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2211496
  • 上传时间:2018-08-0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1.8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74620.6

    申请日:

    2011.07.29

    公开号:

    CN202181799U

    公开日:

    2012.04.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06B 3/263申请日:20110729授权公告日:20120404放弃生效日:20130522|||授权

    IPC分类号:

    E06B3/263

    主分类号:

    E06B3/263

    申请人:

    天津市格瑞德曼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传昊

    地址: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新华园写字楼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杜文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有一侧用于支撑固定玻璃,另一侧用于支撑窗扇的主体架,设置在主体架室外侧的室外侧架,设置于室外侧架室外侧的外保温件,设置在主体架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以及分别设置于主体架上下两端的封堵,以及连接在主体架室内侧且位于固定玻璃窗侧的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件,和设置于固定件周边的内保温件。主体架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中空腔、位于主体架室外侧的用于与室外侧架相结合的下挂钩,以及对称的形成于主体架室内端两侧的两个凹槽,其中的一个凹槽用于与所述的固定件相结合。本实用新型使铝型材与大气接触面积趋于零,阻止了中柱结构因空气对流所造成的热交换,提高了保温性能,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用于支撑固定玻璃,另一侧用于支撑窗扇的主体架(1),设置在主体架(1)室外侧的室外侧架(2),设置于室外侧架(2)室外侧的外保温件(4),设置在主体架(1)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25),以及分别设置于主体架(1)上下两端的封堵(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连接在主体架(1)室内侧且位于固定玻璃窗侧的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件(3),和设置于固定件(3)周边的第一内保温件(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架(1)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中空腔(7)、位于主体架(1)室外侧的用于与室外侧架(2)相结合的下挂钩(8),以及对称的形成于主体架(1)室内端两侧的两个凹槽(9),其中的一个凹槽(9)用于与所述的固定件(3)相结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架(1)位于窗扇一侧还形成有向内凹进的用于设置挡水件的挡水件插槽(1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侧架(2)上有一体形成的:与主体架(1)上的下挂钩(8)相对应的上挂钩(11),以及形成在室外侧架(2)一端室外侧的用于与外保温件(4)相连接的下连接钩(12)。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保温件(4)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保温腔(13),形成在外保温件(4)的一端并与所述的室外侧架(2)上的下连接钩(12)相对应的钩槽(14),所述的钩槽(14)内形成有用于插入到所述的下连接钩(12)内的卡条(15),形成在外保温件(4)远离钩槽(14)那一端室内侧的用于插入室外侧架(2)的插槽(16)。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3)为丌型结构,所述丌型结构的两个底角分别形成与所述的主体架(1)上的凹槽(9)相对应的折弯并插入到所述的凹槽(9)内,所述的丌型结构上端两侧连接第一内保温件(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保温件(5)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两个边上均形成有保温腔(17),其中一个边的内侧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丌型结构上端两侧结合的连接钩(18)。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6)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一个面的横向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的外保温件(4)相对应并插入到外保温件(4)的保温腔(13)内的横向凸起(19),纵向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主体架(1)相对应并插入到主体架(1)上的多个中空腔(7)内的纵向凸起(20),插入到主体架(1)上位于室内侧的两个对称的两个凹槽(9)内的下侧凸起(21),插入到主体架(1)一侧的挡水件插槽(10)内的侧凸起(22),以及插入到主体架(1)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25)内的下凸起(26)。

