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藏式三方位三段机械锁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锁领域,具体是一种内藏式三方位三段机械锁。
现有市场上所售防盗门锁具,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安装于门扇表面,一类则是镶嵌于门扇里面,对于安装于门扇表面的锁具由于影响室内整体美观以及运输过程的不便而被渐渐陶汰,针对镶嵌于门扇内部的锁具又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带拉手的多方位多段大锁,和三方位三段(弹簧)自动锁,前者由于成本过高、结构复杂、维修困难而使其用途受到限制,后者又由于结构过于简单,主要传动驱动件采用弹簧,由于弹簧本身的强度及疲劳强度极限,使其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防盗可靠性更高的镶嵌于门扇内部的内藏式三方位三段机械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三方位三段机械锁,由位于锁盒(3)内的主锁机构和副锁机构两部分构成:
主锁机构由三个主锁头(1)、锁头支架(13)、传动件(12)构成,主锁头(1)的左端在锁盒(3)的左侧壁的孔中伸缩,右端与锁头支架(13)的一端相连,传动件(12)为上下两块,上下两块从侧边连成一体,中间留有一立体空间,锁头支架(13)的另一端镶于上下两块传动件(12)地立体空间内,支点(20)从上至下穿过传动件(12)的滑槽(21)、锁头支架(13)的滑槽(22)后固定在锁盒(3)的底板上,支点(24)穿过传动件(12)的滑槽(23)内并固定在锁盒(3)的底板上,弹簧(14)一端顶在锁盒(3)的前侧壁上,一端套顶在传动件(12)上,锁头支架(13)前后分别设有齿轮(25、26),主锁机构的控制件由圆板(10)、立于圆板上的两个拨头(27)构成,圆板的中心(11)穿过锁盒(3)的底板与主锁机构的控制手柄相连。
副锁机构由斜舌(2)、支架(4)、弹簧(7)从左至右依次连接而成,弹簧(7)的右端顶套在锁盒(3)的右侧壁上,斜舌(2)在锁盒(3)的左侧壁的孔中伸缩,支架(4)上设有左右两个滑槽(18、19),支点(17)位于左滑槽(18)内并固定在锁盒(3)的底板上,反锁控制头(5)位于右滑槽(19)内并穿过锁盒(3)的底板与副锁控制手柄相连;
上述方案中,还设有传动杠杆(8),它一端通过支点(28)固定在锁头支架(13)上,另一端套于垂直于支架(4)上的侧支块(29)的孔中,传动杠杆(8)的靠锁头支架(13)的一端还设有突耳(30)。
上述方案中,还设有上下方位锁的连接片(6、15),它们覆盖于主锁机构和副锁机构之上,并通过滑槽(31)和(35)套固在支点(32)和靠近支架(4)的支点(16)上,其端头分别从锁盒(3)左、右侧壁伸出再与锁头连接,支点(32)固定在锁头支架(13)上。
上述方案中,还设有弹簧拨杆(9),它套在支点(33)上,一端与圆板(10)接触,另一端与靠近支架(4)的支点(16)接触。(一)工作过程:
(1)一般情况如下,主锁头(1)缩进锁体,只靠斜舌(2)开启门扇。门扇内的反锁控制头(5)作为门扇的反锁装置。通过主锁机构的控制手柄使圆板(10)旋转控制门扇开启。
(2)室外关门:斜舌(2)通过弹簧(7)自动伸出,主锁头(1)通过圆板(10)旋转带动锁头支架(13)推动主锁头(1)伸出,同时上下方位锁的连接片(6、15)伸出,弹簧(14)使锁头支架(13)、传动件(12)啮合,当旋转圆板(10)使锁头支架(13)达到最后一个齿时,则锁闭全部完成。
(3)、室外开门:关门工序相反,只是斜舌(2)最后是通过圆板(10)拔动传动杠杆(8),使斜舌(2)在主锁头(1)缩回后再缩进锁体。
