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35760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5.18CN201835760U*CN201835760U*(21)申请号 201020266012.6(22)申请日 2010.07.21E21B 17/02(2006.01)E21B 33/03(2006.01)(73)专利权人王祖明地址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09号15号楼2单元10号(72)发明人王祖明 王瑞庭 王誉莅 王永利(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代理人张国文(54) 实用新型名称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57) 摘要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是一种油井恢复正常生产的装置。
2、,它克服了其它技术存在的缺点,它是由封隔器、抽油泵、油管扶正器、尾管、筛管和丝堵连接而成,在抽油泵的上边连接着封隔器,在抽油泵的下边由管扣顺序连接着油管扶正器、尾管、筛管和丝堵;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克服其它卡漏方法存在的问题,实现漏点与生产管柱隔离,加快恢复套漏井的生产,还使生产管柱被双向锚定,管柱处于微拉伸状态,完全消除封隔器以上的管柱蠕动,消除由管柱蠕动而引起的冲程损失,提高泵效,减轻了因抽油泵加载卸载产生的交变应力对管柱的破坏,延长了管柱寿命,并有效防止油管断脱。(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CN。
3、 201835763 U 1/1页21.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它是由封隔器(1)、抽油泵(2)、油管扶正器(3)、尾管(4)、筛管(5)和丝堵(6)连接而成,其特征是:在抽油泵(2)的上边连接着封隔器(1),在抽油泵(2)的下边由管扣顺序连接着油管扶正器(3)、尾管(4)、筛管(5)和丝堵(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835760 UCN 201835763 U 1/1页3抽油井卡漏、 卡堵管柱 0001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恢复正常生产的装置,尤其是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 0002 二、背景技术: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应力的变化或腐蚀作用,浅表层套管产生漏点,这。
4、些漏点会使该井含水升高,出砂或液量漏失,不能正常生产。以往的堵漏方法有两种:化学挤堵漏方法和Y221封隔器机械卡漏。化学挤堵漏方法,由于漏点在浅表层较靠上,因此,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占产时间长,作业费用高,风险大;尤其是表层套管破损时,它所对应的软地层可能无法堵住,使工艺失效。使用Y221封隔器机械卡漏,由于它是单向卡瓦,并以卡瓦为支点,靠封隔器以上的管柱重量压缩胶筒座封,因此产生两种情况:一是抽油泵的加载、卸载的周期性使卡瓦产生蠕动,封隔器卡瓦下滑失去支撑,进而封隔器解封失效,使卡漏管柱的有效期很短;另一方面是封隔器以上的抽油管柱处于S形弯曲状态,造成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损坏管杆组合。再者,套。
5、漏点出砂或岩屑埋封隔器,还容易将管柱卡死,造成大修。 0003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封容易、密封牢靠的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它克服了其它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封隔器、抽油泵、油管扶正器、尾管、筛管和丝堵连接而成,在抽油泵的上边连接着封隔器,在抽油泵的下边由管扣顺序连接着油管扶正器、尾管、筛管和丝堵 0004 工作方法:当确定表层套管漏点的位置后,卡漏工具随泵抽完井管柱 一起下入井里,利用完井管柱试压,使封隔器座封,将漏点与生产管柱隔离,恢复油井产能,使套漏井正常生产。第一步通井,用1142米的通井规通井至封隔器要求下入深度50米处,第二步连接。
6、好相应配套工具,随泵抽管柱下至设计深度。第三步对泵抽管柱(卡漏管柱)按完井要求试压,同时座封封隔器。 0005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克服其它卡漏方法存在的问题,实现漏点与生产管柱隔离,加快恢复套漏井的生产,还使生产管柱被双向锚定,管柱处于微拉伸状态,完全消除封隔器以上的管柱蠕动,消除由管柱蠕动而引起的冲程损失,提高泵效,减轻了因抽油泵加载卸载产生的交变应力对管柱的破坏,延长了管柱寿命,并有效防止油管断脱。 0006 四、附图说明:图1为1抽油井卡漏、卡堵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封隔器2、抽油泵3、油管扶正器4、尾管5、筛管6、丝堵 0007 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抽油泵2的上边连接着封隔器1,在抽油泵2的下边由管扣顺序连接着油管扶正器3、尾管4、筛管5和丝堵6。说 明 书CN 201835760 UCN 201835763 U 1/1页4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3576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