    说明书

    说明书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开窗结构是采用带隔热桥的铝型材做窗框的主材,两封闭的铝材之间用塑胶连接,两者之间有燕尾固定,起到隔热的作用。对于平开窗窗框的窗框结构,现有技术大都是将窗框暴露于大气之中。作为窗框大多是由导热性能强的铝型材制作,所以现有的平开窗窗框的窗框结构传热快,很容易将室内的温度快速传到室外,所以保温性差。专利号为20101023926.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个保温中空平开窗框架结构,在室外侧设置了保温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其只在室外侧设置了保温结构,所以,其保温效果比较差。又由于其平开窗窗框与窗扇框的结合是契型结合,制作工艺要求精度高,因而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内外保温且密封性好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包括:一侧用于支撑固定玻璃,另一侧用于支撑窗扇的主体架,设置在主体架室外侧的室外侧架,设置于室外侧架室外侧的外保温件,设置在主体架1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25,以及分别设置于主体架上下两端的封堵。
    还设置有连接在主体架室内侧且位于固定玻璃窗侧的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件,和设置于固定件周边的第一内保温件。
    所述的主体架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中空腔、位于主体架室外侧的用于与室外侧架相结合的下挂钩,以及对称的形成于主体架室内端两侧的两个凹槽,其中的一个凹槽用于与所述的固定件相结合。
    所述的主体架位于窗扇一侧还形成有向内凹进的用于设置挡水件的挡水件插槽。
    所述的室外侧架上有一体形成的:与主体架的下挂钩相对应的上挂钩,以及形成在室外侧架一端室外侧的用于与外保温件相连接的下连接钩。
    所述的外保温件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保温腔,形成在外保温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的室外侧架上的下连接钩相对应的钩槽,所述的钩槽内形成有用于插入到所述的下连接钩内的卡条,形成在外保温件远离钩槽那一端室内侧的用于插入室外侧架的插槽。
    所述的固定件为丌型结构,所述丌型结构的两个底角分别形成与所述的主体架上的凹槽相对应的折弯并插入到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丌型结构上端两侧连接第一内保温件。
    所述的第一内保温件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两个边上均形成有保温腔,其中一个边的内侧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丌型结构上端两侧结合的连接钩。
    所述的封堵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一个面的横向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的外保温件相对应并插入到外保温件的保温腔内的横向凸起,纵向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主体架相对应并插入到主体架上的多个中空腔内的纵向凸起,插入到主体架上位于室内侧的两个对称的两个凹槽内的下侧凸起,插入到主体架一侧的挡水件插槽内的侧凸起,以及插入到主体架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内的下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在中柱结构的室内侧和室外侧都设置有保温结构,使其与室内外大气接触的部位均包覆相对应的保温材料。使铝型材与大气接触面积趋于零,阻止了中柱结构因空气对流所造成的热交换,提高了保温性能,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架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室外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室外保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保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封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侧视图。
    其中:
    1:主体架            2:室外侧架
    3:固定件            4:外保温件
    5:第一内保温件      6:封堵
    7:中空腔            8:下挂钩
    9:凹槽              10:挡水件插槽
    11:上挂钩           12:下连接钩
    13:保温腔           14:钩槽
    15:卡条             16:插槽
    17:保温腔           18:连接钩
    19:横向凸起         20:纵向凸起
    21:下侧凸起         22:侧凸起
    23:折弯             24:折弯
    25:第二内保温件     26: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包括:一侧用于支撑固定玻璃,另一侧用于支撑窗扇的主体架1,设置在主体架1室外侧的室外侧架2,设置于室外侧架2室外侧的外保温件4,设置在主体架1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25,以及分别设置于主体架1上下两端的封堵6。还设置有连接在主体架1室内侧且位于固定玻璃窗侧的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件3,和设置于固定件3周边的第一内保温件5。本实用新型的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在室内侧和室外侧都设置了保温层,使由铝型材材料的主体架1和室外侧架2与大气接触面积趋于零,从而提高了保温性能。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体架1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中空腔7、位于主体架1室外侧的用于与室外侧架2相结合的下挂钩8,以及对称的形成于主体架1室内端两侧的两个凹槽9,其中的一个凹槽9用于与支撑固定玻璃室内一侧的所述的固定件3相结合。
    所述的主体架1位于窗扇一侧还形成有向内凹进的用于设置挡水件的挡水件插槽10。在此处设置挡水件,是为了阻止室外侧的水流入室内侧。
    如图3所示,所述的室外侧架2上有一体形成的:与主体架1上的下挂钩8相对应的上挂钩11,以及形成在室外侧架2一端室外侧的用于与外保温件4相连接的下连接钩12。室外侧架2通过所述的下挂钩8与所述的上挂钩11相钩而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的外保温件4上有一体形成的:多个保温腔13,形成在外保温件4的一端并与所述的室外侧架2上的下连接钩12相对应的钩槽14,所述的钩槽14内形成有用于插入到所述的下连接钩12内的卡条15,形成在外保温件4远离钩槽14那一端室内侧的用于插入室外侧架2的插槽16。即所述的室外侧架2的下连接钩12进入外保温件4的钩槽14内,并卡挂在外保温件4的卡条15上,从而达到了外保温件4与室外侧架2的紧密结合。
    如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件3为丌型结构,所述丌型结构的两个底角分别形成与所述的主体架1上的凹槽9相对应的折弯23、24,并插入到所述的凹槽9内,所述的丌型结构上端两侧连接第一内保温件5。
    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内保温件5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两个边上均形成有保温腔17,其中一个边的内侧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与丌型结构上端两侧结合的连接钩18。即丌型结构上端的一侧嵌入在L型结构的折弯处,而另一嵌入在所述的连接钩18内。
    如图7、图8所示,所述的封堵6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一个面的横向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的外保温件4相对应并插入到外保温件4的保温腔13内的横向凸起19,由于有一对封堵6,分别插在外保温件4的保温腔13的两端头,从而使保温腔13内形成中空的密封状态,起到了保温的效果。所述T型结构该面的纵向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主体架1相对应并插入到主体架1上的多个中空腔7内的纵向凸起20,插入到主体架1上位于室内侧的两个对称的两个凹槽9内的下侧凸起21,插入到主体架1一侧的挡水件插槽10内的侧凸起22,以及插入到主体架1室内侧的第二内保温件25内的下凸起26,从而使封堵6能够牢固的连接在中柱结构的两端,起到隔离空气保温的作用。

    关 键  词:
    内外 保温 中空玻璃 开窗 窗框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内外保温中空玻璃平开窗窗框的中柱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221149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