(4)室内开启门扇或关闭门扇则通过旋转圆板(10)来完成。室内锁死可通过旋转反锁控制头(5)使传动杠杆(8)不能动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实验证明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防盗可靠性更高的镶嵌于门扇内部的内藏式三方位三段机械锁。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锁头;2、斜舌;3、锁盒;4、支架;5、反锁控制头;6、连接片;7、弹簧;8、传动杠杆;9、弹簧拨杆;10、圆板;11、圆板中心;12、传动件;13、锁头支架;14、弹簧;15、连接片;16、支点(或锁盒(3)与盒盖板的连接柱);17、支点;18、左滑槽;19、右滑槽;20、支点;21、滑槽;22、滑槽;23、滑槽;24、支点;25、齿轮;26、齿轮;27、拨头;28、支点;29、侧支块;30、突耳;31、滑槽;32、支点;33、支点;34、底板孔;35、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三方位三段机械锁,由位于立方形锁盒(3)内的主锁机构和副锁机构两部分构成。
副锁机构由斜舌(2)、支架(4)、弹簧(7)从左至右依次连接而成,弹簧(7)的右端顶套在锁盒(3)的右侧壁上,斜舌(2)可从锁盒(3)的左侧壁的孔中伸出锁盒(3),支架(4)上设有左右两个滑槽(18、19),支点(17)位于左滑槽(18)内并固定在锁盒(3)的底板上,反锁控制头(5)位于右滑槽(19)内并穿过锁盒(3)的底板与副锁控制手柄相连,反锁控制头(5)为长方形,通过副锁控制手柄旋转反锁控制头(5)的长方形的方位即可控制支架在滑槽(19)内的滑动,从而达到控制斜舌(2)伸缩的目的。
主锁机构由三个主锁头(1)、锁头支架(13)、传动件(12)构成,主锁头(1)的左端可从锁盒(3)的左侧壁的孔中伸出锁盒(3),右端与板块状锁头支架(13)的一端相连,传动件(12)为上下两块,上下两块从侧边连成一体,中间留有一立体空间,锁头支架(13)的另一端正好镶于上下两块传动件(12)的立体空间内,支点(20)从上至下穿过传动件(12)的滑槽(21)、锁头支架(13)的滑槽(22)后固定在锁盒(3)的底板上,支点(24)穿过传动件(12)的滑槽(23)内并固定在锁盒(3)的底板上,弹簧(14)一端顶在锁盒(3)的前侧壁上,一端套顶在传动件(12)上,锁头支架(13)前后分别设有齿轮(25、26),主锁机构的控制件由圆板(10)、立于圆板上的两个拨头(27)构成,圆板的中心(11)穿过锁盒(3)的底板与主锁机构的控制手柄相连。
传动杠杆(8)一端通过支点(28)固定在锁头支架(13)上,另一端套于垂直于支架(4)上的侧支块(29)的孔中,传动杠杆(8)的靠锁头支架(13)的一端还设有突耳(30)。
上下方位锁的连接片(6、15)(图中用虚线表示)覆盖于主锁机构和副锁机构之上,并通过滑槽(31)和(35)套固在支点(32)和靠近支架(4)的支点(16)上,其端头分别从锁盒(3)左、右侧壁伸出再与锁头(在此省略)连接。支点(32)固定在锁头支架(13)上,当锁头支架(13)带动主锁头(1)伸缩的同时,也带动连接片(6、15)伸缩。
弹簧拨杆(9)套在支点(33)上,一端与圆板(10)接触,以缓冲圆板(10)的转动,另一端与靠近支架(4)的支点(16)接触。
上述各元件的形状和连接关系还可以进行类似的变化设计。
本例实用新型的其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位于锁盒(3)底外侧的主锁机构的手柄使圆板(10)顺时针转动时,圆板(10)上的拨头(27)拨动锁头支架(13)上的齿轮(25)使锁头支架(13)向左移动推动主锁头(1)从锁盒(3)的左侧壁的孔中伸出,达到锁门的目的。与此同时拨头(27)也拨动传动件(12)的下方块使弹簧(14)伸缩,齿轮(26)在传动件(12)内滑动。
通过主锁机构的控制手柄使圆板(10)逆时针转动时,圆板(10)上的拨头(27)拨动锁头支架(13)上的齿轮(26)使锁头支架(13)向右移动带动主锁头(1)缩回,达到开门的目的。进一步逆时针转动圆板(10),其上的拨头(27)可扣住突耳(30)带动传动杠杆(8)靠支架(4)的一端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支架(4)向右移动使斜舌(2)缩回达到开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