构和效果不再重述。以下只描述结构不同之处。
在第四实施例中,从侧面看起来象Z形的弹性变形部分33通过折叠连接销31的中间部分,使其形成波浪状。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变形部分33被制成波浪形,大约有一个半或多个节距。弹性变形部分33位于链节21的第二通孔23处,并在几处弹性接触通孔23的内表面。当波浪状具有一个半节距时,第二通孔23的内表面与弹性变形部分33总共有四处接触,如图6所示用字母t表示。
除以上描述的,这种结构的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当包括有波浪形弹性变形部分33的连接销31插入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时,所得到的插入在轴向上有所沿长,看起来象增加了线圈顶部的角度。因此,在第四实施例中也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获得本发明的目标。
这里,第四实施例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包括波浪状的弹性变形部分33几乎贯穿整个连接销31。另外,也可以只在两个末端设置波浪状的弹性变形部分33,该末端设置在连接销31的第一通孔22中,设置在第二通孔23中的中间部分可以是直线形的,可轻松的插入第二通孔23中。
根据该表带链连接销、用这样的销连接邻近链而构成的表带、以及具有本发明中表带的手表,任何邻近链的连接和分离的可操作性将能够改善,邻近链连接的可靠性也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