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关于织机用的舌针,包括一种针舌,它被可转动地装在针杆的纵槽中,它通过一个连续的支承孔装在针杆的两个同心的桩上可以转动。这两个杆桩被布置在横向界定纵槽的杆的针槽壁上,杆桩伸入纵槽中,本发明还关于制造这种舌针的方法。 这类的舌针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织机中,特别在各种针织机中,也能用于,例如,特种缝纫机中。这种舌针在实用中有两个杆桩,它们横向地伸入纵槽,它们是由两个针杆的针槽壁压出部分形成的,并被变形成为支承销子的舌孔,销子在针杆的针槽壁上被形成一个整体。这类舌支承的舌针例子已被公开在美国专利第3,934,109号和英国专利第836,297号中。
由于这两个支承销没有彼此紧固相联并没有在舌孔中彼此的前面相互接触,舌支承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被发觉具有在针杆的针槽壁中减低破损的趋向,然而,在实用中被发觉,横向的针槽壁的材料由于它不可予测的流动性,会移入舌孔中,会对舌孔产生变形的影响,所以事实上或多或少使杆桩的理论上的圆柱形产生偏差。事实上即使刚出厂的舌针,在支承销上舌孔的单位表面积的负荷是相对地小的,(支承销是通过在针杆的针槽壁上的孔用冲压工序成形的)。增加工序的次数,有使针劣化的危险,因为舌的刮伤表面区会产生磨损,舌在两个支承销间会有松动,它的形状对于圆柱形来说很不相符,会增大到如此的程度,即舌的自由端在舌的封闭运动时,对不准针勾或向一边滑出,这就造成针报废。
美国专利第3.934,109号公开了一种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它利用高度聚焦的激光束把冲压成的支承销前面焊在一起,这些支承销是由杆针槽壁的材料形成了杆桩。然而,这个方法并没有解决问题。这问题在舌针被用于快速移动的针织机或在织粗纱时,即当舌支承必须面对非常高的要求,不单要有舌导向精度,还要面对机械强度时,问题就更突出了。
其他的先有舌针,例如,德国专利第1,296,743号中,舌支承由一件头的圆柱形杆销或栓形成,该销或栓横过针杆的纵槽,并以两端支承在相应的杆针槽壁的同心孔中,它可以用螺旋拧入杆针槽壁上或用激光焊接牢固地联接于杆针槽壁上。虽然舌针的舌是被装在这种分开制造的精密圆柱形的连续的杆栓上,该栓被插入一个在杆针槽壁上的相应的横孔中,由于精密加工的光滑杆栓的圆柱套面,因具有精确度和耐磨性而具有良好的舌导向,这种舌针目前几乎不再被重视了,因为舌支承装置采用了一根连续的杆栓,表现出刚性,横过针的对称轴向完全没有弹性。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当针处于高的特别是动的应力时,针杆针槽壁的破坏,这就大大限止了这种针的使用寿命。
此外,从德国专利第215,749号中可知,把杆栓装在相关针杆针槽壁的一侧的盲孔中,在相应针杆针槽壁另一侧的横孔中焊接固定。虽然这样做在舌支承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这弹性是有限的,别说要制造这种针是很费钱的,所以这不适合大量生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舌针,它能经济地大量生产,它的特征是舌有低磨损支承和紧的支承间隙,所以舌在长期工作中能充分被使用,同时,针杆针槽壁发生破坏的危险被消除掉了或者被降至最低。
为了实现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按照本发明,舌针的各杆桩具有分开的圆柱栓形,并被用紧配压入相关杆针槽壁的连续孔中,并被固定于此孔中以防止位移。
