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38479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2.09CN201738479U*CN201738479U*(21)申请号 201020261156.2(22)申请日 2010.07.16E04B 7/00(2006.01)E04D 13/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3号(72)发明人董金志 鲁飞(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代理人崔友明(54) 实用新型名称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包括有延伸。
2、的构造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左反梁、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右反梁和支撑在右反梁顶部的悬挑盖板,延伸的构造层位于左反梁、右反梁和悬挑盖板外侧,悬挑盖板的左侧底部与左反梁之间设置有一U型盖缝镀锌钢板,所述的U型盖缝镀锌钢板内设置有沥青麻丝。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充分满足房屋伸缩缝及沉降缝的功能,不会影响房屋的自由伸缩或沉降;2、易于操作,不会影响工期;3、防水效果远胜于传统伸缩缝处理方式;4、基本无渗水现象,保修费用少。(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738489 U 。
3、1/1页21.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包括有延伸的构造层(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左反梁(1)、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右反梁(2)和支撑在右反梁顶部的悬挑盖板(3),延伸的构造层位于左反梁、右反梁和悬挑盖板之外侧,悬挑盖板的左侧底部与左反梁之间设置有一U型盖缝镀锌钢板(4),所述的U型盖缝镀锌钢板内设置有沥青麻丝(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的构造层包括有自内至外的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挑盖板的左侧略低于悬挑盖板的右侧。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
4、的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挑盖板的下口设置有鹰嘴或滴水线,避免雨水倒流。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38479 UCN 201738489 U 1/2页3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构造,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背景技术0002 屋面伸缩缝处的防水处理,传统施工工艺往往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伸缩缝两边采用砖砌反梁500mm高左右,屋面防水一直延伸至两侧反梁顶部,然后在反梁上面盖上0.7mm厚的U型镀锌钢板盖板,内填沥青麻丝,镀锌钢板两边用钢钉固定在两侧的反梁上,钢盖板上面再覆盖50mm厚预制细石混凝土。
5、盖板。这种施工工艺容易导致伸缩缝处渗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主要原因是:当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或某种变形后,砖砌反梁和抹灰层一股会开裂,并将反梁外侧的防水层拉裂,或是防水层本身因某种原因发生破坏后,雨水就会沿着这些拉开的裂缝及不密实的砌体灰缝渗入室内。此外,若盖缝的镀锌钢板搭接接头处防水处理不好,或者镀锌钢板发生腐蚀或破坏,也会造成伸缩缝的渗漏,预制细石混凝土盖板只起保护作用,不具备防水功能。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屋面伸缩缝处防水构造难以避免的伸缩缝渗漏现象。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
6、案是: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包括有延伸的构造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左反梁、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右反梁和支撑在右反梁顶部的悬挑盖板,延伸的构造层位于左反梁、右反梁和悬挑盖板外侧,悬挑盖板的左侧底部与左反梁之间设置有一U型盖缝镀锌钢板,所述的U型盖缝镀锌钢板内设置有沥青麻丝。0005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延伸的构造层包括有自内至外的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0006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悬挑盖板的左侧略低于悬挑盖板的右侧。0007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悬挑盖板下口设置有鹰嘴或滴水线,避免雨水倒流。0008 本实用新型将屋面梁板、伸缩缝两边反梁、顶部盖板进行一体化整体浇筑,采取。
7、混凝土和防水材料的双重防水设防,从根本上杜绝了发生渗漏的环节,即使防水材料老化或破坏,也不会发生渗漏。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使用功能方面: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设计充分满足房屋伸缩缝及沉降缝的功能,不会影响房屋的自由伸缩或沉降;2、施工操作方面: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工序简单,易于操作,不会影响工期;3、防水处理方面:相对传统伸缩缝防水构造的处理方式,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处理简单,只需要将屋面的防水做法上翻至左右反梁及悬挑盖板即可,从根本上杜绝了发生渗漏的环节,防水效果远胜于传统伸缩缝处理方式;4、维修方面:根据以往经验,按传统伸缩缝防水构造施工,后续因为不均匀沉降造成。
8、盖板断裂及反梁根部拉裂等情况,渗水现象严重,维修时返工量比较大,费说 明 书CN 201738479 UCN 201738489 U 2/2页4用较多,而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不会因沉降或伸缩造成拉裂缝,基本无渗水现象,保修费用少。附图说明0010 图1为屋面伸缩缝一体化盖板防水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2 屋面伸缩缝一体化防水盖板防水构造,包括有延伸的构造层7,所述的延伸的构造层包括有自内至外的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还包括有: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左反梁1、与屋面梁板一起整浇的右反梁2和支撑在右反梁顶部的悬挑盖板3,所述的悬挑盖板的左侧略低。
9、于悬挑盖板的右侧,所述的悬挑盖板下口设置有鹰嘴或滴水线,避免雨水倒流,延伸的构造层位于左反梁、右反梁和悬挑盖板之外侧,悬挑盖板的左侧底部与左反梁之间设置有一U型盖缝镀锌钢板4,所述的U型盖缝镀锌钢板内设置有沥青麻丝5。0013 左反梁和右反梁两侧的屋面结构层6从下到上各层依次是:屋面结构层、屋面找平层、屋面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屋面保温层、屋面面层;0014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左反梁、右反梁与屋面梁板一次性成型,在施工屋面梁板的模板时,在伸缩缝两侧的屋面梁板上各安装一排的反梁插筋8,然后按截面尺寸支模。左反梁的高度400mm,右反梁的高度540mm,左右两侧反梁宽均为150mm。悬挑盖板悬挑于。
10、右反梁顶部,厚度为60mm,宽度为b+左侧反梁宽+100mm,其中b为伸缩缝宽度。浇筑混凝土时,左反梁、右反梁应与屋面梁板用同一强度等级的防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并注意振捣密实。悬挑盖板应待左反梁、右反梁施工完后再进行,将右反梁接口处清理干净并凿毛,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后,再用与砼配合比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最后浇筑悬挑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屋面。悬挑盖板表面为避免出现集水,应向左侧略微倾斜,悬挑盖板部分的支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拆除,避免发生断裂。屋面结构层的找平层施工时,悬挑盖板下口要抹出鹰嘴或设置滴水线,避免雨水倒流,悬挑盖板与左反梁之间的缝隙用0.7mm厚的U型镀锌钢板钉牢,一端用钢钉钉在悬挑盖板底部,另一端钉在左反梁上,内填沥青麻丝。001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1738479 UCN 201738489 U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3847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