由于两个杆桩的套面是光滑的和精确的圆柱形,其相配的舌杆是精密地配合纵槽的宽度,导致在支承杆和舌孔间的单位表面积负荷能为最大值,这相应地降低了支承负荷和单位表面积间的比值,这导致增加舌支承的抗磨性。由于舌孔直径能被做成接近杆桩,而杆桩的直径不变,直径差可做到,例如,+0.001mm或更小,这就可能获得轴向和径向非常紧的舌支承间隙。这样,舌就被高精度地导向,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它的转动运动也不会显著地偏离针的对称轴,在关闭过程时舌可靠地处于勾上。由于两个杆桩在它们各自相邻的前面并不相联接,舌支承同时具有横过针的对称轴的很大的弹性以致能永久地防止针槽壁的破坏。在舌孔中的杆桩的相邻近前面间的轴向间距应至少为0.01mm。然而,经验指出当针小于某一厚度时,当两个杆桩被布置成以各自的邻近的前面相互顶着时也能给出一定的弹性。
最好是,两个杆桩在各自离开纵槽的前面区域中被固定在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例如,可被焊在杆针槽壁上,特别是可用激光焊接时,然而,被发觉最好是,杆桩可用各自相应的围绕着孔的杆针槽壁的材料的变形来被固定,用这种变形凸入孔中。这种变形可由传统的凸出成形法获得,如用冲头和成形模的冲压成形来获得。
这装置可以是这样的,即杆桩被装在仅在靠近纵槽的杆针槽壁孔区域,并延伸至大约孔长的一半,因而余下的孔的自由部分能够用来固定杆桩。在本发明的一个优先实施例中,在每个杆桩朝向离开纵槽的一端的附近,设有材料的环形筋。这个环形筋由杆针槽壁的材料形成,围绕着孔并延伸入孔的自由部分。这种筋可被布置在离开相关杆桩邻近的外部前面一段距离,因而它仅防止杆桩在舌运动时滑出孔外,而在任何情况下这筋并不妨碍舌支承的弹性。
按照本发明这种舌针能被特别简单、经济、精确地制出,首先制出一个没有槽的针杆,在针杆上先开一个横孔,这孔和舌的转动轴同心,然后把一个连续的圆柱形栓用紧配插入横孔中,然后在针杆上加工出纵槽以切断栓。在随后的把舌插入纵槽中以后,遗留在两个横向限止纵槽的针杆针槽壁中的栓的部分被插入(作为杆桩)到舌的支承孔的两侧,并被最终固定在杆针槽壁的孔中以防止位移。
被插入横孔中的栓能在针杆两侧凸出一个长度,这长度大致上相应于后来形成的纵槽宽度的一半。在把栓件插入支承孔中以后,栓件都是基本上和针杆的外侧面齐平。这两个栓件也可以具有这样的长度并被冲压工具插入,冲压工具配入杆针槽壁的孔中,因而在插入状态下,栓件的外部前面处于相应的杆针槽壁孔中。为了固定栓件,围绕杆针槽壁的孔的杆针槽壁材料可被塑性变形,在本发明的一个优先实施例中,杆针槽壁的材料被变形成为一个环形筋,该环形筋凸出进入相应的孔中,尽可能地和相关的栓件的相邻外部前面隔开一段轴向距离。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被显示于附图中,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舌针的纵向视图,部分剖开。
图2是图1中沿A-B线作的放大的侧剖面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组成的一个改进实施例的放大的剖面图。
图4至7是沿图1中A-B线所作的放大的剖面图,显示在制造时的四个连续状态。
图8至10是沿图1中A-B线所作的放大的剖面图,显示在另一种制造方法时三个连续的状态。
图1中所示的舌针包括针杆1,在它的一端被形成有勾20,还至少有一个脚(没有详示),在针织机中,公知的锁紧件通过脚来控制针。和针的纵轴对称的纵槽2被刻制在针杆1上,在针杆的下缘连通有通道3,以排除飞花。针舌4包括可转动地收容在槽2中的舌杆7,在示出的关闭位置,针舌4的钝端5盖住针的尖端6。在针舌4朝向舌顶5的反方向上附近,针舌4有一个连续的圆柱形支承孔8,其中铰装着舌4。横向延伸的铰支轴标号为9。
如图所示,特别是在图2和3中,每个针杆针槽壁10横向限制着纵槽2,它们都有一个圆柱形孔11,此孔和铰支轴9同心。杆桩12,其形式为一分开的圆柱形栓,被用紧压配插入每个孔11中,因而它伸入纵槽2并配入舌杆7的支承孔8中。这两个同心的圆柱形杆桩12被轴向相互隔开着,两个平行面对着的前面之间形成一个至少0.01mm的间隙13。
在这两个同心的圆柱形杆桩12的光滑的套面上,舌杆7的支承孔8被装成带有很小的游隙,杆桩12和支承孔8的直径差为+0.001mm或更小。舌杆7在形成纵槽2的针杆针槽壁10的两平行面之间被精密地导向,游隙很小。
两个圆柱形的杆桩12被固定在它们相应的配合着的针杆槽壁10的孔11中以防止位移。
在图2的实施例中,杆桩12只被装在针杆针槽壁10的孔11的区域中,并从槽2向外伸展到孔长的一半。用14表示的变形是被制在每个针杆针槽壁10的材料上的,并围绕着孔11,这些变形最好具有环形筋的形状,以防止杆桩12向杆针槽壁10外部的轴向位移。也能用分开的伸入孔11中的指状或齿状凸出,或杆针槽壁材料上的相应的变形来代替环形筋作为固定手段。
14所示的环形筋或相应的凸出或变形,可如图2那样布置成直接处于相应的邻近的杆桩12的外部前面附近。然而,这装置也能是这样的,即有一个轴向距离存在于各筋14和邻近的外部前面之间,后者在图2中延伸到虚线12a。
按照图3的实施例,它基本上相应于图2。因而相同的另件给予相同的标号,并不再叙述。和图2的实施例相反,两个同心的圆柱形的杆桩12在此被固定在相关的孔中,使用的是焊接,最好是用激光束装置来焊。焊缝或焊点用15来表示。
按照图1的舌针,就舌支承而论,能用图4至7或稍为改进的表示在图8至10中的特别简单和精确的方法制得。
开始时是一根针坯,它有针杆1,其上还没有槽,如图4和8所示,一个圆柱形孔11a,它和舌铰支轴9同心,被首先制在针杆1a上,例如,用冲制法制出。孔11a的直径相应于两个随后制造的杆桩12的直径。接着圆柱形栓120(图5)或120a(图8)用紧配压入连续的横孔11a中,图5中的栓的长度相应于针杆1a的厚度,在图8中则大约为杆1a厚度的1.25倍。因此,在图5中,被插入的栓120和针杆1a的侧面齐平,而图8中的栓120a凸出于针杆1a的侧面一个相应的量,这个量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应于随后形成的纵槽2的宽度的一半。
接着,按照图6和9,在针杆上刻制出纵槽,而同时切通栓120和120a把它分成两个杆桩12。
针舌4的舌杆7接着被插入纵槽2中,所以它的支承孔8和铰支轴9同心,因此形成两个杆桩12的两个栓件被从两侧向针的对称面推进,这样就进入舌杆7的支承孔8中了。在插入状态下,两个杆桩12可以被布置成彼此隔开一个间隙13(图2)如已述的那样,也可以彼此的前面相互顶住。
而在按照图8至10的实施例中,两个杆桩12的向外的前面在插入状态下,是和针杆的两侧面齐平(图10),在按照图4至7的实施例中,杆桩12被冲压工具(未示出)插入,而冲压工具配合在孔11中,因而两个杆桩12的向外的前面被装在相应的孔11中,伸出一个距离,大约相应于纵槽2的宽度的一半。
最后,两个被插入的杆桩12被固定,可以用凸出的环形筋14或用图2和3中在15处的焊接来固定,以便防止在横向的针槽壁10的孔11中的位移,此针槽壁是被纵槽2所分开。
本发明的公开相关于德国专利P3600 620.3(1986年1月11日)中所公开的主题,该专利的整个说明书在此作为参考被使用。
应该明白本发明的上述叙述可以有各种改进、改变和改良,但这一切都被认为是包含在后面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